問:近日,村民張某來到縣國土資源局,稱其本人在村內只有一處新中國成立初期祖上留下的宅基地,上有3間平房,沒有建圍牆。1990年翻建成3間新瓦房,一直也沒錢建圍牆。1998年張某和妻子一起外出打工,舉家居住在外。今年張某返鄉並准備長期居住時,卻發現鄰居李某在自家房屋前宅基地上建了兩間房屋。張某要求李某拆除房屋退還宅基地,李某以佔用的是空閑地為由拒絕了張某。後經村委會和鄉政府調解無果,張某要求對李某非法佔地行為進行查處。經了解,張某的宅基地沒有辦理土地使用證,只有1955年父輩分家時的分單。那麼,李某的行為是侵權還是非法佔地?
答:處理此類民事糾紛應當秉持一個宗旨,即有利於穩定、有利於民生。張某、李某之間的土地爭議或者土地糾紛,在農村是普遍存在的。村民之間會因為幾厘米的地盤打得不可開交,因此,處理此類事情既要依法依規,又要考慮歷史,照顧現實,實事求是。張某的宅基地源於新中國成立初期留下的私有土地,農民私人土地所有制被集體土地所有制代替後,其宅基地的使用權一直保留下來,但因種種原因一直也未進行土地登記,更沒有土地使用證,這種情況在農村也比較普遍。但在農村都有一個傳統的習慣,就是每家每戶都有一個院落。雖然張某並沒有土地使用證,但其歷史上形成的權利應當得到基本的尊重。可以找一些年長的村民,證明他們家的小院范圍到底多大,四至界線到底在哪。經調查,如果李某家蓋的房子確實佔用了張家的小院,就應當退還或給予一定經濟補償。這需要在村委會或當地政府主持下,由兩家本著互諒互讓、平等協商的精神加以解決。
至於李某的房屋是否屬於違法佔地,這是另外一種行政法律關系,應當由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依據事實和法律處理,這與李某、張某之間的土地糾紛沒有直接關系。
② 物權法頒布多年前在自家翻建擴建的房屋受法律能保護嗎
主要是一個證照的問題。無證的就是自建房,在拆遷時大部分省市都會給予一定的補償,但不可能參照有證照的房屋補償。
③ 農村房屋被侵權損毀後應賠償其原房折價還是重建費用
可以賠償損失也可賠償重建費用,具體可與當事方協商,協商不成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侵權責任法》第十五條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賠償損失;
(七)賠禮道歉;
(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④ 我的房子是翻建,沒辦准建證,現在被別人堵路,能打官司嗎
據我所知需要辦理規劃和建設手續。先寫出申請,然後找規劃部門進行審批,取得規劃手續後,現辦理施工建設手續,然後就可以開工建設了,完工後,就可以辦理房產登記變更手續了。
⑤ 翻建房屋引起的遺產繼承糾紛
沒辦產權屬於兄弟姐妹公共財產,房屋屬於你翻建,你須找出法院你翻建的證據。
以後拆遷違章部分只能按建安成本賠付。
⑥ 私自拆除共有房屋,並翻建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私自拆除他人房屋的,需要負法律責任。1、私自拆除他人房屋,在民事上屬於侵犯他人合法財產權的侵權行為,需要承擔賠償的法律責任。2、在民事責任之外,則屬於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違法行為,可由公安機關予以治安處罰;如果損失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則構成故意毀壞財物罪,要承擔刑事責任。《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 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故意毀壞財物罪】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⑦ 遺產房屋被翻建,其他繼承人怎麼辦
1,宅基地村民只有使用權,沒有處分的權利,所以不存在繼承。2,宅基地上建造的房產可以由繼承人繼承使用。宅基地上建造房產因年久失修、災害等原因滅失的,繼承人屬於本村村民的由村委會再分配宅基地建造房屋,不屬於本村村民的宅基地由村委會收回。3,《物權法》規定: 第一百五十二條 宅基地使用權人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佔有和使用的權利,有權依法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 第一百五十四條 宅基地因自然災害等原因滅失的,宅基地使用權消滅。對失去宅基地的村民,應當重新分配宅基地。
⑧ 房屋租賃翻建糾紛如何處理
合同不解除,出租人起訴僅要求承租人償付欠租並支付滯納金的,法院應予支持,滯納金從合同約定的標准計算;若合同約定的滯納金標准過高而顯失公平,應以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金融機構計收逾期付款的違約金標准(日萬分之四)確定承租人應付之滯納金。
2/5
如承租人欠租超過合同約定期限,合同應予解除;合同未約定期限的,欠租達三個月以上,合同亦應解除。
3/5
雙方均同意解除合同的,房屋可先行交還給出租人。承租人對房屋有裝修的,可待評估單位評估完結後交還;未進行裝修的,逕行交付。
4/5
承租人對房屋有裝修時,對裝修的處理。合同有約定按約定處理;合同未約定的,能拆除的動產部分由承租人拆走,不能拆除的固定裝修,對出租人可用部分予以評估折舊,由出租人酌情承頂,給予承租人相應補償。對於不能承頂部分造成的損失,因承租人過錯導致合同解除的,裝修損失由承租人自己承擔;因出租人過錯導致合同解除的,裝修損失由出租人承擔;雙方均有過錯的,由雙方按過錯大小分別承擔。
5/5
因承租人過錯導致合同解除時的違約賠償問題。承租人應向出租人承擔的違約責任是:(1)所欠租金及其它費用的逾期付款違約金(即滯納金);(2)簽約時所交租賃定金由出租人沒收;(3)當上述違約金及租賃定金不足以彌補出租人因解除合同所受的損失時,承租人還應向出租人另行支付損失賠償金。
⑨ 農村住宅翻建須獲得行政許可——對一起司法權與行政權交叉案件的思考
□王建忠 顧衛
閱讀提示:村民黃某獲得城鎮戶口,遷入城市。陸某擅自拆除了黃某在村內的住宅,騰出宅基地。黃某就此提起訴訟。法院直接判決陸某按原面積、原結構恢復該處房屋原狀。後陸某根據民事判決書要求恢復了原有房屋,造成事實上的原地翻建。部分村民以黃某系城市戶口,不應該再享受農村宅基地為由,向土地管理部門進行了舉報。
[案情]
臨江鎮某村村民黃某1981年建造了2間50.2平方米的平房,次年領取了房屋產權證和宅基地使用證。1993年,黃某將戶口遷入某市。相鄰戶顧某認為黃某已在市裡生活,原房屋年久破舊,長期空置,希望能拆除後由村集體收回該宅基地,再作為承包地調整給自己種植。
顧某即與本村組陸某(黃某的親戚)協商,由陸某出面拆除房屋後騰出宅基地,顧某願補償拆房等費用6000元。協議達成後陸某即將房屋拆除。後來該宅基地調整給顧某承包種植。
黃某得知情況後,以陸某作為被告,顧某作為第三人提起民事訴訟,要求陸某恢復房屋原狀。
法院審理後認為,陸某未經黃某同意,擅自拆除上述房屋,侵害了黃某的合法財產權,理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黃某要求陸某恢復原狀的請求符合法律規定,應予支持。故判決陸某按原面積、原房屋結構恢復原狀。
後陸某根據民事判決書要求恢復了原有房屋,事實是原地翻建房屋。
該村組部分村民認為黃某系城市戶口,不應該再享受農村宅基地,即向土地管理部門舉報上述事實。對此,土地執法監察部門在調查後形成不同意見,並產生了爭論。
[分析]
在處理該問題過程中,形成兩種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法院判決事實清楚,法律適用准確。因該房屋是陸某未經黃某同意而擅自拆除的,屬於侵權行為,法院判決的是房屋恢復原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是明文規定的。
至於房屋恢復過程中是否佔用宅基地,法院審理中未涉及,當然無須判決,雖然在事實上要佔用宅基地翻建,但這與法院的判決無關。如果,該房屋系黃某自行拆除,則須經土地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後才能翻建。
另一種意見認為,法院直接判決恢復房屋原狀欠妥。
法院只能在修建房屋的情況下判決恢復原狀,因為翻建須重新佔用宅基地,只能通過行政許可。此外,黃某恢復(翻建)原有房屋所佔的宅基地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關於「農村村民」的限制性規定。
法院在審理過程中涉及行政許可事項的,只能徵得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的批准,才能作出判決,這是司法權與行政權交叉現象,法院直接判決有悖法理。
筆者傾向於第二種觀點。
⑩ 自家翻建房屋違法嗎
您好:根據您提供的信息,你們的應該屬於農村自建房,不屬於城鎮住房,因此不屬於城建管轄的范圍,可以自行拆除後重建,無須報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