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農村土地糾紛怎麼處理
按正常來說,土地糾紛主要分2種:
1、權屬糾紛
2、侵權糾紛
1、土地權屬糾紛以專及維權流程:
權屬糾紛說白了就是屬比如說某一塊地張三說是他的,李四說是他的,都沒有特別確鑿的證據。這種土地到底歸誰的問題,你一定會想著去法院告!芮大叔明確告訴你,法院是不會受理的,因為這屬於是行政裁決,法院不管。
正規的流程是:
(1)相關部門進行調解協商
(2)縣級以上政府作出土地確權處理決定書
(3)如果不服,申請行政復議
(4)還是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芮大叔提醒注意的事項:這種情況下一般會調解多次,並且向法院提起的是行政訴訟。
2、土地侵權糾紛及維權流程
這種侵權的糾紛其實比較明確,比如張三的這塊地有明確的土地確權證書,或者被公認的土地權屬證明,而被李四強種上了,楞說是他家的地,這種屬於是土地侵權。這種情況下直接去法院起訴就行了。
正規的流程是:
(1)向農村土地承包經營仲裁委員會申請調解、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訴訟即可。
這種屬於是民事訴訟,法院直接受理。
⑵ 發生在農村裡,這個矛盾糾紛問題,該如何處理
第一
是否為耕地 以及是否為甲某所擁有
如果是耕地
且他所擁有
那就屬於他 即使不種他人也不能用
但如果不屬於他
那種過這個理由不成立
因為退耕還林多的是
這個理由在法庭上占不了腳
⑶ 農村林地糾紛怎麼處理
盡快向縣級人民政府申請調處,確定土地權屬。
縱橫法律網 韋鋒律師
⑷ 農村 民事糾紛---我該怎麼辦
你好,報警,申請傷情鑒定:
1、如果構成輕傷或輕傷以上,打人者就涉嫌故意傷害罪內,依法應被追究刑容事責任。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
2、如果傷情鑒定為輕微傷,只能要求民事賠償,受害者可直接向法院起訴要求人身損害賠償;同時可以要求給予行政處罰。
3、公安機關立案後,受害者還可以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要求賠償。當然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要求人身損害賠償。
4、人身損害賠償的項目包括:醫療費、護理費、誤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營養費、交通費、傷殘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等
⑸ 農村土地糾紛怎樣處理
坐標廣東,農村土地糾紛是這樣子處理的:一.土地糾紛投訴情況:
廣東的農村,基層是村民自治委員會,即平時我們所說的「村委會」。而老一輩的村民和村幹部,則會稱之為 「大隊」。 「村委會」(大隊)對應的管理者,則被稱之為村幹部、「大隊幹部」。
平時廣東農村土地的糾紛,一般會投訴到這幾個地方:
1.農民將農村土地糾紛,直接投訴到負責該片區的村委會幹部,即村幹部;
2.農民將農村土地糾紛,直接投訴到當地行政村的書記(一般兼主任),即支部書記;
3.農民直接到村委會,將農村土地糾紛投訴給村委會;
4.農民到當地的鎮政府(廣東的鄉政府極少),投訴農村土地糾紛。一般直接到鎮政府投訴土地糾紛的情況極少,除非是對當地村委會已經不再信任。
5.農民直接報警,投訴農村土地糾紛。這種情況也是極少,除非是打架了。
6.農民打打市長熱線,直接進行土地糾紛投訴。這種情況也是極少,除非是屢次投訴到村委會而得不到妥協解決。
結尾語:
「農村土地糾紛怎樣處理?」雖然寫得很長、很復雜,但是現在的廣東農村土地糾紛本來就是越來越復雜、越來越難處理、越來越處理不了了!關於「農村土地糾紛怎樣處理?」你們有什麼不同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關注。
⑹ 農村土地糾紛怎麼處理
土地糾紛一般都是發生在農村,甚至有時候會鬧出大事,並且對於沒有多少文化的農民來說,發生糾紛時很容易理虧。那麼在遇到土地權屬糾紛時是怎麼處理的呢?
土地權屬糾紛處理程序
農村土地權屬糾紛是怎麼處理的?
土地糾紛調處的程序因爭議雙方的主體不同而有不同。依照我國《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條規定:
(一)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爭議先由當事人協商解決。
(二)土地爭議雙方協商不成的,由當地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進行調解,簽訂權屬地界協議書。
(三)協商、調解不成的,按《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條規定:全民所有制單位之間、集體所有制單位之間、全民所有制單位和集體所有制單位之間的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爭議,由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做出處理決定。如屬個人之間、個人與全民所有制單位和集體所有制單位之間的土地使用權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區、縣級人民政府做出處理決定。農村土地權屬糾紛是怎麼處理的?(四)發生嚴重的侵犯行為,引起重大的財產損失和人身事故,觸犯法律的可直接由人民檢察院或人民法院處理。
(五)跨越縣、市、省級行政管轄區的土地權屬爭議,各由其上一級人民政府處理。這類糾紛涉及面廣,情況復雜的,由省、直轄市、自治區人民政府或國務院的土地管理機關組織有關部門臨時組成仲裁委員會進行調解和裁決,並經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人民政府或國務院批准執行。
(六)地方單位或個人與駐軍發生的土地權屬糾紛,由縣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如當事人雙方的土地跨縣、市、省的,參照上述規定處理。
(七)當事人對有關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條規定,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30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但土地所有權爭議解決之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現狀,不得破壞地上附著物。
農村土地權屬糾紛是怎麼處理的?土地權屬糾紛如何處理
1.運用土地確權原則和方法,確定實踐中具體土地權利的類型、性質、主體、客體,以及權利內容等。
2.掌握土地權屬爭議的類型、現行法律法規和規章中規定的處理方式、處理機關、處理程序;運用有關土地權屬爭議調處的規定,對具體爭議案件提出處理方式和程序。
3.運用土地確權和爭議調處法律、政策,針對具體爭議案例進行分析,提出處理意見。
從機構建設、隊伍建設、經費保障、規范程序等各方面,切實採取有力措施,建立健全土地權屬爭議調處機制,妥善處理農村集體土地權屬爭議。
土地確權的目的: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是對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和集體土地使用權等土地權利的確權登記發證。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包括宅基地使用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等。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發證要覆蓋到全部農村范圍內的集體土地,包括屬於農民集體所有的建設用地、農用地和未利用地,不得遺漏。確權的目的是明晰產權,防止因為登記制度的不完善導致的土地權屬糾紛。
⑺ 農村村民與村委土地糾紛問題,該怎麼辦
因為之前農村土地管理上的疏漏,如今導致一些農民之間的土地存在一定的糾紛,那麼一旦土地歸屬權出現糾紛之後,農民們要如何化解呢?具體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來解決?
解決農村土地糾紛的辦法
1、相互調解
農村土地出現糾紛大多是同一個家庭成員之間較為常見,親戚之間出現糾紛的話,首先就是相互協商調解,也有的找自己家族裡面比較有威望的老人來裁決。如果不是牽涉到很大利益的土地糾紛,一般的通過家庭內的和解都能解決,畢竟都是自家人也比較好說話。一般一個村裡的人都有點沾親帶故的,所以調解起來一般也比較容易。
2、村委會調解
如果是相互之間調解不了的土地糾紛矛盾,這個時候農民們一般都會找到村委會來調解。因為農村土地的分配就是村集體進行的,所以對農民各自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了解比較清楚,而且村幹部對村裡各農民家裡的情況也都比較了解,處理村民之間的矛盾也很有經驗,因此在農村調解土地糾紛的過程中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3、縣市仲裁
如果村一級的委員會無法解決農民之間的土地糾紛問題,那麼農民們還可以向更高一級的縣市申請仲裁。我國有專門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其中就明確規定了農民土地出現糾紛之後仲裁的具體流程及方式。如果農民們需要申請仲裁的需要提前了解這部立法,對仲裁的具體形式以及內容了解清楚,這樣才能很好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現在隨著農村各項立法的不斷完善,農民的各項權益也有了更好的保障,如果這些方式都不能讓農民們滿意,最後農民還可以對仲裁的結果進行上訴,提升到司法的高度,進一步維護自己對土地的合法所有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