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京資深遺產繼承律師 遺產繼承訴訟需要哪些證據
在法定繼承中,被告主要是佔有或多佔遺產的法定繼承人。如法定繼承人佔有的份額比較恰當,或其佔有的是依法應得的一部分,則可不將其列為被告。在遺囑繼承或遺贈關系糾紛中,被告主要是遺囑指定的繼承人或按遺囑可得遺產的繼承人或受遺贈人、受益人。如果請求從遺產中清償自己的債權財產,則提起訴訟的被告是遺產執行人、遺產實際佔有人、被繼承人的法定繼承人、受遺贈人、遺贈受益人。根據繼承法規定,被繼承人的法定繼承人范圍是被繼承人的父母、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其中配偶、子女、父母是第一順序繼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是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或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建議:遺產分配,較好較清楚是和法律 者 去 請教,可去尋訪下該@ &&該 律*師的 哦
⑵ 對於遺產案想知道北京京展律師事務所是否擅長
這屬於婚姻繼承家事領域
⑶ 房產遺產糾紛,北京地區
放心好了,就算他去公證處公證 在他另外兄弟姐妹沒在的情況下 公證處都不會受理
房子是子女均分 法院還可強制執行
⑷ 北京擅長房產糾紛的律師事務所
公房是承租房,沒有產權,不是公民個人的財產,不能進行繼承,只能按政策規定由在戶口在承租房屋中並且實際居住的人進行承租。可以電話聯系我們,我們依法解答。
⑸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的房產繼承糾紛案例
為保護當事人隱私安全,本文當事人均使用化名。
本文系房產繼承糾紛律師靳雙權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案件介紹:
黃成根和彭園原系夫妻,兩人生育三名子女黃鵬、黃玉梅、黃媛媛。黃成根在1968年8月9日就去世了,此後彭園沒有再婚。並且在2013年9月19日去世。502號房屋系彭園在1998年使用成本價購買,房價折抵了黃成根和彭園的工齡後購房款為1.6萬,其中彭園支付了5000元,黃媛媛支付了1.1萬元。
2006年9月29日,拆遷單位(甲方)和彭園(乙方)簽訂了回購新建住房合同書,約定:依照《房屋拆遷許可證》,甲方因建設項目需要,拆除乙方在拆遷范圍內的房屋,該房屋面積67平米。乙方決定選擇回購新建住房補償方式,並自願選擇購買訴爭房屋,房屋面積105平米,新建住房面積超出原住房38平米。一方回購該住房超出面積部分應當支付放寬為21.1萬元,和該協議約定甲方應當支付的各款項相抵扣後,乙方實際應當支付的實際價款以附件《回購房搬遷抵扣單》為准。10月23日,黃媛媛繳納了抵扣之後的房款15.8萬。
2007年3月,彭園、黃鵬黃玉梅黃媛媛共同簽署了一份名為收據的文件,載明住宅拆遷改造工程,原房屋變為訴爭房屋,折抵後訴爭房屋購置款為15.8萬家1.1萬元,該款項已經由房屋產權人彭園的女婿(黃媛媛的愛人)在2006年10月23日、1998年6月10日支付。經協商和其母親同意,該款項由三子女共同承擔,現將黃鵬應當承擔的5.6萬黃玉梅應當承擔的5.6萬交給黃媛媛、
2007年1月18日,經公證處公正,彭園立下《遺囑》,該遺囑內容為……我將訴爭房屋留給我女兒黃媛媛繼承,同時黃媛媛應當補償給黃鵬黃玉梅各10萬人民幣,否則房屋依照法律規定繼承。如果房屋不能簡稱,不能取得房產證,退回的購房款由黃鵬、黃玉梅各繼承10萬,剩餘由黃媛媛繼承。遺囑一式兩份,公證處一份,我一份,立遺囑人彭園。2007年1月18日。
2009年1月18日,彭園和和房管處簽訂了《新建回遷房入住協議》,約定根據房管所和乙方簽訂的《回購合同書》,將訴爭房屋交付乙方使用。此後彭園和黃媛媛張三一家入住了訴爭房屋。
彭園去世後,三人因遺產繼承問題發生糾紛,遂黃媛媛將黃玉梅黃鵬起訴至法院,訴求法院判令由黃媛媛繼承訴爭房屋。
庭審過程:
法院庭審中,黃媛媛提交了一份2011年12月房管所下發的《關於簽訂房屋買賣合同有關事宜的通知》。根據黃媛媛敘述,產權單位要求產權人親自去辦理簽訂買賣合同的事宜,如果產權人不方便,需要去公證辦理委託公證後由受託人前去辦理,當時彭園不能行動,去不了現場,公證處說不能上門服務,所以不能辦理。單位說可以暫緩辦理。所以該房屋到現在還沒有簽訂買賣合同,也沒有取得房產證。關於收據一節,黃媛媛認可收到了黃鵬和黃玉梅各自給的房款5.6萬元。
法院經審理同時查明,彭園去世後,其單位向其親屬發放了一次性補助金17萬元及喪葬費5000元共計17.4萬,在黃媛媛手中持有。
法院在庭審中再次查明,黃媛媛名下的銀行存摺在2013年10月11日的余額為2萬,此後在2013年10月12日、18日、21日分三次取走5000元,2013年10月21日的余額為5000元。其另一張存摺在2013年8月9日的余額為9.7萬元,該款在2014年12月30日分為四筆被轉帳和支取,2015年3月21日的余額為232苑。
黃媛媛稱第一張卡取走的1.5萬用於喪葬費使用了,並提供了喪葬支出明細作證。經法院詢問,黃鵬和黃玉梅程處理彭園喪葬事宜所用費用均系委託黃媛媛辦理後一起結算的,因黃媛媛持有彭園的錢款,黃鵬和黃玉梅沒有支付喪葬費用。黃媛媛賬號內的9.7萬元使自己墊付的訴爭房屋裝修款和購置傢具費用,並遞交了相應的收據和銷售單進行作證。黃鵬、黃玉梅對上述明細不認可,表示家電和遺產無關,如果黃媛媛要的話可以拿走,黃鵬、黃玉梅不主張分割。
黃媛媛稱彭園有理財產品,價值20萬,在黃鵬手中,並提交了黃鵬製作的備忘錄復印件,最後一頁顯示彭園的理財產品,自2000年起,本金9萬,到今日增值到20萬。
黃鵬對備忘錄真實性無異議,表示這錢是彭園20年前送給自己的裝修費,數額9萬,存在黃鵬名下理財。彭園去世後,為了和諧,黃鵬表示願拿出一部分分給大家,但錢不是遺產。
審理結果: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經審理後判決:
一、訴爭房屋由黃媛媛繼承,待該房屋具備辦理房屋所有權的條件時,該房屋歸黃媛媛所有。
二、黃媛媛在判決生效後10日內,向黃鵬返還購房款5.6萬;向黃玉梅返還購房款5.6萬。
三、黃媛媛在判決生效後10日內給付黃鵬房屋折價補償22.5萬,給黃玉梅房屋折價補償22.5萬。
四、彭園名下存款共計10.2萬,三人各持有3.4萬。
五、彭園的補助金17.4萬,三人各持有5.8萬。
六、彭園的理財產品共20萬,三人各持有66666.66萬.
一審判決之後,黃鵬、黃玉梅不服一審判決,上訴至二審法院,二審法院經審理後判決: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最好的繼承訴訟糾紛律師靳雙權案件點評:
最好的繼承訴訟糾紛律師靳雙權認為,公民可以立遺囑處置自己的個人財產。
根據我國《繼承法》有關規定,公證遺囑由遺囑人經公證機關辦理。集成開始之後,有遺囑的依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本案中的訴爭房屋系因拆遷彭園名下的502號房屋後回購取得,應當屬於彭園所遺留的合法財產。彭園在生前經公證機關辦理公證遺囑,明確訴爭房屋由黃媛媛繼承,並由黃媛媛向黃鵬、黃玉梅各補償10萬元,該公證遺囑符合法律規定,合法有效。鑒於訴爭房屋並沒有取得房屋所有權證,因此應當待該房屋具備辦理房產條件時歸黃媛媛所有。
此外,在購買原502號房屋時,彭園的配偶黃成根雖然已經去世,但是使用了黃成根的工齡進行購房,工齡具備人們所認可的財產價值,屬於財產性權益。對此,法院考慮到因使用黃成根的工齡而減少一部分購房款,就此部分財產權益,應當由黃鵬、黃玉梅、黃媛媛平均享有,因此黃媛媛應當給黃鵬、黃玉梅一定補償,具體數額由人民法院酌情判定。同時在購買訴爭房屋時,黃鵬黃玉梅對購房承擔了一定的付購房款,應當視為訴爭房屋所負債務,應當由黃媛媛償付黃鵬和黃玉梅。
對於彭園名下的存款,此存款系彭園生前所遺留的合法個人存款,應當依照法定繼承由繼承人平均分割。
在本案中,因彭園去世所取得的撫恤金等雖然不屬於遺產,法院為方便當事人分割,於本案一並處理,並無不妥。我國《繼承法》規定,遺產是公民死亡時所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而撫恤金是基於被繼承人死亡後所取得的具有精神撫慰內容的財產權益,是基於特定人身關系所產生的,並不是遺產的范圍。法院為了保障原被告方便分割,在本案中一並處理,旨在減少當事人之間的矛盾。
關於黃媛媛所主張的彭園的理財產品共計20萬元,黃鵬曾寫下備忘錄稱彭園的理財產品9萬元,自2000年起至今已經增值到20萬元。黃鵬在庭審中稱該理財產品是彭園贈送自己的陳述和備忘錄中的表述有矛盾,並且沒有提供相應的證據加以證明,遂法院未予採信其陳述。因此,20萬元應當由三人依照法定繼承平均分割。
綜上所述,法院的判決是正確的。
律師提示:
二手房交易糾紛律師靳雙權提示各位閱讀到此文的當事人,像房屋交易這類大額財產交易,在簽訂合同、約定履約期限及其他相關事宜時一定要謹慎,多去了解一些相關的購房政策,如果遇到不知道的一定要咨詢相關的專業人士,以此來避免日後發生糾紛。
當然,如果您遇到了糾紛,也不要著急,一定要第一時間保留好雙方之間的往來信件、函件及簡訊等有關的證據,第一時間找到一位資深的專業房地產律師,以期最大限度的保護自身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靳雙權律師曾於2016年3月15日接受了新浪二手房節目的采訪,如果您想了解有關二手房買賣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及其他相關問題,建議您可以搜索「3·15特別節目:大律師告訴你二手房買賣小心哪些『猴賽雷』」來了解更多資訊。
⑹ 北京最好遺產繼承律師是誰
雖然不知道哪個是最好的遺產繼承律師,但是我從網上找了找發現一流的遺產繼承律師還是很多的,有幾個新聞媒體報道過,為了避免我的廣告嫌疑,你可以從下面的新聞鏈接裡面找找看有沒有適合自己的情況的案例,如果有可以找案例方面的律師。
網頁鏈接 男子持母親遺囑繼承房產仍引發糾紛
網頁鏈接兒子死後 房產如何繼承?
⑺ 北京市朝陽區遺產繼承的官司怎麼打
為保護當事人隱私安全,本文當事人均使用化名。
本文系最好的繼承官司律師靳雙權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案件介紹:
王建國和王衛國、王國山、王振系張衡和王偉的子女,張衡的丈夫王偉已經在張衡之前去世,張衡在2014年6月7日去世。張衡生前和王衛國共同居住在北京市朝陽區的房屋內,房屋系張衡購買的經濟適用住房,在張衡填寫的《北京市城鎮居民購買經濟適用住房家庭和收入核定表》之中的配偶一欄寫明:喪偶。
該房屋系張衡原承租的位於北京市東城區的房屋被拆遷後安置的住房。張衡位於北京市東城區的房屋在2006年9月16日被拆遷,拆遷公司和張衡所簽訂的《拆遷安置騰退協議書》上寫明:承租人張衡,承租人張衡,承租人戶口人數為2人,應當安置人口2人,分別為其本人和王衛國。
張衡後於2014年6月7日死亡,張衡死後,王建國因房屋繼承問題和其他兄弟姐妹發生了糾紛,遂王建國將其他兄弟姐妹起訴至法院,訴求法院依照法定繼承分割訴爭房屋,即每人佔有訴爭房屋四分之一的房產份額。
庭審過程:
在該案件庭審過程中,王衛國沒有到庭,但提交了答辯狀。王衛國在答辯狀中辯稱:本案的訴爭房屋不全是遺產,只有二分之一是張衡的遺產。訴爭房屋是2006年國家落實相應房地產政策給被告安置所得。當時被繼承人因為由單位,單位為訴爭房屋出資一部分,剩餘一部分出資是政府考慮到王衛國屬於無業的社會人員而出資的。訴爭房屋是「標准租私房」,根據北京市政策,拆遷標准租私房時,房屋承租人在拆遷范圍外沒有正式住房的,在搬出時確有困難的,拆遷人可以給予資助或者提供房屋臨時安置。根據北京市31號文件對共居人王衛國和承租人張衡共同安置,因此這個房子有一半是王衛國的,我們不同意王建國的訴訟請求。
王國山和王振也沒有到庭答辯,同時遞交了答辯狀。其中王振如果依照法定繼承判決,王振將會把自己的份額給王衛國。
經法院到北京市東城區建委詢問,相關負責人表示拆遷安置針對承租人,具體分配情況以承租人為准,由承租人和家裡人協商,如果人口多,可能面積會適當大一些。
庭審中,王衛國、王國山和王振均稱張衡生前曾把四名子女叫到一起,表示訴爭房屋歸王衛國,由王衛國給其他兄弟姐妹每人5萬。王建國對此不予認可。
經評估,該房屋價值為208萬。
審判結果: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經審理後判決:
位於朝陽區的訴爭房屋歸王衛國繼承所有,王衛國給付王建國房屋折價款499032元、給付王國山房屋折價款499032元,於本判決生效後七日內執行。
一審判決之後,王衛國不服一審判決結果,上訴至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北京市三中院經審理後判決: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最好的繼承官司律師靳雙權案件點評:
最好的繼承官司律師靳雙權認為,本案中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的訴爭房屋系張衡因其承租的私房拆遷所得,張衡系標准租私房的承租人,根據當時的房屋拆遷政策,張衡獲得了購買經適房的資格並購買了本案所訴爭的房屋,因此本案爭議的房屋所有權應當認定為張衡一人所有,屬於張衡的個人合法財產。
可能看到這里,有的當事人可能會問何謂「標准租私房」。靳律師解釋道,「標准租私房」是個特有的歷史詞語,意指「文革」期間被沒收的私房,在落實政策時,由國家規定房租並帶著租戶發還原私房房主的私有房屋。在相關房改政策落實後,為解決房屋承租人的居住問題,北京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並建造了相應的小區,而這些小區的房屋價格一般比附近的經適房價格還要低。本案中張衡就是一名標准租私房的承租人,其也因此獲得了購買經適房的資格。該購房資格系因特殊的身份關系取得,具有資格專屬性,因此張衡購買上述房屋應當認定為其個人財產更為恰當。
本案中,在拆遷原房屋時考慮了張衡家裡的居住情況而適當分配了面積大一點的房屋,並不能構成王衛國獲得房屋所有權的依據。同時王衛國、王國山和王振也沒有證據證明張衡生前對房屋進行了處分,即房屋歸王衛國所有,由王衛國給付其他繼承人每個人5萬元。王衛國、王國山和王振也沒有證據證明張衡生前留有遺囑。
因此,訴爭房屋應當依照法定繼承辦理,因原被告雙方均為張衡的第一順位繼承人,同時王衛國一直和張衡同住,對張衡所盡的贍養義務多,因此在進行遺產分割時應當多分。庭審中王振表示將自己的份額歸王衛國所有,因此王衛國所分得份額比例大,房屋應當歸王衛國所有,並且由王衛國給付其他繼承人相應份額折價款。
綜上所述,法院的判決是正確的。
⑻ 北京市最擅長打繼承官司的律師 如何認定遺囑是否有效
有效的遺囑必須具備如下條件:
(一)遺囑人必須要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四十一條規定:「遺囑人立遺囑時必須有行為能力。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所立的遺囑,即使其本人後來有了行為能力,仍屬無效遺囑。遺囑人立遺囑時有行為能力,後來喪失了行為能力,不影響遺囑的效力。」患有聾、啞、盲等生理缺陷而無精神病的成年人,他們是有完全行為能力的,因此他們也可以立遺囑。
(二)遺囑人所立的遺囑必須是其真實意思表示。意思表示不真實具體體現在如下幾種情況中:1、脅迫遺囑人所立的遺囑;2、欺騙遺囑人所立的遺囑;3、被非遺囑人假造的遺囑;4、被篡改的遺囑;5、遺囑人在神志不清的狀態下所立的遺囑。《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十二條第二、三、四款規定:「遺囑必須表示遺囑人的真實意思,受脅迫、欺騙所立的遺囑無效。偽造的遺囑無效。遺囑被篡改的,篡改的內容無效。」
(三)遺囑人對遺囑所處分的財產必須是有處分權的。在現實生活中,常見到丈夫立遺囑不經妻子同意便處分了全部夫妻財產,另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三十九條規定:「遺囑人生前的行為與遺囑的意思表示相反,而使遺囑處分的財產在繼承開始前滅失、部分滅失或所有權轉移、部分轉移的,遺囑視為被撤銷或部分撤銷。」
(四)遺囑的內容必須合法。內容不合法的遺囑主要有三個情況:1、遺囑取消了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繼承權。2、遺囑沒有為胎兒保留必要的繼承份額。3、遺囑內容違反其他法律。
(五)遺囑的形式必須合法。即可採用公證、自書、代書、錄音、口頭等形式。
⑼ 在北京打遺產官司找遺產官司律師,哪個律師厲害
為保護當事人隱私安全,本文當事人均使用化名。
本文系北京最好的遺產律師靳雙權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案件介紹:
李鵬深和張楠在1978年2月4日登記結婚,雙方均系再婚,婚後沒有生育子女,李鵬深在婚前有兩名子女李函和李星,張楠有三名子女張毅、張龜和張武。李鵬深和張楠再婚時張毅年齡為16歲,還在上中學。李鵬深1984年的履歷顯示其配偶為張楠,子女為李函和李星。張毅1984年履歷載明其父為李鵬深。
位於北京市西城區的訴爭房屋系李鵬深和張楠在婚後購買,產權登記在李鵬深名下,由李鵬深和張楠共同居住。2006年12月28日李鵬深去世,2010年12月21日張楠去世。張楠去世之前曾在2007年12月14日留下了一份公證遺囑,其內容為:我丈夫李鵬深名下的訴爭房屋是我們的夫妻共同財產,李鵬深在2006年12月28日去世,上述房產沒有析產,在我去世之後,我自願將上述房產中屬於我的全部份額留給我女兒張毅繼承,並指定為她的個人財產。
上述當事人因遺產繼承問題沒有協商一致,發生糾紛。
2013年8月張毅將李函、李星和張龜、張武起訴至法院,以李鵬深和張楠均立遺囑將訴爭房屋留給其為由請求法院判令訴爭房屋由張毅繼承。後張毅在2014年12月5日申請撤回起訴。
2015年3月8日,李函將李星、張毅、張龜、張武和張四起訴至法院,訴求法院判令李函繼承訴爭房屋一半的份額。
庭審過程:
在本案庭審過程中,張毅、李函、張四分別提交了李鵬深的代書遺囑一份,張毅所提交遺囑的內容為:我去世之後我決定將我房屋財產留給我女兒張毅所有。此份遺囑有李鵬深簽字,由何一深代書並有劉某的簽字,落款系2003年6月27日。
李函提交的遺囑內容是:我年事已高,我想把我名下的房屋屬於我的部分由我的兒子李函繼承,並指定為他的個人財產。此遺囑有李鵬深簽字,並由裴代書,見證人余文東簽字,落款時間系2003年12月16日。
張四提交的遺囑內容為:我時日不多,我決定將我名下房屋屬於我的部分由我的孫子張四繼承,並指定為他的個人財產。遺囑落款的地方有李鵬深簽字,由張某代筆,另外有見證人康某的簽字,落款時間系2005年1月29日。
各當事人均對上述三份遺囑真實性提出異議,但都沒有提出對三份遺囑的真實性進行鑒定。
法院另查明,張毅在2013年8月將李函等人起訴至法院時曾提交了落款時間為2003年12月16日的李鵬深的代書遺囑,李函等人在該案件庭審中要求對遺囑進行鑒定,經法定程序確定鑒定機構,鑒定中心對上述遺囑進行鑒定,後該鑒定中心向法院出具了終止鑒定函,該函中鑒定中心表示關於上述遺囑李鵬深簽名真實性問題,因樣本材料和檢才間隔時間較長,且僅有兩份,樣本數量和質量不滿足鑒定條件,書寫形成時間鑒定本中心不受理。後該案件庭審中對代書人和見證人進行質詢,後張毅撤回了起訴。
在本案審理中,其他當事人表示對張四提交的代書遺囑的存在不清楚,真實性不予認可。張四表示直到2013年張毅起訴李函等人要求繼承訴爭房屋一事,在知道案件審理中張毅和李函都提交了李鵬深的代書遺囑和遺囑內容,並且知道了鑒定中心出具的鑒定結論。同時張四表示自己之前沒有把遺囑拿出來過,也沒有告訴過其他人遺囑的存在,李鵬深去世後沒有明確表示接受遺贈,亦未主張對訴爭房屋享有權利,連母親張毅都不知道這份遺囑的內容。
庭審中,各當事人均認可李鵬深和張楠的父母均先於兩人去世,訴爭房屋在李鵬深去世之前由張楠居住,張楠去世之後由張毅佔有使用。
張毅和張四表示張毅在一年前將訴爭房屋交給張四居住。
審判結果:
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經審理後判決:
登記在李鵬深的位於北京市西城區的訴爭房屋歸李函、李星和張毅所有,李函佔有1/8份額,李星佔1/8份額,張毅佔有3/4的份額。
一審判決之後,李函不服一審判決,上訴至二審法院,二審法院經審理後判決: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北京最好的遺產律師靳雙權案件點評:
北京最好的遺產律師靳雙權認為,本案中,李鵬深名下的訴爭房屋系李鵬深和張楠婚姻存續期間購買,屬於雙方的夫妻共同財產,根據《繼承法》26條之規定,夫妻在婚姻存續期間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財產,除有約定的意外,如分割遺產,應當現將共同財產的一半分為配偶所有,其餘部分為被繼承人的遺產。依照上述法律規定,李鵬深去世之後,訴爭房屋一半的份額為李鵬深的遺產。
在本案中,李鵬深留有數份遺囑,依照哪一份遺囑繼承是處理李鵬深遺產的重點。庭審中張毅、李函和張四都向法院提交了遺囑,雖然上述遺囑的真實性均有當事人提出異議,但由於參與本案訴訟的當事人均不申請鑒定,因此結合現有證據無法推翻遺囑的真實性,因此法院對遺囑真實性予以採信。
根據《繼承法》20條規定,遺囑人可以撤銷、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准。張四所提交的遺囑雖然是李鵬深最後所立的一份遺囑,但由於張四並非李鵬深的法定繼承人,因此李鵬深將遺產留給張四集成的行為系遺贈。根據《繼承法》25條第2款規定,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後兩個月內做出接受或者放棄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本案中張四在庭審之前沒有出示過該遺囑,也沒有告訴其他當事人遺囑的存在,李鵬深去世之後他也沒有做出接受遺贈的表示,也沒有想起他當事人主張對訴爭房屋享有權利,並且在明知張毅將李函等人起訴至法院的情況下也沒有做出接受遺贈的表示,其在知道受遺贈後兩個月內沒有做出接受遺贈的表示,因此應當視作他放棄接受遺贈。因為張四放棄受遺贈,所以遺贈的遺產應當依照法定繼承辦理。
依照繼承法關於法定繼承規定,應當由李鵬深的配偶、子女和父母繼承,其中子女包括了婚生子女、分婚生子女、養子女及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李鵬深在和張楠結婚的時候,張毅還在上中學,年僅16周歲,沒有獨立生活,並且他的履歷載明他的父親為李鵬深,因此可以確定張毅和李鵬深之間形成了撫養關系,因此李鵬深去世之後訴爭房屋中屬於李鵬深的份額應當由其配偶張楠、子女李函、李星和張毅繼承,並平均分配。
因張楠生前曾留下一份公證遺囑,將訴爭房屋中其享有的份額留給張毅繼承,該公證遺囑合法有效,應當依照遺囑辦理。因此訴爭房屋中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所得1/2的份額及繼承李鵬深遺產所佔的1/8份額均由張毅按遺囑繼承。
綜上所述,北京最好的遺產律師靳雙權認為法院的判決是正確的。
律師提示:
安居房地產律師網首席律師靳雙權提示各位當事人,當下社會的信用成本低廉,違約成本低,不遵守誠實守信原則的人佔大多數,很多時候因對方的違約行為遭受損失,同時由於對相關法律的不了解,導致自己沒有辦法維護合法權益。安居房地產律師網首席律師靳雙權作為一名從業十餘年的專業房地產律師提示各位當事人,如果碰到房產繼承、房產買賣時發生糾紛,一定要第一時間保留相應證據並尋求資深的房地產律師幫助,以期最大程度的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