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侵權責任法物業

侵權責任法物業

發布時間:2021-03-18 09:45:40

❶ 第三方對物業造成損失,法律規定怎麼解決

依據侵權責任法,由具體侵權人承擔賠償責任,如果物業有過錯,需要承擔過錯責任。採納謝謝

❷ 物業闖入家中氣病老人承擔法律責任嗎

如果老人的病是由物業造成的,或者說老人的病與物業的闖入有因果關系,那麼物業當然應當承擔責任,這是按照侵權責任法的規定規定的過錯責任。

❸ 物業小區共用設施對業主造成傷害,物業是否承擔賠償責任,物權法是怎麼規定的

《物業管理條例》第三十六條 物業管理企業應當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提供相應的服務。
物業管理企業未能履行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導致業主人身、財產安全受到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五條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發生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賠償後,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建議拍好圖片,有證明人更好。最起碼物業沒有維護好設施,造成傷害肯定有責任了。
希望能給你參考。

❹ 物業管理糾紛處理的法律依據

物權法、物業管理條例、民法總則、侵權責任法、合同法。。。。。。
物業管理涉及很多法律法規。

❺ 我65歲在小區物業公司上班時間突發腦溢血,以侵權責任法第二十四條,公司該分擔醫療費用嗎

承擔責任,在工作期間,上班下班時間也包括,受傷屬於工傷,由公司賠償。

❻ 關於物業責任問題

擔不擔責,不能一概而論,這個要看什麼原因了。
如果物業修路,現場沒告示沒警示標志,物業擔責;
如果物業剛打掃完畢,路面濕滑,沒設警告標志,物業擔責;
如果道路損毀嚴重,物業沒有修理,也沒有任何圍擋遮護及警告標志,物業擔責;
如果被路面廢棄物品絆倒,物業擔責。
上述情況下,物業有明顯標志,警告標識的,物業無責。
如果自己走路不小心滑倒,物業無責;
如果被他人或車輛碰倒、絆倒、撞倒;或躲避他人、車輛過程中摔倒,物業無責;
如果小區內奔跑追逐摔倒,物業無責;
因突發疾病摔倒,物業無責;
在道路外,如綠化帶等明確禁止進入的區域中摔倒,物業無責。

❼ 墜物致人受傷,可否要求物業服務企業承擔賠償責任

高空墜物致人損害涉及兩個法律關系,一是侵權法律關系,侵害健康權或生命權;其次該行為發生在小區內,則涉及到物業服務損害賠償責任。當發生侵權責任與物業服務損害賠償責任競合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以下簡稱「《侵權責任法》」)第85條規定,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發生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賠償後,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侵權責任法》第87條規定,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由上述條款可知,首先要區分高空墜物的屬性,一種是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及擱置物、懸掛物發生脫落、墜落之人損害;另一種是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致人損害。如果屬於第二種情況的,這與物業服務企業無關,可依據《侵權責任法》第87條確定侵權責任主體。與物業服務企業相關的是第一種情形,但是否需要承擔責任還需要視情況而定。首先,需確定為何會有物品「從天而降」,原因是什麼,是物業服務企業未盡到維修義務、亦或是看管不善,簡言之,物業服務企業是否存在過錯。其次,需要確認「高空墜物」本身是否存在質量問題,如果存在,是否處於保修期內。如果在保修期內,一般與物業服務企業無關,可以要求建設單位或者房屋建築所有人承擔責任。如果建築物、構築物超出了保修期,高空墜物屬於建築的共用部位的,小區內業主繳納了住宅專項維基金,物業服務企業未維修的,需要承擔責任。反之,無維修資金的,物業服務企業一般不承擔責任。但如果物業服務合同中未約定將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作為物業服務企業提供維修、管護的前提條件的,則物業服務企業需視情況承擔適度的賠償責任。

❽ 物業法的內容

從較綜合性物業管理角度有《物業管理條例》
從保障業主民主權利和人身自由等公民合法權利角度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從物權保護角度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從業主與物業公司權利義務關系調整角度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從損害賠償處理角度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從維護物業管理秩序角度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從物業公司主體管理角度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還有涉及消防、環保、衛生防疫等等一系列關於公共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

❾ 侵權的,那麼物業公司要承擔什麼責任

一般需要承擔連帶侵權責任。《侵權責任法》規定了7種承擔連帶責任的情況依照本法規定,以下情形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1)共同侵權人的連帶責任。本法第八條規定,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2)教唆人、幫助人與行為人的連帶責任。本法第九條規定,教唆、幫助他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應當與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3)共同危險行為人的連帶責任。本法第十條規定,二人以上實施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行為,其中一人或者數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能夠確定具體加害人的,由侵權人承擔責任;不能確定具體加害人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4)分別實施的行為足以造成全部損害行為人的連帶責任。本法第十一條規定,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每個人的侵權行為都足以造成全部損害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5)網路服務提供者與網路用戶的連帶責任。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網路用戶利用網路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路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路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後未及時採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網路服務提供者知道網路用戶利用其網路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採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6)高度危險物所有人與管理人、非法佔有人的連帶責任。本法第七十四條規定,遺失、拋棄高度危險物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所有人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將高度危險物交由他人管理的,由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有過錯的,與管理人承擔連帶責任。本法第七十五條規定,非法佔有高度危險物造成他人損害的,由非法佔有人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管理人不能證明對防止他人非法佔有盡到高度注意義務的,與非法佔有人承擔連帶責任。(7)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的連帶責任。本法第八十六條規定,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倒塌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承擔連帶責任。從以上規定看,本法對於用人單位侵權責任和個人之間形成勞務的侵權責任上,沒有規定連帶責任,而是採取替代責任,改變了現行司法解釋中僱主和雇員承擔連帶責任的規定。

閱讀全文

與侵權責任法物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