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報110出警了,派出所後說是有爭議案件這是怎麼回事
有爭議的案件,也許不歸他們管理,或移交有關部門管理
㈡ 派出所出警的法律程序
1、警察辦案首先要出示證件表明身份,身著制服也不行。
2、如果發生的只是民事糾紛,則警察只有調解權沒有強制要求到派出所協助調查一說。
3、糾紛雙方發生肢腿沖突涉嫌治安違法行為的,則警察要求雙方到派出所做詢問筆錄協助調查是合理和必要程序。
4、涉嫌刑事犯罪的,則需要立案調查,雙方當事人都必須強制帶走調查,行凶者可能拘留。
5、警察用手機作記錄,這種情況只會是發生了民事糾紛,警察用手機記錄下當事人的姓名或者聯系方式等。
因為警察對民事糾紛的調解不是強制性的,需要雙方自願。
(2)派出所出警糾紛擴展閱讀:
調整方式
對法律行為的調整方式
第一,抑制。通過程序的時間、空間要素來克服和防止法律行為的隨意性和隨機性。
第二,導向。通過程序的時空要素來指引人們的法律行為按照一定的指向和標准在時間上得以延續,在空間上得以進行。
第三,緩解。通過法律程序的時空要素來緩解人們原先的行為與心理沖突,消除緊張氣氛,為解紛行為提供有條不紊的秩序條件。
第四,分工。法律程序通過時空要素實現程序角色的分配。
第五,感染。法律程序能使行為主體對程序所造成的某種心理狀態的無意識的服從。
法律程序:
即程序法;也包括公法程序和私法程序。
㈢ 派出所出警但不立案合法么
這要看你怎麼理解立案了,派出所出警之後一般會有幾種處理方式,一是一般性的民事糾紛或輕微的治安糾紛,就做一個登記,處理方式一般是調解,有時是現場就調解,有時是帶回派出所調解處理,二是應當進行處罰的治安案件,這個他們會登記,然後收集證據,一般是拍照、問話、提取物證,然後進行處罰,三是刑事案件,則按刑事偵查程序報請立案。
你所理解的不立案,可能是公安機關認為是第一種情形,不需要處罰。
㈣ 經濟糾紛,派出所可以不出警,不立案嗎
經濟糾紛屬於法院管轄范圍,派出所不出警不立案的做法正確。
當事人可通過提起民事訴訟的方式維權,請求法院判令對方承擔相應的給付責任。
一、當事人起訴,首先應提交起訴書,並按對方當事人人數提交相應份數的副本。當事人是公民的,應寫明雙方當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籍貫、住址;當事人是單位的,應寫明單位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姓名。起訴書正文應寫明請求事項和起訴事實、理由,尾部須署名或蓋公章。
二、根據"誰主張誰舉證"原則,原告向法院起訴應提交下列材料:
1、原告主體資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證、戶口本、護照、港澳同胞回鄉證、結婚證等證據的原件和復印件;企業單位作為原告的應提交營業執照、商業登記證明等材料的復印件。
2、證明原告訴訟主張的證據。如合同、協議、債權文書(借條、欠條等)、收發貨憑證、往來信函等。
三、當事人向法院提交書證,應填寫一式兩份證據清單,詳細列明提交證據的名稱、頁數。證據經法院承辦人核對後,由承辦人在證據清單上 簽字蓋章,一份交當事人,一份備案。
四、立案庭在當事人履行必須的手續和交齊有關證據材料之後,在七天內,對符合立案條件的,辦理立案手續;對不符合立案條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五、當事人應在收到受理通知書之日起七天內預交案件受理費和其他訴訟費用,如確有困難,可在預交期內向本院提出減、緩、免交的書面申請,逾期不交或者書面申請緩、減、免交未獲批准而仍不預交的,本院將裁定按自動撤訴處理。
六、立案手續後,案件由法院排期開庭,當事人應服從法院的各項工作安排,並於結案後到財務室結算訴訟費用,多退少補。
㈤ 派出所出警的錄像都怎麼處理簡單的糾紛。
派出所會把錄像所發生的事看一邊,然後再進行下一步。
㈥ 如果派出所民警出警辦案不公 偏向著一方 像是認識或被買通似得 這時可以打電話向縣級的什麼部門投訴他
1、對於民警辦案中的違法行為,可以向上級公安機關舉報,也可以向檢察院投訴、舉報。如果沒有任何證據,只是主觀猜測,相關部門不受理該投訴。
2、民警在辦案中,對待當事人應當人人平等,不得偏坦一方。但是,既然發生糾紛,各方都會有對也有錯,不能以民警對事實的分析或者處理對自己不利為由懷疑民警的公正性。
3、另外,對於民事糾紛,民警可以在雙方自願的基礎上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到法院起訴解決。
㈦ 派出所出警一個人出警算不算違規
派出所出警一個人出警是否違規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認定的。比如《110接處警工作規則》中沒有規定出警需要多少人,但是《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中規定詢問犯罪嫌疑人時偵查人員不得少於兩人,因此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認定。
1、依據《110接處警工作規則》規定如下:
(1)第十條 110報警服務台應當及時下達處警指令,公安機關各業務部門、基層單位和人員必須服從110報警服務台發出的處警指令,不得推諉、拖延出警,影響警情的處置。
(2)第十一條 對危及公共安全、人身或者財產安全迫切需要處置的緊急報警、求助和對正在發生的民警嚴重違法違紀行為的投訴,處警民警接到110報警服務台處警指令後,應當迅速前往現場開展處置工作。對其他非緊急報警、求助和投訴,處警民警應當視情盡快處理。
2、依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規定如下:
第一百七十七條訊問犯罪嫌疑人,必須由偵查人員進行。訊問的時候,偵查人員不得少於二人。訊問同案的犯罪嫌疑人,應當個別進行。
(7)派出所出警糾紛擴展閱讀
派出所出警的程序:
1、警察辦案首先要出示證件表明身份,身著制服也不行。
2、如果發生的只是民事糾紛,則警察只有調解權沒有強制要求到派出所協助調查一說。
3、糾紛雙方發生肢腿沖突涉嫌治安違法行為的,則警察要求雙方到派出所做詢問筆錄協助調查是合理和必要程序。
4、涉嫌刑事犯罪的,則需要立案調查,雙方當事人都必須強制帶走調查,行凶者可能拘留。
5、警察用手機作記錄,這種情況只會是發生了民事糾紛,警察用手機記錄下當事人的姓名或者聯系方式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110接處警工作規則》
公安部—《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
㈧ 派出所出警處理民事糾紛,我與對方私下達成和解,警察怎麼做算立案,派出所讓簽調解書我可以拒簽嗎
可以持調解書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回
第九條【調解】對於答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經公安機關調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不予處罰。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後不履行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給予處罰,並告知當事人可以就民事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㈨ 派出所出警處理民事糾紛沒按民法典中的規定處理怎麼辦
派出所沒有處理民事糾紛的法定權力。
所以,涉及到民事糾紛的,應該向當地的區縣級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如果派出所處理了民事糾紛,您不服的話,可以向當地的區縣級公安局提起行政復議,要求撤銷派出所對民事糾紛的處理意見。
㈩ 報警了派出所出警後,以對方不承認,不能調解,我現在要怎麼辦
派出所出警都是刑事案件,如果確實屬於刑事案件,派出所應該立案展開偵查。若不是刑事案件,屬於民事糾紛,你應該到法院起訴,來維護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