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自己的商標與國外的商標相同算侵權嗎
這個不算侵權的,在一個國家注冊的商標,只能在一個國家使用。想要在不同的國家或地區使用,需要分別到當地所在國的商標專利局申請注冊。在中國注冊的商標在社標網可以查詢的,你可以找幾個商標試一下去
B. 跨境電商侵權類型有哪些
跨境電商涉及到的侵來權類型主源要包括四種:
一是版權,通常指侵犯作者的著作權;
二是商標權,未得到產品品牌官方的正規授權,擅自使用對方的商標或LOGO;
三是發明專利權,如果出售的產品是別人發明的,而且別人申請了專利保護,賣家未經允許擅自生產銷售,也就是指銷售仿品;
四是外觀設計專利權,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色彩或者其結合所做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上應用的新設計,外觀專利有60%以上相似就視為侵權假貨。
C. 關於國際品牌的授權侵權問題
你的問題是目前我國服裝鞋類行業中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也是讓眾多專真正的知名品屬牌企業最頭痛的問題。
1、英國登喜路公司是真正的「登喜路DUNHILL」商標的所有人,其他的所謂登喜路公司不可能有登喜路的商標。
2、(香港)登喜路或(法國)登喜路這些不是商標品牌,只是他們的企業名稱,根據我的經驗,有很多內地企業或個人,在香港成立一家公司,經常冠以這樣的名稱,因為香港公司法對於企業名稱是沒有嚴格要求的,然後他們在自已的商品上打上什麼法國登喜路授權等之類內容來誤導消費者。他們不可能在自已的服裝上標注登喜路商標,否則這樣的話就侵權了,你要購買真正的登喜路時一定要認准商標。
D. 涉外商標侵權怎麼處罰
涉外商標侵權行為是指違反法律的規定,在相同或者類似商品或者服務上未經商標權人的同意擅自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標識,損害商標權人合法權益的行為。從我國商標法規定來看,商標侵權行為的構成通常包括以下要件:
一是造成損害後果或即將發生損害後果,即侵權行為給商標權人已經造成損害或者即將造成損害,可表現為產品銷量下降,利益的減少或者商標信譽降低等。
二是行為違法性,即行為人未經許可,也沒有其他法律依據而客觀上行使商標權人依法所享有的權利。
三是損害後果與違法行為有因果關系,即損害後果是由違法行為直接造成的。
四是主觀上的狀態,包括有過錯和無過錯兩種。
一般情況下,行為人非法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的,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的,反向假冒注冊商標的行為,在認定是否侵權時以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為要件;而對於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行為,認定是否侵權時不以行為人主觀上過錯為要件。
對於侵犯涉外商標專用權的,依據《商標法》第五十三條、《商標法實施細則》第四十三條規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採取下列措施給以處罰。
(1)責令停止侵權
具體措施如下:
①責令立即停止銷售;
②沒收、銷毀侵權商品;
③沒收、銷毀專門用於製造侵權商品、偽造涉外商標標識的工具。
(2)處以罰款
對侵犯涉外商標專用權但尚未構成犯罪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根據情節處以非法經營額50%以下或侵權所獲利潤五倍以下的罰款;對侵權單位的直接責任人員,可根據情節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
對以上兩項處理不服的,當事人可以收到通知之日起15天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起訴又不履行的,由工商管理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E. 商標在國外被侵權該怎麼辦
第一、本案涉及到國際專利、商標等保護問題。如果銷售的產品,在銷售地有專利保護的,是侵權,不受保護的,不是侵權。
第二、根據刑法相關規定,生產、銷售復製品、侵權品的,構成犯罪,應當追經刑事責任。
F. 跨境電商如何應對國外商標權訴訟
一是立即停止銷售被控侵權的商品。
二是聘請合適的律師處理案件。
三是盡力尋求訴訟期間的調解。
G. 在國外哪些是屬於侵權的 版權、商標權、知識產權、專利等等
在假定相關產品已有知識產權保護的基礎上:
1、涉嫌侵犯著作權或外觀設計專利權;專
2、涉屬嫌侵犯著作權;
3、涉嫌不正當競爭;
4、涉嫌商標侵權;
5、視乎該電子產品本身是否申請專利,包括外形、軟硬體設計等;
6、知識產權是統稱,包括版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商業秘密等,其中版權、專利權都是有時間限制的,商標權則是可以通過續展延長其使用權。因此,可以對權利保護期屆滿,已經進入公共領域的作品或專利進行利用。
H. 除了商標和外觀,跨境電商還有哪些會侵權的地方
侵犯注冊商來標專用權尚源未構成犯罪的,應承擔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商標法實施細則》第四十三條規定: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採取下列措施制止侵權行為:
(1)責令立即停止銷售;
(2)收繳並銷毀侵權商標標識;
(3)消除現存商品上的侵權商標;
(4)收繳直接專門用於商標侵權的模具、印板或者其他作案工具;
(5)採取前四項措施不足以制止侵權行為的,或者侵權商標與商品難以分離的,責令並監督銷毀侵權物品。
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尚未構成犯罪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根據情節處以非法經營額50%以下或者侵權所獲利潤五倍以下的罰款。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單位的直接責任人員,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根據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應被侵權人的請求責令侵權人賠償損失。當事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八條規定:公民、法人的商標專用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償損失。
I. 國外商標,有授權,國內有其他人已注冊,算侵權嗎
不構成侵權。既然國內已經給您通過申請並注冊成功,說明您的權益是受國家商標局認可的,權利也是受國家保護的,國外商標所有人如果不服可以高商標局商標評審委員會,跟您沒關系。
即便連帶您一起告了,就像最近沸沸揚揚的喬丹公司一樣,那最壞最壞的結果也就是撤銷您的商標,以及撤銷商標相伴的損失,不會造成其他的損失。
但是您提到您的商標是個圖形,如果是抄襲了對方的圖形,就變成是否侵害對方著作權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