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冒用他人姓名是否違法和侵權
不算,只能算對你的侮辱。侵犯姓名權是指侵犯公民依法享有的決定、使用、變更自己的姓名並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一種人格權利。從法律上來講,姓名權保護的客體是權利人的姓名。當然,姓名並不限於公民在戶籍機關正式登記的本名,比如說筆名、藝名等等。1、干涉他人決定、使用、改變姓名。2、盜用他人姓名。盜用他人姓名指的是未經他人同意或授權,擅自以他人的名義實施某種活動,以抬高自己身價或謀求不正當的利益。3、冒用他人姓名。指的是使用他人的姓名,冒充他人進行活動,以達到某種目的。盜用和冒用姓名的區別:盜用主要指盜取某人姓名,自己不一定就是姓名者本人。如A盜用B的姓名,向C說自己是B的好友,騙取C的信任從而獲得某種利益。冒用則是冒用某人姓名,自己扮演的就是姓名者本人。如A說自己就是B,進行欺騙從而獲得某種利益。姓名權屬於具體人格權,指自然人享有的決定、變更和使用其姓名的權利。姓名包括登記於戶口簿的正式姓名,藝名、筆名等非正式姓名。姓名權侵害主要表現在他人干涉、盜用、假冒,如發現上述情形,權利人可以要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害等。
『貳』 姓名權的冒用和盜用有什麼區別
冒用指頂替,代替別人,在經過別人同意後使用,強調的是名義。
盜用是通過不法手段在未經別人同意下使其蒙受損失或非法盈利。
強調的是乘人不備,而不是真假。
假冒是指偽造、變造行為,以假充真。
(2)盜用名字侵權什麼權擴展閱讀:
姓名權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決定、使用、改變自己姓名的權利。
法律規定,對於干涉、盜用、假冒他人姓名的行為,應追究行為人的民事責任。
法人的名稱權是法人依法享有的決定、使用、改變自己的名稱,並排除他人干涉、盜用、假冒的權利。
法律規定.企業法人、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有使用、依法轉讓自己名稱的權利。
姓名變更權,指自然人享有的依法改變自己姓或名的權利,只要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和公序良俗,都是允許的,只不過需要到戶籍管理部門辦理變更登記手續。
改名權就是指自然人按照法律規定改變自己姓名的權利,也稱為姓名變更權。
其含義為,自然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不受其他限制。
這種變更姓名的行為,雖然僅依單方意思表示就可以生效,但是不經過公示,不得對抗第三人。
登記姓名的變更,也必須經過登記,非法變更登記程序不生效力。
姓名使用權,指自然人依法使用自己姓名的專有使用權。
使用自己的姓名是自然人姓名權的重要內容,自然人在民事活動中,除法律另有規定的,可以使用本名,也可以使用自己的筆名、藝名或化名等。
任何組織與個人都不得強迫自然人使用或不使用某一姓名。
姓名使用權是一種專有的使用權,他人不得故意使用別人的姓名。
在現實中有重名的現象,並不是侵權行為。
重名也叫姓名的平行,即數人合法取得同一姓名。
在這樣的情形下,各人都有權使用自己的姓名,也都是正當行使權利,但是故意混同的除外。
『叄』 侵犯他人的姓名權有哪些
大致包括以下幾種形式:
1、干涉他人決定、使用、改變姓名。
2、盜用他人姓名。盜用他人姓名指的是未經他人同意或授權,擅自以他人的名義實施某種活動,以抬高自己身價或謀求不正當的利益。
3、冒用他人姓名。指的是使用他人的姓名,冒充他人進行活動,以達到某種目的。比如,冒充他人,以他人名義與人結婚等。
姓名權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決定、使用、變更自己的姓名並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一種人格權利。姓名權保護的客體是權利人的姓名。姓名並不限於公民在戶籍機關正式登記的本名。
《民法通則》第99條也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冒用。
《戶口登記條例》第18條,公民變更姓名,依照下列規定辦理:18周歲以上公民需要變更姓名時,由本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公民的姓名權受到侵害時,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肆』 法律規定對於干涉盜用什麼他人姓名行為應追究行為人的法律責任
《民法通則》 第99條也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容止他人干涉、盜用、冒用。
《戶口登記條例》第18條,公民變更姓名,依照下列規定辦理:18周歲以上公民需要變更姓名時,由本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公民的姓名權受到侵害時,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第一,姓名權的主體只能是自然人,法人不享有姓名權;
第二,姓名權的客體是自然人對自己人格的文字標識的專有權。姓名權的核心問題就是專有權,他人不得享有、使用,只能是權利人自己享有和使用;
第三,姓名權的基本義務是不得非法干涉、使用他人的姓名。姓名權是絕對權、對世權,除了享有姓名權的本人之外,任何人都是義務主體,都負有不得侵害其姓名權的義務。
『伍』 侵犯姓名權的侵權表現
表現形式:1、干涉他人決定、使用、改變姓名。
2、盜用他人姓名。盜用他人姓名指的是未版經他人同意權或授權,擅自以他人的名義實施某種活動,以抬高自己身價或謀求不正當的利益。
3、冒用他人姓名。指的是使用他人的姓名,冒充他人進行活動,以達到某種目的
《刑法》第一百一十條規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等權利。
17法一22號
『陸』 冒用和盜用他人姓名權兩者的區別是什麼
民法通則和民法通則意見明確規定:公民的姓名權,禁止他人干涉,假冒,盜用。當假冒,盜用姓名造成損害的時候,認定為侵權行為。假冒,盜用他人名義,以函、電等方式進行欺詐或者愚弄他人,並使其財產名譽受到損害的 ,侵權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賠償損失,包括精神損失,並且收繳非法所得。
其中,盜用和冒用在這里的關系是並列的,意思是基本相同的,假冒行為以後做出的違法行為即為盜用做出,兩者基本沒有區別,假冒和盜用他人姓名權,是一個詞,不必要理解成兩個或者深究它們的區別。
『柒』 盜用別人作品中的名字侵犯什麼權
如果是盜用他人作品作者的名字屬於侵犯他人的著作權,如果是盜用他人作品中的名字如果盜用的是真實的名字可能會侵犯他人的姓名權,我國民法規定禁止他人假冒署名,即有權禁止他人盜用自己的姓名或筆名在他人作品上署名。
『捌』 姓名權的侵權表現有哪些
您好抄,一般侵犯姓名權有以下侵權表現:
1、干涉他人決定、使用、改變姓名。
2、盜用他人姓名。盜用他人姓名指的是未經他人同意或授權,擅自以他人的名義實施某種活動,以抬高自己身價或謀求不正當的利益。
3、冒用他人姓名。指的是使用他人的姓名,冒充他人進行活動,以達到某種目的。
法律法規:《民法通則》第99條也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冒用。
《戶口登記條例》第18條,公民變更姓名,依照下列規定辦理:18周歲以上公民需要變更姓名時,由本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公民的姓名權受到侵害時,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玖』 侵害姓名權承擔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根據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侵害公民姓名權的行為有下述三種:
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權現實生活中,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權主要有三種表現:一是干涉他人決定姓名;二是干涉他人使用姓名;三是干涉他人改變自己的姓名。
盜用他人姓名這是指未經他人同意或授權,就擅自以他人的名義進行某種活動。如有的民辦學校自稱該校的名譽校長是費孝通,而費老根本就不知有這么個學校,更未擔任其名譽校長。盜用他人姓名往往是出於抬高自己身價、聲譽的動機,或為牟取其他不正當利益。
冒用他人姓名這是指使用他人姓名冒充他人進行活動的行為。如謊稱自己是某人,並以其名義上學、徵婚等。冒用他人姓名與盜用他人姓名不同,盜用他人姓名者並不妄稱自己就是某人,而只是以他人的名義進行活動;冒用他人姓名則是以假充真,直接冒充其身份。
關於侵害姓名權的民事責任,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有停止侵害、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責任形式。當侵害姓名權的行為處於繼續狀態時,受害人可以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當侵害姓名權的行為致受害人的人格受損,造成不良影響時,受害人有權要求侵權人以適當的方式在不良影響所及的范圍內,為其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同時,受害人還可要求侵權人以適當的方式向自己承認錯誤、賠禮道歉。當侵害姓名權的行為給受害人造成財產損失和精神損害時,受害人有權要求侵權人賠償損失,亦即對精神損害予以物質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