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簽訂合同的一方有了爭端,或者在沒有合同的商業投資中產生爭端,明智的做法是,在已有合同(如果已經有了一份合同)中加入特殊條款,或者,在爭端出現之後簽訂一份合同,明確該爭端通過仲裁和調解解決。
在出現所謂的侵權或爭端的情況下,在採取正式行動之前,應該謹慎地從一位資深的知識產權專業人士那裡尋求一些法律建議,以便更准確地評估以最小的代價獲得對自己的企業有利的結果的可能性。這種代價可以以取得這樣一個決定所需要的時間來確定,也可以根據你需要付給法院或律師的費用、以及因為得到一個負面結果而尋求其它途徑所付出的直接或間接的代價來衡量。還必須考慮勝訴的可能性、從侵權方可能獲得的合理的賠償數目、以及如果最終結果對自己有利的話,必須付給律師報酬的可能性和數量。顯然,處理這些情況時,需要仔細權衡各種做法的利弊。
更多有關專業知識產權代理機構知識或者更多服務,請登錄 www.shewentm.com 或者致電 010-82685045
『貳』 涉外知識產權合同糾紛是知識產權糾紛嗎
知識產權糾紛案件,一般要到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著作權糾紛、商標權糾紛和專利權糾紛案件在提交證據、選擇管轄法院的時候有些不一樣。一般情況 下是的。凱諾。
『叄』 版權代理合同糾紛屬於知識產權案件嗎
《民事案件案由規定》里商標代理合同糾紛、專利代理合同糾紛都版算知識產權案件,唯獨沒把「權版權代理糾紛」列進來,另外鑒於版權代理合同糾紛的爭訟對象實際不是版權合同,而是委託合同,版權代理合同糾紛應該不算知識產權案件,而僅僅是與知識產權有關的案件。
『肆』 知識產權常識: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哪些知識產權糾紛案件
關於知識產權糾紛案件,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較多。
主要有以下:
1.著作權權屬、侵權、合同糾紛案件;
2.鄰接權權屬、侵權、合同糾紛案件;
3.專利申請權糾紛案件;
4.專利權權屬糾紛案件;
5.專利申請權、專利權轉讓合同糾紛案件:
6.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
7.假冒他人專利糾紛案件;
8.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後、專利權授予前使用費糾紛案件;
9.職務發明創造發明人、設計人獎勵、報酬糾紛案件;
10.發明人、設計人資格糾紛案件;
11.商標權權屬、侵權糾紛案件;
12.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商標轉讓合同糾紛案件;
13.廠商名稱、字型大小或商號、服務標記糾紛案件;
14.偽造、冒用質量標志糾紛案件;
15.偽造產地糾紛案件;
16.仿冒、偽造知名商品特有名稱、包裝、裝潢糾紛案件;
17.虛假宣傳糾紛案件;
18.侵害商業秘密糾紛案件;
19.損害(競爭對手)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糾紛案件;
20.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培訓、技術中介合同糾紛案件;
21.科技成果轉化合同糾紛案件;
22.專利實施許可合同、技術秘密轉讓合同糾紛案件;
23.侵害發明權、發現權以及其他科技成果權的糾紛案件;
『伍』 知識產權與勞動合同糾紛求助
首先,從知識產權來的角度來看,你自公司是無法起訴同行公司和王zz的。因為他為其他公司設計的設備和你公司的設備不存在知識產權糾紛——既然從外形到原理都完全不同。
從勞動合同法的角度看,你們公司有沒有和該設備主管簽訂競業避止協議呢?如果簽訂,那麼他就違約,要補償帶給你公司的損失。
當然,沒有簽訂競業避止協議的話,就只好從商業秘密的保密條約來處理了,既然他為同行設計生產提供給同樣客戶同樣產品的設備,很可能會利用到你們公司的產品信息以及客戶產品要求等,這就導致他沒有保守企業秘密,而且泄露給直接競爭者,就有贏的機會。這需要詳細事實。
祝你好運!
『陸』 知識產權訴訟種類有哪些
你好,
知識產權訴訟的分類:
1、知識產權民事訴訟
(1)知識產權侵權訴訟
除了侵犯我國民法通則予以明確的民事權利也包括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即侵害)
(2)知識產權歸屬訴訟
就知識產權的權利歸屬發生的訴訟,簡稱權屬糾紛。
(3)知識產權合同訴訟
就知識產權的取得、轉讓、使用等交易行為產生的糾紛,在取得環節與權屬訴訟有交叉。
2、知識產權行政訴訟
(1)由國家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裁判引起
專利權和商標權需要行政機關確權,依相關知識產權法律,當事人對該確權決定不服可以向行政裁判機關(即專利復審委員會和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復審,對該復審決定(其實質是行政裁判)不服,提起的行政訴訟。
(2)由國家行政機關做出的詳細行政行為引起
在知識產權確權和轉讓、使用過程中,確權機關依相關知識產權法,對當事人作出具體行政行為(包括行政決定、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等),行政相對人不服提起的行政訴訟。
(3)由地方知識產權治理機關行政執法引起
對於具有知識產權執法權的地方各級知識產權管理機關,可以對侵犯知識產權等違法行為進行處罰和調解,相對人對該處罰或者調解決定不服的,可以向該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3、知識產權刑事訴訟
我國刑法規定只有以下七種行為構成知識產權犯罪:
(1)假冒注冊商標罪;
(2)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罪;
(3)非法製造、銷售非法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
(3)假冒他人專利罪;
(4)侵犯著作權罪;
(5)銷售侵權復製品罪;
(6)侵犯商業秘密罪。
律師在知識產權刑事案件中可以協助被害人(權利人)進行舉報啟動公訴程序,可以代理被害人提起自訴,也可以擔任犯罪嫌疑人的辯護人。
4、知識產權仲裁
主要在知識產權合同糾紛中,特別情況可以在權屬或者侵權糾紛中根據事後協議選擇仲裁。
『柒』 哪些案件屬於知識產權民事糾紛案件
人民法院受理的知識產權民事糾紛案件有:
1.著作權權屬、侵權、合同糾紛案件;
2.鄰接權權屬、侵權、合同糾紛案件;
3.專利申請權糾紛案件;
4.專利權權屬糾紛案件;
5.專利申請權、專利權轉讓合同糾紛案件:
6.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
7.假冒他人專利糾紛案件;
8.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後、專利權授予前使用費糾紛案件;
9.職務發明創造發明人、設計人獎勵、報酬糾紛案件;
10.發明人、設計人資格糾紛案件;
11.商標權權屬、侵權糾紛案件;
12.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商標轉讓合同糾紛案件;
13.廠商名稱、字型大小或商號、服務標記糾紛案件;
14.偽造、冒用質量標志糾紛案件;
15.偽造產地糾紛案件;
16.仿冒、偽造知名商品特有名稱、包裝、裝潢糾紛案件;
17.虛假宣傳糾紛案件;
18.侵害商業秘密糾紛案件;
19.損害(競爭對手)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糾紛案件;
20.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培訓、技術中介合同糾紛案件;
21.科技成果轉化合同糾紛案件;
22.專利實施許可合同、技術秘密轉讓合同糾紛案件;
23.侵害發明權、發現權以及其他科技成果權的糾紛案件;
24.訴前申請停止侵犯專利權的案件;
25.與計算機網路域名的注冊、使用有關的糾紛案件;
26.植物新品種申請權糾紛案件;
27.植物新品種權權屬糾紛案件;
28.轉讓植物新品種申請權和轉讓植物新品種權的糾紛案件;
29.侵犯植物新品種權的糾紛案件;
30.其他與知識產權有關的糾紛案件。
『捌』 知識產權糾紛處理方式有什麼以及常見的糾紛有
知識產權發生糾紛處理方式:解決方法解決知識產權糾紛的主要方專法有協商、調解、行政處屬理、仲裁和民事訴訟五種。
常見的糾紛有:
1、歸屬權糾紛。這個就是問誰才是知識產權的權利人,誰才是真正的人,誰應該具有這個爭議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是單方知識產權人還是共同知識產權人等糾紛。
2、侵權糾紛。這種情況是知識產權人和不特定的第三人因為侵權行為而發生的爭議,我們可以理解為沒有經過授權(知識產權人)許可,自己擅自使用知識產權,自己從中獲得利益。
3、合同糾紛。這種就是在知識產權轉讓、知識產權許可使用過程中簽訂的合同,合同當事人因為合同而引起的爭議。
4、行政糾紛。知識產權當事人不服知識產權行政管理機關所作出的決定,而由此產生的糾紛。
『玖』 合同糾紛(知識產權案)
合同書上乙方簽字,甲方沒簽字,但甲方交錢了,乙方接受了,並將產品交付甲方,該合同成立。合同雖然沒有寫違約條款,但仍然可以依法要求乙方承擔質量違約責任。
法律依據:
合同法第三十七條規定:「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在簽字或者蓋章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
合同法第六十二條當事人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
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定:
(一)質量要求不明確的,按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履行;沒有國家標准、行業
標準的,按照通常標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標准履行。
第一百一十一條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
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
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
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