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侵權職務行為的認定

侵權職務行為的認定

發布時間:2021-03-16 11:49:48

㈠ 什麼是職務侵權行為

職來務侵權行為:或稱職源務侵權損害行為,是指國家機關或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侵犯他人合法權益並造成損害的違法行為。 職務侵權行為應該同時符合以下兩個要素: (一)行為人的行為 構成對第三人的侵權 行為人對第三人造成損害的行為符合侵權行為的要件,一般情況下包括行為的違法性、損害後果、行為和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行為人的過錯等四個要件,但在特殊侵權的情況下,是過錯推定或者無過錯,以及免責條件等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二)該行為應為行為人執行職務的行為 對職務侵權行為中執行職務的解釋為:(1)行為本身即屬職務之執行(包括違法執行在內);(2)有客觀事實足以認其系執行職務之行為;(3)與執行職務相牽連之行為。由此看來,職務侵權行為的認定,必須以用人單位的主觀意思為基礎,即圍繞其賦予行為人的職務要求,在執行職務過程中與執行職務具有適當關聯性的合理范圍內都應予以考慮。 職務侵權行為,由侵權行為人所在單位承擔民事責任。單位在承擔責任後,可對內對行為人進行追償。職務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適用無過錯規則原則。免責事由只有一個,即該行為非職務行為,

㈡ 侵權責任法 34條規定職務行為 由單位承擔,但是並沒有提到 內部追償的問題, 是不是單位就沒有追償的權利

有權追償
依據侵權責任法的法條規定內容,以及民法通則的一般規定(侵權責任法是特別回法,民法通則是一般法答,當特別法中沒有明確規定的,使用一般法的規定),用人單位在承擔了賠償責任後,對在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中有過錯的工作人員,有權進行追償。
注意:只是對有過錯的工作人員進行追償。

㈢ 職務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

職務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如下:
主體
侵權行為的主體是國家機關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性質
侵權行為的發生必須是執行職務所致。法人、其他組織法定代表人、負責人以及工作人員的職務行為是代表或代理所在單位實施,因而應由其所在單位承擔民事責任。法人、其他組織法定代表人、負責人以及工作人員的行為如果與執行或履行職務無關,則不構成職務侵權。
不當行為
必須是執行職務中的不當行為。所謂不當行為,是指執行職務中違反法律規定,損害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的行為。例如濫用行政職權,違反法定程序,進行錯誤的拘留、逮捕等。如果是依法剝奪、限制公民、法人的某些利益則不構成侵權。
合法權益
必須造成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損失。合法權益的損失包括財產損失和人身損失。財產損失只限於直接財產損失,間接財產損失不在國家賠償范圍之列。人身損失主要是指對公民生命健康權和人身自由權的損害。
因果關系
不當職務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有因果關系。
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因遭受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職務侵權行為,可以要求賠償的范圍包括兩大類:一是因行政違法行為要求的行政賠償;二是與偵查,、檢察、審判、監獄管理職權有關的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行為要求的刑事賠償。這兩類屬於國家賠償范圍,依照國家賠償法的規定處理,不能適用普通民事賠償程序。

㈣ 什麼是「職務侵權行為」

所謂
職務侵權行為
是指
職務行為
的實施侵害了
第三人

合法權益
,對第三人構成回侵權的職答務行為。例如,公司甲的
法定代表人
乙驅車前往談判地點與公司丙洽談一筆房屋租賃
事宜
,在乙與丙公司簽訂完
租賃合同
回來途中,乙不慎將行人丁撞傷。在此,乙撞傷丁的
行為
則屬於職務侵權行為。

㈤ 如何界定職務侵權行為

2.侵權行為的發生必須是執行公務所致。如果不是在執行職務中或內是與執行職務無關的侵權容行為則不適用職務侵權行為的規定。但如果法律規定有為某種預防或防止義務而不為反而參與,則認為這是與其職務有關的行為,對因此造成他人損害的,也屬於職務侵權行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非職務行為、個人行為則不構成職務侵權。

㈥ 如何認定雇員執行職務侵權行為

僱主之所以要承擔雇員職務侵權行為產生的民事責任,是因為僱主和雇員之間存在特殊的人身關系,僱主能夠選任、監督雇員,雇員按照僱主的意志,為了僱主的利益而執行職務。僱主對雇員的非職務行為並不承擔責任。如何認定雇員的行為屬於執行職務行為十分重要。一般而言,應從兩個標准考察:一是考察他人之間是否具有僱傭關系;二是考察雇員在實施侵害行為時是否在執行職務。考察僱主與雇員之間是否存在僱傭關系,主要看他們之間是否存在僱傭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存在勞動合同的,一般可以認定與僱主與雇員間存在僱傭關系。如果沒有勞動合同,就要進一步考察:雇員是否為僱主提供勞務,是否享受報酬,是否接受僱主的監督。盡管不存在僱傭合同或勞動合同,但雇員為僱主提供勞務且享受報酬,同時雇員還接受僱主的管理、監督的,視為雇員和僱主之間存在僱傭關系。考察雇員在實施侵害行為時是否在執行職務,應以雇員執行職務行為的外在表現形態為標准。如果行為在客觀上表現為與僱主指示辦理的事件要求相一致,就應當認定為屬於執行職務和范圍。例如,某飯店的采購員奉命去甲商場買菜,途中聽說乙商場的某價格更便宜,遂駕車繞道去乙商場,途中撞傷他人。僱主明確指示去甲商場,而采購員去乙商場買菜,途中聽說乙商場的行為是為了增進僱主降低成本、增加盈利的要求是一致的,采購員的行為是為了增進僱主的利益。因此,應當認定采購員去乙商場的行為是執行職務,采購員致人傷害的行為構成雇員執行職務侵害人身權。此外,雇員超越其職責的行為、擅自委託的行為都不屬於執行職務的行為。雇員與僱主之間存在僱傭關系,雇員在執行職務過程中傷害他人的,屬於雇員在執行職務侵害人身權的行為,相應的責任應由僱主承擔。

㈦ 職務行為侵權,原告不訴單位而只訴侵權人的,法院如何處理

原告起訴並無不當。原告有權選擇被告。
法院在實務中有幾種方式:一是向專原告說明,建議撤訴;二是屬以主體不適格為由判決原告敗訴。
由於你說的不仔細,也可能有一種情況就是判決侵權人承擔責任,但如果如你所屬是職務行為,侵權人有權在應由單位承擔的范圍內要求單位承擔。

㈧ 職務侵權行為的認定

具體來講,職務侵權行為應該同時符合以下兩個要素:
1. 行為人的行為構成對第三人的侵權
判例1:趙某系某小學的學生,王某系班主任。某日中午放學後,王某讓趙某為其打開水。趙某在打開水
時,右腿被燙傷。法院認為:王某不遵守學校規定,讓無民事行為能力的趙某為其打開水,不屬於職務行為,致使趙某被燙傷,應承擔全部責任。法院最終判決王某賠償趙某的相關損失。判例2:某出租公司司機乙駕駛計程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行人甲頭部受傷並花去醫葯費若干。甲以某計程車公司為被告向法院起訴,要求其承擔損失,法院認為司機乙處於經營期間,其行為屬職務行為,應由公司承擔賠償責任。判決出租公司賠償甲的損失。
行為人對第三人造成損害的行為符合侵權行為的要件,一般情況下包括行為的違法性、損害後果、行為和損害的因果關系、行為人的過錯等四個要件,但在特殊侵權的情況下,是過錯推定或者無過錯,免責條件等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在上述判例1中,趙某的損害如果學校管理存在過失,應該承擔監護不周之責,便屬於特殊侵權的范疇,但該判例中,趙某的致害原因在於王某讓其去打開水,不適用特殊侵權的歸責,而應適用一般侵權的過錯歸責原則。至於上述判例2中的乙開車撞傷甲的行為,符合一般侵權行為構成要件,在司法實踐中一般按照過錯歸責原則處理。
2. 該行為應為行為人執行職務的行為
對於行為人的哪些侵權行為屬於職務侵權行為,即如何認定行為人「執行職務」,筆者認為應當採取僱主主觀意思擴張解釋說,即「應指一切與僱用人所命執行之職務通常合理相關聯的事項。」該說以僱主所指示執行的事務為基本范圍,同時認為客觀上與執行僱主指示的事務有合理關聯性的行為也屬於職務行為,是主觀說和客觀說相結合的一種學說。台灣判例實務基本參照該種學說,對職務侵權行為中「執行職務」
的解釋為:(1)行為本身即屬職務之執行(包括違法執行在內);(2)有客觀事實足以認其系執行職務之行為;(3)與執行職務相牽連之行為。由此看來,職務侵權行為的認定,必須以組織的主觀意思為基礎,即圍繞組織賦予行為人的職務要求,在執行職務過程中與執行職務具有適當關聯性的合理范圍內都應予以考慮。至於如何認定「與執行職務具有適當關聯性」,筆者認為實踐中需要綜合參照以下標准:(1)行為人的職務與侵權行為之間是否有相當因果關系或相似性,即是否存在通常的可預見性;(2)侵權行為所藉助的危險工具(如汽車、公章、票據等)是否是為完成職務而由組織所提供;(3)該侵權行為是否發生在行為人執行職務的時間范圍內,發生的場所是否處於組織的支配領域內,組織對此侵權行為的發生有無控制的必要性與可能性;(4)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的主觀意圖如何;(5)執行職務過程中突發的自然性的個人行為,例如上廁所、引火取暖、吸煙、短暫地休息一會兒,一般應認定為「與執行職務具有適當關聯性」;(6)行為人的行為並非實質性地偏離完成工作所必須或應當實施的行為范疇,通常也可以視為「與執行職務具有適當關聯性」。總之,擴大解釋「執行職務」的外延,目的是為了更好保護受侵害的第三人的利益。
從判例1來看,王某讓趙某打開水造成趙某損害的行為,發生在放學期間,與學校聘任王某教課的職務沒有相當因果關系,按照通常理解,學校或者老師都不應讓小學生去打開水,趙某打開水完全在於王某的指示行為,可見王某讓趙某打開水的行為既不是發生王某執行職務過程中,又與其執行職務無任何合理聯系,故該行為系王某的個人行為,不應認定為職務行為。但在判例2中,司機乙肇事的時間是在其以出租公司的名義經營期間,侵權行為發生在履行職務的過程中,作為汽車司機,過失撞傷行人也是從事這一行業可以合理遇見到的風險,具有相當因果關系,因此,司機乙的侵權行為應認定為職務行為,由出租公司對受害的第三人直接承擔責任。

閱讀全文

與侵權職務行為的認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