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幾條法律知識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死亡人的名譽權應受法律保護的函,民法-人格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徐良訴上海文化藝術報社等侵害名譽權一案的復函,民法-人格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王水泉訴鄭戴仇名譽權案的復函,民法-人格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范應蓮訴敬永祥等侵害海燈法師名譽權一案有關訴訟程序問題的復函,民法-人格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朱秀琴、朱良發、沈珍珠訴《青春》編輯部名譽權糾紛案的函,民法-人格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上海科技報社和陳貫一與朱虹侵害肖像權上訴案的函,民法-人格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胡驥超、周孔昭、石述成訴劉守忠、遵義晚報社侵害名譽權一案的函,民法-人格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邵文卿與黃朝星侵害名譽權案的函,民法-人格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醫大附屬西京醫院、樊代明和楊林海名譽權糾紛一案的函,民法-人格權
上海家化有限公司訴朱德豐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廣州保稅區東英美容上海有限公司訴楊希侵害姓名權、肖像權案,民法-人格權
任安正與中共義烏市委宣傳部名譽權、榮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李永業訴鍾崇榮等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朱海林訴姜仁樂名譽侵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莫夏利、林夏芬、顏根送訴台州日報社侵害名譽權案,民法-人格權
興寧市水口鎮人民政府訴吳江(剛)、張進雲侵害名譽權糾紛上訴案,民法-人格權
孫國煊與河南文藝出版社、侯鴻緒侵害名譽權糾紛上訴案,民法-人格權
許世安訴李訓儒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吳志模訴吳月娥等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邵京玉訴北京龍徽釀酒有限公司侵犯肖像權案,民法-人格權
陳玲訴海南省農業交流協會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宋殿文訴黑龍江日報社侵害名譽權案,民法-人格權
洪名宛訴鄺聖國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韓西賓與陝西日報社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李固等訴海南南國都市報社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海南鑫新實業有限公司等訴洪香桂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林鳳錦訴劉賽梅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明哲訴深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龍崗大隊榮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張麗麗訴周士靜名譽權利案,民法-人格權
梁華漢訴湯祥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林祥林訴海南省國營牙叉農場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重慶青年報》社等訴海口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海南省土產進出口公司訴海南經濟報社名譽侵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周桂萍訴羅海群侵犯人身權案,民法-人格權
陸樹仁訴王啟政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廣東《希望》雜志社訴王海洋肖像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中國人民保險公司西昌市支公司訴庄坤慧姓名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傅強、傅金山、馬麗香與聯合日報社、山東衛生報刊社、王秀華、濰坊市益都中心醫院、青州市衛生局隱私權、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扈鳴訴蔣青雲等侵犯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應繼承訴中國北方航空公司名譽權、人身權侵權糾紛上訴案,民法-人格權
徐勇鵬、《星雲》文學季刊編輯部因名譽權糾紛上訴案,民法-人格權
黃紫花訴陳惠芳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澄邁縣加樂鎮國望小學等訴李科南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夏山泉、Margaret Eve Carter(瑪佳)訴雲南民族電影製片廠、麗江縣電影發行放映公司姓名權、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鍾治軍訴黃履明等名譽侵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崔永元訴北京華麟企業(集團)有限公司侵害肖像權、名譽權案,民法-人格權
唐映紅訴司馬南、李力研、中國社會出版社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饒希安訴塗筱萍等侵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吳淑英等訴周林頻譜總公司擅自使用其醫療照片製作廣告侵害肖像權案,民法-人格權
李林訴《新生界》雜志社、何建明侵害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萬寶公司訴航天商場未經同意擅自在其贈送給交警崗亭的遮陽傘上噴上自己名稱侵權案,民法-人格權
餘一中訴《新聞出版報》社侵害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陳秀琴訴魏錫林、《今晚報》社侵害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卓小紅訴孫德西、重慶市乳品公司侵犯肖像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倪培璐、王穎訴中國國際貿易中心侵害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上海新亞醫用橡膠廠訴武進醫療用品廠損害法人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王發英訴劉真及《女子文學》等四家雜志侵害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張靜訴俞凌風網路環境中侵犯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百龍公司等訴韓成剛侵犯名譽權案,民法-人格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死亡人的名譽權應依法保護的復函,民法-人格權
吳裕卿與張福文名譽權糾紛上訴案,民法-人格權
搜狐愛特信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等訴北京新浪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損害競爭對手商業信譽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吳建國訴李華平名譽侵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陳世清與重慶曉月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名譽權糾紛上訴案,民法-人格權
衢州紅五環科工貿有限公司與浙江開山股份有限公司法人名譽權、損害商業信譽糾紛上訴案,民法-人格權
汕尾市城區人民醫院等訴羊城晚報社等名譽權糾紛上訴案,民法-人格權
陳永彝訴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耀華建築裝飾工程公司侵害姓名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朱德豐訴上海家化有限公司名譽侵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劉景全訴遂平縣廣播電視局等侵害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金蝶軟體(中國)有限公司與北京用友軟體股份有限公司侵犯名譽權、損害(競爭對手)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深圳市明思克航母世界實業有限公司、深圳市明思克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訴《長江日報》社、雅虎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王海成與李穎、雷進乾名譽權糾紛上訴案,民法-人格權
北京燕園未名語言教育中心等與北京燕園博雅語言教育研究中心損害競爭對手商業信譽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羅氏(中國)有限公司等與太極集團涪陵制葯廠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糾紛上訴案,民法-人格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轉發湖南省政法三機關關於不準檢查處女膜的通知,民法-人格權
陳朝陽訴徐正華等侵害名譽權案,民法-人格權
王小芹等訴劉麗莉名譽侵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顧劍雲訴律師林紀芳侵犯名譽權案,民法-人格權
黃麗梅訴竇唯在采訪中向其潑飲料侵害名譽權案,民法-人格權
何孝顯訴陳延芬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廖盛春訴鄧志勇等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尤全有訴洛陽市尤東村民委員會侵犯其名譽權案,民法-人格權
肖金旺訴顧曙光名譽權糾紛再審案,民法-人格權
吳淑英、曹俊芳訴北京周林頻譜集團總公司侵害肖像權、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徐友誼等訴廣西日報社名譽侵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吳女不慶等與海口晚報社名譽侵權糾紛上訴案,民法-人格權
楊延珍訴陝西省台灣同胞聯誼會等在給工商局要求更換所設立的企業的法人代表的函中對其誹謗名譽侵權案,民法-人格權
肖文珍等與陳松煥名譽權糾紛上訴案,民法-人格權
鹽都現代文武學校與鹽城市中大文化武術培訓中心名稱權、名譽權糾紛上訴案,民法-人格權
鄭厚均訴魏明學名譽侵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B. 小崔說法:打官司為什麼說找律師還不如找個領導
在2012年3月8日的兩會分組討論中央視著名主持人、全國政協委員崔永元吐起苦水:「我們在底下當記者,見過的官司太多了。基本上都要找個好人脈,最重要是找個好領導給你撐腰,這官司基本輸不了。」
之所以有此感慨,是因為他幾年前打民事官司,「所認識的法律界人士一致認為案情簡單,一周可以結束,最後用了三年才不疼不癢地判了。那法官還成了十佳法官,還拿著當經典案例到處去講。我對法律失望到什麼程度,不願意說,還沒想好。但是從那以後決定這輩子不打官司了,我還向周圍的人普及這『知識』。」 (2012年3月9日《羊城晚報》)
(圖:崔永元)
打官司不容易,找律師不如找領導,相信不止是央視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就是許多老百姓也有此觀點。
在中國要打官司真的不容易,我曾經以親身經歷感慨:法官也不敢打官司!
那麼,崔委員當年到底打的是什麼官司呢?
相信很多人已經不記得了,那就是崔永元訴美福樂侵犯名譽權案。
1996年6月23日,在中央電視台《實話實說》的一期節目中,崔永元和現場觀眾一起討論了「該不該減肥」的話題。但華麟公司未經中央電視台和崔永元本人同意,從1997年上半年開始,擅自對該期節目的錄像帶進行剪接、添加、拼湊甚至偽造,製作了一個「美福樂」減肥廣告,內中赫然出現了崔永元主持的節目片段和他的肖像。
憤怒的崔永元一紙訴狀把華麟公司告上了法庭,開出了當時名人侵權官司的「天價」180萬元索賠,其中170萬元為經濟賠償,10萬元為精神賠償。
這起官司遭遇到很多人的不理解,說崔永元這么做是為錢、為名。
崔永元哭笑不得:為錢?我壓根就沒想要這筆錢。最初提出的賠償數額是180萬元,是律師根據華麟的利潤計算出來的,因為他們在報紙上說,3年贏利3個億。為名?我犯得著用這個辦法出名嗎?我想不通,甚至想辭職,從此不再做拋頭露面的事。經常整夜整夜睡不著,真的,你沒打過官司,絕對無法理解我那時的心境。
這樣牢牢被套兩年之後,在崔永元38歲生日這天,終於等來了法院的裁定--判華麟公司賠付崔永元10萬元,並在央視公開道歉。
其後,崔永元將獲賠的10萬元全部捐給了吉林省延邊的特困學生。
雖然最後勝訴,但這場曠日持久的馬拉松官司卻讓小崔心力憔悴,「以後,我不再准備打官司了,另外有5家和華麟一樣侵了權的企業,就隨它去吧。這是我第一次打官司,我希望也是最後一次,雖然我現在幾乎成了這方面的法律專家。告訴你,打官司,真的耗不起,如果不信你可以自己試試。打這場官司,加上我收集證據的時間,足足有3年。我還奉勸一句,如果跟非常有錢的企業打官司,還是小心為上。」
那邊打了三年官司獲賠10萬,而他的一本到處都是「小故事、小意思、小幽默」的《不過如此》帶來至少50萬稿費收入。《不過如此》在出版後僅一個月竟一路暢銷直達70萬冊(不算10餘種盜版書)。
有這三年打官司時間,多寫幾本書多好,有名有利!
你說,小崔還願意找律師打官司嗎?
小崔都不願意打官司,都認為找領導比找律師管用,何況我們普通老百姓呢!
中國的法治還有希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