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服務糾紛名詞解釋

服務糾紛名詞解釋

發布時間:2021-03-11 06:45:10

『壹』 名詞解釋:服務期條款。。權利爭議與利益爭議

權利爭議與利益爭議 勞動爭議根據爭議標的的性質將勞動爭議分為權利爭議和利益爭議。 權利爭議,又稱實現既定權利的爭議,是指對現行法律、集體合同、勞動合同所規定的權利義務在實施或解釋上所發生的爭議。 利益爭議,又稱確定權利的爭議,是指因主張有待確定的權利和義務所發生的爭議,也可以說是為爭取權利或減少義務而引起的爭議。 有的國家將前者稱為法律爭議,是可訴的,將後者稱為事實爭議,是不可訴的。立法較早採用這種劃分方式的國家是奧地利、丹麥、挪威、瑞典等,後來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勞動立法都採用了這種劃分方式。 服務期條款 服務期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約定的勞動者必須為用人單位提供服務的期限。服務期可以長於勞動合同的期限,只要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並通過合同固定下來,則對雙方均具有約束力。 勞動合同中服務期條款主要的內容包括三個部分:一為服務期限,即勞動者應為用人單位提供的服務時間;二為用人單位就服務期限應對勞動者提供的培訓及其他額外福利待遇;三為勞動者違約應承擔的違約責任。目前實際處理中主要的爭議在於後兩項。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約定培訓、服務期應注意以下問題:
一、從《勞動合同法》的上述規定分析,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培訓義務和勞動者為用人單位履行的服務期義務是相對應的,該規定同時考慮到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利益。 二、實際上,哪些培訓費用可以約定服務期;哪些培訓費用不能約定服務期這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共同關心的問題。 三、按照國家規定,用人單位必須按本單位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提取培訓費用,用於對勞動者的職業培訓。用人單位使用法定培訓費用對勞動者進行職業培訓,不能作為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條件。
四、對用人單位來說,只有在用人單位按國家規定以本單位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提取培訓費用用於對勞動者的職業培訓外,又專門撥出經費,為勞動者提供特定項目的專門培訓的情況下,用人單位才可以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 五、對勞動者來說,如果所在單位拿出專門資金對其進行培訓,勞動者就有義務向單位作出自己更多的貢獻,雙方對此既然有約定,雙方就應當遵守約定。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六、法律對勞動者違反培訓服務期約定,向用人單位承擔支付違約金的數額是有規定的,即約定違反服務期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違約時,勞動者所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其實這是對用人單位的培訓費用的一種賠償。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用人單位如要求勞動者履行服務期則必須先期專門撥出經費,為勞動者提供特定項目的專門培訓或向勞動者提供相關的額外福利待遇,而此時如果勞動者提前解除合同,對於違約金的計算一般按服務期等分金額,以勞動者已履行的合同期限遞減支付,即如約定服務期為6年違約金6萬,勞動者工作3年後要求解除合同,則應承擔3萬元的違約金。 七、在現實生活中,一些用人單位往往約定的服務期限長於勞動合同期限,其目的就是為了掌握續簽合同的主動權。但必須注意的是,用人單位約定服務期或者強制性地續簽剩餘服務期的勞動合同,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就是其專門出資培訓了勞動者或者向勞動者提供了特殊待遇。

『貳』 名詞解釋顧客服務

顧客服務是為了滿足供應鏈最終顧客的需求,滿足渠道中各成員所有的訂單條款、所有的運輸、所有的貨物、所有的托運、所有的產品維修控制等各項活動的需求,同時獲得來自下游企業的必要的信息。上述定義不僅包括物流的傳遞,還包括來自下游企業的信息。供應鏈中各成員能否更好地理解這些信息,是關繫到供應鏈整體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之一。在買賣雙方的交界處(interfaces)可從如下三方面理解顧客服務: (1)交易前的因素(pre-transactionelements)。 (2)交易中的因素(transaction elements)。 (3)交易後的因素(post—transactionelements)。

『叄』 爭議的名詞解釋

解釋:

1、爭辯;爭論。

2、因不一致而無結論。

讀音:zhēng yì

出處:曹禺《王昭君》第二幕:「甘露元年,在龍庭上,全匈奴的王公大臣爭議了多少天;我決定了歸順長安。」

示例:時代真是不同了,這部當年引起軒然大波的電影,如今重新上映,卻風平浪靜,無人有所爭議。

筆畫

(3)服務糾紛名詞解釋擴展閱讀

爭議的近義詞:爭論

讀音:[ zhēng lùn ]

意思:各執己見,互相辯論:~不休。

引證: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一:「他也想起了昨兒下晚縣委的爭論,他是完全同意 張政委 的說法的。」

示例: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不要再爭論了,事實勝於雄辯,還是讓事實來說話吧。

『肆』 1服務群眾 2我國社會主義法律 名詞解釋

1服務群眾,就是要經常深入群眾,了解群眾疾苦。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我黨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就要求我們的黨員幹部要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線和方法,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引導廣大黨員幹部經常深入到困難大、生活艱苦、群眾意見多、工作基礎差的地方去,關心群眾疾苦,傾聽群眾呼聲。凡是涉及群眾利益的事情,都要充分聽取群眾意見,誠心誠意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使群眾不斷從經濟社會發展中得到更多的實惠。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實踐的法制體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興旺發達的保障。

『伍』 客戶投訴的名詞解釋

客戶投訴是指客戶對企業產品質量或服務上的不滿意,而提出的書面或口回頭上的異議、抗答議、索賠和要求解決問題等行為。客戶投訴是消費者對商家的產品質量問題,服務態度等各方面的原因,向商家主管部門反應情況,檢舉問題,並要求得到相應的補償的一種手段。

『陸』 客戶服務的名詞解釋

客戶服務(Customer Service),是指一種以客戶為導向的價值觀,它整合及管理在預先設定的最優成本——服務組合中的客戶界面的所有要素。廣義而言,任何能提高客戶滿意度的內容都屬於客戶服務的范圍之內。(客戶滿意度是指:客戶體會到的他所實際「感知」的待遇和「期望」的待遇之間的差距。)
分為文字客服和視頻客服。文字客服是指主要以打字聊天的形式向客戶服務,視頻客服是指主要以語音視頻的形式向客戶服務。
客戶服務在商業實踐中一般會分為三類,即:售前服務、售中服務、售後服務。

『柒』 服務營銷的名詞解釋

服務營銷是企業在充分認識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前提下,為充分滿足消費者需要在營銷過程中所採取的一系列活動。服務作為一種營銷組合要素,真正引起人們重視的是上世紀80年代後期,這時期,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生產力的顯著提高,產業升級和生產的專業化發展日益加速,一方面使產品的服務含量,即產品的服務密集度日益增大。另一方面,隨著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市場轉向買方市場,消費者隨著收入水平提高,他們的消費需求也逐漸發生變化,需求層次也相應提高,並向多樣化方向拓展。

『捌』 護理糾紛名詞解釋

廣義地說,護理抄糾紛是因護理問題引起的醫患雙方的爭議。按此說法,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護理糾紛並非只能由醫方引起,也可由患方引起。狹義地說,護理糾紛是指發生在護患之間的,因患方對醫方的護理服務不滿,與醫方發生的爭議。

『玖』 民事糾紛的名詞解釋

民事糾紛 又稱民事爭議,是法律糾紛和社會糾紛的一種。所謂民事糾紛,是內指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以容民事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糾紛(可處分性的)。民事糾紛作為法律糾紛的一種,一般來說,是因為違反了民事法律規范而引起的。民事主體違反了民事法律義務規范而侵害了他人的民事權利,由此而產生以民事權利義務為內容的民事爭議。總的來講,民事糾紛就是處理平等主體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所以所有違反這一概念的行為就會引起民事糾紛 。
發生了民事糾紛,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調解委員會、有關單位、有 關行政部門進行調解,也可以依法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人民調解委員會是在基層人民政府和基層人民法院指導下,調解民間糾紛的組織。人民調解委員會依照法律規定,根據自願原則進行調解。當事人對調解達成的協議應當履行;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反悔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閱讀全文

與服務糾紛名詞解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