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確認之訴對方能否反訴
可以撤訴,但您撤回的只是原訴,在反訴中,您是被告,對方如果不撤回反訴,那麼法院仍然會對該反訴進行審理。
2. 違約之訴中能否提起侵權反訴
侵權責任和違約責任不能在一起訴訟中同時適用,對於法律沒有規定,當事人事版先也沒有明確約定權的情況下出現侵權責任競合的究竟行使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還是行使違約損害賠償請求權或其他請求權,應當按照請求權人有利於自己了利益的選擇為之。
《合同法》第122條規定: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侵害對方人身、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當然對於合同之外的第三人如果受到侵害。我國《民法通則》第122條也允許因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的受害人向與其沒有合同關系的產品製造人提起侵權之訴。這說明了合同之外的當事人,向合同的參加者提起訴訟,只能提起侵權之訴而不能提起違約之訴。
3. 原告向法院提出確認對方違約的訴訟請求,能構成獨立的確認之訴嗎
確認之訴:是指當事人要求人民法院確認某種法律關系存在或不存在的訴訟。版 確認之訴就是要求確認權權利關系或法律關系之訴,承認這種請求的判決被稱為確認判決。「確認某物的所有權人為原告」、「確認某法人的代表人為原告」等等就是確認之訴的例子。要求確認權利關系或者法律關系是確認之訴原則上的形式,不過作為例外,要求對證明法律關系的文書是否真實(文書是否基於原告所主張的特定人員之意思而製作)之事實進行確認的「確認書證真偽之訴」也屬於確認之訴。此外,確認之訴還可以分為確認權利關系存在的積極確認之訴與確認權利關系不存在的消極確認之訴。在其與判決效的關系中,除了既判力這一點之外,在其他任何方面兩者都可以說是相同的。消極確認之訴中的「確認金錢債務不存在之訴」可以被理解為「要求支付金錢之給付之訴」的相反形態,在這種類型的確認訴訟中存在著一種債務人強制債權人進行起訴的機能,因此有必要予以特別的考慮。
4. 確認之訴、返還之訴能否在一個案子中向法院提起
原房屋的物權被別來人單方越權另行源偽造合同,做虛假公證,單方擅自提供虛假材料,主管部門遭假材料的蒙騙,沒有經物權變更公示,非法把第三人的物權給變更了,買方成功騙取了房屋權屬證書(主管部門已撤銷了登記)。現在擺在面前的問題是:
一要確認物權,歸原所有人。
二要恢復原來的登記。
三是買方用法院已判的無效合同騙取的財產應該返還原物。
5. 三種關於物權保護的民事訴訟 確認之訴 形成之訴 請求之訴 是這三種嗎
民事訴訟法訴的分類是確認、給付、變更。物權保護也一樣
6. 侵權責任中,侵權人是否可以通過「確認之訴」的方式,由法院確定侵權人的侵權責任
可以。
但一般人打侵權之訴都是為了一定的目的,比如獲得賠償、比如要對方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故侵權之訴多為給付之訴。
但法院奉行不告不理原則,當事人若僅僅起訴確認侵權事實,法院也會允許。
7. 著作權案件中可以把確認之訴和侵權之訴分別起訴嗎
知識產權中的所謂確認之訴一般指確認不侵權之訴。在侵權訴訟中,判斷侵權與否本身就是一個必要的前提,無須另行主張所謂確認之訴。
8. 原告以違約提起訴訟,被告以是侵權之訴,從而提出管轄異議,如何來認定是違約之訴,還是侵權之訴,
上面這位前面回答都對,但是最後一句話完全錯誤!
記得合同法關於請求專權競合是怎麼規定的嗎?屬《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條「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侵害對方人身、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
是「受害方」!
所以,本案原告才有權作出選擇是違約之訴還是侵權之訴,除非對方提起反訴,否則,這種管轄權異議就是完全不恰當的。從描述的情況來看,被告就是惡意提起管轄權異議,想拖延時間。
9. 關於民事訴訟法的確認之訴
確認來之訴必須具有需要訴訟源救濟或保護的法律利益,並且這種狀態能夠通過確認除去。法律之所以規定提起確認之訴必須具有確認利益,是因為如果對於請求確認的對象不以法律明文加以限制,那麼當事人對於任何事情均可請求予以確認,法院將因此不堪重負而不能發揮其應有的司法功能。一般情況下,當事人若能夠通過其他訴訟得到救濟,則不能提起確認之訴。但對於將來給付請求權以及對於作為請求權基礎的借貸關系,所有權是否存在以及在確認判決足以滿足債權的行使情況下則可以提起確認之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