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贍養糾紛調解筆錄

贍養糾紛調解筆錄

發布時間:2021-03-04 11:58:29

1. 去法院起訴兒女不贍養老人該走什麼程序

起訴流程

一、當事人起訴,首先應提交起訴書,並按對方當事人人數提交相應份數的副本。

當事人是公民的,應寫明雙方當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籍貫、住址;當事人是單位的,應寫明單位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姓名。起訴書正文應寫明請求事項和起訴事實、理由,尾部須署名或蓋公章。

二、根據"誰主張誰舉證"原則,原告向法院起訴應提交下列材料:

1、原告主體資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證、戶口本、護照、港澳同胞回鄉證、結婚證等證據的原件和復印件;企業單位作為原告的應提交營業執照、商業登記證明等材料的復印件。

2、證明原告訴訟主張的證據。如合同、協議、債權文書(借條、欠條等)、收發貨憑證、往來信函等。

三、當事人向法院提交書證,應填寫一式兩份證據清單,詳細列明提交證據的名稱、頁數。證據經法院承辦人核對後,由承辦人在證據清單上 簽字蓋章,一份交當事人,一份備案。

四、立案庭在當事人履行必須的手續和交齊有關證據材料之後,在七天內,對符合立案條件的,辦理立案手續;對不符合立案條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五、當事人應在收到受理通知書之日起七天內預交案件受理費和其他訴訟費用,如確有困難,可在預交期內向本院提出減、緩、免交的書面申請,逾期不交或者書面申請緩、減、免交未獲批准而仍不預交的,本院將裁定按自動撤訴處理。

六、立案手續後,案件由法院排期開庭,當事人應服從法院的各項工作安排,並於結案後到財務室結算訴訟費用,多退少補。

(1)贍養糾紛調解筆錄擴展閱讀

法律規定:

《婚姻法》第二十一條,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禁止溺嬰、棄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

釋義:本條是關於家庭中父母與子女之間撫養和贍養義務的規定。根據本條第一款的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的義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十九條的規定,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護法》的第十條規定,老年人養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員應當關心和照料老人。

2. 調解離婚案件子女撫養孩子年齡要求是多大要做調查筆錄

規定父母離婚,協議孩子撫養權歸屬,如果子女超過10周歲,需要徵求孩子意見。
如果父母無法達成一致意見,可以起訴解決。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的通知:
1、兩周歲以下的子女,一般隨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隨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子女不宜與其共同生活的;
(2)有撫養條件不盡撫養義務,而父方要求子女隨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確無法隨母方生活的。
2、父母雙方協議兩周以下子女隨父方生活,並對子女健康成長無不利影響的,可予准許。
3、對兩周歲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隨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優先考慮:
(1)已做絕育手術或因其他原因喪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隨其生活時間較長,改變生活環境對子女健康成長明顯不利的;
(3)無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隨其生活,對子女成長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與子女共同生活的。
4、父方與母方撫養子女的條件基本相同,雙方均要求子女與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單獨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並且有能力幫助子女照顧孫子女或外孫子女的,可作為子女隨父或母生活的優先條件予以考慮。
5、父母雙方對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隨父或隨母生活發生爭執的,應考慮該子女的意見。
6、在有利於保護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雙方協議輪流撫養子女的,可予准許。

3. 急求!!!民事訴訟狀一份(註:起訴不盡贍養義務的子女的)

書寫民事起訴狀須知

民事起訴狀,是民事原告為維護自身的民事權益,認為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或者與他人發生爭議時,依據事實和法律,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依法裁判的訴訟文書。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九條第一款規定:「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

起訴狀的內容和寫法

(一)首部應依次寫明

文書名稱「民事起訴狀」,原告和被告的基本情況。原告應寫明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民族、職業、工作單位和住址。被告基本情況的寫法和原告相同,如有的項目不知道的,可以不寫,但必須寫明被告的姓名或名稱與住址或所在地址。因為「有明確的被告」是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法定條件之一。如有的被告下落不明(如離婚案件的對方當事人),則要說明原因和有關情況。

關於「住所、住址、所在地址」的提法問題。住所,通常亦稱住所地。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戶籍所在地。起訴狀中要求寫明公民的住址,一般是指該公民的住所地的地址,但該公民的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則可寫經常居住的地址。為便於聯系,提高辦案效率,在訴狀中應盡量寫明原、被告的通訊號碼(如辦公電話、住宅電話、手機、BP機等)。

(二)正文包括以下內容

1.訴訟請求。要寫明請求法院解決什麼問題,提出明確的具體要求。如請求離婚,有多項具體要求的,可以分項表述。如在離婚案件中有三項具體要求的,寫為:①請求判令原、被告離婚;②婚生子×××由原告撫養,由被告給付撫育費;③夫妻共同財產依法分割、債務依法承擔。

2.事實與理由。要擺事實,講明道理,引用有關法律和政策規定,為訴訟請求的合法性提供充足的依據。擺事實,是要把雙方當事人的法律關系,發生糾紛的原因、經過和現狀,特別是雙方爭議的焦點,實事求是地寫清楚。講道理,是要進行分析,分清是非曲直,明確責任,並援引有關法律條款和政策規定。在離婚案件,一般要寫明雙方何時結婚,婚前感情基礎如何,婚後感情變化情況,何時因何原因關系開始惡化,以致發展到破裂的地步等;說明請求准予離婚的理由,並引用婚姻法有關條款;對離婚後的子女撫養、財產分割等提出處理意見,便於法院依法審理。

3.證據及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址。提起民事訴訟的原告負有舉證責任,要能夠舉出證明案情事實,支持自己訴訟主張的各種證據,包括書證、物證、視聽資料、證人證言、當事人的陳述、鑒定結論、勘驗筆錄,等等。列書證,要附上原件或復製件,如系摘錄或抄件,要如實反映原件本意,切忌斷章取義、並應註明材料的出處;列舉物證,要寫明什麼樣的物品,在什麼地方由誰保存著;列舉證人,要寫明證人的姓名、住址,他能證明什麼問題等。

尾部寫明受訴法院名稱,附件除寫明起訴狀副本×份外,提交證據的,還要寫明證據的名稱和數量。最後由起訴人簽名蓋章,寫明起訴日期。

說明:起訴狀最好以列印形式;如書寫的,要字跡清楚,用鋼筆書寫。

4. 一般的民事案件審結後,法庭對庭審筆錄還要保存多久

最高人民法院、國家檔案局《關於人民法院訴訟檔案保管期限的規定》訴訟檔案的保管期限分為永久、長期、短期三種。

保存期限是根據案情來確定的
民事訴訟檔案
(一)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永久保管:
1.房管、土地、山林、水利(水面)等不動產權益糾紛的案件;
2.重大的繼承糾紛的案件;
3.勞資糾紛、破產還債、鋪底權、房纖(掮客)等糾紛反映一定的社會歷史情況有代表性的案件;
4.訴訟標的在五萬元以上的案件;
5.經濟合同糾紛重大的涉及面廣的案件;
6.有關加工訂貨、統購包銷和私房改造的重大案件;
7.當事人一方在黨、政、軍機關、民主黨派和人民團體中職務相當於地、師級以上幹部的案件;
8.當事人一方為高級工程師、副教授、副研究員或相當職稱以上的民事案件;
9.當事人一方為工商界、宗教界、文化藝術界、少數民族、華僑、起義人員在省、市、自治區范圍內的知名人士的民事案件;
10.當事人一方為全國或省、市、自治區人民代表、政協委員的民事案件;
11.涉及公私關系的重大案件;
12.在全國或省、市、自治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13.涉外案件;
14.國內外影響較大的經濟案件和公證案件;
15.當事人一方居住國外或港、澳、台缺席判決的案件;
16.貫徹婚姻法中的重大典型案件;
17.其他需要永久保管的民事案件。
(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長期保管:
1.債務、房屋租賃、典當回贖等需要長期執行的案件;
2.重大的經濟合同糾紛案件;
3.一般析產、繼承糾紛的案件;
4.訴訟標的在一萬元以上,不滿五萬元的案件;
5.疑難的離婚和離婚涉及子女財產的案件;
6.贍養、扶養案件中需要長期供養生活費的案件;
7.按缺席判決或判決、調解後有反復的案件;
8.處理無主財產、無人繼承財產以及銀行聲請破箱的案件;
9.公證案件中提存保管財產、聲請保管證據、公證離婚和結婚、執行許可、委託、契約、合同、繼承、收養子女、證明關系的案件;
10.其他需要長期保管的案件。
(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短期保管:
1.一般債務、買賣、合同、賠償、公益物品返還糾紛的案件;
2.一般家庭糾紛(包括簡易的析產、繼承)的案件;
3.一般離婚案件;
4.贍養、子女撫養、生活費已執行完畢的案件;
5.房屋欠租、遷讓、強占公房、修繕糾紛的案件;
6.涉及選民名單的案件;
7.調解、撤訴、終止和移送其他單位處理的案件;
8.其他需要短期保管的案件。
庭審筆錄是案卷的內容之一,隨案卷的性質定,作為案卷的組成部分與案卷一起保存。你可對照參考。

5. 如何調解家庭財產糾紛

一般來說家庭糾紛有婆媳矛盾、夫妻矛盾、分家析產、繼承等,一般是先自己家人、找親戚朋友協商解決,不行再找居委會、村委會調解,最後是去法院起訴。

6. 人民調解書製作

一、調解申請書「調解申請書」是當事人向人民調解組織提交的要求調解其糾紛的書面申請。1、「當事人」——填寫申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單位或住址;當事人是法人及社會組織的填寫法人或社會組織的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職務。 2、「糾紛事實及申請事項 」——填寫糾紛發生的時間、地點、詳細經過、具體人物及申請人要求調解的具體事項。3、「特申請」——填寫申請人所要申請的調委會名稱。4、「登記日期」——填寫申請人申請的日期。被申請人無「調解申請書」的,用「談話筆錄」替代。二、談話筆錄「談話筆錄」是人民調解委員會向糾紛當事人了解糾紛及思想情況時所做的文字記錄。1、「時間」——談話時的年、月、日、時、分。2、「地點」——談話時的所在場所。3、「事由」——填寫糾紛類別,即某項糾紛。4、「參加人」——填寫談話時在場的其他人員,不包括談話人、被談話人、記錄人。5、「被談話人」——填寫被談話人的姓名、年齡、性別、單位或住址、身份證號。6、「筆錄」——記載調查人與被調查人的談話內容,盡量記載原話、原意。7、「被談話人(簽名)」、 「談話人(簽名)」、「記錄人(簽名)」——分別由被談話人、談話人、記錄人簽名。三、調查筆錄「調查筆錄」是人民調解委員會向有關人員訪問了解糾紛情況時所做的文字記錄。1、「時間」——調查時的年、月、日、時、分。2、「地點」——調查時的所在場所。3、「事由」——填寫糾紛類別,即某項糾紛。4、「參加人」——除調查人、被調查人和記錄人外的其他在場人員。5、「被調查人」——填寫被調查人姓名、性別、年齡、單位或住址。6、「筆錄」——記載調查人與被調查人的談話內容,盡量記載原話、原意。7、「被調查人(簽名)」、 「調查人(簽名)」、「記錄人(簽名)」——分別由被調查人、調查人、記錄人簽名。四、調解筆錄「調解筆錄」是人民調解委員會對當事人進行說服教育、疏導規勸,促使當事人達成協議的過程的文字記錄,是檢驗人民調解委員會是否堅持公正、依法、自願調解的重要依據。1、「時間」——調解時的年、月、日、時、分。2、「地點」——調解時的所在場所。3、「事由」——填寫糾紛類別,即某項糾紛。4、「參加人」——填寫調解時在場的其他人員,不包括調解員、當事人、記錄人。5、「當事人」——填寫當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單位或住址,當事人是法人及社會組織的,應當詳細填寫法人或社會組織的名稱、地址、法人代表人姓名、職務。「調解筆錄」應客觀、真實、整潔、簡練。筆錄經當事人校閱或向當事人宣讀後,由當事人、參加人、調解員、記錄人簽名。五、人民調解協議書「人民調解協議書」是在人民調解委員會主持下,糾紛當事人依照國家的法律、法規、規章、政策和社會主義道德,在查清事實、分清責任的基礎上,通過平等協商、互諒互讓,對糾紛的解決自願達成一致意見的意思表示。1、「編號」——按照「地名[年份]調字第××號」或「[年份]×調字第××號」的方法填寫。2、「當事人基本情況」——列明糾紛的全部當事人,並按列表的要求事項詳細填寫。列表的當事人人數應與協議末的簽名一致。3、「糾紛簡要情況」——填寫糾紛的簡要事實、爭議事項、各方責任和損害情況。4、「達成協議」——詳細載明各當事人的權利義務。5、「協議履行的方式、地點、期限」——根據具體情況填寫。「協議書」必須由糾紛各當事人簽名或蓋章,調解主持人簽名,加蓋人民調解委員會印章,並明確填寫日期;必須分別向上一級司法行政機構備案。 六、回訪記錄「回訪記錄」是人民調解委員會對達成調解協議的糾紛當事人進行回訪,了解協議履行情況及其他有關情況的文字記錄。1、「當事人」——填寫被訪問的當事人的簡要情況。2、「回訪事由」——指對哪一起糾紛進行回訪。3、「調解協議編號」——按「調解協議書」的編號填寫。4、「回訪情況」——填寫當事人對調解工作的意見、要求,協議的履行情況,協議履行發生爭議向人民法院起訴及人民法院判決結果,有無錯誤調解及激化跡象,採取的措施等等。七、卷宗「卷宗」是將一起糾紛的所有文書(註:都須使用A4紙)進行立卷歸檔時所加的封面。只填寫「民間糾紛受理調解登記表」,不使用其他文書的糾紛,可以不使用「卷宗」。1、「卷宗」的上方——書寫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全稱。2、「卷宗類別」——同「民間糾紛受理調解登記表」中的「糾紛類別」欄。3、「卷名」——指所調解的具體糾紛。4、「卷號」——按照三位阿拉伯數字的順序填寫。八、民間糾紛受理調解登記表「民間糾紛受理調解登記表」是人民調解委員會受理、調解每起民間糾紛的簡要記載,應以年度為單位,單獨組卷備查。 1、「當事人」——列明糾紛所有當事人,具體要求同「調解申請書」。2、「糾紛類別」——按婚姻、家庭、繼承、贍養、鄰里、宅基、債務、生產經營、賠償等民間糾紛的分類填寫。3、「編號」——按照三位阿拉伯數字的順序填寫。4、「糾紛簡要情況」——填寫糾紛發生的時間、地點、具體當事人、糾紛經過。5、「達成協議」、「調解不成」、「不受理」——由人民調解委員會根據具體情況填寫。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的、不製作書面調解協議的簡易民間糾紛,填寫「民間糾紛受理調解登記表」後,不必再填寫其他調解文書。

7. 非婚生子女要落戶口,公安局要求有法律效益的民事調解書,怎麼申請調解

孩子的父母雙方共同帶著身份證、孩子的出生證明,到當地法院的立案大廳,專會有人接待,並安排法官和書記員屬給製作調解筆錄和調解協議書的。
只要雙方同意並調解筆錄和調解協議書上簽字確認,就發生法律效力。然後,法院會製作民事調解書,發給雙方一人一份,持民事調解書,就可以辦理孩子的入戶手續了。
《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七條 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寫明訴訟請求、案件的事實和調解結果。
調解書由審 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
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8. 請問離婚案撫養權調解書

關於撫養權問題的判決是正確的,你的比喻是不恰當的。原審法院調解書是不恰當內的。同時你們的調解書容處理的是婚姻關系,而女方另案起訴的是撫養權糾紛不屬於同一法律關系,法院應當是另案審理,而不是通過申訴再行處理,所以你對法律的理解是不正確的。處理小孩撫養權應當考慮到以不改變小孩現狀為宜,你經濟條件好可以多承擔撫養費用,小孩撫養權不是絕對的以經濟條件為准

閱讀全文

與贍養糾紛調解筆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