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開網約車拉了幾個人然後在半路有糾紛,沒有告知客人私自走了客人行李也在車上,然後怎麼賠償別人的損失
聯系客人,還給行李,道歉!
2. 網約車對乘客侵權時承擔什麼侵權責任
現在還沒有專門針對網約車的民事法律規定,一般有兩種處理方式:一是按內侵權行為法規定追究網約車容的侵權責任;二是按旅客運輸合同的規定追究違約責任。我國的民法典已經討論多次,希望有關於網約車這類社會新興事物和關系的法律規定!我們共同期待吧!
3. 網約車的,車子撞了,對方全責,對方要不要賠我誤工費
網約車發生交通事故,對方全責,全責方應當賠償網約車的誤工費,即無法從事相應經營活動所產生的合理停運損失。
根據《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 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下列財產損失,當事人請求侵權人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維修被損壞車輛所支出的費用、車輛所載物品的損失、車輛施救費用;
(二)因車輛滅失或者無法修復,為購買交通事故發生時與被損壞車輛價值相當的車輛重置費用;
(三)依法從事貨物運輸、旅客運輸等經營性活動的車輛,因無法從事相應經營活動所產生的合理停運損失;
(四)非經營性車輛因無法繼續使用,所產生的通常替代性交通工具的合理費用。
(3)網約車侵權賠償案例擴展閱讀:
《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第三人人身損害,當事人請求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駕駛人未取得駕駛資格或者未取得相應駕駛資格的;
(二)醉酒、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葯品或者麻醉葯品後駕駛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的;
(三)駕駛人故意製造交通事故的。
保險公司在賠償范圍內向侵權人主張追償權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追償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保險公司實際賠償之日起計算。
4. 網約車發生刮蹭賠償班費10天共計3500元合理么
應當賠償班費損失。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版干問題的權解釋》第十五條 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下列財產損失,當事人請求侵權人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三)依法從事貨物運輸、旅客運輸等經營性活動的車輛,因無法從事相應經營活動所產生的合理停運損失;
5. 我是合法的網約車被撞了對方全責,可以要求對方賠償
事故機動車責任方負責賠付車輛的損失。你可以要求對方的保險公司維修車輛的損失。但是不能要求對方司機進行賠償
6. 滴滴網約車車載音樂被指侵權,遭高額索賠,你怎麼看
我覺得這個起訴就是無理取鬧,雖說在關繫到什麼知識產權。不過在車上聽個音版樂都侵權,真是無權理取鬧。不過這是法律層面的事,恕我無知卻言。
侵權,侵犯知識產權我是真的不能理解怎麼在個車上聽音樂就侵權了,那以後什麼東西真的都得慎重,看自己有沒有資本聽了。不過這是我不懂法律知識的吃瓜群眾的看法,而被告的原因就是車載音樂未經許可,就播放《<古劍奇譚>原聲音樂集》,侵犯了著作權和錄音製作者權。
恕我直言,我是真的不懂,反正擺在我面前就是在車上聽個音樂就侵權了,感覺那個司機應該也挺懵的吧。只不過這件事扯到滴滴打車了,又可能上升到另一個層面了,是懷疑人家憑你的音樂賺錢了嗎?不行,想想還是不可思議。果然侵權這種東西真是不是我吃瓜群眾能懂的,不過挺為自己擔心的,誰知道我哪天莫名其妙就侵權了。
7. 撞了一輛網約車,問我要賠償誤工費,應不應當賠
應該賠償誤工費。
依據:
1、《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七條 【侵害財產權的民事責任】侵佔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的 ,應當返還財產,不能返還財產的,應當折價賠償。
損壞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的,應當恢復原狀或者折價賠償。
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損失的,侵害人並應當賠償損失。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交通事故中的財產損失是否包括被損車輛停運損失問題的批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七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損壞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的,應當恢復原狀或者折價賠償。」「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損失的,侵害人並應當賠償損失。」
因此,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中,如果受害人以被損車輛正用於貨物運輸或者旅客運輸經營活動,要求賠償被損車輛修復期間的停運損失的,交通事故責任者應當予以賠償。
(7)網約車侵權賠償案例擴展閱讀:
案例
2016年3月1日,吳某使用滴滴出行平台接到了一位乘客,結果行至梅塘東路某健身中心門前路段時與行人洪某發生碰撞,造成洪某一級傷殘。經交警認定,司機吳某承擔此次事故全部責任,洪某不承擔此次事故責任。
吳某在保險公司購買了交強險和50萬元的商業第三者險。當吳某聯系保險公司要求他們在交強險和商業第三者險范圍內賠償洪某的損失時卻遭到了拒絕,保險公司認為吳某從事網約車活動時構成營運行為,改變了私家車的使用性質,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他們只能賠付交強險的部分,商業險部分無法賠償。
後因賠償事項沒有達成一致意見,洪某將吳某和保險公司告上了法庭,要求保險公司和侵權人吳某共同賠償經濟損失200多萬元。
梅江區人民法院審理後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五十二條規定,保險標的危險程度顯著增加的,被保險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及時通知保險人,被保險人未履行通知義務的,因保險標的危險程度顯著增加而發生的保險事故,保險人不承擔賠償保險金的責任。
吳某發生交通事故時正使用被保險車輛進行「滴滴打車」運營,變成營運車輛,已改變車輛使用性質,屬於「導致車輛危險程度增加」的情形。
吳某本應依約通知保險公司並辦理變更手續,但卻未履行義務,保險公司關於商業第三人險免賠的抗辯於法有據,只就交強險部分進行賠償,商業第三人險內不負賠償責任。故法院判決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范圍內賠償洪某12萬元,吳某賠償洪某145萬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8. 網約車交通事故,如何承擔賠償責任
你應該是乘客吧 ? 犯了什麼事情想了解「如何承擔賠償責任」這個問題 ?請說清楚別人才能幫到你。
9. 網約車侵權應該如何處理
《辦法》第十六條規定:「網約車平台公司承擔承運人責任,應當保證運營安全,保障乘客合法權益。」根據該規定,在涉網約車的交通事故糾紛中,網約車平台公司確有可能成為賠償責任的承擔主體。但是,在具體辦案過程中卻有一定困難。海淀區法院民六庭負責人告訴記者,「從涉互聯網運營平台類交通事故案件的審理情況來看,實際侵權人與相關平台公司的應訴積極性均不高,缺席審理的比例較大。這些人員不出庭應訴,將導致事故是否發生在網約車運營期間等關鍵事實無法查清,難以確定責任主體」。
在這種網約車情形下,用戶是與司機直接成
立的運輸合同,司機一旦出現侵權行為,由司機自行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孟強表示,網約車公司的責任,只有在違反居間合同的法定或約定義務時才存在。例如,網
約車公司承諾其加盟駕駛員均符合《辦法》第14條的規定,但卻隱瞞了訂立合同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損害用戶利益。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秦希燕聯合律師事務所主任秦希燕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確實應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他認為,結合《辦法》的規定,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6條規定:「因第三人侵權導致損害結果發生的,由實施侵權行為的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
安
全保障義務人有過錯的,應當在其能夠防止或者制止損害的范圍內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對於網約車駕駛人侵害乘客合法權益,或是網約車車主在交通事故中
承擔主要責任的,網約車平台公司應當承擔替代責任。對於第三人侵權的行為,應當由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平台公司在其過錯范圍內承擔補充責任。
懂法知法,做什麼都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