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国际法 谁可以教教我..
1、国际法的性质与特征。
答⑴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国内法的主体主要是自然人和法人;⑵国际法是国家以协议的方式来制定的,国内法是由国家立法机关依一定程序来制定的;⑶国际法采取与国内法不同的强制方式,国际法主要是依靠有组织的国际强制机关加以维护,保证实施,而国内法的强制方式主要依靠国家的本身的行动。
但国际法仍然是法律:⑴国际法为国家规定了一整套处理其对外关系的行为规则,为国家规定了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⑵国际法具有强制性,只不过与国内法的强制方式不同而已,但是,特殊的强制方式仍然是强制方式;⑶一些重要的国际条约都明确规定了国际法的效力;⑷国际实践证明,国际法作为国家之间的法律,不仅为世界各国所公认,而且各国也是遵守的。
2、难民:是“由于1951年1月1日以前发生的事情并因有正当理由畏惧由于种族、宗教、国籍、属于某一社会团体或具有某种政治见解的原因遭受迫害留在其本国之外,并由于此项畏惧而不能或不愿受该国保护的人;或者不具有国籍并由于上述事情留在他以前经常居住国以外而现在不能或由于上述畏惧不愿返回该国的人。”
难民分为经济难民、战争难民、种族与宗教难民、政治难民、自然灾害难民等。经济难民是为了改善生活而“自愿”背井离乡的人,也称“非法移民”。自然灾害难民是因地震、严重的水旱灾害等原因被迫离开家园的人,往往能通过临时救济返回来源国。战争难民是为躲避战乱而逃离家园的人。每一类难民的属性又不是单一的,有时战争难民同时又是政治难民,灾害难民同时又是环境难民等。目前,国际上解决难民问题一般采用3种办法:自愿遣返、就地融合和第三国安置。
联合国《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规定缔约国应给予其领土上的难民一定的待遇,其中包括,在初级教育、公共救济、劳动和社会安全等方面给以国民待遇;在动产和不动产、自由职业、房屋等方面给以至少不低于一般外国人并尽可能优惠的待遇;各国应尊重难民取得个人身份的权利,给予难民身份证件和保护他们不被驱逐出境,并尽可能便利难民的入籍和同化。
3、国家管辖权发生冲突的解决:A.国内立法中采用多种管辖权相互配合制定冲突适用规则 B.通过多边国际公约划定缔约国之间某此管辖权或协调管辖权冲突,包括确立有关国家专属管辖权。 C.通过有关国家间的协商调整。
4、大陆架划界原则:大陆架又叫“陆棚”或“大陆浅滩”,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是陆地的一部分。对大陆架的划分和主权的拥有,一直是国际上十分重视和争议激烈的问题。《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规定,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其范围扩展到大陆边缘的海底区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起,到大陆边缘外界不到200海里,陆架宽度可扩展到200海里;如果到大陆边缘超过200海里,则最多可扩展到350海里。大陆架上的自然资源主权,归属沿海国所有,但在相邻和相对沿海国间,存有具体划界问题。这就是大陆架划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