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信访人对复核终结意见不服下一步该去哪里投诉上告
信访人来对复核终结意见有异议的源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向复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请求复核。
《信访条例》
第三十五条信访人对复查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向复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请求复核。收到复核请求的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核请求之日起30日内提出复核意见。
复核机关可以按照本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举行听证,经过听证的复核意见可以依法向社会公示。听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
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仍然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投诉请求的,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不再受理。
❷ 遇到信访投诉,作为工作人员,该怎么处理
遇到信访投诉作为工作人员,一是劝解上访人员依法办事。同时讲解相关的法律条文。三是为上访人员联系和沟通相关的业务部门或者是司法机关接纳和处理信访事宜。供参考。
❸ 上访对投诉对象有影响吗
理论上应该不受影响,但是实际上这真的不太好说了。要看你当时处的那个环境和办事人员了。
❹ 信访机构工作人员的失职渎职行为上什么部门举报
信访机构工作人员属于国家机关公务员,如有失职或渎职行为,可拨打12309
检察机关统一举报电话“12309”正式启用,同时,最高人民检察院举报网站今日起正式更新网址为www.12309.gov.cn。举报电话和举报网站受理反映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举报和反映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违法违纪行为的控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第41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宪法的这一规定,为公民以控告、检举、举报的方式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法律的保障,使检举、控告、举报成为我国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有力武器和重要手段,成为我国司法机关、行政监察机关以及其它有关部门处理和查处违法犯罪案件的主要来源和渠道。这个主管信访稳定工作的副镇长公开致抵制、抗拒国家的法律政策,非但不去解决正在活活饿着等死的受害群众全家人的生命危机,反而诬陷、捏造“假答复”公然欺骗上级政府、逃避责任、谋杀人民,这是典型的不作为,乱作为,胡作为的犯罪行为,这里面不可能没有利益的存在,对这样贪污渎职、残害人民的腐败流氓、恶棍,必须加以严惩,使其承担法律责任!
❺ 信访人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投诉请求的凭什么不再受理
因为已经受理或者驳回的,都没必要再次受理,属于浪费人力物力。但是出现了新的事实,或者提出新理由和证据的,就没有限制了哦
❻ 信访和投诉有什么区别
信访是政府针对群众反应问题设立的专门机构,群众反映问题后信访办把问题转到版相关职能部门权去解决;而投诉是直接到事件的行政主管部门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一般情况是上级部门设立信访办,解决下面反馈上来的问题。信访主要是解决依法行政方面的问题,而投诉主要解决民法涉及的问题,如消费等。
❼ 向纪委举报某人一般几天得到回复
一、像举报中心举报情况如下:
1、答复具体时间有多长,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
2、侦查部门收到举报中心移送的举报线索,应当在一个月内向举报中心回复处理情况,三个月内回复查办结果;情况复杂,可以延长办理期限,但是延长期限不能超过三个月;对采用走访形式举报的,应当场答复是否受理;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接待举报人之日起十五日内答复。
二、如采用信访举办,相关规定如下:
1、《信访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对信访事项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经调查核实,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处理,并书面答复信访人:
(一)请求事实清楚,符合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予以支持;
(二)请求事由合理但缺乏法律依据的,应当对信访人做好解释工作;
(三)请求缺乏事实根据或者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不予支持。
2、《信访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信访事项应当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并告知信访人延期理由。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7)对信访人投诉扩展阅读: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修正案(草案)》第六条规定:监察机关依法受理举报,对实名举报的予以回复;对举报事项、受理举报情况以及与举报人相关的信息予以保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2、纪检监察机关欢迎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来信、来访以及中央纪委监察部举报网站、举报电话等渠道,检举、控告党员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支持和参与反腐倡廉工作。提倡实名举报,凡是实名举报的,优先办理,及时回复。
❽ 人的投诉或举报应怎样处理
有关部门对公民的投诉或举报应怎样处理的事情是这样的。
依据信访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收到信访事项,应当予以登记,并区分情况,在15日内分别按下列方式处理:
(一)对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信访事项,应当告知信访人分别向有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提出。对已经或者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不予受理,但应当告知信访人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
(二)对依照法定职责属于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工作部门处理决定的信访事项,应当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情况重大、紧急的,应当及时提出建议,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决定。
(三)信访事项涉及下级行政机关或者其工作人员的,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直接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并抄送下一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要定期向下一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通报转送情况,下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要定期向上一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报告转送信访事项的办理情况。
(四)对转送信访事项中的重要情况需要反馈办理结果的,可以直接交由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办理,要求其在指定办理期限内反馈结果,提交办结报告。
按照前款第(二)项至第(四)项规定,有关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转送、交办的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书面告知信访人,并按要求通报信访工作机构。
❾ 信访条例对举报人委托代理人有什么依据
企业法人作为举报人对行政处罚结果享有知情权。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公民监督的权利还应该包括询问权,即向有关部门提供了被举报人的有关情况后,有关部门调查了没有,调查到了什么程度,不调查的原因是什么等等,举报人有权过问,对其举报案件的处理结果有知情权。 国务院《信访条例》第三贰条规定:“对信访事项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经调查核实,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处理,并书面答复信访人。 举报知情权的实现,既可以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人权,有利于调动公民的举报热情,同时更有利于监督接受举报的机关对举报的问题进行认真调查公平处理。举报人行使的是宪法规定的控告的权利,国家机关必须负起对举报案件查处结果的告知义务,确保举报者对举报的查处结果行使知情权
❿ 对信访举报回复结果不服怎么处理
信访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请求原办理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复查,对涉法涉诉的信访案件,走司法途径通过法律救济解决。
《信访条例》
第三十四条信访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请求原办理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复查。收到复查请求的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查请求之日起30日内提出复查意见,并予以书面答复。
第三十五条信访人对复查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向复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请求复核。收到复核请求的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核请求之日起30日内提出复核意见。
复核机关可以按照本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举行听证,经过听证的复核意见可以依法向社会公示。听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
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仍然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投诉请求的,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不再受理。
360问答
对信访举报回复结果不服怎么处
具体步骤如下:
1、按照《信访条例》规定信访案件三级终结制,第一个受理信访案件的单位或部门向信访人出具《信访事项答复意见书》后,如果信访人对答复意见不同意,就可以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或上一级行政单位提出复查。
2、复查应提出书面申请,说明为什么不同意答复意见及相应的政策依据,以及有什么要求。复查单位受理后,30日内应出具复查意见。如果对复查意见仍不同意,按照同样的原则,再申请复查的上一级单位进行复核。如果对复核意见仍不同意,信访程序就走完了,信访部门就不再受理了。
3、涉法涉诉类的,走法律途径,其他的按信访复查复核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