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法院调解离婚明确探视权双方自行协商,但一方拒不协商怎么办
法院调解离婚,明确探视权双方自行协商,但一方拒绝协商。怎么办?那就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别的没有办法,他是想耗死你。
⑵ 协议离婚后因子女探望权引起纠纷的,该怎么办
还是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
要是想要通过法院来调解这个事情
将来也许还会引起什么纠纷
还是跟对方好好谈谈,孩子是无辜的
⑶ 法院调解我获得探视权,女方一直不让见!
如果一方不让探视子女,可以依法起诉维权。就算是离婚了,不直接抚养孩子一方都有探视孩子的权利,何况只是调解离婚,还没有下达离婚判决书。
我国婚姻法第38条第1款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视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第36条规定:“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婚姻法第38条第2款规定:“行使探视权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当事人经民政部门协议的探视权行使或经法院调解或判决的探视权行使,父或母任何一方不得设置执行障碍,不得拒绝一方行使权利,任何一方侵犯对方权利,都必须承担法律责任。一旦其权利受到侵犯,对方都有独立的民事请求权和申请执行权。
当事人如何行使好探视权,应当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要行使好探视权的请求权。这种请求权实际上是一种自然主张权,即只要当事人在离婚或变更抚养关系时不放弃,探视权就与直接抚养权同时成立。
二是对探望的方式和时间要明确。当事人协商或法院判决,都得对探望的方式和时间作出明确的规定。方式一般可选择“上门探望式”、“带走逗留式”等。
三是要有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探视权是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当事人的权利,但它的行使必须有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子女的学习成长。不能为了行使探视权,使子女在身心健康、生活、成长、学习方面受到影响。特别是在采取探望的时间和方式方面,要根据子女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
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探视权委托执行案件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探视权委托执行案件有以下的规定: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4条提供了法律救济的途径:“当事人就探望权问题单独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2.第25条更加具体规定为:“当事人在履行生效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的过程中,请求中止行使探望权的,人民法院在征询双方当事人意见后,认为需要中止行使探望权的,依法作出裁定。中止探望的情形消失后,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通知其恢复探望权的行使。”
3.第32条规定;“婚姻法第48条关于对拒不履行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的规定,是指对拒不履行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有关个人和单位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不能对子女的人身、探望行为进行强制执行。”此外,如果子女已满10岁,对是否进行探望已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和认识能力,人民法院应当征求子女的意见,如果子女不同意的,不应当强制执行探望权。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下称《意见》)第22条规定:“……因被监护人的侵权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由监护人承担。……监护权不因婚姻关系解除而消除。”《意见》第21条规定:“夫妻离婚后,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无权取消对方对孩子的监护权……”
⑸ 关于探视权调解
───您好 仅依提来问内容作源答如下──,前言:,版主离婚快三年.离婚协议书上写的清清楚楚,“女方无条件放弃一切子女权利与义务”,协议书是这样写没有错.但是要知道探视是基本权利,是无法放弃的.许多狠心的父母.为了自己贪求的享乐.不顾亲情,等日子久了清醒后.回头要来探视子女.其实不管父母多烂.只要提出探视的请求,法院都会准予探视.毕竟人伦亲情使然。一.版主肯让生母探视小儿是对的,接听电话由儿子自己决定是否与生母见面.有思考到儿子的感受.这种举动才是伟大的爸爸。二.三月就要调解了,可带儿子一起前往.小五的儿子相当有主见了,若是儿子表明『不愿意与生母互动』那就画下休止符了,此案子也结束了.儿子的“意愿”是关键。结论:,一个女人辛苦怀胎10月生下儿子,照理说:儿子与妈妈是比较亲.而爸爸忙于工作,当然亲情不如妈妈.假如儿子会说出不与妈妈互动这句话,那一切真相大白了.不堪为人母.真可怜。以上说明.若有不解之处.请再提问.谢谢。
⑹ 离婚调解书中必须提探视权吗
您好!离婚调解书中必须提探视权。夫妻离婚,解除的是夫妻关系,但是父母和回子女的关系并没有答解除。不管孩子归谁抚养,另一方都有给付抚养费的义务和探视孩子的权利。如果抚养孩子的一方拒绝另一方探视孩子,那是违法的,所以在法院准予离婚的《民事调解书》里都会写上与探视权有关的文字。谢谢阅读!
⑺ 孩子父亲起诉我要探望权我可以不去调解吗
可以!但法院会审理裁定,男方将胜诉,你要给予对方探望权利! 如果不想让对方探视,你要提供对方探望会对孩子产生不利于学习或成长的证据!这样,就会免除探望权利!
⑻ 起诉探视权,法院要先调解,请问是调解什么
调解的意思是法院为你们主持,你们协商,协商好了法院就确认你们的协议,法院出个调解书,案子就结了
⑼ 调解离婚后,请求法院强制执行探视孩子需要什么手续和条件
新《婚姻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对拒不执行有关探望子女等判决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
登记离婚或判决离婚的,不抚养子女的一方可要求法院依法判决其享有探望权,探望的次数、地点、时间长短等一般由双方协商,协商不成的,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判决。当事人双方未就探望权提出主张,而在离婚后发生探望权纠纷的,可以“探望权纠纷”为由,单独提起“探望权纠纷”诉讼。
若当事人一方不按法律文书中明确规定的有关条款执行探望权,另一方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如果因一方探视影响到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就不能强制执行。也就是说,衡量父或母探望行为的根本标准要看是否有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
从某种意义上讲,探望的执行也是一种交付行为,即将未成年人安排与探望人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与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或母有义务协助权利人行使探望权,据此,作为探望权案件的被执行人是不履行协助义务人,因为有义务协助人不履行协助义务,或者加以阻挠,那么权利人行使探望权就无从实现。
由于探望权案件的情况比较特殊,涉及人身问题,应以说服教育为主、运用强制措施为辅的原则。执行具有强制性,这是法律赋予执行工作的权力,但是它只能是针对被执行人,或以暴力等手段干涉执行工作正常进行的案外人,这个范围是法定的,是不能无限扩大的。它只能依据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和其他生效的法律文书,并且只能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来进行。说服教育就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教育对象提高认识,心悦诚服,自觉改正以前的不履行的不良行为,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方法。
探望权的实现应该提倡以强制执行为辅,以做工作协调为主。如果孩子已有了分析和认识事情的能力,在探望权的实现中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如果孩子不同意,就不应该勉强。新《婚姻法》之所以规定探望权,主要目的还是为保护孩子成长、约束父母尽到抚养责任。
在探望权执行中还应明确子女非执行标的物。在强制执行探望权案件过程中,绝不可对子女采取执行措施,要坚决杜绝对子女采取哄骗,甚至采取强制措施的做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第二十六条“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及其他对未成年子女负担抚养教育义务的法定监护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权的请求。”
第三十二条“对拒不执行有关探望子女等判决和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的规定,是指对拒不履行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有关个人和单位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
⑽ 探视权官司 开庭前调解被告不来怎么办
被告不参加庭审,法院可以缺席审判。但是,如果法院认为被告必须到庭参加诉讼的案件,法院有权拘传,也就是强制传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