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律那些事儿股东恶意占有公司营业执照印章怎么办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本案属于该规定第252个民事案件案由:公司证照返还纠纷,在公司日常经营管理中,公司的营业执照、公章等相关证照,类似于公民个人的身份证一样,对外代表着公司,与公司经营息息相关,其重要性则不言而喻。对于公司的相关证照,其所有权当然属于公司所有,但公司作为一个虚拟的组织,也是由公司授权的个人代表公司进行运营的。而公司的营业执照、印章等应当由公司专人保管并对使用情况进行明细登记,只有这样才能控制证照的使用法律风险。而公司相关人员发生变更后,对公司证照的权利转移过程中,就容易产生此类法律风险,更有甚者,会有人恶意占有公司证照,损害公司利益。
根据《物权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第六十八条规定:企业法人对其不动产和动产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章程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公司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所以,如果发生此类纠纷,就可以依据上述规定,按照公司证照返还纠纷进行诉讼解决。
2. 企业证照返还胜诉后 工商局可否办理变更登记
工商局可以办理变更登记
3. 工程款纠纷
工程结算纠纷的处理,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尊重合意”原则,一是“实内事求是”原则。在工程造价容结算中,应当基于以上两个原则,解决不同的结算争议。结合司法解释和相关审判实践,一般的处理规则如下:1、双方已结算认定造价后一方反悔的,不予支持。2、双方如约定以第三方的审价结果为准的,一方对第三方审定的价格有异议的,不应当支持,除非证明第三方在审价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双方如委托第三方审价但未就审价结果的效力作出约定的,可由双方对审价结果进行质证确定。3、双方约定了结算标准和依据的,法院应当按照该标准和依据组织双方结算或委托造价鉴定。4、双方未对结算问题作出约定的,事后又未达成关于结算的补充协议的,可由法院委托进行司法鉴定。5、对于发包方故意拖延,不在约定的期限内结算的,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可以以承包方的送审价为准,并且,欠款自法定的时间开始计算利息。
4. 公司公章,证照被侵占,怎么通过法律途径要
您好!
《民事诉讼案由规定》252条“公司证照返还纠纷”,该纠纷实质是公司控制权纠纷,往往表现为公司公章、证照被他人占有,公司现有股东无法控制公司,从而产生纠纷。从物权法的角度,公司的公章、证照应该视为是公司的财产,是公司法人身份的象征。
1、诉讼主体:从财产所有者权利来看,公司理应作为原告;法定代表人作为代表公司意志的自然人,享有保管公司公章证照的权利,也符合法理,但是目前我国法律没有明确公司公章、执照应由谁保管。所以,公司作为原告更符合法律本意。
2、如果公章被侵占,可以公司为原告:依据我国《民法通则》、《公司法》规定,法定代表人可以代表公司行使公司权利,所以如果公章不在,法定代表人可以代表公司签字。依据本律师亲身经历,公章不在,法院一般认同法定代表人签字代表公司。
3、诉讼费用:此类案件,通常会案件收取诉讼费,一般为50至80元。
4、证据:此类案件除了准备证明公司公章底档证明现有股东及法定代表人身份外,最重要的需要准备被告侵占公司证照的事实,如果在起诉前没有准备此类证据,庭审过程如果被告否认占有公章及证照,原告会很被动。同时此类案件往往是新老股东之间的纠纷,作为新股东还需要准备好购买股权时支付对价的事实证据,以备开庭只需。
如能进一步提出更加详细的信息,则可提供更为准确的法律意见。
5. 是关于工程款的纠纷
06 . 保修期未满,提前使用工程,拖欠工程款全部支付
工程未经验收,发包方提前使用,合同约定工程保修期虽未届满,承包人主张支付尚欠全部工程款的,应予支持。
标签:|工程款|质保金|提前使用|保修期|未经验收
案情简介:1995年,建筑公司与开发公司签订施工合同。1996年,工程基本完工。1997年,在未经验收情况下,开发公司开始使用上述工程。1998年,建筑公司诉请开发公司支付拖欠工程款3800万余元及利息。开发公司以双方系闭口价、1年保修期未满应扣10%工程款为由抗辩。
法院认为:①建筑公司与开发公司所签施工合同有效。对闭口价合同以外的装修等工程,开发公司与建筑公司虽未达成书面协议,但在施工过程中双方对此项工程进行过协商,开发公司多次出具工程变更单,建筑公司已施工完毕,开发公司已实际使用,该部分工程款应据实结算,以委托鉴定机构审计确定的工程款为准,由开发公司支付给建筑公司。②根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工程未经验收,发包方提前使用的,发生质量或其他问题,由发包方自行承担。开发公司在本案所涉工程未经验收情况下使用,由此发生的质量或其他问题,应由其自行承担,故合同约定的一年工程保修期虽未届满,开发公司向建筑公司支付尚欠工程款不违反合同约定。判决开发公司支付建筑公司工程余款3800万余元及利息。
实务要点:工程未经验收,发包方提前使用,合同约定的工程保修期虽未届满,承包人主张支付尚欠全部工程款的,应予支持。
案例索引:最高人民法院(2000)民终字第125号“某开发公司与某建筑公司工程款纠纷案”,见《上海福海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与上海市第五建筑有限公司工程款纠纷上诉案》(审判长程新文,审判员于晓白,代理审判员张章),载《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书选登》(200102/6:334)。
6. 公司法案例
背景讲的很清楚,但问题问得不清楚,主要是王先生的目标是什么?我假定当内时王先容生80%的股权被强制转让了(变更了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现在王先生一想夺回股权,二想追回这几年的公司收益。这两个问题是相关的。
现分析如下:
股东可以同时在公司担任管理职务,也可以不担任,法律没有强制要求。本案中其他股东以王先生辞去管理职位为由强制将王先生的股权转让掉,是违法的,应当认定该章程修正案无效。
如果取得王先生股权的人是恶意的(即知道王先生本人没有同意),则王先生可以要求法院判决章程修正案无效,股权返还,同时要求返还过去几年自该等股权而分配的收益。
如果当初取得王先生股权的人当初是善意的(即不知王先生本人不同意),而且公司已出具出资证明书,并变更了工商登记,那么参照动产善意取得的原理,王先生不能夺回股权,只能要求当时做出无效章程修正案的股东赔偿损失。
答毕。
7. 返还原物纠纷法律依据
依据是《物权法》。
行使物权请求权中的返还原物请求权,其请求权基础是物权法第三十四条关于无权占有不动产或动产的规定。但由于返还原物请求权系依物权产生的权利,如果物权消灭,则返还原物请求权随之消灭;若原物灭失,则返还物权请求权随之丧失。
一、返还原物纠纷诉讼的法律适用
处理返还原物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是《物权法》第34条的规定。
二、确定该案由应当注意的问题
适用本案由时要注意,返还原物与返还财产并不完全相同。返还原物是指物的返还,返还财产是指财产的返还,财产的形态既包括物也包括权利。所以,返还财产的范围要大于返还原物的范围。返还原物是指对物质形态的物的返还。
三、返还原物纠纷诉讼的管辖
返还原物纠纷区分返还物属于不动产和动产而分别确定管辖。不动产返还纠纷,根据《民事诉讼法》第34条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专属管辖。动产返还纠纷,则根据当事人之间产生返还请求权基础法律关系确定管辖,如因合同关系占有动产的,按照合同纠纷案件的管辖规定处理,如因不当得利返还的,按照一般地域管辖的规定处理。
四、返还原物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这类诉讼是指原告诉请被告返还其占有的动产或不动产的诉讼。在多数国家,这类诉讼的举证责任由不占有财产的一方当事人,即原告负担。不少国家的民法规定,对物的占有具有权利推定的效力。
我国民法通则及民法理论均未承认占有具有权利推定的效力,但从审判实践看,物品的占有者在举证责任问题上也是处于有利地位的。这是由于未占有物品的原告是提起诉讼的一方当事人,他首先必须证明作为诉讼请求根据的事实,即证明对所争执的物品享有合法权利的事实。如证明对该物品享有所有权,享有占有权等。如果原告主张的引起权利发生的法律事实得不到证明,而被告也未能证明对该物享有合法的权利,人民法院通常也会依据被告外观上占有物品的事实,作出有利于被告的裁判。
8. 公司法 是什么
这并非一个严谨抄的专业术语。大意是指从事公司法专业法律服务的律师。所谓公司法专业法律服务,既有诉讼业务,也有非诉讼业务,即日常法律顾问、专项法律顾问。
关于上述诉讼业务,《民事案由规定》中相对应的是“二十一、与公司有关的纠纷“,具体包括:
242、股东资格确认纠纷
243、股东名册记载纠纷
244、请求变更公司登记纠纷
245、股东出资纠纷
246、新增资本认购纠纷
247、股东知情权纠纷
248、请求公司收购股份纠纷
249、股权转让纠纷
250、公司决议纠纷
(1)公司决议效力确认纠纷
(2)公司决议撤销纠纷
251、公司设立纠纷
252、公司证照返还纠纷
253、发起人责任纠纷
254、公司盈余分配纠纷
255、损害股东利益责任纠纷
256、损害公司利益责任纠纷
257、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责任纠纷
258、公司关联交易损害责任纠纷
259、公司合并纠纷
260、公司分立纠纷
261、公司减资纠纷
262、公司增资纠纷
263、公司解散纠纷
264、申请公司清算
265、清算责任纠纷
266、上市公司收购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