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作品署名权纠纷后记

作品署名权纠纷后记

发布时间:2021-01-21 21:25:04

1. 高某将一本书修改著上自己和原作者的名子,存在著作权纠纷

按相关法律规定,高某的行为侵犯了原作者的署名权。因此高某的行为存在著作权纠纷。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第十条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
(一)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二)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三)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四)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五)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六)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七)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八)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九)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十)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
(十一)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
(十二)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十三)摄制权,即以摄制电影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
(十四)改编权,即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
(十五)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
(十六)汇编权,即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
(十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他人行使前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
著作权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转让本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

2. 著作署名权纠纷为什么不可以协议

我理解您想问的是署名权为什么不可以协议约定是吗?
这个是著作权法的规定,作者享有署名权,是著作权人身权,不可以协议约定,也不可以转让的。

3. 合作作品的署名权先后

你好!首先我必须知道,甲对你的作品进行继续编写是你们事先约定好的吗?专也属就是说,当初你们约定共同创作这个剧本,你来写大纲,他来继续写?还是在你写好之后甲看到了才想要继续写下去的?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甲根据你的剧本大纲进行的继续编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称为“演绎”。也就是说,甲的继续编写是演绎作品,不能称为“合作作品”。演绎作者享有对演绎作品的著作权,但是在行使权利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所以,甲不能侵犯你的署名权。
维权首先你和甲可以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的话,你又还不满意,就只好把他告了喽。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这个最后又有大纲又有继续编写的作品就称为合作作品了。同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你们这个属于共同作品,共同作品的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通过协商一致行使;不能协商一致又无正当理由的,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方行使除转让外的其他权利,但是所得收益应当合理分配给所有合作作者。
也就是说,你们最好还是先协商一下。协商不成,你就得找个正当理由了。到了这个程度就是要打官司喽,打官司一看律师二看法官,找个律师他就会帮你完成接下来的工作啦。

4. 版权登记与作品署名冲突怎么处理

版权登记与作品署名冲突怎么处理?如果作品署名和版权登记相冲突,一回般情况下,答版权登记的法律效力低于作品署名的法律效力。版权登记与作品署名冲突怎么处理北京某区法院认为在通常情况下,版权登记证书作为版权行政机构初步经过审核出具的正式证书,具有比其他证据较强的法律效力,但如果与作品的署名情况相违背,还是应该以作品的署名为第一准则。主要是因为版权登记证书都是作品完成创作后的一种证明,并不是创作完成时形成的一种文件。因此这种事后对著作权人权利确认的方式,不一定能够全面客观的反映出创作当时具体情况。考虑到申请注册版权的人可能并不一定是原作者,而国家版权登记中心也不能完全保证全部申请登记人的信息准确无误,所以登记证书上所记录内容与作品本身信息显示出来的情况相同,则登记证书可作为补充证据被采纳。若两者信息不一致,则无法被采纳为证据。

5. 侵害作者署名权,在法律上有什么相关规定

署名权属于著作权,是著作权下的一种人身权,是用来证明谁是作者的重要权力,有专属性,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即署名权的保护期限是不受时间限制的,是受到法律永久保护的。从署名权的具体权利内容来看,分为支配权,禁止权,请求权支配权指作者有权决定署名的方式。禁止权指作者有权禁止他人在自己作品上署名,有权禁止他人改变,割裂,破坏,混淆作品与真实作者之间的联系。请求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主动或请求确认作者身份。另一种是主动或请求确认他人无作者身份,即不得在作品上署名。 对于侵犯署名权,应该依据实际情况依法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6. 法律规定作者有权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的是

署名权作为著作人身权的一项权利,各国法律都有规定。对于什么是署名权,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中国著作权法的第十条第(二)项之规定,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第二种观点认为署名权是指作者在自己创作的作品及其复制件上标记姓名的权利,又称姓名表示权。

第一种观点,将署名权与作者身份权联系在一起,容易使人误将署名权等同于作者身份权。第二种观点注意到了署名权与作者身份权的区别,准确地把握了署名权的实质,即在作品及其复制件上标记姓名的权利,而不管这种标记出于什么目的。在理解署名权的含义时,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署名权的主体。署名权主体是作者,但作者不等同于创作作者的自然人。根据中国著作权法的第11条、第17条的规定,作者有三种情形:第一,创作作品的自然人;第二,被视为作者的法人或非法人单位;第三,由委托合同明确约定而取得作者身份的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作者这一概念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作者不仅包括一切文学、艺术、音乐、戏剧或科学作品的创作者,而且也包括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或广播组织;狭义的作者仅包括进行文学艺术、音乐或戏剧作品的创作人。因此,哪些人可以成为作者要由各国法律甚至国际公约来规定。另外,署名权与著作权主体也是两上不同的概念,这是因为作者并不等同于著作权主体。著作权包含有多种权利,其主体情况复杂,作者仅是著作权基本主体之一。除了作者之外,著作权主体还包括继承人、国际组织等。署名权可以独立于著作权其他权利而成为作者单独享有,故署名权主体并不等同于著作权主体。

署名权的客体,主要有“作品说”与“人格利益说”两种。同意“人格利益说”。因为按照通说,人格权所要维护的是某种人格利益,署名权虽然属于民法上的人格权而不属于身份权,其理所当然应以某种利益为客体。这种客体是什么呢?应是“作者与作品的联系”,具体地讲就是作者对自我身份的公开进行控制。这体现了作者对其身份是隐瞒还是公开以及隐瞒或公开方式程度的意志自由隐私利益。

7. 对作品进行宣传等非商业用途使用的权利,作者保留作品署名权是什么意思

著作权大的分类为两种:因使用而获得的物质财产权和人身权。使用权通过作者的使用和许可使用,使作品得以通过一定载体等进行使用。而人身权是作者人格的反映,因此它比人格之外的物质财产权价值更高。人身权往往通过各种具体的与人紧密相连的专有权而表现出来,比如:发表权、署名权与要求确认身份权、维护作品完整权、修改作品权、收回已经公开发表的作品的权利、请求权,即当作者人身权受到侵犯时,作者有权依法请求赔偿等。
所以,对作品进行宣传等非商业用途使用时,必须依法维护作者的人身权,包括保留作品的署名,保持作品的完整。当你在使用某个作品疏忽而忘记了作者署名,作者有权要求你在使用中署名,如果你使用的作品依然不署作者名字,作者有权要求你维护作者正当的著作权,并依法要求你予以赔偿。

8. 图书署名权纠纷

作者享有署名权,你们应该遵守法律的规定,将作者的名字写在封面上,否则侵犯作者的署名权。

9. 作者对其作品的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改编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1、正确答案是:A对
2、作品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则没有保护期限限制版,永久性受权法律保护。
3、《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十五条规定作者死亡后,其著作权中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由作者的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保护。
4、著作权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其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保护。

10. 怎样才算是侵犯了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呢,傻傻地分不清

署名权

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规定:使用他人作品的,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回品名称;但是答,当事人另有约定或者由于作品使用方式的特定性无法指明的除外。

但报道同时指出,署名权的保护不能一概而论,应考虑作品实际使用的方式、目的等,尊重行业习惯或商业惯例。

修改权

是指作者依法所有享有的自己或授权他人修改其创作的作品的权利。一般情况下,他人未经授权而擅自修改作品,是侵犯作者修改权的行为。

保护作品完整权

保护作品完整权侧重于保护作者的思想与其作品所表达出来的思想的同一性,其他人不得通过歪曲、篡改等方式改动作品而造成读者对作品以及作者思想观点的误读。歪曲是指故意改变事物的本来面目或对事物作不正确的反映,含有贬义;篡改是指用作伪的手段对经典、理论、政策等进行改动或曲解。

侵害保护作品完整权要求行为人基于主观故意而曲解作品,使作品所表达之意与作者所想表达之意大相径庭。

阅读全文

与作品署名权纠纷后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
马鞍山市是哪个省的 浏览:447
马鞍山市保安 浏览:253
股权转让样本 浏览:716
工程管理保证书 浏览:198
社区矛盾纠纷排查汇报 浏览:352
新疆公共就业服务网登陆 浏览:316
侵权著作权案件审理指南上海 浏览:145
马鞍山陆建双 浏览:853
北京东灵通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浏览:6
海南证券从业资格证书领取 浏览:846
成果有男票吗 浏览:828
知识产权法04任务0001答案 浏览: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