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宅基地纠纷怎么处理
石海波与石梅是堂姐弟关系。年9月,石梅夫妇在毗邻的集镇上购买了一间商品房。1999年9月23日,由土地管理部门颁发了正式房产证。房产证上载明该房屋系砖混结构,面积24平方米,房后宅基地长13.5米。石海波在得知土管部门允许各家在13.5米宅基地的范围内自建住房,在征得其姐石梅的同意后,在石梅的宅基地上搭建了两间住房,并进行个体营业。
2000年3月,石梅将所购商品房出租给石海波使用。同年8月,石梅夫妇因迁居外地,以原房价转卖给石海波,并到土管部门办理了过户手续。9月30日,双方的房屋买卖合同经公证处进行了公证。合同第二条写明“原房地产机关划给的宅基地(含院场内)13.5米的合法使用权,随房屋所有权的转移转给买方使用。”石海波买房后,等待石梅迁出期间,石梅又在其原住房旁搭建一间。石海波见石梅无迁出之意,便正式通知石梅迁出,石梅拒绝迁出。2001年10月,石海波、石梅曾请求镇土管所处理,土管所曾主持双方进行调解,初时曾达成石梅将自建三间住房以20000元价卖给石海波,自己另建住房的协议,后石梅反悔,调解未成。石海波诉至法院。
问题:石海波要求石梅迁出归其使用的宅基地,理由正当吗?
答:从本案来看,诉争的宅基地实际上可分割成两块,一块是 2 4平方米的商品房所占有的宅基地,另一块是 13.5米长的房后宅基地。第一块宅基地因石梅夫妇将商品房转让给了原告,该块宅基地的使用权也随之转让给了原告石海波;而第二块宅基地则一直为石梅使用,石梅在该块宅基地上盖起了两间住房。根据《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规定:“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的所有人或者共有人,享有该建筑物、附着物使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可见,在当事人没有分割转让的特别约定,而且未登记的情况下,本案中石梅将商品房的使用权转移给原告石海波,应认为该商品房占有的土地的使用权随之发生了转让,但该房后的13.5米长的宅基地使用权并不自然发生转移。如果要发生转移,当事人之间应有特别约定。本案中,石梅将房屋卖给石海波时,在合同第二条写明了“原房地产机关划给的宅基地(含院场内)13.5米的合法使用权,随房屋使用权的转移转给买方使用。”既然当事人已经对此作了特别约定,如果该条款能够生效,那么该块宅基地的使用权显然应转移给原告石海波。
综上所述,石海波已取得了该商品房的使用权及其宅基地的使用权,要求石梅迁出归其使用的宅基地,理由正当,法院理应支持。
❷ 宅基地使用权发生争议如何处理
农村居民宅基地使用权发生争议时怎么办?
随着经济的发展,宅基地上的房屋在每个家庭中的价值也愈加突显,纠纷也明显增多。笔者作为一名房产律师,接到的案件和咨询中,有相当一部分问题主要集中在:翻建,加建中和邻居发生是否超占邻居地盘的纠纷;共用道路、排水的纠纷;宅基地使用权买卖、互换的纠纷;祖宅遗留的宅基地使用纠纷;分家析产但未登记产生的宅基地使用权纠纷;村委会是否履行宅基地分配的纠;宅基地被征收后产生的补偿款分配纠纷。
那么遇到这些纠纷该怎么办呢?是不是第一时间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呢?有一名网友在平台后方留言诉说了他的遭遇和做法!
该网友陈述,他在农村有一个院落,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在他本人名下,他的房屋有两排,其中北侧的房屋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北侧留有南北四五米空地,有一道石头墙形成院落,但该网友外出打工,整个院落并未有人长期居住。直到2014年,该网友发现邻居李某修建的房屋院墙已经侵占了自己的宅基地面积,于是,多次出面要求邻居李某自行拆除院墙,退还多占的面积,但李某坚持认为自己的宅基地是从同村村民刘某处购买的,刘某当时提交的建设用地使用证的红线图显示,他现在的院墙在自己的红线范围内。双方互不相让,最后,该网友起诉到法院,要求被告停止侵权行为,并明确占用的部分属于自己所有。
法院经过审理,认为双方提交的各自的建设用地使用证和宅基地登记卡,显示二人的宅基地面积互相有重叠的部分,但这就涉及到宅基地使用权的争议,非人民法院的受理范围,于是裁定驳回了该网友的起诉,该网友经过上诉,二审维持一审的裁定。
现在该网友非常疑惑,不明白法院这样裁定的依据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做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律师说法:
1、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争议,应先由政府解决,只有对人民政府处理决定不服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 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❸ 请问宅基地互换合法吗
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村民之间经过批准可以互换宅基地。
我国的相关法律和政策虽然禁止宅基地对外流转,但是没有禁止宅基地及住房在本集体内部转让和互换。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62条第四款“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国土资发〔2004〕234号)“严禁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
严禁为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和违法建造的住宅发放土地使用证”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我国禁止宅基地向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人员转让,特别禁止向城镇居民转让。
(3)宅基地互换纠纷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二章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第八条 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第九条 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有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
第十条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
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
❹ 宅基地有纠纷怎么处理
宅基地是属于老人的,他有权处置。他以买卖形式出让给大儿子盖房,虽然专没有拿到钱,相当于赠予,属那这块宅基地及所建房归大儿子所有,现面临拆迁,小儿子也想分房,怎么可能,如果有异议,早干吗去了,不能有利就争。鉴于亲兄弟,如果有拆迁补偿,可以适当补偿一点,完全基于亲情。
❺ 关于农村宅基地互换纠纷
能怎么办。既然她都不讲诚信,你也不用顾念什么兄弟情分。可以和她们打官司。这样的事在农村经常发生你不用怕她们。她说是她的。你问为什么让你们盖房。在说了谁知道你们没给她钱。
❻ 共同使用的宅基地发生纠纷时怎么办
宅基地的使用权,依法可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农村居民共同享有。虽然不同于共同财产的使内用,但容各共有人也要遵循一般的规则:宅基地使用人的任何一方要建房,首先都要争得其余共有人的同意。未经同意而擅自占用宅基地建房,其余共有人可要求非法占用人拆除妨害、恢复原状或者赔偿损失。
例外情况是共同使用的宅基地,如果一方在这块地上建房,而另一方明知却不表示反对,则视为放弃该宅基地的使用权,默许建房一方使用该宅基地。若房子建好后再主张此宅基地的使用权利,法院不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