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物业与业主的矛盾案例社区怎么做
物业服好务多沟通,业主多理解不抗拒,建和谐小区不是难事
“各种原因导致业主拒交物业费,以此对抗物业的事件,近期成为社区新闻集中报道的焦点。业主拒交物业费是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物业公司又该如何经营才能化解与业主之间的矛盾,业主、物业、律师,三种不同身份的代表就这一问题,进行了一番理性讨论。
【事件闪回】
事件一:
2005年,何先生在梦圆小区购买了一套顶层房。入住三年,阳台开始漏水,他多次找物业,对方却说没有维修资金。何先生认为物业没有尽到服务业主的职责,一怒之下,2012年3月他开始拒交物业费。可当何先生去交电费时,物业却以拖欠物业费为由,拒绝卖电。双方僵持多日,后经过协商,物业决定退让,出资修复房屋。
何先生称,不交物业费只是自己对物业服务表示不满的无奈之举。而物业表示,迟迟不维修是因为真的无法拿出维修资金,物业费收取率低,所收的费用主要用于支付看门人、维修工、清洁工的工资,物业员工自己的工资还时常“亮红灯”,根本没钱提供其他服务。
事件二:
“前面有车,后面有辙。我们并不是有意去赖这点物业费,关键是物业一些做法让人感觉不能接受。”盛世天骄的业主陈先生说。
陈先生介绍,业主入住以后,物业在小区道路两侧规划了不少车位,收取私家车停靠的车位费。“小区道路属于业主共同所有,物业圈业主的公共用地,进行营利,让我们感到不满。”陈先生说,此事物业之前并没有征求全体业主的意见,因此业主就通过拒交物业费,表达对物业的不满。“我们并不是差这点钱,拒交物业费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如果物业服务到位,谁也不会故意拖欠物业费。”
【业主声音】
研究服务合同
理清物业的责任与义务
■水木青城郑先生
很多业主疏忽了在入住时,与物业签订的管理服务合同。我觉得应该把服务合同好好看一下,看看合同中,哪些是属于物业公司的服务范围与义务。如果是在物业公司规定的范围,物业没有服务好,那么从合同法上看,应该是物业违约在先,所以业主可以选择不交物业费,即便是双方打官司,业主也有正当的理据。
如果业主所诉求的,不在物业公司的服务范围之内,拒交物业费就不算是明智之举。具体问题还应该具体分析。
物业费收支透明
让业主消费个明白
■北郡小区袁女士
业主的满意与物业的精心服务分不开。试想一下,当业主看到自己所交的物业费被用来整修社区景观、添置健身器材、修缮停车位等等,当业主生活中遇到难题,给物业打电话总能够及时赶到,而且态度也特别好,业主们真正得到实惠,物业与业主之间何来矛盾?我在想,物业费使用是否能够公开透明化呢?比如业主每个月能够在楼道里的公告上看到物业公司关于本月的工作计划,以及详细的物业经费使用明细,业主能真正看到物业费都用在哪些社区管理服务上。当然,物业费公开后由谁来监督使用也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物业观点】
多些理解,少些误会;多些服务,少些纠纷
住建集团物业管理分公司副经理刘兰峰:《石家庄物业管理条例》中对物业公司服务有明确规定,主要是四大类:公共设施的维修养护、公共秩序的维护、保洁绿化、代收费。但现在许多业主对物业公司的管理范围并不熟悉,认为凡事都该由物业公司负责,一旦物业没有管好,就会引发情绪以拒交物业费表达不满,这种做法并不可取。业主要理解支持物业工作,自身也要维护小区环境。作为物业一方,要注意沟通技巧,切实为业主的利益着想,管理到位,服务贴心,才能博得业主满意。
【律师观点】
寻求第三方介入,比拒交物业费效果好
河北诚基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润奇:拒交物业费现象一般是如下流程。先是业主对物业服务不满,然后拒交物业费。接下来物业公司就会丧失服务积极性,双方不断博弈,恶性循环,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有的物业公司收不齐物业费最终选择退出小区,整个小区维护陷入瘫痪,伤害的还是整个小区业主的利益。王润奇说,在实际操作中,业主在表达自己诉求,维护自身权益时,可以向物业主管部门进行投诉,正当反映自己的情况,由主管部门出面远比业主自己处理效果好。也可以申请像业委会、居委会等第三方进行斡旋,维护自己的利益。
⑵ 物业因不交物业费起诉了业主,而业主又有正当理由,需要向法律提交什么东西
根据建筑质量保修办法,建筑给排水保修一般为两年。如果在保修期以内而不是人为原因回引起的答漏水,业主只能算占理的一方,如果在保修期外,就要看处理的过程中有无完整的报修和维修记录、协调过程对那一方更有利。举例说:业主发现漏水、没有和物业沟通就拒交物管费,那么业主不占理,因为首先违约的是业主,而发生过维修诉求而物业不作为,那么首先违约的一方是物业。
⑶ 小区业主拖欠物业费成为被告,为什么总能是物业胜诉
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其实真的应该分为两个方面来看待,根据新的物权法规定小区业主是不能,如果拖欠物业费是要负法律责任的,这是由法律法条规定的。可是如果小区业主或者是由小区业主成立的业委会,能够证明物业并没有尽到他们应有的责任的话,那么小区业主就很可能在司法程序上获得胜诉,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小区业主该如何取证?该如何确保自己的权利。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随着我们生活水平逐渐的提高,我们在住房在物业在一些其他的环境下都应该能够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且学会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们只有能够了解的更多,掌握的更多才能够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才会让自己住得更加舒心和安心。
⑷ 业主欠缴物业费小区公共用电被停,业主物业产生纠纷,相关部门该如何解决
据新闻报道得到的消息,此处小区的街道工作人员,已经驻守在这个小区,并且挨家挨户的上门收缴拖欠的物业费,而且这个小区的电力系统已经全部恢复,但是物业费还是有一部分没有上交,该街道工作人员表示,还是会尽快的把物业费收齐,然后由该小区的业主重新组成业主委员会,并且对社会招标,让该小区重新拥有符合资质的物业。
又派驻工作人员上门催收物业费,其实我觉得相关部门做出如此的处理,还是能够让满意了,并且该街道的工作人员也表示会帮助业主建立起一个正规的业主委员会,我认为在整次事件当中,相关部门做的还是相当不错的,但是我希望相关部门在今后的工作当中,能够对一些有资质的物业,给予一些帮助,让业主们有一个选择物业的平台,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解决一些不必要的纠纷。
⑸ 小区物业不做事还乱收费,业主应该如何团结起来维权
现在网上对物业公司负面评价太多,甚至好多人都说,应该取消物业公司,有街办、或者社区组织业主自治,原因呢?大都是物业不做事、乱收费,那么遇到这种情况,业主如何维权呢?
法眼扫描作为一名执业28年的资深律师,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物业公司应该立于服务业主,但现在主要是管业主
1、物业公司大都是开发商办的
开发商在出卖商品房的时候,考虑到后期的业主接收工作以及维修公司,大都自己设立一家物业公司对小区进行管理。一方面是为了善后,业主有问题最好在物业公司进行消化,免得投诉到新闻媒体或主管部门,那样对开发商更不利;二也可以再次利用物业服务挣钱,毕竟卖房子是一次性买卖,而物业公司是细水长流。
3、业委会应聘请律师作为日常法律顾问
业委会也可以聘请律师作为常年法律顾问,为业委会和业主提供法律帮助,让律师利用专业知识为业主维权。
⑹ 女业主凌晨小区遭猥亵保安目睹却未救,物业对其有何处置
网络上有一则新闻引起了网友的注意,就是有一名女子凌晨在小区的时候遭到了一名男子的猥亵,当时该名女子大声呼救,但是保安看到之后却并没有过去,就他甚至理都没有理他。网友问物业对其有何处置?物业已经将该名保安开除了。
还有人觉得既然是保安守护这个小区的平安,那么就应该保护这名业主。我觉得大家说的可能都具有一定道理,但是这名男子所处的职业是保安保安这个身份就注定了让他一定要保护业主的安全,所以她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被开除是正常的。希望以后他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
⑺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小区业主,不愿意交物业费
本人从抄来都是主动交物业费,袭不过我所在小区物业费的收缴率一直比较低,而且呈现越来越低的趋势。
个人觉得物业公司和业主双方都有问题,对于业主来说,任何一点不满都能成为拒缴物业费的理由,这些理由千奇百怪,大部分我都不能理解。
对于物业公司来说,内部管理混乱导致的工作效率低下是主要问题,其次因为收缴不上物业费,只能降低服务标准,降低服务标准又进一步导致更加收缴不上物业费。
物业是没法挑选业主的,所以个人建议从解决内部管理混乱与提升工作效率与形象入手。
⑻ 物业公司侵权,业主如何维权
1、合法成立的业主委抄员会与物业公司签订的物业协议是有效的。
2、如果小区业主都不知情的情况下成立的业委会肯定是不合法的。因为依据物业法及相关的物业条例,成立业委会是需要“双过半”的。
3、如果业委会不作为,权益受损害的业主,可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
⑼ 物业纠纷维权难 物业成为小区民主最大障碍
翻开报纸,每天都在发生因为“有理无处讲”“讲理没人听”而导致的业主与物业的激烈冲突——物业与业主不可调和的矛盾及引发的激烈冲突,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城市的一大隐患。
无数业主面对蛮横物业侵权时的无奈——维权成本极大,代价极昂贵,过程极艰难。
道理听起来总是很简单
有人会说,成立业主委员会啊,业主们联合起来捍卫自身的权利。然而,在尝试成立的过程中,你就会明白这是一件多么耗时、耗力、耗耐心的事,可能每一个已成立业主委员会的小区,都经历过坎坷。你需要越过无数的障碍,有的物业有恃无恐,也有开发商的蛮横霸道,少数社区管理部门的官僚作风,盖个章比登天还难;更要面对一部分业主的民主冷漠——很多人怕麻烦,觉得成立业主委员会是自己找事儿,不愿意参与,使程序无法推进。
成立业主委员会?哪有那么容易!
1、媒体信息中的负能量
有些物业虽然很差,只知道收钱而不提供服务——但忍着似乎也能过去,一说要成立业主委员会,所有隐藏的矛盾都立刻以激烈的方式暴露出来。每天的新闻,经常在传递着关于成立业主委员会时的种种负能量,各种刁难,各种冲突,这种新闻见多了之后,使很多小区都不敢成立业主委员会。这也是各大城市的小区业委会成立比例极低的重要原因。
2、物业公司与业主的冲突
种种冲突中,最直接最激烈的就是业主与物业公司的冲突,笔者一个总体的感觉是,物业公司已经成为小区民主最大的障碍。在各种新闻的描述中,常能看到一些物业公司在发生冲突时的蛮横霸道,拒不撤离,断水断电威胁业主,甚至雇佣流氓恐吓业主,为业委会的成立设置种种障碍——有评论称,个别物业公司已经严重地黑社会化。然而,这些都是表象,问题并不都在物业公司的唯利是图,而是背后存在一个制度性的症结。成为业委会障碍的不仅仅是物业公司,而是一个以开发商和物业公司为中心的利益链条。
3、成立流程阻碍重重
虽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为了鼓励小区成立业委会,相关部门进行了很多改革尝试,又是简化业委会成立的流程,又是敦促小区和街道管理部门积极推进。可因为这样的改革触及庞大的既得利益,又没有理顺权力关系,所埋下的问题带来了制度化的冲突。比如很多地方都规定,街道办事处是业委会成立的指导部门,可正如马少华老师所说,没有权力边界的指导会沦为刁难。他说:正当自己的小区业委会准备按规定程序“备案”后行使管理权力之时,却在街道办事处遇到了阻碍。原来,“备案表”需要居委会、办事处盖章,受办事处委托全程参加了筹备工作的居委会早早地就盖好了章,可办事处却说:“我们不知道你们符不符合程序。”因此到现在也没给盖章。大家感到疑惑:“备案”是什么性质,是一种权力吗?还是一道门槛?
这样的设计,使很多酝酿中的业委会陷入证明“你妈是你妈”的行政刁难中。成立业委会是解开小区冲突死结的唯一途径,可因为旧物业、开发商的阻挠,一些管理部门屁股又坐在开发商那一边为业委会设置种种障碍,形成强大的利益阻挠,有着强烈的社区民主欲求却非常分散的业主,面对这种阻挠时充满无力感。问题也许出在,此前这个问题上的改革过于迁就物业公司和开发商这个利益集团,纵容着物业公司成立小区民主的障碍,使作为小区主人的业主面对“反客为主”的物业公司时无比弱势。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5-09-16,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点击查看更全面,更及时,更准确的新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