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提高警惕,选择大型、正规销售者购车。切莫贪图便宜轻易相信价格优惠明显低于市场价的不知名销售者的广告,并尽量避开购车的高峰第二,仔细阅读,明确条款内容,并依约履行。消费者在签订机动车买卖合同时,一是要识别抬头,观察与对方签订的是购车合同还是购车服务合同,如果是购车服务合同,则此时对于消费者而言签订合同的另一方只是提供介绍销售信息的中间人,消费者此时一定要谨慎,或者停止与所谓的销售方签订合同,或者要求销售方明确告知实际的车辆出卖方并与真正的出卖方签订合同。二是要关注备注,不良商家经常在合同的末尾处加注部分条款排除己方的责任或者增加消费者的给付内容,消费者发现加重己方责任的不合理条款时应立即拒绝签署。三是要明确内容,消费者不要轻信销售方的口头承诺,务必将车辆价格、优惠承诺、违约责任等重要信息写入合同,且务必表达明确清楚,切勿在合同中留出空白,给销售方变造的机会。四是要依约履行,合同签订后,消费者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付款、提供一应购车手续等义务,并监督合同相对方履行交车、代办各种税费、保险等义务。
第三,留存证据,警惕商家欺诈,并及时投诉。消费者在签订合同后一定要注意保存购车合同原件、购车发票和车辆合格证,在提车时要仔细检查车辆、内饰装潢等配置是否与承诺相符,如发现销售方存在违约情形,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并留存相关材料,以方便今后诉讼。消费者在购车过程中,如果发现经办人员发生变化一定要仔细询问,保留所有与该方签订的书面证据,发现可能存在欺骗时及时停止签订合同及付款。如果销售方此时强行要求签订合同,并采取威胁等非法暴力手段时,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及时报警处理。
期。
B. 消费被骗了该去哪个部门投诉呢
1、报警。需要说明抄的是,各地的报袭警电话都是110,不会是其他的号码。报警后,虽说挽回损失的希望不大,但还有万一的机会。2、长点心。以后别再上这种当。要牢记这句古语:“吃一堑,长一智。”也不要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了。特别是像网k络h刷t单,网a络a兼a职之类的骗局。3、把自己的经历说出来,警示他人。让善良的无辜之人不再上当受骗。4、需要强调的是,不要相信网络黑客什么的会给你找回钱财,全部都是先收你费,然后把你拉黑的。相信黑客能找加被骗钱财的,往往是另一个骗局的开始。5、如果是支付宝转账,这是即时到账交易,一旦支付成功,款项就已经进入他人账户,无法退回。可以尝试联系支付宝的工作人员,反馈被骗情况。把对方支付宝账户举报核实,如果核实情况属实,支付宝会把对方账户进行相应的监管和限权,以免其他人继续受骗。
C. 经济纠纷怎样投诉
我国公安部1989年、1992年、1995年分别颁布了《公安机关不得非法越权干预经济纠纷案件处理内的通知》、《严禁公安容机关插手经济纠纷违法抓人的通知》、《严禁越权干预经济纠纷的通知》。这些规定就是为了限制警察非法干预经济活动、民事纠纷。实践中,虽然防止警察以权谋私等有好处,但很多情况下,经济犯罪,警察也以经济纠纷为由不予立案。如果你的纠纷就是属于民事纠纷,那么投诉公安机关没有多大意义,更好的方式是通过法院诉讼解决。如果要投诉,可以拨打本地的12315热线或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投诉。
D. 消费者投诉找哪个部门
找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消费者协会、企业主管部门、商检部门和人回民法院。
所谓消费者投诉答,是指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与经营者发生消费权益争议,从而提出的书面或者口头上的异议、抗议、索赔和要求解决问题等行为。
为了规范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程序,及时处理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发生的消费者权益争议,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2014年2月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务会审议通过并向社会公布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办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62号),自2014年3月15日起施行。
E. 遇到消费纠纷,连工商局都不能处理的应该找谁
保留证据,然后向复仲裁制机构申请仲裁,如果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你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三十九条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消费经济纠纷找谁投诉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四十条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销售者赔偿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向销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销售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或者其他销售者追偿。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
属于生产者责任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销售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服务者要求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