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别人多次恶意打12345举报,一直没有查出问题,举报人有什么罪吗
不违法,但是这块推荐你跟环保部门沟通,坐实是恶意举报的话,你们可以商量以后还是这个问题的举报是否就算恶意举报不给予理会,这样也不用整天跑来跑去浪费人力物力,也影响你们正常的工作
⑵ 恶意投诉算犯法吗
专家呢 专家在哪?
我先答下 算
具体等专家来回答你吧 应该是诽谤罪或别的什么罪吧
⑶ 举报他人违法吗
1、举报人是否会承担法律责任,要认定是否是恶意举报。如不是,则不需要负法律责任;如果专是恶意举属报,被举报的一方可以起诉举报人诬告陷害罪。
2、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这里的“他人”,是指所有的第三人,既包括一般的干部、群众,也包括正在服刑的罪犯和其他在押的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诬告陷害他人,必须是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为目的。如果不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为目的而捏造事实诬告的,如以败坏他人名誉、阻止他人得到某种奖励或者提升等为目的而诬告他人有违法或不道德行为的,不构成本罪。
3、《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第17条的规定,诬告陷害罪的主体是任何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属于一般主体。但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诬告陷害罪的,从重处罚;虽已年满16周岁但不满18周岁的人犯诬告陷害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⑷ 对恶意举报、编造违法事实的行为如何处理
答:对恶意举报、编造违法事实的行为,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据有关规定追究举报人的责任回;举报事项造成严重答后果、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政策依据(以上问题依据下列文件):
1.《关于统一2008年度各项社会保险缴费工资基数和缴费金额的通知》(2008年3月25日 京社保发〔2008〕22号)
2.《关于调整本市部分社会保险缴费问题的通知》(2008年12月31日 京劳社保发〔2008〕237号)
3.《关于进一步规范缴费工资申报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2008年12月31日 京劳社保发〔2008〕238号)
4.《关于印发〈北京市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奖励试行办法〉的通知》(2008年3月26日 京劳社督发〔2008〕101号)
5.《关于印发〈北京市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案件受理和奖金申请、发放程序〉的通知》(2008年5月21日 京劳社督发〔2008〕109号)
⑸ 如果我恶意举报会有什么后果
如果因恶意举报.如果致被恶意举报的人.人身精神受重大的损害可以追究刑事责任..比如对方像你所要赔偿.拘留等等..
⑹ 恶意举报,但未造成什么影响。是否违法
对于违法修建的房屋,公民有权向相关部门进行举报,不存在恶意投诉的回情形。对于违法修建的答房屋,请自行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具体情况,请自行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规定及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七十六条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对非法占用土地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⑺ 对恶意投诉人进行行政处罚的法律依据
看是什么投诉了。
如果是向公检法等司法机关恶意举报你,那么构成诬告陷害罪专,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属
如果是向公安举报你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那么也构成诬告陷害,但是不构成犯罪,你有证据可以向公安机关举报,可以对其进行治安管理处罚。
如果是向你工作单位假投诉之类,这个是你们单位自己处理的问题了,你对其没有太大的办法。
侮辱诽谤都必须对不特定人公开,造成社会负面评价,不公开的话,不构成侮辱诽谤。
⑻ 恶意举报别人会受处罚吗
对方不是据实举报,涉嫌诬告,情节严重的情况下,涉嫌犯罪,你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对方构成诬告陷害罪,对方要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另一方面明确举报人的义务,要求其如实提供身份证明、实际居住地址、联系方式,如实陈述举报情况或是简单的一些证
据材料。当然,执法部门应当对举报人的相关信息严格保密。建议通过法规或规章的形式,对恶意举报的行为明确处罚方式,例如对被诉单位造成损失的,被诉单位
可向人民法院提出民事诉讼,向举报人索赔,行政执法部门可以出庭作证;对利用恶意举报不正当竞争的,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查处;对利用恶意举报要挟他人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必须注意的是,对恶意举报的认定必须慎重,必须明确其主观故意,对于那些仅仅是道听途说急于立功或是出于善意但认识错误产生误解的群众,仍然应当以批评教育为主,不可一概处罚。
⑼ 收件人恶意投诉快递员并且对快递员造成财产损失属于什么行为
恶意投诉,可能违反多项法律法规
:
一是可能符合《刑法》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以获得财物为目的,其行为表现就是以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获得他人财物,符合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
二是可能符合《刑法》诈骗罪的构成要件。若投诉人虚构投诉事由,如自行藏匿、损毁快件等,以此欺瞒快递员或者快递公司,要求进行赔偿的,则可能构成诈骗罪。
三是可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该法第二条规定,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若投诉人的行为侵害他人财产权利又不够刑事处罚,可依据本法给予处罚。
四是可能违反《合同法》中的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在快递合同中,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存在对等的权利义务关系。如果消费者提出明显不合理的投诉理由,对经营者进行投诉,则违反了合同法第五条、第六条规定的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五是投诉人还可能违反《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如果涉嫌对快递公司或快递员名誉的损害,则违反了该法第二条等关于公民名誉权等规定。
此外,抛开本案的特殊条件,在一般情形中,恶意投诉还可能构成其他违法或犯罪行为:
一是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若行为人通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进行恶意投诉,其目的是为了损害其他商家的商誉,且给被投诉的商家造成重大损失的,如致使被投诉的快递企业无法开展正常的商业活动,则该恶意投诉行为可定性为商业诋毁行为,受《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的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规制。
二是可能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如果投诉人为市场竞争者,与被投诉者存在竞争关系。以恶意投诉为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的,应受《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