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商家起诉消费者名誉侵权

商家起诉消费者名誉侵权

发布时间:2021-01-18 11:32:38

『壹』 请教关于名誉权纠纷案的相关问题

一、民法中对侵害其名誉权是如何规定的?:
1、关于相关的法律依据:不只是“民法”,具体规定散见于《民法通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法通则》适用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名誉侵权的司法解释等。
(1)《民法通则》第101条:“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修改稿)第160条:“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10、11条。

2、关于名誉侵权的界定:
(1)名誉侵权的概念:名誉权是公民、法人享有的以其名誉受利益为内容的权利。【名誉权】以【名誉】和【尊严】为客体,名誉指:社会对某一公民、法人的思想品德、信誉才干等方面的评价;尊严指:公民个人依据社会所给予的评价对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个人品质等方面的自我评价。
损害公民、法人名誉和尊严的违法行为,就属于侵害名誉权。
(2)名誉侵权的构成要件是:一是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对受害人的名誉进行毁损的恶意; 二是行为人【客观上】是否有【捏造事实】或【散布虚假事实,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侮辱或诽谤他人,以及【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者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损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 三是受害人是否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 四是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3)侵犯名誉权的常见方式:有侮辱和诽谤。侮辱是指用暴力或其他方式欺负他人,贬损他人人格的行为,包括:暴力侮辱。如当众撕破妇女衣服,让其出丑等。二是口头侮辱,即用语言嘲笑、辱骂他人,使他人蒙受耻辱,败坏声名。如,当众辱骂某妇女为“*妇”,使该妇女蒙受耻辱,三是书面侮辱,即通过书写文字、图形对他人进行侮辱,侵害他人名誉。如,以大字报或者漫画丑化他人形象等。
诽谤是指行为人捏造、散布虚假的事实,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即捏造虚假事实并予以传播。诽谤只能以言语的方式进行。言语可以是口头言语,即口头将捏造的虚假事实进行散布,败坏他人名誉;也可以以书面形式进行诽谤,即通过书写文字散布捏造的、无中生有的虚假事实。
侵害名誉权的另一种主要表现形式是陈述有关他人名誉的事实而损害名誉权。陈述有关他人名誉的事实,可能是真实的事实,也可能是捏造的虚假事实。如果行为人有意以损害他人名誉为目的或者具有损害他人名誉的动机而陈述有关他人名誉的事实,尽管陈述的事实是真实的,仍可能构成侵害名誉权。常见的情形是行为人披露他人的隐私,在侵害他人隐私权的同时,也侵害他人的名誉权。行为人因故意或者过失陈述有关他人名誉的事实,该陈述事实与客观事实有出入,导致他人名誉受损的,也构成侵害名誉权。

二、如果我所公布的资料全部是真实的,是否构成侵害其名誉权?相关依据?:
(1)如果您们只是陈述事实,并没有借此机会诽谤、诋毁宝利的动机、也没有使用侮辱该公司的字眼,就不构成名誉侵权;
(2)但如果您们有以上的情形,可能会构成名誉侵权。比如,在您的博客中我看到的“难道宝利集团的人都作了‘良心切除’手术”、“无耻的开发商!”等字眼。
(3)但是,即使是您们有借机对宝利公司诽谤、诋毁的动机和行为,也要以这行为对宝利公司的名誉造成了伤害后果才能构成名誉侵权,而且侵权的责任大小、程度要以侵权行为的程度、影响、造成的后果相对称。
(4)不管是您们在街头公布的内容还是媒体报道的内容(好像还没有媒体介入?),要区分以下情况:一是所述情况基本真实、且没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的:不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二是所述情况基本属实、但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三是所述情况的基本内容失实,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认定侵害他人名誉权。

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问: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引起的名誉权纠纷,如何认定是否构成侵权?
答:消费者对生产者、经营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但【借机诽谤、诋毁,损害其名誉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
新闻单位对生产者、经营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内容基本属实,没有侮辱内容的,不应当认定为侵害其名誉权;主要内容失实,损害其名誉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

三、如果我所公布的资料全部是真实的,这种做法是否有不当之处?相关依据?
(1)只要材料全部真实,这种做法并无不当:您们是在与开发商充分协商无果、又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请求帮助和调解也无效之后才在街头公布事实真相,属于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正当行为。您们还有权向消费者协会申诉、向媒体投诉,这都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依据是:
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六条 :“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国家鼓励、支持一切组织和个人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社会监督。
大众传播媒介应当做好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宣传,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②第八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③第十条 :“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④第十一条 :“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⑤第十五条 :“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2)但是,做法虽然并无不当,但在实施此行为中应注意用词,就事说事,不能使用过激言词,以免有侵犯他人名誉权的嫌疑。

四、我应诉此案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1)如果是我,应诉时我会对对方提交的有侵权动机、侵权事实、对方有损害后果的证据进行质疑,说明您方只是想维护自己为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在屡次协商无果的情况下才出此政策,一生积蓄的投入,没想到得到的不是入住新居的欢喜,却带来了无尽的烦恼,人到中年,只想安居,哪个愿意在街头哭诉?屡次协商无果,哪个会不急?您方并没有在问题出现之初就采用这种办法,证明您方并无侵犯对方名誉权的主观故意和过失; 其次,您方的行为影响有限,只是在来宝利公司办事的人群中得到一定回应,并没有对宝利公司的名誉造成严重侵害;再次,您方只是用图片和文章陈述事实,并没有侮辱和诽谤之词,没有侵犯对方名誉权的行为。

(2)您方应注意收集己方无侵权动、侵权事实的证据,比如:之前屡次与宝利公司交涉、与政府信访办协商的证据,在街头陈述的文字和图片中没有过激言词的证据等。

(3)提供您所购房屋确实存在质量问题的证据,如建筑业内人士(专家更好)的看法、对房屋水泥标号的鉴定书、房屋没有通过竣工验收的证明等。

『贰』 如果消费者提出不合理要求,怎样才能保护商家名誉和利益

最简单省事的办法就是让步跟顾客协商,让对方消除对商家的影响。但对方属于刁民的话,你也不用怕,直接发律师函给他要求其消除影响外,另追究其对商家造成的名誉损失,刁民再刁也会怕硬的,只要商家不理亏是不用害怕刁民的。但切记你们的态度一定要积极,不要消极对待。

『叁』 “茶颜悦色”被诉商标侵权获胜后,反诉“茶颜观色”不当竞争,你支持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些商家进行与一些知名品牌碰瓷的现象。比如说像之前的知名品牌雕牌洗衣粉,有很多不良商家取名叫周住牌。还有立白洗衣粉被很多不良商家取名叫做立自洗衣粉。

不要盲目的去抄袭别人的原创品牌,像这样的碰瓷现象企业是不会长久的。就算获得成功也是只能获得一时间的财富,不可能持续盈利。毕竟消费者们是由于原来的原创品牌造成了误解,才去这些侵权的商家店面去购买商品。倘若被消费者发现自己所买的产品并不是原创品牌,会对这个抄袭品牌造成一定的名誉上的贬低。所以这些商家们应当规范自己的行为符合和遵守法律法规的规范,共同的维护好良好的市场秩序。

『肆』 自主创业,遭遇不良分子故意摸黑,一记者未经核实擅自发表虚假消息误导消费者造成合法企业名誉严重受损

合理.可以用法律诉讼他们.谁侵犯了你的权利你就起诉谁. 创业之前要多懂些法律.好面对有些突发事件.

『伍』 衣冠不整者禁止入内是否侵犯他人名誉权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版、受尊重权等各项基本权权利。而企业作为经营者也享有合法的经营权,有按照自身的经营理念来运作日常管理活动和面向社会提供商品、服务的自主权利。

酒店将“衣冠不整者禁止入内”以店堂告示的方式告知来此消费的消费者,目的是为所有消费者创造一种文明有序的良好消费环境。该做法在行使经营权方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人们作为选择在该店的消费者,就应尊重该店一贯形成的文化氛围。

例如穿着虽为短裤、拖鞋,但干净整洁,不属衣冠不整之列,酒店不应该将其拒之门外。但酒店的这种行为,并不违反法律规定,只是违背了“公序良俗”的原则。

酒店根据他们的经营习惯和进入者衣着情况,指出其衣着不符合该店要求,同时请其改时间再来。这种做法在言语、动作上均不构成对人格的侮辱,所以构不成侵权。

『陆』 最近的新闻 要求能用 消费者权益,或知识产权,或生命健康权,或名誉权,隐私权等至少两项权利解释 急急

企业应当如何选择适当的途径保护自己的商品外观呢?一般来讲,最常见的方式就是立体商标与外观设计专利了。两者看似都是对商品的外型进行保护,实质上却有所区别。

首先,两者的作用不同。立体商标指的是一种“标志”,对显著性和识别性要求较高,消费者通过立体标志应当能够轻易识别出商品或服务的来源,以实现企业间的合理竞争;而外观设计专利是一种“外形”,更多强调设计的美感与应用性,消费者通过产品外形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

其次,两者受保护的范围与时限不同。立体商标在核定使用的全部商品或类似商品上都可以获得保护,与该立体商标相同或相似的商业标志都会被认定为侵权,保护期限为十年,期满可以续展;而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范围以产品在照片中的设计图样为准,保护期限为十年,期满即进入共有领域。

第三,审查难度与权利稳定性不同。立体商标的审查较为严格,权利较为稳定;而外观设计专利没有严格的实质审查,但由于色彩、形状或图案都是专利保护范围内的要素,且没有细致的文字说明,因此对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确定及侵权的认定都存在部分问题,权利稳定性要稍差一些。

综上所述,企业应当根据自身情况,合法合理的选择适合自己的保护途径,对自己的商品外观进行周到全面的保护。同时,在另一方面,也要提醒企业尊重知识产权,将对他人的学习成果转化为经验与意识后创意出新的作品,而不是“一抄了之”。毕竟,在新时期“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只有精彩的“原创”,才是企业做大做强的立命之本。

『柒』 女子意外看到自己在医院身体整形视频,医院侵权了吗

我认为是侵权了的,整形医院没有经过当事人的同意,或者是没有去询问女子是否可以将自己整形的视频来作为广告进行宣传,所以是侵权的

医院通过对女子整容视频的运用侵犯了女子的知情权以及肖像权,甚至严重的可以追溯到女子的名誉权

不论是两种纠纷中的哪一种,都对消费者本身有着一定的损害,或者是精神上面的,或者是身体上面的,所以说都是对消费者权利的一种侵犯,当然,如果在消费者面对这种侵犯时,更应该要坚决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要让一些非法机构利用自己的胆怯有机可乘,侵犯自己的权益和利益。

『捌』 消费者对销售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评价,但借机诽谤、诋毁,损害其名誉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

你也可以到淘宝上对他进行投诉啊!!现在网络都是实名制的,所以对大家都应该是平等的哦

『玖』 消费者被保安搜身,保安侵犯了消费者的身体权、名誉权还是隐私权身体权、名誉权和隐私权有何关系

1,侵犯了消费者的人身权
2,关于你说的关系,我给你举个例子就明白啦

你的不版想别人知道的事情比如与权众不同的身世,不可见人的癖好等别别人披露,是侵犯隐私权,保安搜身是侵犯人身权,别人说你坏话,编造谎言贬低你人格,是侵犯名誉权

阅读全文

与商家起诉消费者名誉侵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社区矛盾纠纷排查汇报 浏览:352
新疆公共就业服务网登陆 浏览:316
侵权著作权案件审理指南上海 浏览:145
马鞍山陆建双 浏览:853
北京东灵通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浏览:6
海南证券从业资格证书领取 浏览:846
成果有男票吗 浏览:828
知识产权法04任务0001答案 浏览:691
马鞍山519日停电通知 浏览:977
马鞍山金鹰营业时间 浏览:91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 浏览:714
贵州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29
买家投诉发票 浏览:251
普通护照的期限 浏览:766
发明文言文 浏览:523
国培线下专题研修成果 浏览:577
马鞍山苏丛勇 浏览:109
人民的名义侵权问题 浏览:53
全椒到马鞍山汽车时刻表 浏览:899
logo可用字体版权 浏览: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