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使用百度搜索的图片涉及侵权吗
1、使用网络搜索的图片,只要符合《著作权法》第22条第1款的规定,就不涉及侵权,否则,就可以有涉及侵权。
2、网络搜索的图片是有著作权的,但对著作权的行使,法律作出了限制。《著作权法》第22条第1款规定:“ 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二)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三)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四)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
(七)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八)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
(九)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
(十)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
(十一)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
(十二)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3、只要是符合上述规定的使用,就不属于侵权行为,否则,就可能涉及侵权。
㈡ 按照权利人的通知删除含侵权内容的链接后,搜索引擎服务商还承担侵权责任吗
北京中细软集团有讲。在接到权利人的通知书后,断开与侵权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链接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㈢ 获取百度的搜索结果,这样的网站会不会侵权违法呢
网络就是给大家搜索资料,提供方便的嘛.
不然还有何用处???
㈣ 关于自制音乐搜索网站的侵权可能性
一般学习目的最多是在学校校内网络而不是校外,你即使是免费提供给别人,你的音乐也需要有版权,比如说一场音乐会,可能歌手不收费,是免费参与,但是主办方是要付版权的
学习目的一般不开放
㈤ 咨询下关于搜索软件是否侵权的问题
这种软件多的是,你只是提供了一个专属搜索工具,同时该工具具备下载功能,专如果该小说从网上可以被搜索属到,那所有人都可以看到,你的下载只是提供了一种功能,你并没有侵犯对方的版权,就好比菜刀,同样也是工具,用来对付人肯定是犯法,用软件的人通过下载后再去将其应用到其他地方那才是侵犯人家的版权。你大可放心。
㈥ 百度的搜索链接不侵权吗
网络现在全部改成只提供链接,所以是不侵权的.
没有提供下载的按钮 呵呵````所以就是不侵权...
也属于一个法律的盲区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_^
㈦ 如何确定提供搜索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侵权链接应承担的责任
根据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规定:权利人认为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回务所涉及的网络作品答,侵犯自己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可以向该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交书面通知,要求其删除该网络作品。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权利人的通知书后,应当立即删除涉嫌侵权的网络作品,并同时将通知书转送提供网络作品的服务对象;服务对象网址不明、无法转送的,应当将通知书的内容同时在信息网络上公告。”
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权利人通知后不进行删除而产生的法律后果,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㈧ 搜索引擎关键词包含注册商标名称,构成商标侵权吗
商标侵权的形式(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相同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可能造成混淆的;(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权的商品的;(三)伪造、擅自制造与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与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的;(四)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五)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误导公众的;(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加工、生产工具、生产技术或者经营场地等便利条件的;(七)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的字号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或者以其他方式作突出其标识作用的使用,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八)复制、摹仿、翻译他人注册的驰名商标或其主要部分在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上作为商标使用,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九)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注册为域名,并且通过该域名进行相关商品宣传或者商品交易的电子商务,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十)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㈨ 请问如何确定提供搜索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侵权链接应承担的责任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为服务对象提供搜索或者链接服务,在接到权利人的通知书后,根据本条例规定断开与侵权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链接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但是,明知或者应知所链接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侵权的,应当承担共同侵权责任。”
对此条规定有以下理解:第一,提供搜索或者链接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应进入“避风港”,除非权利人向其发出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十四条所规定的通知;第二,搜索引擎对搜索内容的合法性不具有预见性、识别性和控制性,网络服务提供者不负有主动注意所搜索、链接内容合法性的义务。
一、“避风港”原则适用的条件
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看,网络服务提供者不承担赔偿责任或者不承担共同侵权责任,需符合两个条件:在接到权利人的通知书后,根据本条例规定断开与侵权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链接,或者对所链接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是否侵权不明知或者应知。因此,权利人发出通知,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赔偿责任的前提,但并非唯一条件;即使权利人没有通知,但网络服务提供者明知或者应知所链接的录音制品侵权而仍然提供搜索、链接的,也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应是对“避风港”原则较为准确的理解。
二、提供搜索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过错的判断
关于提供搜索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过错的判断。从民法来说,判断行为人有无过错,要看行为人对其行为的不良后果是否能够和应当预见,要以行为人的预见能力和预见范围为基础,又要区别通常预见水平和专业预见水平等情况。(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 陈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