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成果語種

成果語種

發布時間:2021-10-26 03:44:53

A. 世界上有幾種語言

廣州日報2007年09月28日 13:24:
目前世界上總共有(大約)7000種語言,但從澳大利亞鄉村到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再到美國的俄克拉荷馬州,許多包含著當地人文歷史和風俗習慣的語言正在迅速消失。美國語言學家近日警告,世界上有大約一半的語言正瀕臨消亡,可能將在本世紀末完全被人類拋棄。事實上,幾乎每兩個星期就有一種語言從世界上消失。

語言學家正在研究失去的語言,語言學家大衛·哈里森博士(左)和美國拯救瀕危語言研究所主任喬治·安德森(中)正向查爾里·孟古達(右)進行語言實地調查,對即將消亡的阿莫瑞達格語進行記錄。阿莫瑞達格語是澳大利亞土著的一種語言,但現在只有查爾里一個人會講。
本報綜合報道目前世界上總共有大約7000種語言,但從澳大利亞鄉村到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再到美國的俄克拉荷馬州,許多包含著當地人文歷史和風俗習慣的語言正在迅速消失。
美國語言學家18日警告,世界上有大約一半的語言正瀕臨消亡,可能將在本世紀末完全被人類拋棄。事實上,幾乎每兩個星期就有一種語言從世界上消失。
過半語言無文字形式
阿莫瑞達格(Amurdag)語是澳大利亞土著的一種語言,但現在只有查爾里·孟古達一個人會講。阿莫瑞達格語之類的語言已經成了消亡速度最快的語言,因為它們將隨著唯一掌握者的去世而消亡。與此類語言相比,那些雙語社會中的語言消亡速度要相對慢一些,這些社會中的本土語言會逐漸地被那些在學校、市場以及媒體中佔主導地位的語言所淹沒。
來自美國國家地理學會與美國拯救瀕危語言研究所的研究人員18日公布的研究報告表明,目前世界上有5個地區的語言消亡速度最快。這些地區是:澳大利亞北部、南美洲中部、北美洲太平洋沿岸、西伯利亞東部以及美國的西南部與俄克拉荷馬州。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地區能夠講多種語言的本土人越來越少了。該研究報告將發表在10月份的美國《國家地理雜志》上。
美國斯沃斯莫爾學院的語言學副教授大衛·哈里森18日晚在接受電話采訪時表示,有大約一半以上的語言沒有文字形式,這些語言因此「極易被人們拋棄並很快被遺忘」。這些消失的語言沒有留下任何字典和課本,而原先掌握這些語言的人群所積累的知識以及歷史文化也就缺乏書面的記載。
有的語言只有一人會講
為了識別和記錄那些處於瀕危狀態的語言,研究人員啟動了一個長期研究項目。為了這一研究項目,哈里森博士和美國拯救瀕危語言研究所主任喬治·安德森以及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的攝影師克里斯·瑞奈爾一起到世界上許多地方進行了實地調查。
研究人員將調查重點放在當地居民獨特的口語而不是語調上。他們拜訪了各種瀕危語言的為數不多的掌握者,並對這些語言的基本詞彙進行收集整理,個別的研究項目甚至持續了3年到4年時間,研究人員花了大量的時間記錄人們的講話、整理語言的文法以及為當地孩子們提供用這些晦澀的語言所寫成的讀物。通過這些活動,研究人員試圖保留這些語言的完整語系。
澳大利亞目前有大約231種瀕危語言,研究人員在該國北部地區拜訪了現存的3名能夠講麥嘎裼克(MagatiKe)語的人,他們還在該國西部地區拜訪了現存的3名能夠講亞伍如(Yawuru)語的人。安德森透露,他們在今年7月份拜訪了目前世界上唯一能講阿莫瑞達格語的人,而阿莫瑞達格語是一種已經被宣布消亡了的澳大利亞北部地區的語言。這位能講阿莫瑞達格語的人名叫查爾里·孟古達,他從已經去世的父親那裡學會了這種語言。「這種語言可能永遠無法復興,但我們至少對它進行了記錄。」安德森說。

木佬語僅兩位八旬老人會講

中國有56個民族,那中國現在到底有多少種語言呢?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成果發布會暨《中國的語言》出版座談會近日在京舉行,會議公布了中國的語言國情:中國境內現有五大語系,129種語言,這並不包括各語種下的方言。

商務印書館新近出版了《中國的語言》,這本書是由中國社會學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孫宏開、胡增益、黃行主編,國內少數民族語言學界90多位專家共同編寫的。經過專家們的調查研究確認,書中收入了中國境內現有的五大語系129種語言,其中漢藏語系76種、阿爾泰語系21種、南島語系16種、南亞語系9種、印歐語系1種、混合語系5種,此外還有1種朝鮮語,尚難界定合適的語系。
專家介紹,《中國的語言》一書所展示的129種語言,有40多種語言首次公布,其中有的語言是剛剛發現。例如一種特殊的語言:「倒話」,它作為母語使用於青藏高原東部、四川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縣境內,僅有2685人使用。
書中展示的129種語言中,有117種語言是已經瀕危或正在走向瀕危的。其中已經瀕危的21種,邁入瀕危的64種,臨近瀕危的24種,沒有交際功能的8種。在這些語言中,有的使用人數已不足千人,有的更少。比如木佬語,根據調查,目前僅有兩位80多歲的老人會講;而滿語、赫哲語、蘇龍語、仙島語等使用人數都不足百人,這些都屬於「瀕危語言」。
眾所周知,語言中蘊含著各個族群豐富多彩的認知成果和經驗結晶,每一種語言的消失都是人類文明成果寶庫中的損失。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國家戰略資源需要保護,自然生態需要保護,人文生態需要保護,那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這些語言呢?
「黨和國家一直高度重視和保護中國語言的多樣性。但在新的時代里,如何處理漢語和少數民族語言的關系?如何處理母語和外語的關系?這些都是值得中國人共同關注的大問題。」出席會議的國家語委副主任、教育部語信司司長李宇明說,「現在中國的網民數量已是全球第一,中國人如何使用自己的語言來傳達信息,已經不僅是一個語言的問題,而是一個關繫到國家發展的大問題。國務院即將立項,開展新一輪對中國語言的全面普查,以便更好地掌握、保護和發展中國的語言資源。」

新華社:滿語瀕臨消亡 專家建議搶救 2005年11月29日 08:48:36

【解說】您能聽懂這兩位老人的對話嗎?這是滿族的語言,簡稱滿語。我國滿族人口有1000萬,而目前會說滿語的卻很少。據稱目前唯一保留著滿語交流的是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的三家子滿族村,但也不足百人。

【同期】黑龍江省富裕縣副縣長 趙金純:「黑龍江省富裕縣三家子村,這一個村保留語言,也可以說是世界的唯一的語言活化石基地,為什麼說活化石基地,如果說這個村的老人一旦故去了,語言消亡了,可能再拯救滿族的語言或者說再想挖掘這個語言,可能在這個地球上就消失了。」

【解說】據介紹,20年前,滿語還是三家子滿族村村民語言交流的主要工具,而現在只有70歲以上的老人能夠熟練使用滿語交流,30歲以下的人則完全聽不懂。

我國現存滿文檔案史料約200多萬件,而專門研究人員不到百人。自清朝建立後,凡涉及到國家重要機密文件和重要條約都用滿文來記錄。學者指出,如果滿語消失,黑龍江地區的早期歷史以及整個清代史研究將面臨永久性的斷流,很多史實再也沒有解密的機會。

【同期】黑龍江大學滿語研究中心主任 趙阿平:「在漢族擋案里有很多我們找不到的歷史過程或重要資料,在滿文擋案里翻譯或查找會得到,這部分檔案更加重要,有很多的對外條約,比如《中俄尼布楚條約》或其它一些條約,簽定的過程中它所使用的文字是滿文,滿文是作為清朝的代表文字行書於對外的外交關系。」

【解說】 近年來,國外一些研究機構加大了對滿語的研究力度。目前世界上有23個國家的學者在研究滿語。專家表示,滿族語言文化的搶救保存、發掘研究是一項綜合性的大課題,應協調民族、檔案、文化、旅遊、財政等相關部門聯合「大拯救」。

B. 世界上哪些國家有自己的語言

哇,這個問題好難。你好,我試著表述一下我看到的相關資料和相關想法啊~~
據東德出版的《語言學及語言交際工具問題手冊》說,現在世界上查明的有5651種語言。在這些語言中,約有1400多種還沒有被人們承認是獨立的語言,或者是正在衰亡的語言。有個學者說「我的印象中感覺有幾千種,具體多少也說不清,就去查資料,還真說不清。一般大概說當今世界擁有60億人口,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500多個民族,五六千種語言」。法國科學院推定為2,796種;國際輔助語協會估計有2,500至3,500種語言。

而現在語言,官方語言很多國家都差不多,比如聯合國大會通用語言就有漢語,英語,法語,俄語,阿拉伯語和西班牙語六種。這就是說,很多國家的怨言都是相同的,就是方言不一樣~~

這里跟你粘一個詳細的答案過來啊,請看:
英國、美國的通用語言為英語,且有不少英聯邦成員國和曾經的殖民地地區國家廣泛使用;
法國的法語,在歐洲、非洲、美洲、亞洲有不少地區廣泛使用;
俄羅斯的俄語,廣泛使用於前蘇聯地區成員國和東歐地區;
中國的漢語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使用人口,在東南亞地區也很有影響;
西班牙語是15、16世紀西班牙強盛時到處有殖民地,歐洲、美洲等都有不少國家用西班牙語做為官方語言,這也是聯合國的前身-國聯時期就開始使用直到現在;
1973年鑒於阿拉伯語在中東以及整個阿拉伯世界的影響也被確立為聯合國工作語言。
所以,哪些國家有自己的語言,這個問題真的好難啊。反正,中國有!

C. 把感興趣的科技成果用簡練的語言說出來

好奇心可以促成興趣的發展,有利於事業的成功。或:好奇心是培養開拓創新精神的起點。

D. 全世界一共有多少種語言

現在世界上查明的有5651種語言。在這些語言中,有1400多種還沒有被人們承認是獨立的語言,或者是正在衰亡的語言。

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有10種,它們依次是:漢語、英語、俄語、西班牙語、北印度語、阿拉伯語、葡萄牙語、孟加拉語、德語和日語。

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世界語和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

(4)成果語種擴展閱讀

語言(英文名:Language)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們進行溝通的主要表達方式。人們藉助語言保存和傳遞人類文明的成果。語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徵之一。

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進行思維邏輯運用和信息交互/傳遞的工具,是體現人類認知/識成果的載體。語言具有穩固性(傳承性/無限傳播能力,一定條件下可以受公共大眾共識保存)和民族性(物種性)。

E. 世界上最簡單的語言

世界上最簡單的語言是弗里斯蘭語和世界語。

這是荷蘭弗里斯蘭人的母語,使用人口不到50萬。但它是英語最緊密的同胞兄弟,屬於小小的北海日耳曼語分類的獨特語言。可以這么說,在8世紀的時候古英語和古弗里斯蘭語分道揚鑣開始獨自的發展。

盡管這兩種語言有著地理和歷史上的區分,但它們之間的相似性幾乎不可思議,有著幾乎一樣的詞彙,結構和語音。在語言學上有一種說法:「『Good butter and good cheese』 is good English and good Fries.」 (『好白脫和好乳酪』就是好英語和好弗里斯蘭語)。當響亮地說出這些句子時,英語和弗里斯蘭語的版本是可以互換的。

「拓展資料」: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們進行溝通交流的各種表達方式。人們藉助語言保存和傳遞人類文明的成果。語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徵之一。一般來說,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是世界上的主要語言,也是聯合國的工作語言。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世界語和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

據德國出版的《語言學及語言交際工具問題手冊》說,現在世界上查明的有5651種語言。在這些語言中,約有1400多種還沒有被人們承認是獨立的語言,或者是正在衰亡的語言。英文名Language。

語言是人們交流思想的媒介,它必然會對政治、經濟和社會、科技乃至文化本身產生影響。語言這種文化現象是不斷發展的,其現今的空間分布也是過去發展的結果。根據其語音、語法和詞彙等方面特徵的共同之處與起源關系,把世界上的語言分成語系。

每個語系包括有數量不等的語種,這些語系與語種在地域上都有一定的分布區,很多文化特徵都與此有密切的關系。語言是指生物同類之間由於溝通需要而制定的具有統一編碼解碼標準的聲音(圖像)訊號。語言又是符號系統,語言是人類的創造,只有人類有真正的語言。許多動物也能夠發出聲音來表示自己的感情或者在群體中傳遞信息。但是這只是一些固定的程式,不能隨機變化。

F. 全世界一共有多少種語言

現在世界上查明的有5651種語言。在這些語言中,有1400多種還沒有被人們承認是獨立的語言,或者是正在衰亡的語言。世界語言之間的差別如此之大,不同地方的人也許完全不能相互理解。有鑒於此,有人創造了人工語言以方便交流,例如世界語等。

盡管世界不同的文化和語言使用者之間存在著相當的差異,某些語言例如漢語、英語等在世界上被較為多數的人口所使用,而在某些地區或場合中形成互通的溝通媒介。然而隨著時代和文化的變遷,一部分的方言卻正在消失中;但同時新的辭匯或語言也被創造。

(6)成果語種擴展閱讀:

現在,語言起源理論可以劃分為兩種假說:連續性和非連續性假說。所謂連續性假說的基本思想認為,語言不可能突然之間形成,而是有一個過程,一定是由人類的靈長類的祖先早期的前語言系統演變而來的。非連續性的假說則認為,語言有一些獨一無二的特徵是在人類演化過程的某個時間段中突然出現的,跟人類基因演化和突變也是有關的。

過去對連續演化研究得比較多,也有很多的假設。現在還在繼續研究的人當中,有的認為人類祖先由姿勢產生了跟語言有關的符號系統,有聲的語言也隨著人類的進化慢慢產生出來。也有人認為,語言是模仿自然界的聲音,或者是一種感嘆。

有的學說認為人是能夠製造工具的動物,語言也是由勞動創造的。比如,我們的祖先在協同勞動時需要交流,由比劃產生了有聲的語言。但因為直接的證據很少,對語言的起源要做實證研究是比較困難的。近十年以來,隨著科學的進步,就可以用新的方法進行研究了。

比如,可以由化石來看人類的解剖學特徵,觀察是如何演進的,也可以用計算機來模擬這個過程。也有的學者比較強調語言的社會性、人的社會文化認知對語言起源的影響。

G. 全世界一共有多少個國家,多少種語言

據聯合國調查,目前全世界大約有多少種語言?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它是以語音為物質外殼,以詞彙為建築材料,以語法為結構規律而構成的體系。世界語言十分復雜,專家估計大要有5000-7000種。但是我們應該注意到各國的學者所統計的結論是相差懸殊的,其說法也極不一致。根據德國語言學家在1979年的統計,當時世界上已經查明的語言有5651種;有個學者說「我的印象中感覺有幾千種,具體多少也說不清,就去查資料,還真說不清。一般大概說當今世界擁有60億人口,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500多個民族,五六千種語言」。法國科學院推定為2,796種;國際輔助語協會估計有2,500至3,500種語言。
世界上究競有種多少語言?美國雜志《紐約客》統計後說有「成百上千」種;《大不列顛網路全書》稱有「近千種」;世界最暢銷書籍《聖經》的外語譯本截止1997年就達2197種,語言種類多餘文字種類,《聖經》至少證明世界語言種類應多於2197種。迄今比較精確的統計數字來自人類學家,他們通過民族研究發現世界語言有6809種。其中,亞洲是世界語言種類最多的地區,達2197種,非洲其次,2058種,太平洋諸島1311種,美洲1013種,歐洲則只有230種。就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多方言的發展中國家,共有80餘種民族語言,30餘種文字。這6809種語言的統計數字,真有這么精確嗎?很多研究者並不這么認為,「你數得清世界上有多少種麵包嗎?數字每天都在變。」賓西法尼亞斯沃斯摩爾學院的大衛·哈瑞森和德國邁克斯·普蘭克研究院的克蘭克·安德森的最新調查發現,世界語言的數量瞬息萬變,確切的數字只能描述為「比上個月少」。
大衛認為,世界上現存語言大約有6000多種,現狀大多不容樂觀。首先,語言種類分布不均,比如法國人口六千萬左右,所用語言16種,而萬那杜人口僅是法國的0.3%,所用語言種類卻是前者的63倍。其次,語言使用者數量不均衡,多如漢語普通話使用者近9億,少如俄羅斯一種叫他法的方言,不足百人。6000多種語言中的大部分面臨著沒有相應文字記載、沒有進入官方語言、使用者受歧視等困境,只有不足10%的語言才可以稱為「安全語言」,即有文字記載、被官方正式使用、代代相傳。「有些語種已經沒有小孩子願意去學,無以為繼的語言必定會消失」,大衛說,「一個老人死去,一種語言也就隨之逝去,怎麼留也留不住了。」
語言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載體,世界文明的多樣性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世界語言的多樣性。有專家測算,今天人類語言種類的消亡速度是哺乳動物瀕臨滅絕速度的兩倍,是鳥類瀕臨滅絕速度的四倍。據估計,目前世界尚存的五六千種語言,在21世紀將有一半消亡,200年後,80%的語言將不復存在。
如果那些使用者越來越少的語言死去,又如何?克蘭克說,那意味著語言環境、該語種使用者的認知系統、語言涵蓋的文化遺產都將失去,「強勢語言的使用者永遠也不能體會這種悲傷。當我站在俄羅斯的一個小山村裡,看到那些老人,說著已經沒有多少人可以聽懂的話時,我親眼目睹了失去歷史的痛苦。」
對於這些瀕危語言,學術界目前已經形成共識:在它們還未消失前,去認識和記錄它們。「沒有人知道,這些即將丟失的語言、語音、文化對今後五百年的人會不會有用」,克蘭克說,「在誰都無法確定的情況下,爭論毫無意義,首要是盡可能多的保存。」
從目前來看,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保持世界語言的多樣性面臨著嚴峻挑戰。不用說那些瀕危的少數民族語言,就是那些使用人口較多的語言也面臨著激烈競爭。目前英語及其所承載的文化是強勢的,隨著英語的傳播和使用,英語文化承載的價值觀念也在不斷向全世界擴展。現在互聯網上的信息85%是用英語傳播的,在聯合國各種場合中使用的語言95%是英語,而國際經貿活動中幾乎100%使用英語,經濟全球化對英語的傳播更是推波助瀾。由於英語的擠壓,不少語言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這樣的情況引起了所有關心文化多樣性問題的人士的關注與焦慮。保護世界的弱勢語言,積極推進世界各種語言的發展,其本身就是對世界文化多樣性的貢獻。語言多樣性就像生物多樣性一樣至關重要。一種語言的消亡,其後果決不亞於一個物種的滅絕。語言消亡了,通過該語言代代相傳的文化、知識就會消失。人類多樣性文化的生存、延續和發展依賴於語言的多樣性。
語言學家巴爾斯蘭.肯特(Bergsland,Knutl998)對巴巴拉·格萊姆斯(Barbara Grimes)和約瑟夫·格萊姆斯(Joseph Grimes)所作的兩次世界語言統計數據進行對照,可以看到使用人數最少的。
一千多種語言還在以很快的速度失去其使用人數。(1999年數據見Grimes,B.F.1999;2001年數據由Joseph& Barbara Grimes提供):

各語言的 語言種數
使用人數
1999年2月 2001年4月
999人-100人 1075種 1080種
99人-10人 302種 306種
9人-1人 181種 217種
1人 51種 56種
再從語言的分類來看(對語言的種類數也多少可以說明一些問題):一般採用兩種方法:第一是類型分類法,也稱「形態分類法」。根據語言語法的特點,將世界語言分為若干類型。如以詞的構造為主要標准,將人類語言分為詞根語、粘著語、屈折語和多式綜合語等;或按語法意義的主要表達方式分成分析語、綜合語等。這種分類有助於了解語言的結構,但不能概括世界語言的多樣性,也沒有和語言的歷史比較起來研究。
第二是譜系分類法,也稱「發生學分類法」。按語言的共同來源,按語言親屬關系的遠近,把世界的語言分為不同的語系、語族和語支。
印歐語系分布在歐洲、亞洲、美洲等地。包括印度語、伊朗語、斯拉夫語、波羅的海語、日耳曼語、羅馬語、克爾特語、希臘語、阿爾巴尼亞語、亞美尼亞語等。
閃含語系分布在阿拉伯半島、非洲東部和北部一帶。包括阿拉伯語、古希伯萊語、豪薩語、古埃及語等。
芬蘭烏戈爾語系分布在芬蘭、蘇聯、挪威、匈牙利等地。包括芬蘭語、愛沙尼亞語、匈牙利語等。
阿爾泰語系主要分布在中國、土耳其、蒙古、蘇聯、伊朗、阿富汗。包括亞塞拜然語、土庫曼語、哈薩克語、吉爾吉斯語、土耳其語、日語、朝鮮語等(也有將日語、朝鮮語列為特殊語言)。
伊比利亞高加索語系分布在高加索一帶。包括高加索語、喬治亞語等。
漢藏語系主要分布在中國和越南、寮國、泰國、緬甸、不丹、錫金、尼泊爾、印度等國境內。包括漢語、泰語、緬甸語、越南語、藏語等。
達羅毗荼語系分布於印度南部、斯里蘭卡北部、巴基斯坦等地。包括泰米爾語、馬拉雅拉語、坎納拉語、泰盧固語和布拉灰語等。
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也叫「南島語系」,分布在北自夏威夷,南至紐西蘭,西自馬達加斯加,東至馬克薩斯群島的廣大地區。包括高山語、馬來語、印度尼西亞語、爪哇語等。
班圖語系分布在非洲蘇丹以南的廣大地區,所屬語言中,最通行的是斯瓦希里語。
此外,還有美洲的印第安語言。
據統計,世界上使用語言人數最多的是漢語,約佔世界人口的23%;其次是英語(屬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約佔世界人口的8%多;第三是俄語(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約佔世界人口的6%;第四是西班牙語(屬印歐語系羅馬語族),約佔世界人口的5%。

閱讀全文

與成果語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