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哪有萊卡R系列的相機出售
這個最好是找本地攝影器材店的去訂.我還沒有見過新的R系列產品出售,M系列的倒是見過不少.R系列的我在店裡只見過二手的:R4和R7.
2. 家裡有個照相機60年代萊卡的 值多少錢 還能照相。但是沒有膠片了9成新
萊卡相機在60年代是好東西,但現都用數碼機,留著以後當古董或給博物館陳列。
3. 哪些相機的收藏價值高
3、價值最高的古董相機是那些品牌?
世界上價值最高的古董相機數量還真不少,一般來說古董相機的價值包含:品牌、產地、數量、年代、工藝、品相、款式……及人文內涵等等因素。如1840~1860年達蓋爾濕板相機(滑箱式相機)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空軍偵察用的信鴿相機。1948年日本可裝女人絲襪吊帶上的間諜相機(吉尼斯大全上最小的相機);1893年愛迪生助手威兼·迪克森設計的懷表相機;1944年柯達公司生產二戰中美軍諜報人員使用過火柴盒相機;1899年德國生產偵察用立體相機;1886年德國生產的裝在背心鈕扣上從鈕扣眼露出的鈕扣相機;1880年英國P·MAGER生產望遠鏡型相機;1890年比利時ARMAND LEDOCTE桃花芯木的限量干板相機;1904年柯達公司生產使用123新型膠片、金屬鍍金的外拍相機;1890年美國紐約生產「格馬」翻拍干板相機;這些相機似乎台台上萬美元,甚至幾十萬也談不上到頂了。古董相機的價值從低到高,幅度相當寬,少則數百元一台,多則幾十萬,是世空見慣的事,這也給古董相機收藏愛好者留下廣闊的想像空間,也給我們尋尋覓覓播下了希望的種子。「欲速而不達,功到自然成」古董相機收藏完全是這樣,尋找最有價值的古董相機也是這樣,曾經有這樣一件事:十多年前,我在相機收藏館整理藏品,一位老先生提著一隻大旅行包問我「您是不是高氏相機收藏館高老先生」我說:「是呀,有什麼事需要我幫助?」結果呢,這位七十多歲的香港老人,專程來杭,為的是了卻他父親的一個心願——把一台破爛不堪的木質老相機轉讓給我,我一看心都快蹦出來,英國滑箱式相機一捆木板,二隻鍍金的英國銅鏡頭,鏡頭中間有條隙縫插一黑紙板,紙板中心有手工剪的小孔——光圈的鼻祖,這是台珍品中的極品,我立馬把老伴、兒子叫來,把當時銀行存款全部取出加上現金才湊足貳萬元,老先生留給我們了貳仟元,說我「對相機已入迷入痴了,但日子還要過……」還說「我找到真主人了……」我高興得兩個晚上睡不著覺,十多年後的今天看這台相機,它的價值何止幾萬?就是拿二十萬我也不會轉讓。這正應了「踏破鐵鞋無處覓,得來全不費功夫」一句古話。而這類相機就是收藏價值最高的相機。
中國攝影報、中國收藏雜志曾刊登我們的撰稿「當年80元,今朝成絕品」。
當年八十元相機 今朝成稀世絕品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捷克斯洛伐克是社會主義大家庭中一個小國,但卻是工業國,所以生產照相機,放大機等照相器材。中國在五十年代初進口相機來源主要是前蘇聯的相機和前東德的相機,捷克斯洛伐克生產的照相機,本身產量不高,所以只有很少量出口到中國,以120雙鏡頭反光相機fidret為主。捷克唯一仿「萊卡」相機——奧比瑪OPEMA,出口到中國,在當時僅僅是幾百台而已,比「萊卡」的數量要少得多,所以我們在相機收藏圈裡也難得一見。其珍稀程度可見一斑。
杭州高氏相機收藏館歷經三代人,七十多年收藏歷史,館長高繼生已有四十年相機收藏歷史,一共收藏了中外一千多台相機,卻沒有另一台能達到五位同號11111或者是55555,看來世界各國對汽車,相機號碼的同位還是非常在意的。這台相機是1971年,高繼生當時在杭州鋼鐵廠參加高爐上料自動化技革小組,去上海買荷重感測器零部件時,在上海淮海路一舊貨店買進,價格是80元,是他全月總收入的二倍。至於它現在的收藏價值,普通「奧比瑪」相機市場商店從未見過,96年我只在「上海相機收藏研究會成立展」的珍品中有一台但不出售,而五位同號的「奧比瑪」因為是珍品中的絕品,任何拍賣會上未露過臉,價值也就無從談起了。對相機收藏,我們的經驗,盛名之下,其實難符,炒作得沸沸洋洋的中外名機,經過一次再一次的炒作,價位可能已經超過價值。有兩年我搞證券分析,經常寫股評文章,深得體會—歷經多次炒作的股票喊聲欲聾贊聲一片時風險也就最大了。而名不見經傳,有題材、內容、業績又好的原始股才是投資人真正應該關注的黑馬。回過來我們再分折這台奧比瑪相機:
2002年北京一次古董相機拍賣會上,紅旗2O也只拍到2萬元。2003年12月19日上海照相婚紗城,上海市相機鑒定委員會,上海市相機收藏研究會,上海黃浦拍賣行,四家單位聯手舉辦的拍賣會:東風三頭三背套機無人舉牌;紅旗20+90mm/F2頭,起拍價22000元,拍賣結果22000元;上海58Ⅰ起拍價4200元,拍賣結果4300元;蔡司·康太福來克斯135雙鏡頭反光相機拍賣結果14000元。綜上所述,經過近十年古董相機收藏拍賣實踐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抄作得多的古董相機並不一定是收藏價值最高的相機,如東風、紅旗、上海58Ⅰ幾次拍賣會情況看,升值潛力不大,甚至下降,而呼聲並不高的上海58Ⅱ卻在成倍的加價,96年滬上買一台上海58Ⅱ,400~600元,而最高拍賣價已近2000元,八年裡漲了四、五倍,假設96年買一台紅旗或東風的錢2-4萬元,買了上海58Ⅱ,500元/台,可以買40台到80台。2003年紅旗、東風價格維持不變,40-80台上海58Ⅱ轉讓出則是8萬和16萬了。所以說現在的古董相機收藏人是更明智、理性了,更會算帳了。
中國第一批相機生產廠家是大躍進前後(1956年-1959年)興建的,共有七家,他們的主要產品是:
北京照相機廠生產:「大來」、「長虹」、「天壇」、「長城「等。
天津照相機廠生產:「幸福」、「七一」、「晨光」、「東方」等。
上海照相機廠生產:「上海」、「海鷗」、「紅旗」、「東風」等。
廣州照相機廠生產:「五羊」、「廣州」、「珠江」。
哈爾濱照相機廠生產:「熊貓」、「孔雀」。
杭州照相機廠生產:「西湖」。
南京電影機械廠生產:「紫荊山」。
中國第二批照相機生產廠家1965年-1969年出現:
兵工部重慶照相機廠生產:「華鎣相機」。
江西光儀廠生產:「鳳凰」相機。
中國第三批照相機生產廠家出現生1973年-1975年,共十家:
常州照相機廠生產:「紅梅」。
無錫照相機廠生產:「太湖」。
武漢照相機廠生產:「友誼」。
青島照相機廠生產:「青島」。
福州照相機廠生產:「風光」。
鄭州照相機廠生產:「華中」。
哈爾濱電表廠生產:「孔雀」。
丹東照相機廠生產:「牡丹」。
蘇州照相機廠生產:「虎丘」。
無錫光學儀表廠生產:「湖光」。
據資料顯示1957年-1982年這二十五年裡我國累計生產照相機374.18萬台,這就是我國早期生產照相機總量。
4. 五十年代的德國徠卡相機值多少錢
看型號,看成色,看版本,不能只用多少年代來衡量價值。
一般50年代的徠卡大多數IIIF\IIIG\M3\M2,IIIF一般市場價1500到2500之間,IIIG一般在5000左右,M3則是4000多到一萬多都有(箱說全99新),M2便宜的4000到6000左右。
當然,如果你是原廠黑漆M3、或者美軍定製版M2這些非常少見的版本,一般兩萬、三萬的價格,如果是傳說中的電動上片的M2,至少20萬,要是第一代的大MP的話,呵呵呵,50萬以上。
5. 哪裡有賣二手徠卡相機的
最好先弄個國產旁軸先拍幾卷(百元左右),了解了解旁軸.萊卡的機器沒有2萬研究不了啊.排出今天松下代工的數碼萊卡(根本就不是萊卡),萊卡的傻瓜照相機(也不能算是純粹的萊卡,萊卡是以德國精密機械為基礎的,電子快門的算什麼東西).萊卡R系列,萊卡和日本合作的產物,單反結構(日系感太強,個人感覺還不如尼康機械).只有M才是萊卡的靈魂.首推M3,M6也是值得玩的.15萬次壽命的快門機構,根本不會壞的堅固機身,小到光圈收縮補償的精密設計,無處不體現的德意志的嚴謹精神.但是,確實太貴了,二手成色差點的M6也近萬了.沒用過旁軸的建議一定先買個國產的用用,價錢不到M的百分之1.積累以下二手買賣和使用經驗.
6. 關於萊卡相機
萊卡的精髓在M系旁軸, 高端鏡頭,M系的也比較多,所以萊卡玩的就是M
不過M系都是手動對焦 比較痛苦. 質量也沒有吹的那麼好, 如果需要膠卷的,推薦萊卡M6 Mp這兩款, 如果是數碼的 M9很不錯
鏡頭的話 要買公認畫質好的,那個畫質才是真的好, 而一些老頭 比如什麼八枚玉 七枚玉 六枚玉(貌似原來只有八枚玉, 現在瞎炒,6片的7片的也叫玉了) 畫質其實就那麼回事;
7. 徠卡相機為什麼這么貴,一個小相機賣幾十萬
你好,
徠卡相機(非SLR系列)具有以下幾個優點
旁軸特色(世界高端相機獨樹一幟的旁軸取景器)不同於SLR的反光板+五面/棱鏡,也不同於EVF(OLED顯示屏)的取景器。
品牌定位,他們的相機主要定位還是奢侈品,跟手工製造。
雖然本身徠卡是第一個相機品牌,設計了135格式,但他們拿手的其實是在鏡頭工藝,還有光學相關的。他們主要是做光學測距的一些儀器的。
本質上,其實要說性能,有很多SLR或者微單,或者大畫幅的機型是遠超徠卡的綜合得分的。
所以,其實這個問題就跟奢侈的機械手錶(一樣大部分奢侈的機械手錶的誤差不如石英錶,也就是地攤貨),有時候一個品牌代表的是身份,身份是無價的。
望採納,歡迎追問
8. 我有一部1935年老徠卡相機誰能+告訴我值多少錢
1935年,徠卡同時在產I、Ia、Ib、II、IIc、以及III型,型號不同,價格不同。
國內行價一般I、II、IIC、III型都不貴,機身帶原配鏡頭、皮套的正常使用成色套機,一般在6-8K左右,沒有鏡頭、皮套以及其他配件的裸機,一般價格在3K上下,成色很關鍵,無掉漆、磕碰、露銅、快門簾無硬化、無漏光,飾皮完整無缺、配件齊全的話,價格可以再往上浮動20~50%
至於Ia、Ib機型,因為產量少,價格一直比較高,帶鏡頭的套機看成色、型號稀缺程度在2~6W之間,Ib比較貴。
另外,蘇聯時期的相機工業,都是2戰從德國直接搬回來的設備和圖紙,所以老毛子的相機滯後於德國十幾年,徠卡更新換代到M4的時候,老毛子還在生產I、II、III系列老相機,除了LOGO之外外觀基本一致,源於戰勝國對戰敗國戰利品的所有權,所以沒辦法跟蘇聯追究專利問題,於是在蘇聯解體的時候缺乏監管,出現大量的仿冒徠卡,因徠卡的編號很透明,所以仿冒連機身編號都跟真徠卡一樣,很多90年代生產的高仿打上30年代的編碼,人為做舊冒充徠卡銷售,這種高仿的連鏡頭套裝機,目前市價在1~2K之間,純屬工藝紀念品,使用上有N多小毛病。
9. 徠卡數碼相機保值嗎
這款相機就是松下的相機貼上了一個leica的可樂標。。。
千萬別買。。。
除非你人傻錢多。。。
leica的數碼相機,m9比較保值,就是貴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