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類歷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有哪些
說的簡單一些,一些主要成果
第一次 蒸汽機 火車 輪船
第二次 電磁感應 內燃機 汽車 飛機
第三次 電子計算機 網路 核武器
⑵ 人類歷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有哪些
1、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蒸汽機的廣泛使用,大機器生產基本上取代了傳統的工廠手工業,蒸汽汽車、火車、輪船被發明出來。
2、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電力的發明和廣泛應用,德國人西門子製成了發電機,電器開始用於代替機器,成為補充和取代以蒸汽機為動力的新能源。隨後,電燈、電車、電影放映機相繼問世,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等的發明,美蘇英法中成功地試制原子彈。1978年的計算機每秒可運算1.5億次。80年代發展為智能計算機。90年代出現光子計算機、生物計算機等。
(2)16世紀科學革命的成果擴展閱讀
三次科技革命的影響
1、第一次工業革命大大密切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改變了世界的面貌,最終確立了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地位,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英國,很快成為世界霸主。
2、第二次工業革命,使得資本主義經濟、文化、政治、軍事等各個方面,發展不平衡,帝國主義爭奪市場經濟和爭奪世界霸權的斗爭更加激烈。增強了人們的生產能力,交通更加便利快捷,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擴大了人們的活動范圍,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3、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得科學技術大幅度提高,為世界文化的發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並使得全球的文化聯系越來越密切,現代化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在學術上,出現了各學科之間的相互參透的新特點,新的學術與科技思潮不斷涌現。
⑶ 十六十七世紀的科學革命
第一次科學革命
發生於16~17世紀,以哥白尼的「日心說」為代表,初步形成了與中世紀神學與經驗哲學完全不同的新興科學體系,標志著近代科學的誕生.後經開普勒、伽利略,特別是牛頓為代表的一大批科學家的推動,建立了近代自然科學體系.
⑷ 16世紀的科學革命給人們帶來的影響
使人類進入機械化時代,社會變革由黑暗的中世紀時代進入新興的資本主義時代。但隨之而來的還有全球的大量殖民地出現和連年不斷地戰爭。這給人類蒙上了一層陰影,給千千萬萬的人們帶來災難。
⑸ 第一次科學革命的成果包括哪些
第一次科技革命(工業革命)開始於18世紀60年代,以牛頓力學體系為基礎,始於紡織工業,並依靠蒸汽機的改良和使用,使人類社會進入了蒸汽時代。第一次科技革命是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的時代。這不僅是一次技術改革,更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
1765年英國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
1765-1787年英國瓦特改良蒸汽機,並用作紡紗機的動力
1777年法國拉瓦錫提出燃燒的氧化學說,並正式確立質量守恆定律
1800年義大利伏特發明伏特電堆,英國赫歇爾發現紅外線
1822年法國安培發現安培定律
1826年德國歐姆發現歐姆定律
1831年英國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
1838—1839年德國施旺、施萊登提出細胞學說
1842年奧地利多普勒發現多普勒效應
1859年英國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奠定了達爾文進化論的基礎
1865年奧地利孟德爾提出遺傳學兩大基本定律
⑹ 請舉兩例17世紀到18世紀英國科學革命的成就
應該是自然科學領域的成就、英國的工業革命。17世紀的主要是牛頓經典力學體系的建立。工業革命中的主要發明和成就有:珍妮紡紗機、蒸汽機等。
⑺ 16世紀以來,世界科技大致發生了五次革命,包括兩次科學革命和三次技
自然科學
哥白尼,日心說
牛頓,牛頓定律
技術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 蒸汽機
第二次工業革命 電力的廣泛應用
第三次工業革命 信息技術的應用
⑻ 十七世紀的科學革命最偉大的科學成就是什麼
17世紀最偉大的科學成就是數學。奠定了今後科技的發展。微積分是研究函數的微分、積分以及有關概念和應用的數學分支。微積分是建立在實數、函數和極限的基礎上的。 極限和微積分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古代。到了十七世紀後半葉,牛頓和萊布尼茨完成了許多數學家都參加過准備的工作,分別獨立地建立了微積分學。他們建立微積分的出發點是直觀的無窮小量,理論基礎是不牢固的。直到十九世紀,柯西和維爾斯特拉斯建立了極限理論,康托爾等建立了嚴格的實數理論,這門學科才得以嚴密化。 微積分是與實際應用聯系著發展起來的,它在天文學、力學、化學、生物學、工程學、經濟學等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及應用科學個分支中,有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特別是計算機的發明更有助於這些應用的不斷發展。 微積分學是微分學和積分學的總稱。 客觀世界的一切事物,小至粒子,大至宇宙,始終都在運動和變化著。因此在數學中引入了變數的概念後,就有可能把運動現象用數學來加以描述了。
由於函數概念的產生和運用的加深,也由於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一門新的數學分支就繼解析幾何之後產生了,這就是微積分學。微積分學這門學科在數學發展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說它是繼歐氏幾何後,全部數學中的最大的一個創造。
微積分的基本內容 :研究函數,從量的方面研究事物運動變化是微積分的基本方法。這種方法叫做數學分析。
本來從廣義上說,數學分析包括微積分、函數論等許多分支學科,但是現在一般已習慣於把數學分析和微積分等同起來,數學分析成了微積分的同義詞,一提數學分析就知道是指微積分。微積分的基本概念和內容包括微分學和積分學。
微分學的主要內容包括:極限理論、導數、微分等。
微分學的主要內容包括:定積分、不定積分等。
微積分是與應用聯系著發展起來的,最初牛頓應用微積分學及微分方程為了從萬有引力定律導出了開普勒行星運動三定律。此後,微積分學極大的推動了數學的發展,同時也極大的推動了天文學、力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工程學、經濟學等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及應用科學各個分支中的發展。並在這些學科中有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特別是計算機的出現更有助於這些應用的不斷發展。
⑼ 16、17世紀歐洲取得的兩個科學成就。
16世紀哥白尼的日心說,17世紀牛頓的經典物理學。沉重地打擊了教會的宇宙觀,這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斗爭的偉大勝利,推動了科學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