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國研發出了新型抗癌葯
中國就有
2. 抗癌葯的研發進展
癌症的治療中,葯物治療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有效的抗癌葯物的使用,可以幫助患者獲得更長的生存時間,擁有活下來的希望,目前最為常見的抗癌葯物有化療葯物、中葯、生物制葯、靶向葯物等。而且由於基因重組技術於1973年的發明,造成基因工程蛋白質葯物的蓬勃發展,蛋白質癌症葯物的發展也隨新技術的開發而進入了新的時代;其中成功研發上市的葯物有細胞激素類葯物(Cytokine)、治療用擬人單株抗體(Humanized monoclonal antiboby)等,抗癌葯最常見的嚴重不良反應是抑制骨髓。
腫瘤葯的銷售保持穩定高速的增長,自2002年以來,植物類抗腫瘤葯年復合增長率為25.5%,低於腫瘤葯的平均水平,這與抗腫瘤葯近幾年來新品推出較少、多數產品銷量已到平台、主要產品紫杉醇增長速度趨緩有關。相比之下,多西他賽是此類產品中增速最快的產品。
2006年,抗腫瘤葯市場增長率為33.22%,2007年上半年與2006年同期相比增長率為33.86%。抗腫瘤新葯不斷出現,眾多患者在選擇上也出現了茫然。在眾多抗腫瘤葯中,天然植物類抗腫瘤葯所佔的比重最大,占據了27.0%的份額,其次為抗代謝類腫瘤葯,佔26.1%。在單品排名前10位的抗腫瘤葯中,植物類抗腫瘤葯占據了兩個席位,為紫杉醇和多西他賽,分別占據了前兩位。
在2007年上半年植物類抗腫瘤葯中,紫杉醇以44.1%的份額占據了市場的第一位,多西他賽緊跟其後,占據了39.7%的份額。這兩個品種占據了植物抗腫瘤葯83.8%的份額,其他品種中,長春瑞濱占據了6.7%,欖香烯占據了3.3%,羥基喜樹鹼占據了3.2%,其餘的品種僅占據了3%的市場份額。
3. 抗癌葯新規後抗癌葯最高降幅達到多少
2018年7月26日消息,國家醫保局近日表示,隨著抗癌葯新規逐步落地,該局正積極落實抗癌葯降稅的後續措施,將通過開展專項招標采購、與企業進行准入談判、協商確定合理價格等措施,督促推動抗癌葯加快降價。
17種抗癌葯將率先降價
「通過前兩次國家談判,已經進入醫保目錄的17種抗癌葯,近期就將迎來新一輪降價。」一位企業人士說,降稅後不久,國家醫保局就針對上述葯品著手組織開展新一輪價格磋商了,「目前相關企業大多已經開始進行新的成本和價格測算」。根據《進度表》安排,此項工作已召開企業座談會,部署開展稅改調價測算;接下來將組織財稅專家復核,與通過復核的企業簽訂補充協議,指導企業及時公布新價格,成熟一個、公布一個,8月底前完成全部品種的稅改調價。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17種葯品中,用於治療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葯物吉非替尼,已經有一家企業生產的國產仿製葯通過一致性評價。經過國家談判後,英國阿斯利康生產的吉非替尼片價格降至2358元,而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國產仿製葯價格約為1600元;此次價格調整是否會考慮這一現實情況、推動實質競爭,如果國家醫保局針對二者制定統一的醫保支付標准,毫無疑問將成為歷史首例。
《進度表》還顯示,目錄外抗癌葯准入談判,目前已完成工作方案定稿、目錄外抗癌葯情況摸底、建立評審專家組等工作,下一步將組織專家評審、提出備選並確定擬談判葯品;8月將收集企業提交的談判材料,並組織專家開展評估和基金測算等工作。
最高有葯降幅超過50%
除了上述由國家主導針對創新葯、專利葯開展的談判降價外,其他眾多抗癌葯品因稅改新政產生的降價空間應如何落實?伊馬替尼、地西他濱、紫杉醇注射液及其他已經納入醫保目錄的眾多抗癌葯品則面臨著更為復雜的市場格局。
7月初,輝瑞、西安楊森等葯企已先後在甘肅、北京、湖北等地主動下調部分葯品價格,涉及多款抗癌葯。
7月2日,西安楊森率先宣布將用於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注射用地西他濱,由10327.22元降價至4996元,降幅達51.6%。記者查閱資料發現,目前國內有7家企業生產地西他濱仿製葯,有多種規格產品上市;與原研產品同規格的仿製葯售價一般在4000元左右。
隨後,輝瑞公司主動下調了20種葯品的價格,其中包括紫杉醇注射液、克唑替尼膠囊等,降幅為3.8%至10.2%不等;其中紫杉醇注射液(規格為5毫升/30毫克)由793元降至746.85元。國家葯監局網站顯示,紫杉醇注射液在國內共有63個仿製葯批文,涉及數十家企業;仿製葯可查詢到的價格更是從幾元到幾百元不等。
7月5日,江蘇豪森葯業發布消息,其生產的伊馬替尼片已成功通過仿製葯一致性評價;7月9日,瑞士諾華生產的原研產品在深圳市公立醫院葯品集團采購中下調價格,但並未公布具體降幅。此前,盡管國內已有4家企業生產的仿製葯上市,價格多為800元~1200元,但原研產品的價格一直堅挺在萬元以上。
4. 目前癌症研究有什麼新成果
英國癌症研究新發現 新型抗癌葯物將問世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癌症研究近來又有了新的進展,英國醫學專家日前揭示了癌細胞在人體擴散的秘密,這一突破性發現為新一代抗癌葯物的問世鋪平了道路。據稱,這類葯物可以有效遏制大約90%的癌症。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在英國每年都有大約15萬人死於癌症,其中1/3是乳腺癌和肺癌患者,而這種新葯物在抵抗乳房和肺部腫瘤方面效果極佳。
研究人員發現,癌細胞從腫瘤中分裂後經由血液傳播至身體其他部位,當這些細胞開始繁殖的時候就會產生更多的腫瘤。參與研究的沃德醫生表示:「了解癌細胞的擴散方式對於癌症的研究很有幫助,腫瘤能夠攻佔人體的其他組織並在全身范圍內擴散,這非常危險。」
沃德醫生利用胚胎幹細胞研究癌症在人體內傳播的原理,通過實驗,他發現一種被稱作「上皮鈣黏附素」的蛋白質對於細胞聚合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旦這種物質的數量減少時,其他蛋白質就會游移並附著到細胞表面,使其分裂擴散。目前研究者們正在努力研製的新抗癌葯,其原理就是干預上述過程的發生。
沃德醫生稱:「預計我們的新葯物可以適用於大多數常見癌症,如乳腺癌、肺癌、腸癌等,這些種類的癌症佔了全部癌症數量的80%到90%。」一位國際癌症研究協會的成員表示:「沃德醫生及其團隊的研究成果能夠改變英國境內甚至全世界范圍內許多人的命運。」
國際癌症研究協會的科技協調人馬克醫生表示:「我們目前處在癌症研究的黃金時期,雖然並不是所有的研究成果都能夠轉化為切實有效的葯物,但是只要其中一部分能夠付諸實踐的話,就會有更多治療癌症的新方法出現。」(歐葉)
免責聲明:醫健通中國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信息之目的,絕不意味著醫健通中國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以上內容僅供網友學習與交流,無意侵犯版權。如有侵犯您的利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
5. 江蘇吳中抗癌葯進展情況
【2011-07-01】 江蘇吳中(600200)抗癌新葯三期臨床試驗啟動
昨日,江蘇吳中自主研發的國家一類生物抗癌新葯「重組人血管內皮抑素注射液」的三期臨床試驗啟動,預示該新葯研發取得階段性進展。據董事長趙唯一介紹,這次進入三期臨床的抗癌新葯,從研製到獲得SFDA的葯物三期臨床試驗批文,已經歷時10年,先後投入資金2.5億元左右。又經過了數月的篩選、論證並且落實,該產品才正式進入臨床試驗,該過程估計還需2年左右時間,之後才能申請新葯證書及生產批件,從而實現銷售,同時,進行該產品的四期臨床試驗工作。一個自主研發新葯的產生有其自身的過程和周期,並非市場想像的一蹴而就。
針對該抗癌新葯的機理和優勢,趙唯一告訴記者,該葯是通過抑制腫瘤新生血管生成,阻斷癌細胞的營養供給,從而達到治療目的。其一,該葯具備廣譜性,若經過後續其他適應症的開發,可以適應各類癌病患者,具備市場潛力;其二,二期臨床試驗證明,該葯幾乎不產生抗體,療效確切,試驗病例的癌症病灶明顯縮小;其三,公司近期「重組蛋白提取純化方法」發明專利的獲得,將大幅降低葯品成本。目前該新葯已經列入中國重大新葯創制科技專項和江蘇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專項,產品競爭優勢明顯。
【出處】上海證券報【作者】吳耘
6. 日本最新抗癌葯是什麼
膠質母細胞瘤是一種致命的疾病,它被稱為奪命「終結者」,因為這種腫瘤生長非常迅速,並且可以影響任何年齡的任何人,預後極差。
對於這種腫瘤,目前沒有任何治癒方法,治療很困難,因為膠質母細胞瘤會將觸角伸入大腦,而不是形成醫生可以瞄準和移除的固體腫塊。所以即便開顱手術切除很乾凈,在術後盡可能早的對殘余部位開展放射線治療,同時再服用化療葯物替莫唑(Temozolomide),力圖控制住腫瘤,即便如此,到腫瘤復發時間的平均時間僅為6.9個月,平均的生存期僅為14.6個月,在治療過程中容易出現對傳統治療的抵抗。
近年來,被喻為抗癌「神葯」的PD-1斬獲了各大實體腫瘤,卻在腦瘤中收效甚微,這是因為膠質母細胞瘤被稱為免疫性「冷」腫瘤,腦腫瘤含有很少的免疫細胞,大腦中存在著一種叫做血腦屏障的系統,會阻礙T細胞進入大腦組織。想要這些免疫細胞需要產生針對腫瘤的免疫反應非常困難。
7. 抗癌葯的三大成就指哪些
成就一:靶向類葯物迅速發展,減少葯物對非癌變組織的殺傷力。
成就二:蛋白質類癌症葯物的發展也隨新技術的開發而進入了新的時代,其中成功研發上市的葯物有細胞激素類葯物、治療用擬人單株抗體。
成就三:天然植物類抗腫瘤葯
8. 新型抗癌葯
「奧密塔克」:可對付多種癌症
可對付多種癌症的新葯「奧密塔克」(Omnitarg)的研發機構——美國洛杉磯凱撒西奈醫學中心科研小組介紹說,該葯由一種能促進人體免疫系統的單復制抗體蛋白質組成。第一階段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它有效地縮小了多種不同的早期癌症腫瘤,這些癌症包括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子宮癌、結腸癌、脾臟癌和結締組織癌。
科研小組在有關葯物安全的初步試驗中發現,「奧密塔克」對抑制癌症腫瘤生長的效果明顯。21名晚期癌症病人在接受了為期三周的「奧密塔克」葯物注射後,42%的病人腫瘤有所減小,其中縮小程度最高的達50%,有的腫瘤在一段時間內停止生長。3名分別患有子宮癌、前列腺癌和胰腺癌患者的病情得到部分緩解。另有5名患者,其中3名為前列腺癌患者、1名為肺癌患者和1名為子宮癌患者,他們在接受兩個療程的治療後,病情穩定了至少三個月。
「阿維斯汀」:有效切斷腫瘤「營養」
研製新葯「阿維斯汀」(Avastin)的美國基因技術公司在新聞發布會上稱,「阿維斯汀」能使晚期結腸癌病人多活5個月。該葯的臨床試驗首次驗證了30年前科學家提出的抗癌思路:通過切斷腫瘤賴以生長的營養供應鏈(包括各種養分和氧氣等),可以有效地遏制癌症腫瘤生長。此前,關於這一思路的葯物試驗情況並不理想,失敗的幾率總是大於成功的幾率。
基因技術公司科研人員說,400名參加新葯「阿維斯汀」臨床試驗的晚期結腸癌病人平均活了20多個月,而與此對照的只接受化療處理的400名病人平均活了15個月。有關專家認為,一般抗癌葯物能讓病人多活2至3個月就算成功。「阿維斯汀」的抗癌效果看來要比人們預算的好得多。
「艾比特斯」:有望獲最終批准
開發新葯「艾比特斯」(Erbitux)的因克隆系統公司宣布時說,對「艾比特斯」新葯的進一步臨床試驗表明,該葯的抗癌葯效還是像以前宣布的那樣,能有效地抑制腫瘤生長,並延長晚期癌症病人的壽命。
科研人員公布的新臨床試驗顯示,單獨使用新葯「艾比特斯」治療的病人中,有10.8%的人取得腫瘤縮小的治療效果。而將新葯「艾比特斯」和有關化療葯物結合起來治療,329名患者中22.9%的人的癌症腫瘤出現縮小。應該指出的是,這些患者在此前均用盡了目前各種抗癌療法,都未取得成效。
因克隆系統公司和施貴寶公司的高層人士說,2001年,新葯「艾比特斯」申請葯批時曾遭到美國食品醫葯局(FDA)的拒絕,FDA當時說,抗癌新葯「艾比特斯」設計水平較差,而且研製方法粗糙。不過,現在看來,由於「艾比特斯」的抗癌效果不差,很可能會在幾周內由FDA的重新審批。
無論是新葯「奧密塔克」、「阿維斯汀」,還是「艾比特斯」,盡管人們尚難確定它們何時才能面世造福人類,但其抗癌的初步效果給本來以為「無葯可治」的癌症患者帶來了希望。此外,正如出席美國臨床腫瘤學會的專家所說,三種抗癌新葯物更為重要的意義是,它們提供的思路揭開了人類攻克癌症的新篇章。
9. 布滿雙肺的腫瘤病灶全部被清除,可以改變生死的新型抗癌葯是什麼
這種新型的抗癌葯品是拉羅替尼。拉羅替尼這種葯品的研發成功,可以說是為癌症病人帶來了新希望,讓很多患有肺癌的病人都有望治療成功。
新時代患癌的人群年齡逐漸偏低,很多青年人也患有癌症,可能是因為當今社會生活壓力較大,很多年輕人長期熬夜或者整天對著電腦,飲食也不規律,生活方式不健康,所以才導致患癌。所以我們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10. 新聞報道說國內研製出最新抗癌葯是一什麼葯
這個很多的,肺癌的話。
肺癌。是常見的癌症之一。
治療辦法也是選擇適合自己的。、
目前靶向治療是相對不錯的。
就有(癌之堅持)這種合適的y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