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趕海總能收獲很多,你有過趕海的經歷嗎
對於居住在一個華北平原的人來說,特別羨慕那些從小長在海邊的人,尤其是在短視頻平台上看到他們趕海的視頻,每一次退潮的時候,拿著水桶到海灘上去,總是能夠找到各種各樣的海鮮,要知道這些海鮮運到我們這里,可能價值上百元,甚至好幾百元呢,沒有趕海經歷的人都特別希望能夠去體驗一下這種感受。
為了裝我的戰利品,我還特意在沙灘旁邊買了一個小水桶,在這片海灘上呆了兩個小時左右,我的小水桶就被裝滿了,當時計劃著一定要把這些小海星都帶回家養起來,可是在酒店住了一夜,這些海星和螃蟹就都死了。之後我也去過不同地方的海邊,去過青島,蓬萊,秦皇島等等,但都沒有那天看到的海漂亮,也再沒有這樣的收獲了。
B. 趕海的時間表
趕海最佳時間(陰歷)如下:
1、農歷初一到初七9.30-16.40是最佳趕海時間。
2、農歷初八到十四號4.00-12.30是最佳趕海時間。
3、農歷十五到二十四號9.00-19.50是最佳趕海時間。
4、農歷二十五號到三十號4.00-12.30是最佳趕海時間。
趕海一般選擇在大潮汛最好,因為大潮汛海水退的遠又快,特別是貝類海鮮行動較為遲緩。當海水退下去的時候這些貝類海鮮就被擱置在沙灘或泥灘上了。而這大潮汛就是在農歷每個月的初二和十六的前後兩天為最好。
趕海的注意事項:
一、安全。
海邊靠近山的都有石頭,而這石頭呢又會生牡蠣,這牡蠣殼很鋒利的,而沒山的地方呢又有石壩,這石壩上也長著牡蠣,如果和皮膚有輕微的接觸,就會被牡蠣殼給劃破。所以最好穿上軍用膠鞋。
二、天氣。
當刮南風的時候的別是單南風和西南風最好,而且風力大點最佳,潮水會藉助風力退得要比沒風時遠的多。天氣突然變化時(以陰天為好)或者和四到五級的西北風刮是幾個小時,然後再轉南風,這樣的天氣是最佳時節。
C. 趕海的趣事是什麼
1、追浪花——浪花、浪花,你別走
「追浪花」看似和趕海沒有關系,但我覺得有著很大的關系。趕海是作者三番五次鬧著、求著舅舅,舅舅才帶他去的,這樣的機會來之不易。剛來到海邊,看到就要嘩嘩往下退的浪花,天生愛玩水、熱愛大自然的作者怎能不興奮地追趕浪花呢?作者一邊追趕,一邊好像在說:「浪花、浪花,你別走,我剛來到這里,你再多陪我玩會吧!」這時的作者可以盡情地釋放心情,快樂之情溢於言表。
2、摸海星——功夫不負有心人
嘩嘩的海水很快就退下去了,作者馬上在海邊玩了。你瞧,那個在海水裡摸了那麼認真、那麼久的是誰啊?哦,原來是堅持、不放棄的作者。他可能摸了很久,背都酸了,手都被泡軟了,可他還在堅持地摸著。我想作者盡管很累,但他已經感覺不到了,他只感覺到的是摸海星時的樂趣。最後,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摸到了一隻海星,看到他那滿足的樣子,我想這就是堅持努力後的快樂吧!
3、捉螃蟹——痛並快樂著,得來全不費工夫
螃蟹的那一對大螯,看了真叫人害怕,小夥伴也不例外。他費盡心思地想要捉住這只小螃蟹,他「只努努嘴兒」、「不作聲」,可是這只「不甘束手就擒」、「東逃西竄」的小螃蟹厲害得很呢!小夥伴沒轍了,只能傻傻地看著。課堂上,我還設計了師生互動、角色扮演環節,我扮演小夥伴,學生扮演小螃蟹,我們有趣的表演把學生們逗得更樂了,大家哈哈大笑。可就在這時,意想不到不到的事發生了:螃蟹用大螯夾住了小夥伴的手,這時用學生的話說就是:「哈哈,你反而親自送上門兒來了!」學生說得太棒了,是啊,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我想被有力的大螯夾住手指一定很疼吧?這時,我問學生們:「被這樣的大鉗子夾住了手,有什麼感覺?小夥伴生氣了?為什麼?」學生說「很疼!」「沒有哭!(異口同聲)」「小夥伴反而覺得很有趣。」「雖然很疼,但很快樂(笑著)。」學生們理解得很到位,這就是痛並快樂著的樂趣。正在一旁看著這幅有趣畫面的作者,怎麼會不感到有趣呢!
4、捏大蝦——看似很神氣,其實很柔弱
大蝦「搖擺著兩條長須,活像戲台上的一員武將。」課堂我問:「這是一隻怎樣的大蝦呢?」學生回答:「生龍活虎」「神氣活現」「愛表演的」。是呀,這是一隻多麼神氣、威武的大蝦呀!好像要用它的那兩條長須把人嚇跑,可這怎麼可能呢?看到學生們躍躍欲試表演時,我靈機一動:「同學們,把你們的手伸出來當作長須,也神氣地搖擺吧!看著你們神氣的樣子,好像好像在對我說?」學生們搖擺著「兩條長須」說:「嘿嘿,你來捉我啊,捉我啊!」 「來呀,來呀,來抓我呀!哈哈,你就是抓不到!(扭著屁股)」「氣死你,你這只大蝦,哈哈!」學生繪聲繪色地表演真是太有趣了。可看似神氣的大蝦不知道,只要「我輕輕伸過手去,只一捏,這武將就成了我的俘虜,再也神氣不起來了。」這只可憐的大蝦,只要作者「輕輕」「一捏」,馬上就變成俘虜了。這時我問:「此時,我會對大蝦說?」學生都露出了無比快樂的笑容說:「嘿嘿,被我捉住了,看你還敢囂張!」「哈哈,被我抓到了,你再也威武不起來嘍!」「捉到你了,看我還不好好治治你。」「回家看我把你蒸了吃掉。」多可愛有趣的一群學生呀!把我也逗得哈哈大笑。這只看似很神氣,其實很柔弱的大蝦被作者這樣輕而易舉地捏住了,真是太有趣啦!
D. 趕海的介紹
居住在海邊的人們,根據潮漲潮落的規律,趕在潮落的時機,到海岸的灘塗和礁石上打撈或採集海產品,稱為趕海。
E. 趕海課文重點介紹了趕海中的什麼趣事
趕 海
「小時候,媽媽對我講,大海就是我故鄉……」每當我唱起這支歌,便想起童年趕海的趣事。
那是暑假裡的一天,我鬧著要舅舅帶我去趕海,舅舅答應了。來到海邊,剛巧開始退潮,海水嘩嘩往下退,只有浪花還不時回過頭來,好像不忍離開似的。我興奮極了,飛跑著追趕遠去的浪花。
這時,沙灘上已經有好多人了,他們有的捉螃蟹,有的撈海魚,有的撿貝殼……我在海水裡摸呀摸呀,嘿,一隻小海星被我抓住了!哎,那邊一個小夥伴,正低著頭尋找著什麼。我走過去想看個究竟,小夥伴只努努嘴兒,不作聲,原來是一隻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東逃西竄哩。突然,小夥伴「哎喲」一聲叫起來,原來是螃蟹用大螯夾住了他的手。咦,怎麼我的腳也癢癢的?低頭一看,哦,原來是一隻大蝦在逗我呢!它搖擺著兩條長須,活像戲台上的一員武將。我輕輕伸過手去,只一捏,這武將就成了我的俘虜,再也神氣不起來了。
太陽偏西了,趕海的人們三三兩兩地離去,喧鬧的海灘漸漸恢復了平靜,只有海鷗還沐浴著晚霞的余暉,在水天之間自由自在地飛翔。
我一邊往回走,一邊哼起了最愛唱的歌:「小時候,媽媽對我講,大海就是我故鄉……」
F. 用有的有的寫出趕海得趣事
今年暑假,爸爸單位組織去日照旅遊,聽到這個消息,我高興極了。
八月十六日一大早,我爸爸單位的車就到小區門口,把我們一家三口都接上了車,剛上車,導游就說我們去趕海。「什麼叫趕海呀?」我奇怪地問。「趕海,就是在海水退潮時,去捉那些沒來得及被海水帶走的小生物。」噢!原來如此。於是,我盼望著,想像著趕海時的美妙情景。經過四個小時的車程,我們終於來到了日照的劉家灣。
來到了蔚藍的海邊,我贊嘆道:「藍藍的大海,藍藍的天空,真是太美了!」爸爸給了我三個工具——小水桶、小鏟子和一把耙子。我學著爸爸的樣子先翻起塊石頭,然後用小鏟子鏟幾下,立即,爬出了幾只小蟹。我輕而易舉地把它們揀到了小桶里。我一炮打響,又翻起一塊石頭,這次鏟出的可是一個大螃蟹。這個大傢伙可不像小的那樣聽話,它向我揮動著那對大夾子,好像在說:「怎麼樣?你敢捉我么?我雖然心裡害怕,但在爸爸的鼓勵下還是勇敢地抓住了它。相對於捉螃蟹,撿海蜇和海貝就容易多了,不一會我就撿了許多海蜇和海貝,又撿了許多五顏六色的貝殼。看著這些勞動成果,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
黃昏時分,我拖著疲倦的身子戀戀不舍地離開了海邊。這次趕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G. 趕海是怎樣的一種行為一般都是發生在什麼樣的海邊
在海南瓊海、萬寧和陵水,海潮一般都是晚上九點就開始降落,到了第二天凌晨兩點是最低潮時,潮落差與白天距離大概五六十米;我們小時候經常去海邊玩,一般在石頭底下上出現螺,螃蟹等,就說明裡面是有寶貝的,所以大家在海邊趕海的時候也眼睛要亮點,要不然會錯過很多海貨,有些海貨其實像石頭一樣。
H. 什麼是趕海的
所謂趕海,理論上是必須帶回一些可以打牙祭的有機物的,如蝦、蟹、螺、參、蛤蜊、海藻等。而單純意義上的海邊玩玩,如走走看看、游個泳、拾個貝殼撿石頭什麼的,是不能稱為趕海的。當然,時間上也有差異,前者一般要等退潮,且越大越好,後者隨時可以
I. 關於趕海的文章
逛魚市
星期天,我和爸爸媽媽興致勃勃地逛魚市。
魚市在芝罘島港口旁邊,開海期間,漁民們每天出海都在此停船上岸,把海產品就地賣掉,自然在碼頭就形成了魚市。魚市的海產品新鮮又豐富,煙台的老百姓都喜歡到這來買海鮮。
還沒進去,我就聽見了幾聲歸船的汽笛聲和一片嘈雜的聲音。來到魚市,只見靠岸的魚船上,有各種各樣的魚、蝦、蟹,漁民的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只見他們正在忙忙碌碌地把海鮮倒進盆子里。魚市上的人很多,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每個攤子前都有人圍著,指指點點、挑挑揀揀,討價還價,好不熱鬧啊!我們來到一個賣螃蟹的攤子前,看那些「鐵甲將軍」個個生龍活虎,還沾著一身的泥,一看就是才從海里撈上來的,我興奮地嚷嚷著:「就買這家的螃蟹吧!」我小心翼翼地拎起一隻螃蟹,誰知一下子拎起一大串,個個張牙舞爪,嚇得我趕忙松開手。另外,還有好多我從沒見過的魚,有一種體形不大,但肚子鼓鼓的,身上還有花紋,我很納悶,於是就問媽媽:』「這是什麼魚?」媽媽說:「這是河豚魚,體內有劇毒,但味道鮮美,有些人會把它的毒取走,就沒毒了。」
不知不覺,我們走到魚市的盡頭,我們買了很多的海產品,看到趕集的人們都大包小包,滿載而歸。個個余興未了,邊走邊談論著今天的魚市行情。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心裡美滋滋地想:今晚又能吃一頓海鮮大餐啦!
太陽系的地球的中國的山東省的煙台市的芝罘區的塔山小學的五年級一班的呂涵
J. 海邊漁民經常說的「趕海」,究竟是什麼意思
趕海就是沿海的漁民,根據海水的潮汐,即漲潮退潮,到沿海灘塗附近捕撈海產品。
潮水退去之後,沿海灘塗漏出來了,此時有部分海產品沒有跟隨潮水離開,漁民可以在灘塗、礁石或者淺水區域打撈海產品,主要是海螺、螃蟹、一些小型魚類,偶爾也有墨魚、小鯊魚等。
隨著技術的發展,趕海也發生了變化。傳統的趕海僅僅就是在灘塗礁石淺海區域人為的撿或者撈海產品。現在的趕海,也大量的使用工具,比如抽水機等。用傳統方法,礁石出的淺水灘塗在潮水退去之後,水還是比較深,撿海產是不方便的,但是現在的漁民也使用抽水機,把海水抽干,往往這樣可以收獲更多,因為這種小水塘裡面往往都有很多魚沒來得及跟隨潮水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