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解決的共同問題:實現政治民主化(2分);英國模式:漸進改革(2分)(保持政策的穩定性,極少大起大落等),如回答君主統而不治、議會制、責任內閣制、政黨政治、分權與制衡可給1分。)
(2)英國:創立君主立憲制;(議會至上)美國:開創民主共和制(總統共和制)(4分)
法國:①通過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對外侵略戰爭動搖歐洲封建統治;
②法國啟蒙思想推動世界各國民主革命的進程。(4分)
(3)增加了「民生」的目標(2分)(或平均地權)
努力:①領導辛亥革命為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掃清一些障礙;
②南京臨時政府鼓勵發展實業(2分)
結果: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出現短暫的春天,但沒有真正解決中國的民生問題。(2分)
原因:客觀上,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封建勢力和帝國主義勢力強大。(2分)
主觀上,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不充分,民族資產階級力量薄弱;這一目標沒有徹底的土地革命綱領。(4分)
㈢ 民主是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結果,也是世界各國人民的普遍要求。 材料一 「我們認為下面這些真理是不言而
(1)繼承與發展的關系(思想指導與實踐)。繼承了天賦人權、主權在民、自由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等啟蒙思想;將啟蒙思想用法律形式肯定下來,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則。 (2)內容:主權在民、三權分立;政體:資產階級共和政體。意義;否定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推動了近代中國的政治民主化進程。 |
㈣ 民主與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發展進程中的大趨勢。閱讀下面材料,回答相關問題。材料一 材料二 美國聯邦黨
(1)架構: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元朝的一省兩院制(設中書省)(3分) 民主:秦朝時,軍政大事的決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諸卿進行朝議,最後由皇帝裁決,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君主專制下重大事情的決策失誤;(2分) 唐朝時,三省之間分工明確,相互牽制和監督,可以防止大臣專權;設政事堂由三省長官共議國事,可以集思廣益;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訓,善於納諫,為這一制度增添了「民主色彩」(4分,任答兩點即可) 實質:仍然是封建君主專制,是一種「皇權下的民主」(1分) (2)有衡:①立法權:國會分成參眾兩院;國會立法須經總統批准,總統對立法有否決權;最高法院可以「違憲」的名義廢止已通過的法律。(2分,任答兩點即可)②行政權:總統締結條約須經參議院同意;總統任命官員須經參議院同意;國會對總統有彈劾權;總統連任不得超過兩屆。(2分,任答兩點即可)③司法權:最高法院法官由總統任命,參議院批准。(2分) 關門:①「資本支配政治」②兩黨相爭只顧黨派利益而不顧美國人民利益。(4分,或言之成理亦可) (3)努力:創建革命團體和政黨(興中會、同盟會);提出革命思想(三民主義);發動反清起義(廣州起義等);建立民主政權(中華民國);注重製度建設(頒布《臨時約法》);確立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民主共和制);實行責任內閣制。(8分,任答四點即可)
㈤ (20分)民主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民主政治是人類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追求自由、平等、公正
(1)原因:小農經濟的產生和發展為中國中央集權政治體制的形成奠定了經濟基礎;(2分)工商業的發展為雅典民主政治體制的建立 創造了條件。(2分) 有益借鑒:重視權力的相互制約,防止出現專權;保障公民參與政治、管理國家事務的權利;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和民主監督。(4分,答出其中兩點可得4分) (2)一是經濟發展水平;二是社會發展道路;三是原有歷史傳統。(6分) (3)特點:三權分立,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之間相互制衡。(2分) 發展道路: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確立了聯邦制和總統制共和制等,保障了國家的統一與穩定;實行三權分立,體現了分權與制衡原則;逐步形成了兩黨制。(4分,答出其中兩點可得4分)
㈥ (26分)民主是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成果。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光榮革命以後的300多年,英國極少有大起大
(1)要解決的共同問題:實現政治民主化(2分);英國模式:漸進改革(2分);作用:保持政策的穩定性,極少大起大落等,(如回答君主統而不治、議會制、責任內閣制、政黨政治、分權與制衡可給1分)(2分) (2)英國:創立君主立憲制;(議會至上)美國:開創民主共和制(總統共和制)(4分) 法國:①通過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對外侵略戰爭動搖歐洲封建統治;②法國啟蒙思想推動世界各國民主革命的進程。(4分) (3)增加了「民生」的目標(2分)(或平均地權) 努力:①領導辛亥革命為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掃清一些障礙;②南京臨時政府鼓勵發展實業(2分)。 結果: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出現短暫的春天,但沒有真正解決中國的民生問題。(2分) 原因:客觀上,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封建勢力和帝國主義勢力強大。(2分) 主觀上,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不充分,民族資產階級力量薄弱;這一目標沒有徹底的土地革命綱領。(4分)
㈦ 民主是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成果。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材料一:(下圖) 材料二:(雅典民主整體的
(1)缺陷:享有民主的只佔居民比例的9%,許多階層或人群被排除在外,是少數人的民主,實質是奴隸主專政;權力交給所有公民,不能保證德才兼備的人執政,極有可能導致極端民主化和國家權力的濫用,導致民主制的最終衰落和夭折。(2分) (2)特點:皇權至上,中央集權、等級森嚴。(1分)沖擊挑戰:l9世紀末,維新派倡導變法,提出實行君主立憲制的主張;20世紀初,革命派發動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專制,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2分) (3)三權分立的資產階級共和國制度(1分)。資產階級力量薄弱,又具有妥協性,資產階級沒有找到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民族不獨立,帝國主義的阻撓破壞;封建頑固勢力的強大和傳統的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答出其中2點即可得2分)。 (4)繼承了英國民主的議會制傳統;實踐了孟德斯鳩三權分立學說。(2分) (5)民主是人類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民主建設有賴公眾的積極參與與監督;民主的形式是多樣的;民主發展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借鑒與創新的過程(或民主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2分,答出其中2點即可,其他言之成理亦可)
㈧ 民主和法制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民主與法制萌芽於古代,在近現代歷史上不斷發展,日臻完善。回答以
(1)少數男性公民的民主;行政官員主要通過抽簽產生;實行直接民主。 (2)實行聯邦制,聯邦擁有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大權,各州享有一定自治權。國家權力分為立法、司法、行政三個部門,分別由國會、最高法院、總統掌握。 | (3) |
㈨ 民主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民主政治是人類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是全人類
(1)原因:小農經濟的產生和發展為中國中央集權政治體制的形成奠定了經濟基礎;工商業的發展為雅典民主政治體制的建立創造了條件。有益借鑒:重視權力的相互制約,防止出現專權;保障公民參與政治、管理國家事務的權利;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和民主監督。(任答兩點即可) (2)一是經濟發展水平;二是社會發展道路;三是原有歷史傳統。 (3)特點:三權分立,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之間相互制衡。發展道路: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確立了聯邦制和總統制共和制等,保障了國家的統一與穩定;實行三權分立,體現了分權與制衡原則;逐步形成了兩黨制。 (4)民主是人類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民主建設不是恩賜,它有賴於公眾的積極參與;民主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要借鑒人類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絕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民主政治建設要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更好地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亦可) |
㈩ 民主是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結果,也是世界各國人民的普遍要求。 材料一 「(君主)以天下之利盡歸於己
(1)共同點:都對封建君主專制制度進行了揭露和批判。差異:前者主張對君權進行限制,後者主張以革命手段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原因:明末清初:政治上封建專制制度空前強化;經濟上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思想上程朱理學占統治地位。清末:民族資本主義有了一定發展,資產階級力量發展壯大;西方民主思想進一步傳播。 (2)天賦人權與自由平等,主權在民,人民革命權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等啟蒙思想。繼承與發展的關系(思想指導與實踐)。繼承了啟蒙思想精神(或者啟蒙思想為宣言的制定奠定了理論基礎),將它們以法律形式肯定下來,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則。 |
與民主是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轉讓合作書
發布:2025-05-03 18:11:35
瀏覽:512
債務股權轉讓
發布:2025-04-29 20:41:09
瀏覽:441
萌分期投訴
發布:2025-04-28 18:55:10
瀏覽:832
馬鞍山學化妝
發布:2025-04-26 14:14:33
瀏覽:4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