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三區人才成果

三區人才成果

發布時間:2021-10-20 01:55:42

① 怎樣促進創新人才和成果的產生

第一,創新黨管人才方式方法,構建「黨委政府+社會組織+市場主體」協同推進機制。更加註重人才工作從點上突破向整體運籌轉變、從單兵作戰向協同發力轉變,實現資源、資本和要素集聚效應的最大化。一是加強黨委政府統籌領導。始終堅持黨管人才,出台《成都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八項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人才工作例會制度、議事制度和督促落實機制,進一步增強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力。明確將人才工作納入市級相關部門「三定」方案、市委市政府目標績效考評體系,並將人才貢獻率納入區(市)縣領導班子特別是黨政「一把手」實績考核指標體系,定期統計並發布各區(市)縣人才資源狀況,形成人才優先發展倒逼機制。二是強化社會組織服務功能。組建全國首個由組織部門主管,民政、經信、科技、人社、投促、金融6個部門聯合指導,以「促進人才發展」為宗旨的新型人才組織——成都人才發展促進會。不斷提高促進會服務水平,推進促進會與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人才中介服務機構等建立常態化合作交流機制,充分發揮其在人才引進、培育、發展等方面的作用,進一步增強人才工作活力。三是發揮市場主體引才作用。重點圍繞高層次領軍型創業人才和企業急需的「高精尖缺」創新人才,出台政策鼓勵企業多渠道引才,充分發揮企業在人才引進方面的主體作用。探索設立引才「伯樂獎」,激發各類市場主體在人才發現、推薦、引進等方面的積極性,逐步形成黨政部門引才與企業引才、中介引才、以才引才等多種方式協同並用的工作格局。
第二,統籌國際國內兩種資源,構建「引才+育才+用才」的人才開發機制。圍繞「著眼於戰略發展需要引才聚才,著眼於現實發展需要育才用才」,逐步形成開放引才、戰略育才、科學用才的人才開發機制。一是聚焦高端引才。捕捉國家大數據戰略趨勢,實施海內外引才「黃金眼」戰略,運用大數據技術開發高端人才全球搜索系統,擴大引才半徑。以全球視野、開放理念,加大「成都人才計劃」實施力度,提高資助標准,增強政策吸引力,全力引進海內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加大「走出去」引才力度,建成全市首批海外人才工作站,將人才工作陣地前移到歐美發達國家。二是著眼實用育才。系統開發本土人才資源,充分調動各類人才的積極性。堅持代表性、貢獻度與示範性相統一,擇優選拔一批「市優專家」。實施「成都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加強對具有發展潛質的中青年骨幹人才進行培養。實施青年大學生「創業新星計劃」,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施「產業實用人才開發5年行動計劃」,大力培育產業實用人才。截至目前,已建立技能大師工作室24家(其中國家級1家,省級4家),培育實用人才120.3萬人,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實用人才保障。三是創新機制用才。針對專家發揮作用受限等問題,出台「部門新型智庫」建設辦法,提高部門決策科學化水平。開展「千名專家服務基層行動計劃」,實行基層一線點題、統籌分類定題、專家人才解題,實現基層集聚智力要素和專家成果轉化雙贏。
第三,著眼激發人才創新創業活力,構建「資金資助+社會榮譽+感情留人」的人才激勵機制。通過加大人才投入、創新市場化運作資金等系列舉措,不斷激發人才活力、釋放人才紅利,讓人才出效益、出生產力。一是堅持人才投入為先。樹立抓人才投入就是抓長遠發展的理念,不斷加大人才投入力度,將成都人才發展專項資金提升至2億元,帶動區(市)縣配套設立16.3億元,並撬動創投基金等60多億元跟進扶持。二是堅持精神激勵為重。對「成都人才計劃」「市優專家」等人才計劃入選者,給予物質激勵的同時,授予榮譽稱號,促使人才政策效應充分釋放。探索設立創新創業人才傑出貢獻獎,對作出重大貢獻的高層次人才,授予「成都市傑出人才」榮譽稱號。對成就卓越、影響深遠的專家人才,優先推薦當選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三是堅持感情留人為要。在給予創新創業人才更多的利益回報和精神激勵的同時,用感情留人,讓人才落地生根。建立黨委聯系專家制度,每季度召開一次市領導見面會,為人才排憂解難。確定24小時服務專員,定期和不定期走訪,切實消除專家來蓉創新創業的後顧之憂。加大人才工作宣傳力度,在全社會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工作氛圍,切實增強專家人才在成都宜居樂業的歸屬感、建功立業的成就感、主動有為的責任感。
第四,完善人才發展生態環境,構建「創業服務+政務服務+生活服務」的綜合扶持機制。堅持「服務人才就是服務發展」的理念,探索運用靈活的市場手段,建立務實高效的綜合扶持機制。一是全程化創業服務。針對人才創新創業的不同階段,打造獨具特色、功能互補、一體運行的發展平台,構建「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中試基地)」的創業孵化載體、「政府扶持資金+企業債權融資+股權融資+上市融資」的金融支持體系,為人才創業提供全鏈條、精細化服務。針對人才「創業難」問題,建立職能部門聯席會議制度,集成與人才創新創業息息相關的部門優勢資源,提高人才創業成功率。注重發揮政府的「引領」和「補位」作用,統籌科技、產業、人才等政策,每年遴選1-5個重點人才(團隊)項目進行綜合扶持。建立「高校研究院+產業園」等機制,推動協同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讓人才走上生產一線,為成都的發展注入新的驅動力。二是「一站式」政務服務。在深入推進規范化服務型政府建設的基礎上,整合多方資源,加快建設「一站式」政務服務平台,推動人才政務服務的「一體化」和高層次人才服務的「一對一」。依託各產業園區、創新創業街區、重點樓宇、重點企業,組建「新型人才工作站」,延伸組織部門人才工作「手臂」,實現服務人才「零距離」。三是多維度生活服務。在組織部打造「人才之家」,及時解決人才在子女入學、配偶安置、醫療保障及創業中遇到的各類難題。出台《為來蓉外籍高層次人才提供停(居)留便利措施》,在來蓉人才辦理工作類居留證件、申請在華永久居留等方面,提供便利服務,優化審批流程,縮短申辦時限。實施「築巢工程」,打造以天府國際社區為代表的高端人才居住區,籌建中西部首家中外合資的綜合性國際醫院,引進3所優質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加快建設國際商務社區,為來蓉高層次人才創造宜居宜業、體現國際品質的生活環境

② 三區人才計劃屬於三扶一支嗎

由中央組織部、人事部、教育部等聯合啟動的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從2006年開始連續實施5年,國家將每年招募2萬名高校畢業生,主要安排到農村基層從事支教、支農、支醫和扶貧工作(簡稱「三支一扶」)。「三支一扶」高校畢業生服務期為2年,服務期間所需的生活補貼、交通補貼、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和住院醫療保險費用由自治區財政安排專項經費統一支付。

③ 三區文化人才工作總結

可代為起草,頭相內貼有口口。

④ 三區人才計劃屬於三支一扶嗎

一、什麼是「三支一扶」?

2006年2月25日,中央組織部、人事部(現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財政部、農業部、衛生部、國務院扶貧辦、共青團中央決定,聯合組織「三支一扶」。即國家人事部2006年頒布的第16號文件《關於組織開展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從事支教、支農、支醫和扶貧工作的通知》

三支一扶既不是公務員也不是事業編,「三支一扶」是指大學生在畢業後到農村基層從事支農、支教、支醫和扶貧工作,其目的在於為高校畢業生向基層單位落實就業問題提供具體的指導和保障。

支教:支援鄉鎮基層教育事業,主要從事9年義務教育中的小學、初中學科教育。

支醫:支援鄉鎮基層醫療衛生事業,主要從事臨床診療,中醫診斷,醫療救護,醫學檢驗工作等。

支農:支援鄉鎮基層農業生產工作,主要從事涉農產業(種植業、養殖業、深加工等)建設工作。

扶貧:支援鄉鎮基層扶貧攻堅工作,主要從事與農村脫貧致富相關工作。

二、三支一扶報考條件:

(一)招募對象和條件

文件規定:招募對象主要為全國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並應具備以下條件:

  1. 政治素質好,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

  2. 2.學習成績合格,具有相應的專業知識;

  3. 3.具有敬業奉獻精神,遵紀守法,作風正派;

  4. 4.身體健康。

  5. (二)招募原則

  6. 文件規定:招募工作應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並應有一定比例的名額招募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

  7. 三、三支一扶有什麼好處:

  8. 優惠政策與發展前景:

  9. (一)優惠政策

  10. 1.服務期間由省「三支一扶」辦按月發放1400元生活補貼(含交通補貼,下同),統一辦理社會保險,並享受每人每年200元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各設區市組織的「三支一扶」計劃可參照省級標准執行。

  11. 2.到納入縣級基本財力保障范圍的縣(市、區)的鄉(鎮)參加「三支一扶」的高校畢業生,其在校期間的國家助學貸款本息,由服務縣(市、區)財政按每年2000元代為償還。各高校要根據自身特點,結合實際制定鼓勵和引導高校畢業生參加「三支一扶」等服務基層項目的具體措施。

  12. (二)發展前景——期滿政策(文件規定)

  13. 「三支一扶」高校畢業生服務期滿後自主擇業,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享受以下政策待遇:

  14. 1.服務期滿的「三支一扶」大學生紮根基層。原服務單位有職位空缺需補充人員時,應優先考慮接收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學生。縣、鄉各類事業單位,有職位空缺需補充人員時,也應拿出一定職位專門吸納這部分畢業生。服務期滿自主創業的,可享受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免、小額貸款擔保和貼息等有關政策。應屆畢業生自願到國家需要的艱苦地區、艱苦行業基層工作,服務達到國家規定年限,並符合相應條件的,可享受國家助學貸款代償政策。

  15. 2.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學生,報考黨政機關公務員的,可以通過適當增加分數以及其他優惠政策,優先錄用。到西部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服務2年以上,服務期滿後3年內報考碩士研究生的,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對於已被錄取為研究生的應屆高校畢業生參加「三支一扶」項目的,學校應為其保留學籍。

  16. 3.各級人事、教育、農業、衛生、扶貧等部門要制定切實有效措施,採取多種手段,充分挖掘本系統就業崗位,積極吸納「三支一扶」大學生進入本系統工作。各級人事部門要為「三支一扶」大學生建立專門的人才庫,廣泛收集各類用人單位的崗位需求信息,動員各類用人單位接收「三支一扶」大學生,有針對性地提供就業指導和推薦,幫助其落實就業單位。 4.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學生,根據本人意願可以回到原籍或到其他地區工作,凡落實了接收單位的,接收單位所在地區應准予落戶。進入國有企事業單位的,由接收單位按照所任職務比照同等條件人員確定其職務工資標准;其服務期限,計算為工齡。在今後晉升中高級職稱時,同等條件下優先評定。

  17. (三)就業渠道及優惠政策——國家第三輪計劃

  18. 1.鼓勵創新創業方面

  19. 積極鼓勵支持服務期滿人員自主創業,將其納入「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現代青年農場主培育計劃」,提供創業培訓、創業指導、創業孵化等創業公共服務,按規定給予培訓補貼、稅費減免、創業擔保貸款等扶持。

  20. 2.支持升學深造方面

  21. 服務期滿後3年內報考碩士研究生的,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對於已被錄取為研究生的應屆高校畢業生參加「三支一扶」計劃的,學校為其保留入學資格。

  22. 3.促進自主擇業方面

  23. 要求各級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為服務期滿人員免費提供政策咨詢、職業指導和職業介紹等公共服務。要求地方每年應至少組織一場專門的崗位對接活動,向國有企業、大型民營企業、社會組織等推薦服務期滿人員。對實現靈活就業的服務期滿人員,要求按規定落實社會保險補貼政策。

  24. 4.加強扶貧類崗位開發

  25. 第三輪「三支一扶」計劃今年起實施。新一輪計劃包含加強扶貧類崗位開發,拓展供銷合作服務崗位、鼓勵服務期滿人員創新創業等新措施。

  26. 據不完全數據統計,2017年全國招錄三支一扶人員大約2.5萬人,報名人數達30萬左右,且部分省份自2016年開始三支一扶人員已開始實施與事業編制並軌,諸如,山東、吉林、安徽、河南、雲南、山西、江西等。

⑤ 三區人才以後轉正嗎

三支一扶結束後一般情況不能轉正。只有極個別的地方有政策可以轉。不過在報考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時候有優惠加分政策: 在報考公務員方面。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三...

⑥ 如何做好三區文化人才本職工作

進一步完善機制、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總結經驗,及時反饋信息,扎實做好此項工作;各地區的文化特色、人才狀況和需求各不相同,要相互借鑒、因地制宜開展工作;文化是區域發展的靈魂,要充分發揮文化產業的帶動作用,做好文化產業規劃和配套,進一步整合非遺保護、公共文化服務等文化項目,通過文化產業發展潛力和效益引進、培養和留住人才;要深入開展人才需求摸底,進一步細化和完善地方性配套機制,不斷壯大文化人才隊伍,提升文化人才隊伍素質,充分發揮文化人才的帶動作用,為當地文化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⑦ 寫一篇三區科技人才工作總結!!急急急!!!

先坐到松崗,再從松崗汽車站出發,乘坐625路(南頭檢查站-觀瀾汽車站),在三區天橋換乘506路(三區天橋-寧水花園),抵達科技園. 約31.9公里

閱讀全文

與三區人才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