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3d列印最新成果

3d列印最新成果

發布時間:2021-10-19 16:17:59

⑴ 3D列印技術目前主要應用於哪些領域

  1. 建築設計

    在建築業里,工程師和設計師們已經接受了用3D列印機列印的建築模型,這種方法快速、成本低、環保,同時製作精美。完全合乎設計者的要求,同時又能節省大量材料。

  2. 製造業

    製造業也需要很多3D列印產品,3D列印無論是在成本、速度和精確度上都要比傳統製造好很多。而3D列印技術本身非常適合大規模生產,所以製造業利用3D技術能帶來很多好處。

  3. 食品產業

    研究人員已經開始嘗試列印巧克力了,可以做出各種不同的造型。

  4. 工業

    大型的工業企業已經開始用3D技術列印金屬粉末,激光成型。

  5. 珠寶業

    目前3D列印技術已經應用於珠寶行業,可以製造各種樣式的珠寶。

(1)3d列印最新成果擴展閱讀

3D列印機(3D Printers)簡稱(3DP)是一位名為恩里科·迪尼(Enrico Dini)的發明家設計的一種神奇的列印機,不僅可以「列印」一幢完整的建築,甚至可以在航天飛船中給宇航員列印任何所需的物品的形狀。但是3D列印出來的是物體的模型,不能列印出物體的功能。

參考資料

網路-3D列印機

⑵ 關於3d列印教育行業有哪些成就

英國著名教師戴夫懷特曾說過:「如果你能抓住學生的想像力,你就能抓住他們的注意力!」毫無疑問,3D列印可以幫助老師們做到這一點。
事實表明,某些在傳統教育中表現不好的學生,主要是因為對理論性太強的課程沒有興趣,雖然靠死記硬背抽象概念可以通過考試,但考試過後很多知識點會很快忘記。而3D列印能讓抽象的課程變得具體,視覺和觸覺兼具的學習方式可以讓枯燥的課程變得生動起來,具有很強的誘惑力。在觸覺學習中,學生不是在黑板或顯示器上簡單地看文字或圖形,而是通過他們的觸覺抓住核心概念的三維模型,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吸收和消化知識,使學生不輕易遺忘所學的課程。
據了解,在美國,幾乎所有學校都開設了3D列印的課程。
近兩年,我國也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探索3D列印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應用也越來越多元化了。教師們不僅可以利用3D列印模型進行教學,還可以利用該技術訓練學生的創造力,使其得以快速驗證設計概念,製作和修改模型。
比如:
在數學課上,列印出一個幾何體的模型,便可以更直觀地幫助學生了解幾何內部各元素之間的聯系;
在美術課上,將平面設計的作品製作成3D版本的藝術品以及一些基本的模型,已經成為現實;
在化學課上,老師可以將分子模型列印出來展示,有利於學生理解化學反應的過程;生物課上,列印出細胞、病毒、器官和其他重要的生物樣本,比起平面圖要直觀得多;
在地理課上,可以列印地形地貌、氣候形成的因素等模型,豈不比老師憑空比劃向學生傳達知識好?
在歷史課上,可以列印出一些文物古跡、歷史人物模型來讓學生更懂得「以史為鏡」。
在專業設計上,創新學習者可以進行課程內容的學習和試驗設計,如建築、醫學、生物學、汽車工程、繪畫、圖形設計、歷史考古等。
在機械設計和工業設計等專業,3D列印機能夠直接創建出外觀原型,使學生們能夠以三維形式評估自己的設計;可以製作任意復雜度的模型,這些模型可以進行噴砂處理和上漆,作為生產模型的復製品。
目前眾多的3D列印教育模式,大都傾向於:3D列印技術入門級教育並不涉及高深的CAD建模,激光學、材料學、模擬優化等領域的知識。對於3D列印入門教育來說,重點並不是3D列印技術本身,3D列印技術成為實現學生創作能力和想像力的載體。
大學的學歷教育將不局限於如何操作和研發工業級的3D列印設備本身,而是成為關注整個3D列印生態圈的交叉學科。小奧認為,技術如果想有所突破,首先得有一大批感興趣的人,學生無疑是最好的群體。他們頗具好奇心與創造力,通過對技術進行漸進式研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創意,再加上不斷發展技術的力量,這必將促進3D列印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⑶ 3D列印技術在國內的前景如何

全文統計口徑說明:1)搜索關鍵詞:3D列印及與之相近似或相關關鍵詞;2)搜索范圍:標題、摘要和權利說明;3)篩選條件:簡單同族申請去重、法律狀態為實質審查、授權、PCT國際公布、PCT進入指定國(指定期),簡單同族申請去重是按照受理局進行統計。4)統計截止日期:2021年8月18日。5)若有特殊統計口徑會在圖表下方備注。

1、全球3D列印技術區域競爭格局

(1)技術來源國分布:美國佔比最高,中國緊隨其後

目前,全球3D列印第一大技術來源國為美國,美國3D列印專利申請量達到141209項,佔全球3D列印專利總申請量的35.81%;其次是中國,中國3D列印專利申請量佔全球3D列印專利總申請量的25.52%。日本和德國雖然排名第三和第四,但是與排名第一的美國及排名第二的中國專利申請量差距均較大。

新進入者定義:僅在過去5年內才提交專利申請的申請人。

—— 更多行業相關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3D列印產業市場需求與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⑷ 關於3d列印食品行業有哪些成就

答:3D列印可以製造領帶、自行車、鮮花、巧克力甚至是房子……3D列印以一種「無所不能」的姿態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3D列印,即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它是一種以數...

⑸ 3d列印技術發展前景如何

3D列印技術應用前景:3D列印被賦予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大背景,以3D列印技術為代表的快速成型技術被看作是引發新一輪工業革命的關鍵要素。

3D列印技術未來發張趨勢:

1、材料向多元化發展。

3D列印材料單一性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制約了3D列印技術的發展。以金屬3D列印為例,能夠實現列印的材料僅為不銹鋼、高溫合金、鈦合金、模具鋼以及鋁合金等幾種最為常規的材料。

3D列印仍然需要不斷地開發新材料,使得3D列印材料向多元化發展,並能夠建立相應的材料供應體系,這必將極大地拓寬3D列印技術應用場合。

2、從地面到太空。

NASA是美國政府機構中較早研究使用3D列印技術,已利用3D列印技術生產了用於執行載人火星任務的太空探索飛行器(SEV)的零部件,並且探討在該飛行器上搭載小型3D列印設備,實現「太空製造」。「太空製造」是NASA在3D列印技術方向的重點投資領域。

為實現「太空製造」,美國已在太空環境的3D列印設備、工藝及材料等領域開展了多個研究項目,並取得多項重要成果。

3、助力深空探測。

3D列印技術的快速發展和遠程式控制制技術為空間探測提供了新的思路。月面設施構件3D列印技術是利用月球原位資源,採用3D列印技術就地生產月面設施構件,是未來建立大型永久性月球基地的有效途徑。

該方法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原位資源製造3D列印所需的粉末材料,繼而採用3D列印設備直接列印出月面設施構件,大大降低地球發射成本,並可利用月球基地的原位資源探索更遠的空間目標。

4、走入千家萬戶。

隨著3D列印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成本的降低,3D列印技術走入千家萬戶不無可能。也許,未來的某一天,你便可以在家裡給自己列印一雙鞋子;也許,未來某一天,在你的車子里就放著一台3D列印機,汽車的某個零件壞了,便可以及時列印一個重新裝上,讓你的車子繼續飛奔起來,而不是站在路邊苦苦地等著別人來把你的車子給拖走……

3D列印正因為它的獨特魅力逐漸融入我們的生活;3D列印正因為它的獨特優勢逐漸改變這個世界;3D列印正因為它的無所不能可以讓你的「異想天開」變得「實實在在」;3D列印正因為它的快速高效可以讓你的「駕車旅遊」不再孤單;3D列印正因為它的巨大魔力讓建立「月球家園」不再是一個夢想,這就是「3D列印」。

⑹ 3D列印目前的應用有那些

航空工業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開始使用增材製造技術,之前增材製造在航空製造業只扮演了做快速原型的小角色。最近的發展趨勢是,這一技術將在整個航空航天產業鏈占據戰略性的地位。包括波音、空客、Lockheed Martin,霍尼韋爾以及普惠都做出了表率行動。

新一代飛行器不斷向高性能、高可靠性、長壽命、低成本方向發展,越來越多地採用整體結構,零件趨向復雜化、大型化,從而推動了增材製造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增材製造技術從零件的三維CAD 模型出發,無需模具,直接製造零件,可以大大降低成本,縮短研製周期,是滿足現代飛行器快速低成本研製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滿足航空航天超規格、復雜金屬結構製造的關鍵技術之一。

激光直接沉積技術的特點如下:(1)無需模具;(2)適於難加工金屬材料制備;(3)精度較高,可實現復雜零件近凈成形;(4)內部組織細小均勻,力學性能優異;(5)可制備梯度材料;(6)可實現損傷零件的快速修復;(7)加工柔性高,能夠實現多品種、變批量零件製造的快速轉換。

在我國,西安鉑力特的LSF設備就是這類技術的代表。除此之外,典型企業還有美國的OPTOMEC公司,法國BeAM公司,德國通快以及專為CNC機床公司提供增材製造包的HYBRID公司。

激光直接沉積技術是20世紀90年代首先從美國發展起來的。1995年,美國Sandia 國家實驗室開發出了直接由激光束逐層熔化金屬粉末來製造緻密金屬零件的快速近凈成形技術。此後,Sandia 國家實驗室利用LENS 技術針對鎳基高溫合金、鈦合金、奧氏體不銹鋼、工具鋼、鎢等多種金屬材料開展了大量的成形工藝研究。1997年,Optomec Design 公司獲得了LENS 技術的商用化許可,推出了激光直接沉積成套裝備。1995年,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和海軍研究所聯合出資,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賓州州立大學和MTS 公司共同開發一項名為「鈦合金的柔性製造技術」的項目,目標是利用大功率CO2激光器實現大尺寸鈦合金零件的製造。基於這一項目的研究成果,1997年MTS 公司出資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賓州州立大學合作成立了AeroMet 公司。為了提高沉積效率並生產大型鈦合金零件,AeroMet 公司採用14~18kW 大功率CO2激光器和3.0m×3.0m×1.2m大型加工艙室,Ti-6Al-4V合金的沉積速率達1~2kg/h。AeroMet 公司獲得了美國軍方及三大美國軍機製造商波音、洛克希德·馬丁、格魯曼公司的資助,開展了飛機機身鈦合金結構件的激光直接沉積技術研究,先後完成了激光直接沉積鈦合金結構件的性能考核和技術標准制定,並於2002年在世界上率先實現激光直接沉積Ti-6Al-4V 鈦合金次承力構件在F/A-18等飛機上的裝機應用。

自「十五」開始,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國家863計劃、國家973計劃、總裝預研計劃等國家主要科技研究計劃資助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中航工業北京航空製造工程研究所等國內多個研究機構開展了激光直接沉積工藝研究、力學性能控制、成套裝備研發及工程應用關鍵技術攻關,並取得了較大進展。

C919大客翼身組合體大部段中的關鍵零部件鈦合金上、下翼緣條是由西安鉑力特激光成形技術有限公司使用金屬增材製造技術(3D列印)所製造,上、下翼緣條中最大尺寸3070mm,最大重量196kg的左上緣條,僅用25天即完成交付,大大縮短了航空關鍵零部件的研發周期,實現了航空核心製造技術上一次新的突破。

⑺ 目前建築最新科技3d列印有哪些成果

3D列印蠟型,然後做GRC幕牆,

⑻ 3D列印會帶來哪些創業機會

1.我國從20世紀90年代起研發3D列印技術,目前,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研究機構與企業已經在3D列印設備和材料領域取得一定研究成果。2012年10月,中國3D列印技術產業聯盟成立,2013年,中國3D列印技術產業創新中心(南京、濰坊、珠海)相繼成立。

2.2013年,3D列印入選國家863計劃,國家提供4000萬元作為研究基金來支持3D列印核心技術的發展,北京投入了15億元支持3D列印技術。在地方政府層面,3D列印產業更是遍地開花,成為各地政府追捧熱點,包括南京、武漢、珠海、青島、成都、長沙等地都籌建了3D列印產業園,並在資金、土地、配套政策上給予支持。

3.2015年2月,業內認為,中國3D列印行業迎來了產業發展的春天——工信部、發改委及財政部聯合發布了《國家增材製造產業發展推進計劃(2015~2016年)》,首次將增材製造(即3D列印)產業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對3D產業的發展做出了整體計劃。

4.其中也對我國3D列印的現狀進行了客觀評價:我國增材製造產業化仍處於起步階段,與先進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尚未形成完整的產業體系,離實現大規模產業化、工程化應用還有一定距離。

5.當前,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新常態下,政府提出了「中國製造2025」發展戰略,努力實現由「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的轉變。這正是3D列印給包括材料供應、智能製造在內的相關行業帶來的重大機遇。

6.業內人士認為,「十三五」期間,3D列印將深刻影響製造企業的生產方式,引領製造業從標准化和精益化生產步入定製化生產。最新相關列印機行業政策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20年條形碼列印機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

7.3D列印技術正在突破自身的束縛,這其中包括市場、材料、工藝、成本等等,正在努力地成為大眾化的消費品。在未來,3D列印機將會以低成本、高品質、實用性強的姿態飛入尋常百姓家。

⑼ 我國「太空3D列印」試驗取得哪些進展

微重力環境下粉末材料在製造過程中的有效控制是世界難題。中科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科研人員,在瑞士杜本多夫利用歐洲失重飛機,成功完成了國際首次微重力環境下陶瓷材料立體光刻成型技術試驗,以及我國首次金屬材料微重力環境下鑄造技術試驗,獲得多件完好的陶瓷和金屬製造樣品及豐富的實驗數據。

中科院太空製造技術重點實驗室2016年牽頭開展我國首次「太空3D列印」技術實驗,多項成果為我國空間站、在軌服務及深空探索等任務中實現多種材料的高精度製造奠定技術基礎。來源:科技日報

閱讀全文

與3d列印最新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