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珍惜勞動成果的童話故事

珍惜勞動成果的童話故事

發布時間:2021-10-19 11:20:05

Ⅰ 關於「珍惜事物」的童話故事

哆啦A夢
221
讓人懂得感謝機
珍惜食物
要是你的寶寶小的話
可以看一些
中國古代的童話故事(動畫)
比如馬良
司馬光
人參娃娃的故事
培養寶寶的正義感

Ⅱ 以珍惜勞動成果為主題的作文300字左右

一寸光陰一寸金,對時間的珍惜,應該把每一分每一秒緊緊我在手中,不要放鬆回,把它奪回來!答!!
經濟學家說:「時間就是財富」;軍事學家說:「時間就是勝利」;醫學家說:「時間就是生命。」
時間,在我們讀書的時候流逝了;時間,在我們游戲的時候流逝了;時間,在我們吃飯的時候流逝了;時間,在我們悲痛的時候流逝了。不管我們在做什麼,在想什麼,時間都如流水一般不分晝夜的流逝了!
當讀書的時候,時間雖然流逝了,但是我們卻得到了知識;當我們學習的時候,時間雖然流逝了,但是我們卻得到了經驗;當我們做事兒的時候,時間雖然流逝了,但是我們卻完成了一件事兒;當我們游戲時,時間一樣流逝了,但我們卻什麼也沒有得到。所以,一樣的光陰,一樣的流逝,而每個人所得到的都不一樣,因為每個人在時間流逝的時候所做的事兒都不同。

Ⅲ 關於珍惜勞動成果,勤儉節約的名人故事

在毛主席生前用過的一百多件日常生活用品中,有一件穿過20 多年、已補過73次的睡衣。身邊的工作人員多次提出給他換一件新的,他都執意不肯,直到逝世前夕,他老人家還是穿著這件補釘綴補釘的睡衣。在國民經濟困難時期,他老人家首先倡導不吃肉、不吃水果,常常是幾個烤芋頭就是一餐飯,與全國人民同甘共苦。在周總理身上,這樣的例子也數不勝數。1962年夏,周總理到遼寧省視察工作,剛一住下,他就從口袋裡掏出一張紙,交給負責接待的同志,說:「上面寫的東西都不能做。」原來,這張單子開著20多種禁吃的菜名,雞鴨魚肉之類都包括在內。正是這一樁樁、一件件小事,鑄就了他們偉大的人格魅力,使之成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我黨我軍光榮傳統的化身!
雷鋒在望城縣委當公務員的時候,一次他看見路上有一顆螺絲釘,踢了一腳就走開了。書記卻把釘子拾起來,裝進衣袋。幾天後,雷鋒要到一家工廠去送信,書記掏出那顆螺絲釘:「小雷,把它送到工廠去吧。咱們國家底子薄,要搞建設就得艱苦奮斗呀。」雷鋒聽了,頓時明白了。後來他到了部隊,用舊木板釘了一個「節約箱」,把撿到的破銅爛鐵、邊角料、螺絲釘裝進去。許多次,雷鋒就是從這個「節約箱」里找到了要用的材料。

Ⅳ 名人珍惜勞動成果的故事

鄧小平爺爺植樹

1985年的植樹節,是令人難忘的日子。回

1985年的植樹節,是令人難忘的日子。

這天,答萬里無雲,春風拂面。在天壇公園植樹的人群里,81歲高齡的鄧小平爺爺格外引人注目。只見他手握鐵鍬致勃勃地挖著樹坑,額頭已經布滿汗珠,仍不肯休息。

一個樹坑挖好了,鄧爺爺挑選了一棵茁壯的柏樹苗,小心地移入樹坑,又揮鍬填了幾鍬土。他站到幾步之外仔細看看,覺得不很直,連聲說:「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樹苗扶正。

一棵綠油油的小柏樹栽好了,就像戰士一樣筆直地站在那裡。鄧爺爺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今天,鄧爺爺親手栽種的柏樹已經長大了,「小平樹」成了天壇公園一處美麗的風景。

Ⅳ 格林童話是由哪些人共同勞動成果

《格林童話》產生於十九世紀初,是由德國著名語言學家,雅可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國民間文學。它是世界童話的經典之作,自問世以來,在世界各地影響十分廣泛。格林兄弟以其豐富的想像、優美的語言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個神奇而又浪漫的童話故事。在國內,日本,台灣也有根據《格林童話》創作的故事集。

作者簡介:
生 平:雅可布·格林(1785年1月4日-1863年9月20日),德國著名語言學家之一,和弟弟威廉·格林(1786年2月24日-1859年12月16日)曾同浪漫主義者交往,思想卻傾向於資產階級自由派。
從1806年開始,格林兄弟就致力於民間童話和傳說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出版了《兒童和家庭童話集》(兩卷集)和《德國傳說集》(兩卷)。雅各布還出版了《德國神話》,威廉出版了《論德國古代民歌》和《德國英雄傳說 》。1806~1826年間雅科布同時還研究語言學 ,編寫 了4卷巨著《德語語法》,是一部歷史語法,後人稱為日耳曼格語言的基本教程。1838年底格林兄弟開始編寫《 德語詞典 》,1854~1862 年共出版第一至三卷。這項浩大的工程兄弟倆生前未能完成 ,後來德國語言學家繼續這項工作,至1961年才全部完成。

作品影響:
1812年,這些故事結集成《兒童和家庭童話集》的第一卷,於聖誕節前夕在柏林問世,大受歡迎。此後直到1857年,格林兄弟不斷補充故事,並一再修訂,共推出七個版次。第七版後來成為在各國流傳的原著版本,至今已譯成數十種語言,許多故事都廣為流傳。

Ⅵ 查找一則關於勞動的童話故事

可以聚會ugly了

Ⅶ 六年級關於勞動童話故事作文

你們知道小貓咪咪嗎?它是一個愛勞動的小貓,它多次被評為勞動模範。我來告訴你們,它愛勞動的事跡吧!
一天早上,咪咪早早就起床了。他提起籃子和鋤頭,出去采野菜。它采了一籃子野菜,在回家的路上,它忽然看了草地上有幾朵美麗的野花,它心想:「我給媽媽摘幾朵吧!」於是它摘了幾朵野花放在籃子里,然後,把籃子掛在鋤頭上,又把鋤頭扛在了肩上,連蹦帶跳地跑回了家。
咪咪到家後,把籃子放在地上,把野花送給了媽媽,媽媽非常高興。咪咪想:「媽媽這么辛苦,我給它釣幾條魚吧!」它路到小河邊,把尾巴伸進河裡,一動不動地趴在那兒。一會兒。一群小魚遊了過來,以為是好吃的,就咬住了咪咪的尾巴,咪咪使勁往上甩尾巴,魚就被甩到了岸上。咪咪用這種方法釣到了很多魚。
又過了些天,爸爸種的莊稼長出來了,咪咪就拿起鋤頭去鋤草。過路人都豎起大拇指誇咪咪真能幹。
晚上,媽媽想把剛買的毛線纏成線團,給奶奶織一件毛衣。咪咪見了,急忙跑過去,幫媽媽纏毛線。在咪咪地幫助下,媽媽很快就纏完了。媽媽說:「你真是個愛勞動的好孩子!」咪咪紅著臉,高興地笑了。
這回,你們知道咪咪是一隻勤勞的小貓了吧!
不知道這個行不行?不行我再寫一個!

Ⅷ 珍惜勞動者的成果的事例

在毛主席生前用過的一百多件日常生活用品中,有一件穿過20 多年、已補過73次的睡衣。身邊的工作人員多次提出給他換一件新的,他都執意不肯,直到逝世前夕,他老人家還是穿著這件補釘綴(zhui)補釘的睡衣。在國民經濟困難時期,他老人家首先倡導不吃肉、不吃水果,常常是幾個烤芋頭就是一餐飯,與全國人民同甘共苦。
在周總理身上,這樣的例子也數不勝數。1962年夏,周總理到遼寧省視察工作,剛一住下,他就從口袋裡掏出一張紙,交給負責接待的同志,說:「上面寫的東西都不能做。」原來,這張單子開著20多種禁吃的菜名,雞鴨魚肉之類都包括在內。
雷鋒在望城縣委當公務員的時候,一次他看見路上有一顆螺絲釘,踢了一腳就走開了。書記卻把釘子拾起來,裝進衣袋。幾天後,雷鋒要到一家工廠去送信,書記掏出那顆螺絲釘:「小雷,把它送到工廠去吧。咱們國家底子薄,要搞建設就得艱苦奮斗呀。」雷鋒聽了,頓時明白了。後來他到了部隊,用舊木板釘了一個「節約箱」,把撿到的破銅爛鐵、邊角料、螺絲釘裝進去。許多次,雷鋒就是從這個「節約箱」里找到了要用的材料。
正是這一樁樁、一件件小事,鑄就了他們偉大的人格魅力,使之成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我黨我軍光榮傳統的化身!

Ⅸ 珍惜勞動成果的故事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著名的詩是我們從小耳熟能詳的。說的就是勞動的辛苦,勞動的收獲和付出是成正比的,因此我們應該珍惜勞動成果,因為它凝聚了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汗水。
類似這樣的啦,很好開頭的啦,祝你成功

Ⅹ 珍惜糧食的童話故事 要自編的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出處]李紳<憫農>.
[大意]農夫在中午的炎炎烈日下鋤禾.滴滴汗珠掉在生長禾苗的土中.又有誰知道盤中的飯食.每一粒都是這樣辛苦得來.
[提示]這首詩語言淺顯而內涵深邃.有一個故事說.一個財主的兒子不知道稼穡之艱難.常到一個飯館里吃餃子.但把餃子皮全吐掉.只吃肉餡.後來家裡遭遇火災.麗樓美閣一夕之間夷為平地.他成了乞丐.要飯要到這個飯館.老闆以餃子皮招待他.他深為感動.老闆說.不用謝.這都是你當初扔掉的皮.我揀起曬幹了而已.財主的兒子很慚愧.後來勤奮勞動.生活節儉.家道重又殷富起來.這個故事.也印證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克勤於邦.克儉於家.
[出處]<尚書·大禹謨>.
[大意]在國家事業上要勤勞.在家庭生活上要節儉.
[提示]克勤克儉.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美德.傳說中的古代聖賢都是這樣做的.他們對於國家大事盡心盡力.大禹勤勞於治水大業.數過家門而不入.堯特別關心群眾.認為別人挨餓受凍.是自己的工作沒有做到家.是自己的過錯.古代聖賢的生活卻十分節儉.經常穿著粗布衣裳.吃粗米飯.喝野菜湯.由於堯.舜.禹在事業和生活上克勤克儉.所以贏得了百姓的擁戴.
糧食的故事
馮世瑜
[民以食為天".這話我深有感觸.
小時候.在爺爺的懷里.就得知糧食對人的重要.飯桌上.爺爺見我們兄妹拔飯丟了飯粒.他便心疼地一顆顆揀起往嘴裡送.一邊講起他缺糧少米的那些日子:[我娃.爺像你們大時.你祖公哪養得活你爺.早就送到地主家放牛討飯吃去啦!那時一斗米能買一大壩田呢!"往後.父親的嘮叨里依然還夾雜著一些共和國飢餓的歷史.三年的自然災害不知餓死了多少人.那險些餓死而又活過來的人們自是把糧食看得格外珍貴.對糧食自有一份特殊感情.
我能記起的只是大集體最後那年分糧的事了.爹娘都是隊上的好勞動力.共掙了400多個工分.一年下來也只分到1000多斤稻穀.這還是我家分到糧食最多的一年.聽娘講.要是往年頂多隻能分個800斤稻穀.不摻這就摻那.一年總沒能吃上幾頓白米飯.我當時還看見隊長三狗大爺笑眯眯地把隊里分剩的幾十斤苞谷叫寨上窮得叮當響的那幾家背了去.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寨上人歡天喜地的把集體田地.沸沸揚揚地分了又分.我家分到一畝水田和幾畝旱地.幾塊黃泥巴土.爹娘為此還高興得幾夜沒合上眼.
當人們帶著極大的熱情打理手中的土地.種下各自的希望時.一場罕見的災害向我們地方襲來.飢餓又一次卷土重來.靠國家的供應.救濟.我們才淌過了吃蕨粑和野菜充飢的日子.到了1984年.風調雨順.我家就豐收了一回.全家人靠4畝地收了3000多斤稻穀.比集體時多了4倍.打那時起我家就開始吃上了白米飯.那是爺爺們從未過上的好日子.
1992年.我到縣城讀高中.在城裡聽人家講雜交稻種能夠增產兩倍.於是就省了半點錢半信半疑的到種子公司去問.好心的阿姨幫我裝好稻種後.千叮萬囑要按科學方法種植.我用筆記本記了整整兩頁.喜滋滋地趁周末趕回家去講給爹娘聽.爹哪裡肯相信:老子幾十年都是栽一把秧子.栽一根會結得好穀子才怪.還要栽兩次.又麻煩又費時.一根一根怕是要栽到別人收穀子.我好說歹說.還把報刊上雜交水稻增糧增產的報道讓他看.他勉強答應育4包稻種.我特地請了幾天假.在家幫爹搭了個簡易的育秧棚.把秧子育了出來.讓他們在家慢慢地栽.放假回來.姐告訴我:栽小秧那陣子.寨上別家洋芋都除了草.苞谷全下了種.就我家還未做那些活.3個人差不多栽了半個月才完事.寨鄰看了都說:[他家今年是在辦怪.怕是要兩頭結穀子."
秋後收割奇跡出現了.經爹苦心管理.那年我家稻子出奇的好.收割時我看著那壯實的秧桿和飽滿的谷穗.一根種苗竟發出十多根來.我也驚奇.開始感嘆科學的神奇.當然寨上的堂公伯叔們就更覺奇怪了.在往年的基礎上.我家多收了3000多斤.稻子壓彎了爹那堅實的肩膀.我發現爹一貫愁眉不展的臉上溢出了難得的笑容.從此他開始相信科學.帶頭宣傳科技.
寨上的人傻眼了.多收了3000多斤.算起來應該是兩頭結穀子啦!雜交水稻給他們大開了眼界.第二年.家家戶戶買來雜交稻種向我家取經.打這後.寨上的糧倉都能裝得滿滿的.不愁吃不上白米飯了.
關於糧食的故事
小時候在外婆家.外婆給我講了許多神話童話故事.而印象最深的是一個有關糧食的故事.至今記憶猶新.
故事說在很久很久以前.一個大財主家的兒媳婦.看到自家家財萬貫.金銀珠寶等應有盡有.怎麼用也用不完.而每日每餐飯菜做很多.吃不完就倒泔水缸里.久而久之.被灶神爺告到了玉皇大帝那裡.玉帝一聽非常吃驚.就下令天兵天將在第二天的午時三刻.下凡到這財主家做實地調查.如果情況屬實.一定嚴懲不貸.仁慈的觀音菩薩聽到這個消息.想給這家人一個改過的機會.當晚就托夢給這財主家的兒媳婦.要她把倒在泔水缸里的飯菜撈起來吃干凈.不然她和她的家要遭滅頂之災.這兒媳婦睡到半夜一下子驚醒了.醒來清楚記得觀音菩薩說話時的表情和所說的話.想起平常生活中自已奢侈的行為.她立即起床把泔水缸里的飯菜撈得一粒米都不剩.把這些飯菜用清水一次一次淘洗干凈.然後在鍋里烘乾.用油炒了讓全家人連夜吃掉.
次日午時三刻.剛才還是晴朗的天氣忽然變得風雨大作電閃雷鳴.忽然.三聲振聾發聵的雷鳴電閃在這家的屋頂炸響.天兵天將來到她家廚房.在泔水缸里連續撈了三次.也沒有撈著一粒米.只好回天庭向玉皇大帝復命.有了這一次的教訓.從此這家人勤儉持家.不敢再浪費一粒糧食.這是在兒時.糟塌糧食給我的第一次[震撼教育".
還是在兒時.每天吃飯時.母親總要求我把碗里的飯菜吃完.粒米都不能剩.母親說.如果吃飯時碗里剩下米粒.久而久之.小孩子的臉上就會長出麻子.變成了醜八怪.雖然那時候朦朦朧朧.對母親的話也似懂非懂.也不知道臉上長麻子是什麼模樣.醜八怪是什麼模樣.但看母親說話時那嚴肅的表情.就知道不愛惜糧食.後果是多麼的可怕.長大後才知道.那是外婆及母親為了讓我從小養成愛惜糧食的品行而編出來的故事.
十九歲那年.我又受到一次深刻的愛惜糧食的教育.那一年我寫了一篇小說.自我感覺不錯.就躍躍欲試拿去拜訪一位老作家.那時他大約有五十多歲了.對我這樣的文學愛好者非常熱情又和藹可親.他看了我的習作後提了很中肯的意見.讓我按他提的意見修改.不知不覺就到了吃中午飯的時候了.他去食堂買了一份米飯和洋蔥炒肉讓我吃.可那是四兩一份的米飯.再加上菜.我吃了一半就吃不完了.便有點難為情地說:[老師我吃不完了.剩下的飯菜倒哪?"讓我至今也無法忘記的是老師讓我先放那.過了一會兒.老師端起那剩下的飯菜吃了起來.而且還一邊吃一邊說:"這么好的飯菜怎麼能倒掉呢?古語說浪費糧食是有罪的.你們這些年輕人哪!"我一下子想起了小時候外婆給我講的故事.想起母親說過的話.面對老師這平靜的舉動和話語.我既震驚又羞愧.一時說不出話來.
正是父母親和老師用他們不同的教育方式教導了我.使我在生活中對糧食.對辛勤耕種的農民充滿了深深的敬意.我也真切地期望比我年輕的朋友.還有現在出生在這樣一個富裕時代的孩子們.也能夠繼承和發揚這一優良品質並將其落實到行動中.而不是僅僅只會背誦[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樣一首詩.
隨著人類活動的頻繁和對環境的破壞.這些年自然災害頻頻發生.糧食也越來越成為威脅人類生存的重大問題.就在不久前.非洲一些國家數以萬計的人.沒有糧食掙扎在死亡的邊緣.看得人觸目驚心.對於一個有著十幾億人口的國家.糧食問題更是重中之重.而一些地方為了眼前經濟利益.不顧國家三令五申.大量的良田和耕地被用來蓋了高樓建了工廠.已經形成了城市包圍農村的發展趨勢.昔日那綠油油的麥田.現在也變成了生錢快的蘋果園.葡萄園.甚至是座座高樓大廈!面對這樣的現實景況.我感到莫名的沉重和悲哀.
大概是白天老想著這樣的事.這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北方天旱了.南方水淹了.飢餓的人們發瘋地涌到高樓下的蘋果園里.拿著成捆的鈔票卻買不到可吃的饅頭.米飯.夢醒了.我驚了一身冷汗.但願這永遠只是個夢!
關於糧食的故事2
昨晚看紀念長征的紅色電視劇<陳庚大將>.中間有一個關於糧食的故事.紅軍在長征過草地的時候.非常缺乏糧食.孤兒九斤半是一個尚沒有被正式認可的紅軍.這是因為他年齡太小的緣故.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小紅軍.在過草地的時候把自己少得可憐的糧食分給那些傷病員.分給那些抬擔架的戰士.他的干糧袋裡一直鼓鼓琅琅的.並且還經常背著大家[偷"嘴.老總為此還批評了他.說他覺悟不高.
直到九斤半餓死在草地上的時候.大家才發現.他的干糧袋裡放的是一塊布滿牙印的牛骨頭.九斤半餓得實在受不了的時候就經常背著大家.在牛骨頭上咬兩口沖飢.在那個特定的歷史階段.一顆糧食就可能救回一個戰士的生命.而九斤半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別人.這個小戰士的故事深深地震撼了我.
這種震撼讓我堅定了對那個年代對那個年代所生活的人們懷著一種崇高的敬意.在看廣告的間隙.我翻看了另外一個頻道的電視.正好也是一個紅色片子.講述的也是過草地的故事.賀龍所率領的部隊被敵人逼迫過草地.當時已經無糧了.大家都用野草充飢.每次野草煮好後.團長總是先盛一點吃了.過一個小時之後再讓戰士們吃.團長的妹妹很是不解.問哥哥為什麼要先吃.團長說:[我是你們的嘗膳官.你們都是我的皇帝."原來團長是怕有的野菜有毒.所以自己先吃.
在這個故事中.野草也成了戰士們賴以生存的糧食.為了給戰士們獲得這種所謂的糧食.團長不惜自己的生命來親嘗.
經常聽那些在都市裡活得有點不耐煩的朋友們談起很煩看那些紅色片子.都拍的很假.那些在燈紅酒綠的城市裡生活的人們.更愛看的是那些來自好萊塢的所謂大片.或是那些現代都市的各種欺壓詐騙的故事.再不就是雲里霧里愛的死去活來最後必定有人得了絕症的韓日電視劇.紅色片子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可惡的淘米水.
我們先不說那些片子拍攝的怎樣.但是其中的一些故事確能讓我們不斷地敲打自己.這種敲打對於現在浮躁的我們來說是一種恩賜.
在看電視劇的時候.我和老周反復在交談著一個觀點.就是覺得那種年代走出來的.那些經過槍林彈雨經過長征的人是非常不容易的.他們值得我們每個時代的人去謳歌.在紅軍長征的時候.關於糧食的故事很多很多.但這些關於糧食的故事被後來人記住的很少很少.在這里我不得不很氣憤起講起另外一個關於糧食的故事.
那時候我還很小.剛從小學升到初中.當時學校附近就是一個糧站.那是一個公務員經常給老百姓打白條的年代.我不知道這種年代是否延續到現在.因為我離開那裡已經很多年了.當時老百姓買的都是經過處理的干凈的糧食.但是糧站的人為了牟利.和外面一些商販勾結.每到晚上.他們就挖許多土.把這些土曬干碾碎加在那些即將運走的糧食之中.這樣糧食的數量就大大提高了.
這其中的奧妙是聽我的一個同學說起的.他爸爸是糧站的職工.起先我不太相信.後來有一天晚上確實看見有人在我們學校後面挖土裝袋.後來這件事在老百姓中也被傳開了.大家似乎也都跟著學起來了.有很多人賣給糧站的糧食里都摻了土.
在糧站里還有一道風景就是有許多孩子在糧站院子里玩.那些孩子都穿著很大的鞋子和很肥的褲子.那時候收的糧食比較多.都擺放在大院里無人看管.許多大人就指使孩子裝作在裡面玩讓孩子用自己的鞋子和褲子往外偷糧食.那時候大家其實並不缺糧.那些被孩子們偷出來的糧食馬上就被家長們賣給周圍的小販了.他們從小販手中換來的是一些並不太可口的零食.
直到現在.那些穿梭在糧堆里的孩子們可笑的身影依舊時常出現在我的腦海里.在那場在糧里加土的投機倒把的活動中.周圍許多人迅速富了起來.後來竟然沒有人被揭發.這或許是一種讓很多人歡欣鼓舞的現象.這種現象讓剛讀了幾年書的我時常恨的咬牙切齒.
很喜歡看世界盃期間.一些球星和那些缺糧的非洲兒童共同拍攝的一個關於愛護糧食的公益廣告.那些很大牌的人們為那些在飢餓線上的孩子們做了一件好事.那件好事時刻提醒著更多的人.在我們所生活的這個地球上.有很多人還處在飢餓的邊緣.
1979年11月.在第20屆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大會上.將每年的10月16日定為世界糧食紀念日.似乎有很多人記得這個日子.但是他們似乎已經記不起在這個垃圾食品成堆的世界裡還有人會缺糧食.
很多人都在浪費糧食.這其中也包括我們自己.我記得在一個電視劇中看到一段故事.在一家有很多地的土財主家裡.三少爺因為受罰和下人一起吃飯一起下地幹活.農忙季節.主人給長工們蒸的肉包子.三少爺只吃肉餡把包子都扔到一個供生口吃的桶里.起先只有他一個人扔.後來也有幾個長工學著他的樣子做.這一幕被老地主看見了.他什麼也沒說.轉身過去把那些已經泡得腐爛的包子都撿了起來.一把把往嘴裡塞.另外一個畫面是在他的地里.望著金燦燦的糧食.老人家說:[一個不懂得珍惜糧食的人.不會是一個好莊稼把式."這個關於糧食的故事提醒我們注意.當我們溫飽不愁的時候.一定要想想那些災年荒年.想想那些因為飢餓而死去的人們.
浪費糧食是可恥的.讓我們從自己做起.並告訴我們的子孫後代.節約並不可恥.相反節約是一種光榮.節約是一種對自己對他人的尊重.

閱讀全文

與珍惜勞動成果的童話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