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多發性硬化有多嚴重
1、肺損害:主要表現為對患者胸膜炎、胸腔積液、肺動脈高壓、肺間質纖維化及限制性肺的傷害等。患者常見咳嗽、氣短、運動後呼吸困難等症狀。在疾病早期,這些表現並不明顯,胸部X線和肺功能檢查有助於診斷及了解病情。
2、心臟損害:心臟的損害是其症狀中較為常見的,可以出現心包、心肌或心臟傳導系統的病變。肺部損害造成的肺動脈高壓也可加重心臟的病變,在疾病晚期可出現心力衰竭。常見臨床表現有心包積液、心肌受損、心率失常等。其中心包積液較常見,但往往沒有明顯症狀,病情發展較為緩慢,超聲心動圖可明確診斷。
3、胃腸道損害:對於患者來說,腸胃的表現常常被誤診,其主要為胸骨後燒灼痛、反酸及吞咽食物後的哽噎感等。胃腸道的這些非特異性表現常常不會引起患者的重視,尤其是在疾病早期。當發展至晚期,患者可出現全胃腸道功能減低的表現如腹脹、間歇性腹瀉、便秘等。
4、腎臟損害:早期的腎損害表現為輕度的蛋白尿或鏡下血尿,逐漸發展可引起腎功能不全。部分病人可出現急性腎衰竭、少尿或無尿或急驟進展的惡性高血壓,可有頭痛、視物模糊、惡心、嘔吐等表現。
除此之外,患者還會三叉神經痛,鈣化,部分患者伴有甲狀腺功能低下等。
Ⅱ 多發病是什麼
七、常見病和多發病1、肺炎:常見於冬春季節,發病前常有受涼、淋雨、勞累、或病毒感染史。起病急驟,寒戰後有高熱,多呈稽留熱。伴有咳嗽、咳痰以及全身症狀。體檢可以有濕羅音,血常規示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計數升高,X線可見局部有斑片、浸潤影。2、膿胸:高熱、呼吸急促、胸悶胸痛、咳嗽、咳痰、乏力等症狀,白細胞升高。體檢患側叩診濁音,呼吸音減弱。X線示有胸腔積液,大量時有縱隔向健側移位,有時可見有外上向內下的斜行弧線陰影。胸腔穿刺抽得膿液是最確切的診斷方法。3、感染性心內膜炎: 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起病隱匿,全身不適等非特異症狀。常呈不明原因的持續發熱1周以上,呈弛張性低熱,一般不超過39℃,午後和晚上較高。患者呈敗血症過程。體檢可及心臟雜音,可見有特異性的Roth斑、Osler結節、Janeway損害。血培養、超聲心動圖有助於診斷。4、尿路感染: 急起病,高熱伴有畏寒、寒戰,可有腰痛、腹痛、尿頻、尿急、尿痛,以及全身症狀。血、尿的檢查有利於診斷。5、急性乳腺炎: 急性起病,發熱伴有乳房脹痛以及局部紅、腫、熱、痛,並可捫及痛性腫塊,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中毒表現。B超對乳房炎性腫塊及膿腫形成的診斷有價值,有波動的炎性腫塊,可行針刺抽得膿性液體而確診。6、產褥感染: 急性外陰、陰道、宮頸炎一般為低熱,並有局部灼熱、疼痛、膿性分泌物等症狀。急性子宮內膜炎、肌炎表現為低熱或者高熱伴有全身中毒症狀,有惡露增多,下腹部壓痛。淋球菌沿生殖道上行造成感染,形成膿腫後可高熱不退。7、系統性紅斑狼瘡: 長期不規則發熱,伴有多器官損害的臨床症狀。可以有典型的蝶形紅斑,有關節疼痛、心肌、腎臟等的損害。白細胞減少,可有狼瘡細胞。血ANA,抗ds-DNA,抗Sm抗體具有診斷特異性。8、結核病:長期發熱、盜汗,輕度貧血、消瘦,白細胞計數正常或減少,血沉明顯加快。根據累及器官、部位可以出現局部症狀如胸膜炎、腹膜炎、椎旁膿腫等。抗結核抗體、PPD試驗以及X線、CT可協助診斷。9、化膿性腦膜炎:冬春季多發,急性起病,高熱,伴有頭痛、嘔吐、頸項強直,嚴重可皮膚瘀斑、出血、休克,甚至有神智障礙及昏迷。體檢有腦膜刺激症。行腦脊液穿刺可有壓力升高,渾濁,白細胞增多。10、腎綜合征出血熱:由鼠類傳播的自然疫源性急性病毒感染。發熱為稽留熱或不規則熱,熱程3-7天,可達10天以上。發熱,伴有三紅(面紅、頸紅和胸部紅)、三痛(頭痛、腰痛和眼眶痛),退熱後全身症狀反而加重,腎損傷嚴重。檢查可表現有白細胞計數升高,蛋白尿等,相關抗體檢查可以確定診斷。11、全身化膿性感染:全身化膿性感染主要表現是起病急驟,常常伴有畏寒、寒戰,發熱,這種發熱多為弛張熱。如果是革蘭氏陰性桿菌可以表現為雙峰熱,出現相對緩慢,但是由於臨床上對於發熱病人的干預比較多,包括一些退熱葯及抗生素的應用,使熱型表現的不是很典型。嚴重的全身性化膿感染可以出現休克,多臟器功能衰竭等情況。常見致病菌未革蘭氏陽性菌,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球菌,也可包括一些陰性菌,如大腸桿菌,綠濃桿菌和變形桿菌等,主要是在病人出現寒戰時做血培養,有可能出現血培養陽性,對於診斷治療非常有意義。12.急性化膿性骨髓炎:急性化膿性骨髓炎兒童多見,以脛骨上段,股骨下段比較多見,即多見於膝關節上下段,表現為起病急驟,有寒戰,繼而高熱,39攝氏度以上,同時有明顯的毒血症的症狀和局部的紅、腫、熱、痛的表現。患者可以有昏迷及感染性休克的表現,血象檢查有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基數升高,X線有特徵性的骨髓炎的表現。13.瘧疾:瘧疾患者通常都有到過熱帶或亞熱帶居住旅遊的經歷,瘧疾潛伏期一般為1~2周,也有長達3周的。有的甚至在返回居住地6周之後才出現發熱、貧血等相關瘧疾的表現。瘧疾的發熱多為高熱、寒戰、畏寒,高熱可達40度以上,因感染的瘧原蟲不同其熱型也不一樣,如間日虐常為隔日發熱,而三日虐為3日發作一次高熱,惡性虐起病急緩不一,熱型不規則,有的可出現一個間歇性低熱,繼而出現弛張熱或持續性高熱,每日或隔日發作不定。於寒戰發作時取血片檢查瘧原蟲,或行染色檢查發現瘧原蟲,對診斷很有意義。例題:1、女,40歲,因宮頸癌接受化療。近3天來常發生牙齦出血,血小板計數20×109/l。遂給予血小板輸注,輸注後20分鍾,患者突然寒戰、發熱、惡心,體溫39.5�0�2C,尿色正常。該患者很可能發生輸血不良反應是( )A.非溶血性發熱性輸血反應B.溶血性輸血反應C.過敏反應D.細菌污染反應E.循環超負荷答案:C2、女,26歲。右下腹痛、腹瀉3個月.伴低熱。結腸鏡檢查回盲部見環形潰瘍。x線鋇劑結腸造影可見回盲部「跳躍征」。最可能的診斷是 A.潰瘍性結腸炎 B.腸淋巴瘤C.腸結核 D.克羅恩病 答案:C3、農民20歲,發熱,頭痛,惡心,嘔吐2天。T37.8 ℃,BP60/40軀干有出血點,雙腎扣擊痛陽性。血常規,WBC20×109/L 中性80%,淋巴10% ,血小板50×109/L,尿蛋白(++)診斷是A流行性腦膜炎B敗血症,感染性休克C腎綜合征出血熱D鉤端螺旋體E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答案:C4、女性,48歲,發熱伴對稱性多關節腫痛,晨僵3個月,查ANA抗體低度陽性,RF(+)和IgG補體升高,最可能的診斷A、風濕熱B、反應性關節炎C、類風濕性關節炎D、系統性紅斑狼瘡答案:C5、女性,28歲,低熱一月余,伴關節痛,G1P1,血常規檢查WBC 4X109/L,HB 90G/L,血沉76MM/L,尿常規;紅細胞7-10/H,蛋白(++),肝腎功能正常,抗核抗體1:320。考慮診斷:A、類風濕性關節炎B、系統性紅斑狼瘡C、再生障礙性貧血D、混合結締組織病答案: B
Ⅲ 多發性硬化症的症狀主要有哪些呢
發病部位不一,症狀也不一,此病是脫髓鞘疾病,脊髓中樞任何部位都可能受到損害。多發性硬化源於脫髓鞘疾病可以治癒,但非激素能愈,激素並不治病,是激發人體最佳抗病替能的葯物,經它治療淹蓋病情,病毒替伏,大量的激素使用會導致免疫更為低下,加之本身的神經功能不全偶遇病毒或炎症病情就會復發再度的嚴重損傷脊髓,若失治或延誤治療則會繼發更嚴重的多發性硬化灶,反復的復發病毒會侵襲整個腦部和脊髓導致癱瘓並危機生命.早期的治療多以激素及蛋白療法治療,但療效難以控固,由於長期的治療缺乏致病情有時繼發軸索損害,從而復發使神經功能症狀進一步加重.病情繼發加重後恢復更為困難。
治療方案:治療除正常的激素治療外可逐步的用在葯替代天然激素且對人體無毒副作用.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肌體抗病能力。營養神經,中西醫結合擴張微循環使受損殘余神經得到充分的血供,預防病情繼續發展。並採用神經再生之葯興奮激活麻痹和休克的神經再生修復病灶,並使體內產生病毒抗體不再復發達獲得各種功能早日康復,。需幫助發來發病時和最近的磁共震照片,病歷,病史為你指導。提示,看看我空間的神經損傷必讀會對你有助。
Ⅳ 多發性硬化症的發病幾率
發病率較高呈慢性病程和傾向於年輕人罹患有報告估計目前世界范圍內年輕的MS患者約有100萬人流行病學有以下特點:
1.大樣本(5305例肯定診斷的MS患者配對比較)研究肯定了隨緯度增加MS發病危險增高的實事,MS有明顯的流行特點,地域分布有差異從赤道向南北半球延伸,離赤道越遠發病率越高,南北半球皆然。
MS高危地區包括美國北部加拿大、冰島、英國、北歐、澳洲的塔斯馬尼亞(Tasmania)島和南紐西蘭患病率為40/10萬或更高赤道國家發病率小於1/10萬,亞洲和非洲國家發病率較低約為5/10萬。日本為1.4/10萬,我國目前尚無MS流行病學資料但40餘年來MS病例報道愈見增多專家傾向我國的MS並非少見,但我國仍屬於低發病區,與日本相似
2.移民的流行病學資料表明,15歲以前從北歐移居南非的移民MS發病率低15歲之後的移民仍保持出生地的高發病率提示15歲前與某種外界環境因素接觸可能在MS發病中起重要作用。
3.MS在兒童的發病率很低在所有MS病例中,發病於10歲以前者佔0.3%~0.5%兒童期後隨年齡增長發病的危險性增加。30歲達到高峰,40歲是高發期,之後發病危險性顯著下降,60歲以後發病率很低。約2/3的MS患者在20~40歲發病其餘的多數發病於20歲以前少數在晚年發病(50歲以後)
4.流行病學資料顯示,遺傳因素對MS的易感性起作用,MS與6號染色體組織相容性抗原HLA-DR位點相關,表達最強的是HLA-DR2某些民族如愛斯基摩人、西伯利亞的雅庫特人和非洲的班圖人以及吉普賽人不罹患MS
5.屍解病理說明MS真實的發病率要比實際報道的高女性發病較男性高2~3倍,這種性別差別的意義尚不清楚。
6.諸多因素(外科手術、麻醉家養寵物接觸、牙內銀汞合金填充物等)可能與本病發生有關,但缺乏更進一步的證據
Ⅳ 什麼是多發性硬化症
多發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的表現多樣,沒有特定的預兆或發病方式,而且不同的患者與同一患者在不同的時期其症狀也不相同。有許多多發性硬化的病人象正常人一樣生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病情沒有進展或者不出現任何症狀。 較為常見的多發性硬化症狀 感覺異常---一些多發性硬化患者會有奇怪的感覺,如感到寒冷、麻木、刺痛或搔庠。 視覺障礙---如視物模糊或顏色缺失,多數只局限於一側。 疲乏---是多發性硬化最常見的症狀之一。持續的疲勞與神經功能喪失的水平或MRI顯示的損傷沒有關系,但卻與精神抑鬱有關。 運動障礙---如強直、虛弱、肌肉無力、四肢痙攣。 平衡障礙---行走困難或震顫。 腸和膀胱功能障礙---如排尿困難、便秘。 性功能障礙---如陽痿或性慾減退。 疼痛---據報道,許多的多發性硬化患者時而出現銳痛(如眼球後疼痛)或者鈍痛(四肢或背部疼痛)。 這些症狀會導致抑鬱症,這在多發性硬化患者中也不少見。 多發性硬化是一種表現多樣的終生性疾病,可以影響中樞神經系統(CNS)的許多部位(多發),對腦和/或脊髓形成損傷和疤痕(硬化)。 我們體內的中樞神經系統(CNS)包括腦和脊髓,它象一個指揮中心,可以控制肌肉的運動,收集並整理周圍神經系統---即感覺和運動神經的傳入信息。因此,神經系統可以使身體的不同部位相互溝通。 例如:當你拿起熱的水杯時,周圍神經感覺到熱並告知中樞神經系統。 中樞神經系統決定把水杯放下,直到水涼下來。 周圍神經支配手臂肌肉把水放下。 電沖動可以沿神經傳導,使腦與身體的各個部位相互聯系。神經系統可以通過各種反射來檢測,例如,可以用小反射錘敲打膝蓋或肘部來測試反射的情況。反射功能可以幫助我們鑒別各種神經功能障礙。 在我們的腦和脊髓中,神經纖維被一隔離層包繞,這層保護層叫做髓鞘,它可以使電信號快速傳導。多虧有這些脂肪外鞘,神經沖動(也就是神經系統發出的信號)才可以從一個個斷斷續續的停頓點(我們叫它節點),跳到另一個停頓點。只有這樣才能夠快速地傳遞信號。 在多發性硬化中,髓鞘被炎症過程所傷害。這些炎症反應不僅傷害髓鞘,而且傷害少突細胞(一種負責中樞神經系統髓鞘產生和維護的細胞)。當髓鞘被免疫系統的清道夫—巨噬細胞「吃掉」時,神經軸突就呈裸露狀態。軸突裸露,即脫髓鞘後,就再也不能有效地傳導神經信號了。當神經纖維被剝掉外套,即脫髓鞘後,它們將會「短路」或者不能在神經系統間正確地傳遞信息。因此,當髓鞘被損傷後,神經信號的傳導比正常時要慢,因為信號不得不從全部的神經纖維通過,這比正常時信號從結點間跳躍著通過要慢得多。 當炎症消退時,修復機制開始發揮作用,有時導致髓鞘再生。 在中樞神經系統中,這種神經的損傷和修復一次又一次地循環。當炎症發展到較大的范圍時,會形成疤痕,就是所說的斑塊,MRI可以檢測到。如果炎症在同一個位置反復出現,修復過程就可能跟不上再生過程,從而對這些神經造成永久性的傷害。 多發性硬化的症狀取決於腦和脊髓脫髓鞘的部位。不同患者將有非常大的不同而且很難預測。機體的很多功能受到影響。有些多發性硬化病人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沒有任何症狀,很可能是因為盡管一些神經通路受到損傷,但腦還是可以通過選擇新的路線來彌補。 另外一些病例中,可能出現的症狀與其受損的部位有關系。所以記住這一點很重要,多數患者將只具備多發性硬化常見症狀中的一部分。 這些問題大部分能夠通過一些治療和用葯減輕。所以,你應該和你的醫生保持聯系,他可以根據你的具體情況為你提供盡可能好的治療方法。一些症狀比較常見,其它的就很少見。有些人甚至沒有任何症狀,但多發性硬化仍然在「悄悄地」活動。
Ⅵ 多發性硬化症是什麼
你好,多發性硬化症乃是中樞神經系統和免疫有關的發炎及去髓鞘疾病。一定要積極的治療,祝健康!
Ⅶ 多發性硬化症常見的並發症是什麼
多發性硬化症 多發性硬化症的並發症: 1、褥瘡:如果發生脊髓橫斷性損害,患者就會出現病灶水平以下截癱、皮膚受壓後、神經功能障礙、長期卧床、營養缺乏、血液循環不良、容易破潰,形成褥瘡難以癒合。 2、痙攣性癱瘓:多發性硬化症患者中樞神經系統受損的突出特徵是痙攣。由於失去上運動神經元的控制,下神經元功能亢進,肌肉張力增高,往往伴有肌無力,使患者活動受限。咽喉部位肌肉痙攣,形成假性球麻痹,出現飲水嗆咳,說話不流利,吞咽困難。雙上肢痙攣的,使手活動不靈活,雙下肢痙攣患者多有步態不穩、平衡障礙、容易跌倒致傷。 4、發作性症狀:皮膚灼熱痛、痛性強直性痙攣多被認為是髓鞘脫失導致神經間傳導短路造成、病灶發生在上頸段脊髓、交感神經中樞受刺激、可出現手腳多汗、受破壞時,手腳乾燥無汗。 5、抑鬱:因為多發性硬化症病理過程可以引起心理問題。疾病的致殘性使患者運動障礙,限制自身活動與社會隔離逐漸出現神經心理缺陷,發生抑鬱。建議:正確對待生病。早期復發,神經功能受影響不重患者,應盡早下床活,動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和家庭勞動。活動受限的患者如有肢體功能殘存,也應積極進行功能鍛煉,增強自信。影響較明顯的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抗抑鬱葯物。
Ⅷ 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什麼怪病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手腳持續麻木,視覺突然模糊不清,可能患上多發性硬化症,但該病症無法根治,只能靠葯物緩解。有調查顯示,病人年齡低至14歲,近三成患者有自殺念頭。有19歲患者一度失禁,自尊心受到重創,幸得男友不離不棄,助她重拾信心,努力「與病共存」,學會享受生活。
香港多發性硬化症學會副主席、腦科醫生李梓強稱,多發性硬化症雖無法根治,但可通過治療控制病症,鼓勵病人「與病共存」。他又指,多發性硬化症有機會影響腦部負責控制情緒的區域,導致患者出現負面情緒,建議病人若情緒持續受困,應主動告訴醫生,有需要可獲轉介至精神科,透過葯物改善情況。
Ⅸ 多發性硬化症的症狀表現有哪些
什麼是多發性硬化症?(MS)
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慢性疾病,會損傷脊髓和大腦以及視神經。硬化就意味著結疤,為了應對神經損傷,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就會在很多地方生成瘢痕組織。根據損害發生的部位,症狀可能包括肌肉控制問題,平衡,視覺以及語言能力。
多發性硬化症症狀:無力或麻木
神經損傷可能導致:
手腳無力
麻木
平衡感缺失
肌肉痙攣
這些症狀可能會導致頻繁的跌倒或行走困難
多發性硬化症症狀:視覺問題
有超過一半以上的患者都遭遇過視覺問題,叫做視神經炎。這種視神經的炎症可能引起視力模糊,色盲,眼睛疼,或通常會出現一側眼睛失明。這些問題一般都是暫時的,數周後一般會改善。在許多案例中,視覺問題是MS最先出現的跡象。
多發性硬化症症狀:語言能力問題
言語能力問題並沒有視覺問題那麼普遍,但有些患有MS的患者會惡化成口齒不清。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當MS損傷了來自大腦的承載語言信號的神經。還有些人在吞咽動作上也會出現問題。
多發性硬化症其他症狀
MS會影響人的精神敏感度。有些人發現可能會花更長的時間去解決問題。其他的人可能會有輕微的記憶缺失或是及記憶力難以集中。有些患者甚至會出現膀胱問題,因為大腦和膀胱中間的信號被中斷了。最後,疲勞是一個普遍的問題。你可能會感覺即使是好好地睡了一覺也還是會感覺很累。
Ⅹ 什麼是多發性硬化症
什麼是多發性硬化
多發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 MS)是以中樞神經系統白質炎性脫髓鞘病變為特點的自身免疫病。本病多在成年早期發病,女性多於男性,病理上最常累及腦室周圍白質、視神經、脊髓、腦乾和小腦。症狀常緩解復發。症狀和體征的空間多發性和病程的時間多發性為本病主要臨床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