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姬廣聚課題組的研究成果

姬廣聚課題組的研究成果

發布時間:2021-10-18 09:56:59

Ⅰ 高志明的研究成果

高志明教授潛心學校道德教育與傳統倫理思想研究,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教學科研論文60餘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15篇,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和目錄索引20篇;編著和參加編著教學參考書、學生輔導讀物20餘本,專著有《德育的視閾》、《曾國藩倫理思想研究》;主持和參加國家級、省級德育課題研究5項,取得了較優的研究成果。

Ⅱ 最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有哪些

對科研成果的來管理,包括總結源、鑒定、應用、推廣和成果獎勵等
(1)科研資料的整理和總結:對所扶得的資料進行科學加工,使其系統化、條理化,便於統計分析。寫出學術性總結報告或學術論文及工作總結
(2)科研成果的舉定:由學術委員會負責組織鑒定
(3)科研成果的應用與推廣:通過成果的應用與推廣,可以取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並可提高護理質量與學術水平

Ⅲ 本課題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怎麼寫

先要去查閱與本課題有關的研究資料,主要關注(就是前任主要研究成果):
1.相關研究已專經研究到什麼地步。屬
2.相關研究進幾年來不同流派的主要觀點,進行簡要的敘述。
3.前人已經得出的結論有什麼值得借鑒的和不足的。這部分要立足於你自己的課題研究,這是根本切入點,因為課題研究新穎性就在這里,需要你在前人的基礎上有創新和提高。比如前人研究的不足可以分觀點的局限性和研究手段(方法)的局限性等,這樣你可以針對前人理論中不足或者沒有涉及的方面進行研究。
4.最重要的這部分既要有事實依據,也要簡明扼要。就是說要對前人觀點進行整合,分析比同流派觀點背後的價值取向,可以適當地引用重要觀點。當然不要引用太多,關鍵還是在於你的概括,你分析得越清晰,你之後課題研究的思路就越清楚,畢竟這部分只是鋪墊部分不能顯得太復雜,這樣很容易頭重腳輕。

Ⅳ 葛建軍的科研成果

1. 統計研究中不可忽視的分層數據問題,統計與決策(CSSCI/中文核心期刊),2004年12期。
2. 兩類二階段遞歸路徑分析的通用演算法,教育部主辦「2004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經濟論壇)」入選論文。
3. 當代中國婦女生育間隔研究——基於分層線性模型HLM的分析(專著),貴州教育出版社,2005年。
4. 參與2005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人口學方法論研究」(05BRK007)(2005—2007年)。
5. 貴陽市區域支柱產業發展趨勢研究,入選《貴陽市經濟普查資料課題研究》,貴州科技出版社,2006年,第74-107頁。
6. 主持貴州省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招標重點研究課題(2005—2006年):「貴州省地區經濟實力比較研究」。
7. 主持 2006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分層數據統計分析的應用研究——以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為例」(06XTJ001),(2006年—2008年)。
8. 主持「欠發達地區農民收入與消費結構分析——以貴州省農村為例」,2006年貴州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課題(2006—2007)。
9. 參與翻譯《分層線性模型:數據與分析方法(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s)》(譯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北京,2007年。
10. 參與由人大副委員長蔣正華、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前中國科學院院長宋健主持的「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研究」(2004年-2007年),作為第12子課題「人口預測模擬」課題的主要研究者之一(第五作者)。研究成果登載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研究課題組編:《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研究報告》(上冊)(專著),第1001-1156頁,中國人口出版社,2007年11月。
11. 指導研究生完成(第二作者):運用分層線性模型對高校教師科研水平的研究,統計與決策(CSSCI/中文核心期刊),2008年7期。
12. 主持「分層數據的設計、處理與統計分析研究——以貴州省經濟發展狀況分析為例」,2006年貴州省高層次人才科研項目,2006—2008年。
13. 參與「貴州省旅遊衛星賬戶研究(GZTSA)」(2005年—2006年)(第五作者),2006年12月通過國家統計局、國家旅遊局和北京外國語大學組織的評審。
14. 2008年7月,葛建軍榮獲國家統計局頒發的「第九屆全國統計科研優秀成果獎(三等)」。
15. 熊楊、葛建軍:貴州省投資結構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檢驗,統計與決策(CSSCI/中文核心期刊),2009年2期。
16. 參與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05JJD840002)「家庭代際關系的人口社會學研究」(2005年——2009年)。
17. 占健智,連高社,葛建軍.X11-ARIMA模型在我國第三產業季度GDP預測中的應用,統計與決策(CSSCI/中文核心期刊),2009(17)(總第293期)。——指導研究生作品
18. 主持貴州省科技廳軟科學招標項目「企業科技投入與綜合績效評價」(黔科合體R字[2009]LKC2018號),2009年—2011年。
19. 主持貴州省第二次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重點研究招標課題「貴州省經濟總量及產業結構研究」,2009年—2010年。
20. 葛建軍、韓龍.我國第三產業利潤率的行業差異分析——基於分層線性模型與最小二乘法的比較.貴州財經學院學報(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第2期(總第145期)。
21. 主持貴陽市第二次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重點研究招標課題「貴陽市服務業發展現狀及其對經濟增長的影響」,2010年—2010年。
22. 主持貴州省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重點招標課題「貴州省人口變動預測」,2010年—2010年。
23. 主持貴州省第二次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重點研究招標課題「貴州省人口發展趨勢預測」,2012年—2013年。
24. 主持貴陽市旅遊產業發展委員會課題「貴陽旅遊衛星賬戶(GYTSA)研究」,2013—2013年。
25. 主持201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改進黨風政風的分層線性模型應用研究(13XTJ001)」

Ⅳ 孫東川的主要研究成果

這是孫東川教授等人自2004年以來全力以赴開展的研究工作。他們認為,研究與創建現代管理科學中國學派,是當代中國人、尤其是管理學界的歷史使命和歷史機遇。
現代管理科學中國學派的英譯為the Chinese school ofmodern guanli science(CSGS),其中guanli為漢語「管理」之拼音。中國人的管理理念很豐富,涵蓋了英語的management,administration等單詞,沒有哪一個英語單詞可以完整地確切地表達漢語的「管理」;「管理科學」的豐富內涵也不是management science(MS)或administrationscience(AS)所能表達的,唯有表達為guanli science(GS)。就是說:
管理(guanli)= management + administration + ……
管理科學(GS)= management science(MS)+ administration science(AS)+ ……
中國人研究管理和管理科學,不能簡單套用英語世界的概念,不能削足適履、自廢武功、「被綁架」。孫東川教授等人主張構建中西合璧的管理科學話語體系,爭取中國人在管理世界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他們提出:管理是人類的第二類活動,它為第一類活動服務,使之提高效率和效益(第一類活動是生活的與生產的作業)。這是一個很有創意的基本定義。
圖1表示管理科學的內涵與結構。這是一個內容豐富的知識體系,大大超過了西方的MS和AS。
?
CSGS具有以下特點:
1.它是中國的:具有顯著的中國特色,它是在中華大地上生長起來的,適合中國國情,能夠有效地解決當代中國的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問題,而且,中國人應該是創建中國學派的主力軍;
2.它是現代的:運用現代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體現世界上最新的管理科學與管理工作成就;
3.它是先進的:博採眾長,推陳出新,綜合集成;
4.它是世界的:具有普適性,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尤其是可以為發展中國家所借鑒;
5.它是開放的,與時俱進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將會不斷完善與發展,永葆青春。
創建CSGS的基本途徑是:洋為中用,古為今用,近為今用,綜合集成。其中「近為今用」是重點,其含義是從我國近期的社會實踐中總結經驗和教訓,上升到理論高度,指導當前和今後的社會實踐。所謂「近」,主要是改革開放的30多年—新中國的60多年—中國共產黨的90多年;「近」還可以上溯到辛亥革命(1911年)—洋務運動(始於1860年)—鴉片戰爭(1840年)。
圖2是創建途徑的形象化表示:「三室一廳」的工作模式。
「中國模式」是「中國學派」的學術形式,「中國學派」是「中國模式」的實踐形式。實踐先行,理論隨後。有了實踐形式,才能產生學術形式;有了「中國模式」,才能產生「中國學派」。各行各業都是這樣,尤其是經濟領域和管理領域。在管理領域,「中國模式」已經基本形成並且不斷發展與完善,CSGS要靠管理工作者和管理科學研究者積極打造和創建。
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黑格爾)。凡是發展的都是合理的,凡是成功的更是合理的。中國模式是存在的,發展的,成功的,無疑是十分合理的。經濟發展與管理工作是正相關,社會安定團結與管理工作是正相關。盡管當前我國的管理工作還有不少問題,甚至很嚴重,但是,我們應該把握大方向——對於我國的管理工作基本肯定而不是全盤否定,同時,克服缺點和錯誤,加以改進與提高。
研究中國的管理,在理論和方法上有所建樹,建立一個體系或框架,並且為它起一個名稱——國內許多學者都想到了,而且採取了行動。目前名稱多種多樣,例如:和諧管理(HeXie management),和合管理,中國管理學,東方管理學,中國式管理,中道管理,中國管理科學,中國現代管理科學,中國特色的管理科學,有中國特色的管理科學,有中國特色的現代管理科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管理科學,等等。雖然這些名稱在字面上差異比較大,其實學者們的心願都差不多:研究中國的管理,創建一些理論與方法,用以改進和提高中國的管理工作,並且為管理科學的發展作出貢獻。
CSGS具有最大的兼容性,是個大平台(大舞台)、聚義廳,是個大家庭。
CSGS是一個大學派,是一個總的名稱,它可以而且必然會分為若干小學派。如同先秦諸子百家,CSGS也會有新的諸子百家。
CSGS可以借鑒和移植系統工程中國學派的許多內容。
創建CSGS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千軍萬馬長期作戰。「干」字當頭,又好又快地完成我們當代中國人的歷史使命!
孫東川教授及其學術團隊相信:再有5-10年時間,中國的管理工作將會有極大的改觀,CSGS的創建工作將會基本就緒。事實上,兩者是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CSGS將為世界的管理科學寶庫增添具有中國特色而熠熠生輝的豐富內容。 孫東川於1980年開始由工科專業轉向系統工程與管理科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由於他有較好的數學、運籌學和控制論的知識基礎,並且具有在企業工作的經驗,所以,很快就完成了轉型,成為新領域的佼佼者。
他推導了PERT等效計算的一組公式,證明了確定critical path的必要條件與判別定理,提出了「最緊急路線」的概念和判別准則。在一些企業成功地開展了PERT的應用研究。
他在系統模型、系統工程方法論和系統工程基本原理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進展。例如,面對一些教科書上以訛傳訛的Hall三維結構,他追根溯源,找出A.D. Hall的原作,指出其中第三維應該是「專業維」而不是「知識維」(1983)。
孫東川教授先後編寫了三部系統工程教材:《系統工程簡明教程》(孫東川,陸明生),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鍾俊教授寫序,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此書出版後被推薦為「七五」期間全國高等工科院校試用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系統工程引論》(孫東川,林福永,孫凱),中國工程院院士汪應洛教授寫序,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1版,2009年第2版,此書每年重印,總印數已超過2萬冊;中國科學院規劃教材《系統工程基本教程》(孫東川,朱桂龍),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人懷教授和中國系統工程學會前理事長、國際系統研究聯合會前主席顧基發研究員寫序,科學出版社,2010. 這三本教科書都很受歡迎,在系統工程學術界有很大的影響,書中較多的內容被其他教科書引用。
孫東川教授堅持按照錢學森體系來闡述系統工程和系統科學。他指出:系統工程中國學派已經形成——這就是錢學森學派,這是中國人民的寶貴財富,是系統工程學科的寶貴資產;他認為:系統工程在中國已經取得了很大成功,同時,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系統工程在中國可以實現更大的輝煌;人類社會到了共產主義還需要系統工程,一萬年以後也需要系統工程,系統工程將與時俱進,永葆青春! 「中山文化」這一重要的創新理念是孫東川教授在1998年提出來的。1999-2001年他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99BJL048)「中山文化在世界經濟一體化背景下的現實意義研究」,取得豐碩成果。專家鑒定意見是:「本項目立論正確,有創造性,開辟了研究孫中山先生的新領域,研究成果堪稱佳作,填補了研究『中山文化』這塊學術園地的空白,具有國內領先水平。」2001年11月初,以項目研究成果為基礎,在澳門召開了「紀念辛亥革命90周年暨中山文化研究成果報告會」,海峽兩岸四地學者出席,會議開得很成功,孫中山先生的孫女孫穗芳博士從夏威夷專程到澳門赴會。
「中山文化」定義為:孫中山先生致力國民革命40年,他和以他為首的革命志士,在為實現振興中華的目標所進行的艱苦卓絕的奮斗過程中所創立的革命學說、價值觀念和思想理念,所表現的革命風范、奮斗精神和獻身精神,及其合理延伸。
中山文化具有豐富的內涵,它包括:
(1)孫中山先生的革命學說 孫中山先生的著作在1000萬字以上,不同版本在國內外大量出版,影響深遠。孫中山先生在遺囑中特別指出:「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務須依照余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努力,以求貫徹,……是所至矚!」
(2)孫中山先生的價值觀念和思想理念 孫中山先生的價值觀念和思想理念,不但反映在他的著作中,而且凝聚在他提出的奮鬥口號和題詞中。例如,「振興中華」,「天下為公」,「世界大同」,「世界潮流,浩浩盪盪,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等。為了培養革命和建設事業人才,1924年春季他親自倡導成立兩所學校:「武學校」黃埔軍校,「文學校」廣東大學(1926年更名為中山大學),他給文學校的題詞是:「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他在生命彌留之際呼籲:「和平,奮斗,救中國」。他說:「革命者是要做大事,不是要做大官。」他認為革命者都是人民公僕,大總統也不例外。
(3)孫中山先生的革命風范、奮斗精神和獻身精神 孫中山先生的人格是高尚的、偉大的,他的精神感人至深,有眾多至死不渝的追隨者。他幹革命不屈不撓,愈挫愈奮。他一生不知道遇到了多少挫折,多次危及生命,但是他從來不退縮。許多親密戰友犧牲了,但是絲毫不能動搖他的革命決心。孫中山先生是勤政廉政的楷模。在漫長的革命歲月中他募集了大量的革命經費,但是他從不為自己謀一點私利,全部奉獻給革命事業。他的大哥孫眉先生傾家盪產支持他的革命事業,從夏威夷富甲一方的「茂宜王」變成一貧如洗的平民;1912年初,廣東省革命力量推舉孫眉擔任廣東省都督,孫中山先生不予批准。孫中山先生的家事遺囑是:「余因盡瘁國事,不治家產。其所遺留之書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慶齡,以為紀念。余之兒女已長成,能自立,望各自愛,以繼余志。此囑。」
(4)以上所說,特別是(2)(3)還包括:在孫中山先生漫長的革命歲月中,他的戰友、學生和追隨者等一大批革命志士的傑出表現、創造和奉獻。他們前仆後繼,義無反顧,拋頭顱,灑熱血,很多人犧牲了年青的生命。
(5)中山文化還包括1925年孫中山先生逝世以後,以上各點的合理延伸這里所說的「合理延伸」,包含兩個方面。其一,他的革命繼承者們尤其是中國共產黨人對於豐富和發展中山文化所作出的貢獻,包括思想理論的貢獻和革命實踐的貢獻。其二,在全中國普遍出現的社會現象,例如大中城市一般都有中山路、中山廣場、中山公園及孫中山先生塑像等;又如,每年11月12日和3月12日,孫中山的誕辰與忌辰,北京、南京、廣州等地都要舉行紀念活動。翠亨故居、廣州中山紀念堂、南京中山陵,北京香山碧雲寺衣冠冢等,都是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參觀和瞻仰的重要地點。神州大地到處都有中山文化氛圍,令人追念偉人,激勵革命鬥志。
中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孫中山先生留給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寶貴的歷史遺產。
孫東川教授多次參與廣州、北京、南京、上海等地相關的全國性紀念活動和學術活動,積極宣揚中山文化。在他的推動下,澳門辛亥革命與中山文化研究會、澳門辛亥·黃埔協進會先後成立,積極開展研究工作和社會活動。他還多年擔任中國辛亥革命研究會常務理事。 孫東川教授還開展過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與規劃研究、省級勞改系統研究、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等,都取得了比較出色的研究成果。
綜上所述,孫東川教授的研究領域比較寬,成果比較豐碩。但是,他自己認為有利有弊。弊端在於不能朝著一個方向深入下去,作出系列性的重大研究成果。(主要是客觀原因造成,他自己感到身不由己,很惋惜。)
因此,他告誡他的弟子和年輕學者:要與博士學位論文選題白頭偕老!千萬不要「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他呼籲青年學子學習袁隆平院士幾十年如一日,專心致志研究雜交水稻的精神;要做到:心無旁騖,目不斜視,勇往直前,持之以恆!
孫東川教授認為,市場經濟給教育界和學術界帶來的負面影響是浮躁,普遍的浮躁。不少人物慾橫流,一切向錢看,掙錢很多卻永不滿足。這樣,中國出不了大學問,出不了大師。面對這種情況怎麼辦?他認為,借鑒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提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後富、共同致富的重大舉措,現在需要大力提倡:讓一部分人先靜下心來做學問!逐步帶動越來越多的人靜下心來做學問。這需要大學校長和教育部等國家有關部門大力支持,出台有關政策措施。
孫東川教授表示:要把自己的餘生奉獻給CSGS,哪怕只有綿薄之力,哪怕只能作鋪路石子,也心甘情願,在所不辭。他認為:老教授應該超越馬斯洛,上升到第六層次:物我兩忘——孜孜以求,做學問不帶功利性。
孫東川教授的座右銘: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冷眼向洋看世界,熱風吹雨灑江天!

Ⅵ 鄧世豹的研究成果

鄧世豹教授先後主持完成國家司法部重大課題《中國公民憲政意識發展實證研究》、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憲政建設與憲法完善研究》、廣東省軟科學項目《依靠科技進步,做大做強廣東文化產業》、廣東省教育科學規劃項目《教育法製成案研究》、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構建和諧廣東的民主法治機制研究》等省部級課題,參與完成其他國家和省部級課題5項,受政府部門委託先後主持完成《廣東省法治環境調查研究》、《廣東省食品安全條例論證與起草》、《地方行業協會立法研究》、《廣東省經營服務性受費規定立法後評估》等重大課題。

Ⅶ 何艷的研究成果

主持省部級以上課題:(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地帶性土壤中天然納米顆粒的表徵及其對典型有機污染物關鍵界面過程的調控作用與機制」子課題,2012.01-2016.12(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課題「碳氮鐵耦合作用下的水稻土中典型污染物遷移轉化與微生物學機制」子課題,2011.01-2014.12(3) 十二五國家863計劃資源環境技術領域課題「電子垃圾拆解場地重金屬-有機污染物協同控制與生物修復技術與示範」子課題,2011.11-2014.11(4) 國家教育部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作者專項基金「根-土界面中典型有機污染物的遷移轉運及其原位修復技術研究」,2009.01-2013.12(5) 浙江省傑出青年自然科學基金「稻田中多環芳烴遷移轉運的界面脫毒機制及其在污染修復中的應用」,2011.01-2013.12(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氯代有機污染物在水稻根際的界面脫毒過程及其化學-微生物學耦合作用機制」,2010.01-2012.12(7) 國家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經費項目「南方低產水稻土改良技術研究與示範」子課題,2010.07-2015.06(8)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植物的污染適應性調節機制及其對有機污染物根際降解行為的調控作用」,2008.01-2010.12(9) 浙江省科技計劃面上社會發展項目「農業土壤殘留農葯的環境行為與修復技術」,2009.01-2010.12(10) 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根際活化降解有機污染物的機理研究」,2009.01-2009.12

Ⅷ 研究成果指的是什麼

把你所獲得的科研成果(做了什麼項目獲得某種技術、產品或其他形式的成果),內拿到市科技局進容行鑒定,鑒定通過後得到一個鑒定證書,和專利證書類似,是對你獲得技術先進性的一種認可。這個成果鑒定對你申報其他相關項目有很大幫助。

Ⅸ 王金淑的研究成果

稀土難熔金屬電子發射材料是王金淑的重要研究方向。在大功率電子管用陰極材料方面,替代有放射污染的Th-W材料是數十年來人們的一個夢想。新型環保陰極材料——鑭鉬陰極材料多年來由於其發射穩定性的難題讓世界無數科學家為之折腰。90年代初期,周美玲教授領導的科研團隊向停滯多年的課題發起了沖擊。但是直到90年代中期,雖然經過多種方法處理,其發射穩定性仍然沒有得到改善。1996年成為周美玲教授博士生的王金淑參加了這項研究。王金淑認為,鑭鉬陰極材料的性能與它的很多物理化學問題緊密相關,應該著重從它的發射機理等基礎研究入手。經過一系列基礎研究,為陰極處理的關鍵工藝的制定提供了理論指導,顯著改善了鑭鉬陰極的發射穩定性,首次成功製成了實用型鑭鉬陰極的FU-6051電子管,壽命從原來的十幾小時提高到3000小時(技術標准為1000小時),達到了國際最高水平,這個困擾陰極材料工作者多年的世界性難題被解決了。以徐光憲院士和李英東院士為首的專家組鑒定認為:「該項研究在機理上為國內外首創,在工藝研究上取得突破,成果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由於研究成果突出,王金淑提前半年畢業並通過了博士學位論文答辯,學位論文《稀土鉬陰極發射機理、稀土元素行為及作用機制研究》被評為校優秀論文,並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
在鑭鉬熱陰極材料研究的基礎上,王金淑首次在中國國內外開展了磁控管用稀土鉬次級發射材料的研究。實驗結果表明,稀土鉬次級發射陰極是一種耐高溫回轟、長壽命、制備工藝簡單的新型磁控管陰極材料,有望在醫療領域的癌症放射治療儀中應用,改變其關鍵部件從國外進口的現狀。某型號的稀土陰極磁控管已成功應用於雷達上,稀土陰極磁控管已批量生產。以才洪年院士為首的專家組對該項目進行了技術鑒定,鑒定結論為:「新型陰極材料屬於國內外首創,其綜合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作為第一發明專利人,王金淑目前已申請相關國家發明專利4項,3項獲批,1項進入專利公開階段。
除稀土鉬陰極外,王金淑正在將研究進一步拓展,以應用到其它領域。她們採用液液摻雜及液固摻雜法制備了鈧鎢基粉末,並與北京真空電子源研究所合作製成了擴散型陰極,該種陰極具有制備工藝簡單,重復性好的特點,其發射性能達到國際最好水平。已申報相關國家發明專利4項(其中第一專利發明人3項,第二專利發明人1項),其中獲批1項,3項處於專利公開階段。在2005年出版的第五屆國際真空電子源會議論文集的前言中,有著以下評述:「中國在世界真空電子研究與發展領域占據著重要的位置,並將在未來位於領先地位。主要體現在中國採用亞微米技術在鈧系陰極或鑭鉬陰極方面取得了巨大進展」。這些由國內外專家撰寫的綜述,正是對這個研發團隊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的首肯。鈧鎢基擴散陰極的研究成果已引起了國外真空電子領域科研工作者的高度重視,美國斯坦福大學線性加速器中心研發主任Glenn博士來函索要鈧鎢擴散陰極,並在斯坦福大學進行了測試,以下為他的測試結果和評價:「在斯坦福線性加速器中心,我對北京工業大學-北京真空電子源研究所提供的C1陰極進行了加速壽命實驗…,對於你們陰極的測試結果我感到非常興奮,該陰極在支取100A/cm2的發射電流密度條件下工作500小時以上沒有任何問題。…,這是一個極為優異的結果。」基於上述優異的測試結果,美國已經將北京工業大學列入美國的Muri計劃,該計劃意加強大學、研究單位及企業間的交流與合作,美國斯坦福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已來人與課題組進行交流,雙方擬進行合作研究以將其應用在更尖端領域。

閱讀全文

與姬廣聚課題組的研究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