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勞動糾紛二審判決要多久出結果
您好,勞動糾紛案件適用民事訴訟程序,審限一般為3個月。
人民法院審專理二審民事案件一律屬適用普通程序,針對判決的上訴案件,審限為3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針對裁定的上訴案件,審限為30天,不能延長。
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案件的審限依據適用的程序確定,按照一審程序再審的適用一審普通程序的審限,按照二審程序再審的適用二審程序的審限。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貳』 勞動爭議二審終審後,上訴人不服還有什麼補救措施
《行政訴訟法抄》規定:
第五十八條 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第五十九條 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認為事實清楚的,可以實行書面審理。
第六十條 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在收到上訴狀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我第一次所經歷的是一審判決後,單位不服上訴,提交答辯狀至一審法院,一個半月多一審法院移卷至二審法院,然後等開庭等了將近三個月(那一次趕上年底,遭遇年底不立案的潛規則)。第二次沒趕上年底,三個多月二審審結。
現實中,超期審理的現象不是個別的,你耐心等待吧,估計也快了。
『叄』 我的勞動爭議案件已經二審完成了,請問要怎麼申請執行!
向一審法院立案庭,持身份證、一、二審判決書申請強制執行。
申請執行需要的材料有,強制執行申請書,跟起訴狀一樣,都是按照被告人數加一,申請執行人的身份信息,個人的話身份證即可。
公司則需要帶營業執照復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證證明、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復印件,這些材料與起訴時需提交的材料一致。再就是拿到的判決書了,這是申請執行的依據,必不可少。
如果不是申請人本人辦理,個人只能委託律師或近親屬代為辦理,公司可以委託單位員工,但需要附員工的身份證明和身份證復印件,拿到授權材料才可以去代為申請執行。
(3)勞動糾紛二審程序擴展閱讀:
強制執行執行條件
如果其他單位和個人持有被申請執行的財產、而由人民法院書面通知協助執行的,都有義務按通知的規定執行。凡是無故推託、拒絕或者妨礙執行,因而造成嚴重後果的,有關單位和個人要負法律責任。
法律文書又稱執行文書。人民法院的執行工作,應以法律文書為根據。
法律規定下列法律文書具有執行效力:民事判決書、裁定書和調解書;具有財產執行內容的刑事判決書和裁定書;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仲裁文書;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公證文書;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
這些法律文書必須發生法律效力,沒有生效的不能作為執行的根據;法律文書還必須具有給付內容,如果只是確認或者變更法律關系的,則無需執行。
『肆』 勞動爭議二審不服怎麼辦
可以搜集證據繼續上訴
『伍』 勞動糾紛一審與二審的區別
勞動糾紛中一審和二審的區別:
1、 審級不同。一審程序是案件的第一審法院適用的程專序,而二審程序卻屬是第 一審法院的上一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二審案件適用的程序。
2、審判程序發生的原因不完全相同。一審程序的發生是因為當事人行使了起訴權,二審程序的起因是當事人行使上訴權。
起訴權與上訴權雖然同屬訴權,但其直接目的是不同的。行起訴權是要求人民法院查明案件事實,正確運用法律,以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行使上訴權的直接目的是請求上級人民法院審查一審法院認定的事實及適用的法律,以改變一審裁判,從而達到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終極目的。
3、適用的程序不同。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既可以適用普通程序,也可以適用簡易程序;
而審理上訴案件,只能適用二審程序,二審程序中沒有規定的,應適用普通程序中的相關規定。
『陸』 勞動糾紛案件不服二審判決,怎麼辦
只能搜集二審判決錯誤的證據,向法院申請再審。
如果二審判決沒有錯誤版,就只能服判了。權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九條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柒』 請問勞動糾紛,二審是不是終極判決還可以在上訴嗎要走什麼程序
通過二審後終審,二審終審後判決、裁定即發生法律效力,不能再上訴,只能向二審法院的上級法院申訴,但一般申訴案件受理的可能性不大,勞動糾紛的民訴案也不例外。二審判決後,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六個月內提出。
相關規定:
《民事訴訟法》第十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兩審終審制度。所謂兩審終審制度是指某一案件經過兩級人民法院審判後即告終結的制度。
第一百九十九條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第二百零五條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六個月內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三項、第十二項、第十三項規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
『捌』 勞動爭議訴訟中的一審二審三審分別是什麼意思
我國民事訴訟實行的是「二審終審」制。民間所稱的勞動爭議一、二、三審,實際就回是指先申請勞動仲裁答,然後對勞動仲裁結果不服的向人民法院起訴(一審),如果對一審判決還是不服的向上級法院上訴(二審)。另外,還有審判監督程序(其中,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解除婚姻關系的判決除外)、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解除婚姻關系的調解書除外),提出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願原則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違反法律的,可以申請再審。),但不屬於民間所謂的「三審」,我國沒有第三審。
『玖』 勞動糾紛二審多長時間
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七十六條 人民法院回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答,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拾』 勞動爭議的案件 一審法院向二審法院遞卷宗詳細程序
勞動爭議糾紛法院二審程序
1.第二審程序,又叫上訴程序、又叫終審內程序。
2.上訴提起容:時效:法院判決之日起15日內、裁定10日內,向原審法院提交上訴狀。當然你也可以向二審法院提交上訴狀。
3.審理范圍:當事人的上訴請求有關的事實和法律問題,這里和一審不一樣,不會超過一審的范圍。
4.裁判
(1)駁回上訴,維持原判。要麼認命,要麼成為孫東東教授說的那種人。蔡律師建議,民主社會的民眾基礎當中的一個特點是政治生活的妥協。題外話:侵權法剛頒布的原來在華政開研討會,孫教授是一個非常理性的人。
(2)依法改判(事實清楚,適用法律錯誤)。勞動案件相對簡單,法律關系也較清楚,只是涉及到法律的理解問題,以直接改判的居多。
(3)裁定發回重審(認定事實錯誤,或者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如果事實特別復雜,就可能發回。
有個評價標准叫發改率,全國的公開報道是一般不超過15%,基本在10%以內。
5.審限:判決是在二審法院立案之日3個月內審結,裁定是30日內審結。這是法律規定,這僅是法律規定。法官有一百種(虛數)的應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