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確定侵權損害賠償的范圍
具體要看是哪方面侵權,例如我國《專利法》第六十五條規定,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權利人的損失、侵權人獲得的利益和專利許可使用費均難以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類型、侵權行為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確定給予一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賠償。
然而目前,據相關統計顯示,司法實踐中採用「實際損失」和「侵權獲利」方法確定賠償額的微乎其微,採用許可費合理倍數的也是很少,絕大多數專利侵權案件都是使用酌定賠償來確定賠償額的。
專利侵權損害賠償中的酌定賠償是指,權利人的損失、侵權人獲得的利益和專利許可使用費均難以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綜合考慮具體案件的因素並在法律規定的賠償數額范圍酌情予以確定賠償額的制度。
當然,有損害就應該有救濟,雖然原告未能舉證實際損失、侵權獲利、不存在或是專利許可合同或是許可使用費不合理時,法官將運用自由裁量權對損害賠償額確定,法官在酌定賠償額案件中自由裁量的基礎是原告提供其損失的間接證據。
法院依法酌定賠償額時,需要依據案件的相關事實。法院在具體案件中通常會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被侵權專利的類型,發明和實用新型因比外觀設計有更高的技術含量,因此法院對發明和實用新型的損害賠償要高於外觀設計專利;
(2)涉案專利的創造性,專利權人開發專利的投入;
(3)被控侵權產品的市場價值;
(4)侵權人侵權行為的持續時間、涉及范圍、侵權情節、手段以及侵權行為造成的後果;
(5)權利人在進行侵權訴訟時支出的合理費用,包括律師費、公證費、保全費、調查取證費、鑒定費、咨詢費等。
綜上,對於專利侵權案件,依據具體案件的相關事實,原告在提出訴訟主張請求法院酌定賠償時,結合法院通常考量的因素,需要盡可能提供索賠證據來支持自己的訴訟請求。
⑵ 怎樣計算專利侵權損失賠償
我國來專利法規定,管理專利工作的源部門在處理侵權糾紛的時候,有權責令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並對損失賠償的數額進行調解。但沒有明確規定怎樣計算損害賠償的金額。那麼專利權人在提出賠償要求時,或者專利管理機關在作處理決定時,怎樣確定損害賠償的金額呢?一般有三種可參照的方法。(1)以專利權人因侵權行為而受到的實際經濟損失作為賠償金額。這種方法一般在專利產品已擁有一個較穩定的市場,並且銷售量居於平穩或上升時使用。(2)以侵權人因侵權行為而獲得的全部利潤作為損失賠償金額。這種方法一般在專利權人及其許可的受讓人尚未將專利產品投放市場的情況下使用。(3)以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合理倍數作為損失賠償金額。這種方法一般在專利權人還沒有把專利產品投放市場,而侵權人從生產、銷售侵權產品中又無利可獲時使用。除以上常用的三種方法外,當事人也可以在公平合理的基礎上,商定用其它計算方法計算損失賠償金額。
⑶ 在處理專利侵權糾紛時,怎樣計算損失賠償的金額
我國專利法抄規定,專襲利管理機關在處理侵權糾紛的時候,有權責令侵權人停止侵權行為,並賠償損失。但沒有明確規定怎樣計算損害賠償的金額。那麼專利權人在提出賠償要求時,或者專利管理機關在作處理決定時,應該怎樣確定損害賠償的金額呢?目前在司法實踐和司法解釋中有三種可參照的方法。在處理專利侵權糾紛時,怎樣計算損失賠償的金額(1)以專利權人因侵權行為而受到的實際經濟損失作為賠償金額。這種方法一般在專利產品已擁有一個較穩定的市場,並且銷售量居於平穩或上升時使用。?(2)以侵權人因侵權行為而獲得的全部利潤作為損失賠償金額。這種方法一般在專利權人及其許可的受讓人尚未將專利產品投放市場的情況下使用。?(3)以不低於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合理數額作為損失賠償金額。這種方法一般在專利權人還沒有把專利產品投放市場,而侵權人從生產、銷售侵權產品中又無利可獲時使用。以上三種計算方法,就是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採取按原告的損失額、被告的盈利額和參照專利權人的技術轉讓費作當前有關專利侵權糾紛的賠償金額的計算方法。除以上三種方法外,當事人也可以在公平合理的基礎上,商定用其它計算方法計算損失賠償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