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醫療糾紛中封存葯物應該由誰保管
第十五條 疑似輸液、輸血、注射、葯物、醫療器械等引起不良後果的,醫患雙方應當共同對現場實物進行封存保留;需要檢驗的,應當由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技術檢驗部門進行檢驗。
對血液進行封存保留時,應當通知提供該血液的采供血機構到場。
B. 為何現在醫患關系如此緊張
從小我就覺得穿白大褂的都是白衣天使,他們懸壺濟世,俠骨仁心,把治病救人作為職業生涯的唯一準則,但是現在長大了,去醫院也不知跑了多少趟,在一次一次的失望中顛覆了這樣的觀念,我不想黑任何人,我只想從自身經歷的事情當中來反映一些社會情況。
我認為很多醫患關系的緊張責任在於醫生,或者說是整個的一個醫療體制。
導致醫患關系緊張的原因還有工作態度,到這里來的人沒有一個能夠感覺到上帝式服務的,我就懷疑是不是醫生見慣了這種病痛和死亡,所以他對病人的痛苦就沒法感知了,別人痛苦的不行,而他卻一臉鎮靜的好像跟他沒什麼關系似的,甚至個別人還比較冷漠,這種愛答不理的態度我認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醫患關系。
C. 在醫療糾紛中,剩餘的葯品及其包裝可以作為證據嗎
可以作為證據之一(物證)。具體採納事宜由法院決定。
葯品都是有批專號的,醫療機構購進屬葯品也必須登記葯品批號,每一個批次的葯品都有可能有些許的差異。所以,憑借葯品批號和質量可以認定某些事實。
《民訴法》規定的證據范圍:
第六十三條 證據包括:
(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
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