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合同糾紛配偶能列為共同被告

合同糾紛配偶能列為共同被告

發布時間:2020-12-31 13:35:53

A. 民事訴訟法合同糾紛中被告人配偶為什麼也列為共同被告

您好,這是因為被告的配偶也跟這一案件有利害關系。
在民事訴訟中,共同被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在普通的共同訴訟中,法院根據原告提出申請,許可追加。但此種追加新被告必須要經過被告和擬新追加的被告明示同意,所以在實踐中發生爭議的較少。另一類是在必要的共同訴訟中,法院依照職權追加被告,(包括原、被告提出追加申請或建議,法院根據案件審理情況依職權追加被告)無須各方同意。
《民訴法》解釋第57條,被告有權申請追加共同被告。對此,人民法院應當從以下方面進行審查:
1.是否必要的共同訴訟。我國《民法通則》規定共同所有、共同繼承、共同承擔連帶責任、共同侵權、合夥制度等,決定民事訴訟可能產生必要的共同訴訟。必須是必要的共同訴訟遺漏了被告的,除此之外被告沒有權利再行追加被告。依據《民事訴訟法》第56條規定,如與案件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也只能列為第三人,而不能是被告。
2.原告是否同意追加。由於法律賦予原告選擇確定被告的訴訟權利,那麼訴誰、不訴誰應當尊重原告的意見。對於被告提出追加共同被告的申請,人民法院經審查認定確屬必要的共同訴訟遺漏了當事人的,應當行使法官釋明權,告知原告並徵求其意見。原告同意追加的,裁定準許;原告不同意追加的,可以借鑒行政訴訟法的規定訴訟中,列為第三人參與訴訟。
希望能幫到您,如能提供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B. 將夫妻列為共同被告需要提交什麼證據

陝西榆林這邊的法院需要夫妻婚姻關系證明,一般是律師持證調取

C. 合同糾紛案中能否將合同一方當事人的配偶列為共同被告

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目前審判實踐中存在著以此條規定為依據將合同糾紛案中簽約當事人的配偶列為共同被告進行訴訟的情形,這樣是否妥當呢?審判中應如何應對這類問題,值得分析和探討。
合同關系基於合同相對性原則對簽約當事人產生權利和義務,一般不涉及案外人的權利和義務,由合同法進行規范和調整。運用合同法解決合同糾紛的側重點應當是依法明確合同當事人的權利義務,確定合同之債的承擔者、承擔范圍、承擔方式,著重強調合同的相對性。而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屬於婚姻法的范疇,它注重解決的是夫妻對夫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對一方債務的承擔及其與債權人的權利義務關系,是為了更好的調整夫妻財產關系和保障債權人的利益。由此不難看出在處理合同糾紛案時,一般不應將簽約一方當事人的配偶列為被告。但現實中這類問題又是復雜多變的,如何在審理這類糾紛中准確把握合同的相對性和更好的保護債權人的利益,我認為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區別對待。
一、對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與他人所簽合同,如果相對人在起訴時,該方的原夫妻關系仍然存續時,不應將簽約方的配偶列為被告。但在合同債權確認後,相對人可以另行起訴確定該債務是否為對方夫妻共同債務。這樣既保證了審判效率,也確保了債權人的利益。
二、對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與他人所簽合同,如果相對人起訴時,該方的夫妻關系已解除,可以將該方的配偶列為被告,在訴訟中一並解決合同債務的承擔問題。也可以先將簽約人列為被告,待合同債權確定後,相對人再另行起訴確認該債務是否為對方夫妻的共同債務。這樣可以避免假離婚真逃債,有效保護債權人利益,保障合同的交易安全。
三、對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與他人所簽合同,如果相對人在起訴時,簽約人本人死亡,就應當將生存的簽約方配偶列為被告進行訴訟,以確定合同債權。

D. 夫妻一方所借的債務,在起訴時能否將其配偶列為共同被告

如果是婚內關系存續期間產生的債務,且無其他形式的約定屬於夫妻共同債務;反之,則不行。

《婚姻法》第十九條 【夫妻財產約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4)合同糾紛配偶能列為共同被告擴展閱讀

案例:

羅麗娟(化名)和馬雲峰(化名)結婚二十餘年,雙方爭執不斷。羅麗娟曾起訴要求與馬雲峰離婚,但在訴訟過程中,雙方重歸於好,羅麗娟隨即撤訴。近日,雙方再次產生矛盾,還驚動了當地派出所。羅麗娟再次向法院起訴要求與馬雲峰離婚。

庭審中,馬雲峰稱雙方多年的爭執讓自己心灰意冷,同意離婚,但是自己因家庭生活負債20萬元需要羅麗娟償還。羅麗娟稱,對於馬雲峰所述的債務自己並不認可也不知情,不同意負擔。

羅麗娟也表示,自己也為家庭生活負債10萬元,並拿出法院的4份民間借貸判決書。馬雲峰稱羅麗娟所述的債務雖然有法院判決書,但是對於羅麗娟所負債務自己不知情也不認可。

通州法院經審理認為,雙方均同意離婚,法院對此不持異議,故對於羅麗娟起訴與馬雲峰離婚的請求予以支持。

羅麗娟和馬雲峰所述的債務,雖然雙方提供證據予以證明債務的真實性,但雙方並未提供證據證明各自所借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故法院對於雙方各自要求所欠債務由對方負擔的請求不予支持。

E. 交通事故中可否將配偶一方列為共同被告

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目前審判實踐中存在著以此條規定為依據將合同糾紛案中簽約當事人的配偶列為共同被告進行訴訟的情形,這樣是否妥當呢?審判中應如何應對這類問題,值得分析和探討。 合同關系基於合同相對性原則對簽約當事人產生權利和義務,一般不涉及案外人的權利和義務,由合同法進行規范和調整。運用合同法解決合同糾紛的側重點應當是依法明確合同當事人的權利義務,確定合同之債的承擔者、承擔范圍、承擔方式,著重強調合同的相對性。而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屬於婚姻法的范疇,它注重解決的是夫妻對夫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對一方債務的承擔及其與債權人的權利義務關系,是為了更好的調整夫妻財產關系和保障債權人的利益。由此不難看出在處理合同糾紛案時,一般不應將簽約一方當事人的配偶列為被告。但現實中這類問題又是復雜多變的,如何在審理這類糾紛中准確把握合同的相對性和更好的保護債權人的利益,我認為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區別對待。 一、對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與他人所簽合同,如果相對人在起訴時,該方的原夫妻關系仍然存續時,不應將簽約方的配偶列為被告。但在合同債權確認後,相對人可以另行起訴確定該債務是否為對方夫妻共同債務。這樣既保證了審判效率,也確保了債權人的利益。 二、對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與他人所簽合同,如果相對人起訴時,該方的夫妻關系已解除,可以將該方的配偶列為被告,在訴訟中一並解決合同債務的承擔問題。也可以先將簽約人列為被告,待合同債權確定後,相對人再另行起訴確認該債務是否為對方夫妻的共同債務。這樣可以避免假離婚真逃債,有效保護債權人利益,保障合同的交易安全。 三、對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與他人所簽合同,如果相對人在起訴時,簽約人本人死亡,就應當將生存的簽約方配偶列為被告進行訴訟,以確定合同債權。 本回答由法律法規分類達人 胡海天推薦

F. 交通事故中可否將配偶一方列為共同被告

作為索賠方只和侵害方發生索賠關系。如果能夠充分舉證配偶也是侵害方之一,則可以列為共同被告。否則無關。

G. 錢是夫妻雙方共同借的,但是借條上只寫了妻子的名字,追討債務訴訟時是否可以將夫妻雙方都列為被告

可以將夫妻雙方列入被告。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向外人借款的,屬於夫妻共同債務,除非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債權人知曉債務人與其配偶之間就個人債務問題形成了夫妻財產約定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夫妻雙方共同簽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後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第二條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於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三條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於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於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第四條本解釋自2018年1月18日起施行。

(7)合同糾紛配偶能列為共同被告擴展閱讀:

根據《婚姻法》

第十七條【夫妻共有財產】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十八條【夫妻一方的財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第十九條【夫妻財產約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H. 轉讓糾紛可以把被告人的配偶作為共同被告人嗎

1、您需要確認轉讓給他,他是否用做家庭共同使用;
2、其配偶師傅可以做為共同債務人,否則就很難追加;
3、方便做法,如果你本人很難確定是否是共同債務人,則建議您可以一並起訴起來,讓法官來認定。

I. 借款人的配偶可以作為共同被告嗎

1、可以將借款人的配偶一同起訴,因為夫妻一方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所版欠的債務,一權般情況下,屬於夫妻共同債務,除非未經手借錢的一方當事人證明債務屬於借款人的個人債務。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

J. 追索勞動報酬能否將配偶列為共同被告承擔責任

不能,而且勞動報酬的支付義務主體是用人單位,與法定代表人或者其配偶是沒內有關系的。用人單容位拖欠勞動報酬的,可以依法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維權。
法律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第四條 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第五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閱讀全文

與合同糾紛配偶能列為共同被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老倪輔導學校 瀏覽:84
國家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考試 瀏覽:740
wapi證書安裝 瀏覽:921
武漢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商局 瀏覽:397
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表 瀏覽:982
商丘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49
鎮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 瀏覽:33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方案 瀏覽:10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年終總結簡報 瀏覽:297
究極的妄想發明系列第2 瀏覽:204
Sw的證書 瀏覽:693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119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計劃 瀏覽:874
馬鞍山開源駕校招聘 瀏覽:509
馬鞍山手工活 瀏覽:475
矛盾糾紛調解工作總結 瀏覽:326
品管圈成果匯報演講 瀏覽:469
千慧知識產權是什麼 瀏覽:939
馬鞍山美孚 瀏覽:976
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