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當精神受損害時可以要求賠償嗎怎麼賠償
刑事一般不支持精神損害賠償,民事的支持。但要有充分的證據證明,並且賠償的金額不是太高。以四川省高院解釋為例:為貫徹執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下稱「《解釋》」) ,統一全省審理精神損害賠償案件的司法尺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和《解釋》的規定精神,制定以下意見,供全省各級人民法院在審判實踐中遵照執行。 一、人格權可分為精神性人格權和物質性人格權。非法侵害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 榮譽權、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隱私、遺體、遺骨,侵害具有人格象徵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侵害監護權的,屬於侵犯精神性人格權利。非法侵害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的,屬於侵犯物質性人格權利。 在確定精神損害撫慰金的具體數額標准時,應當充分考慮到我省社會經濟發展的觀狀、精神損害撫慰金的性質和精神損害賠償的類別等因素。 二、關於「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後果」的認定 判斷侵權行為是否對受害人的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後果,應當從全案情況進行綜合分析評判。 (一) 侵犯他人物質性人格權利,凡具備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認定為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已造成嚴重後果: 1、侵權行為人侵害生命權造成他人死亡的; 2、侵權行為人侵害人健康權、身體權致人殘疾已達到評殘等級的,或者雖未達到評殘程度但造成受害人永久性傷痕,嚴重影響其工作、生活的,.應認定為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已造成嚴重後果。 (二)侵犯他人精神性人格權利,凡具備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認定為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後果: 1、造成受害人自殺自傷的; 2、造成受害人精神失常的; 3、嚴重影響受害人正常工作、生活的; 4、在公共場所公然侮辱、誹謗、貶損、醜化受害人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或者公開披露受害人的隱私,導致受害人社會評價降低的; 5、非法使被監護人脫離監護,導致親子關系或者近親屬間的親屬關系破裂、惡化的; 6、具有人格象徵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如祖傳遺物、榮譽證書、功勛章等,因侵權行為而永久性滅失、毀損不能修復的; 7、非法肢解屍體,非法披露、利用死者的隱私,或者非法利用、損害死者的遺體(遺骨),或者以侮辱、誹謗、貶損、醜化等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譽、榮譽,造成其近親屬的社會評價降低、受到社會歧視或者不公正待遇的; 8、其他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後果的。 三、確定精神損害撫慰金數額的具體標准 確定精神損害撫慰金的數額,應根據精神損害賠償具有撫慰性、補償性的特點,並結合我省經濟發展的現狀綜合考慮。同時,由於物質性人格權和精神性人格權本身存在一定區別,因此在確定精神損害撫慰金的數額標准時還應當區別物質性人格權和精神性人格權兩種不 同情況而定。 1、因侵權行為致人死亡的,精神損害撫慰金為死亡賠償金。死亡賠償金應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費計算二十年;對七十周歲以上的受害人,年齡每增力口一歲少計一年,但補償年限最低不少於十年。 受訴法院所在地,是指受理案件的基層人民法院所在的縣(區、市),平均生活費標准,應以政府有關部門統計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鎮居民早均生活水平為准,不應區分城市和農村。 2、因侵權行為致人殘疾的,精神損害撫慰金為殘疾賠償金。 殘疾賠償金的上限為100000元。其具體賠償救額的計算公式為:殘疾賠償金=100000元×傷殘等級系數×責任系數。計算殘疾賠償金不應考慮年限。 傷殘等級系數,1級傷殘為1;2級傷殘為0.9;依此類推,10級傷殘為0.1。 責任系數按照當事人過錯責任的大小確定。如責任人承擔全部責任的,責任系數為1;承擔一半責任的,責任系數為0.5。 侵權行為手段、情節、方式特別惡劣的,殘疾賠償金的數額可適當高於通過上述公式計算出的數額。 殘疾人生活補助費與殘疾賠償金系兩個不同的法律概念,侵權人因侵權造成受害人精神損害嚴重後果的,除應當承擔殘疾賠償金外,還應當依法支付殘疾人生活補助費。 3、侵犯他人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監護權、隱私及其他人格利益等精神性人格權利的,其精神損害撫慰金的數額標准原則上應掌握在500元至50000元的幅度內。鑒於我省各地經濟發展狀況的差異,各地法院可在上述幅度內確定侵犯精神性人格權利的精神損害撫慰金的具體標准,由審判人員按照《解釋》第十條規定的六種因素綜合確定侵權人應當承擔的精神損害撫慰金數額。 4、因侵權行為導致具有人格象徵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永久性毀損、滅失的,其精神損害撫慰金數額的確定標准適用上一條的規定。 5、以獲取經濟利益為目的侵犯他人精神性人格權利的,精神損害撫慰金的數額不受上述最高限額50000元規定的限制,其具體賠償數額應根據侵權人獲利的多少而定。 6、同一侵權行為分別侵害二個或二個以上自然人人格權利的,侵權人應當按照本意見確定的賠償標准分別向各受害人支付精神損害撫慰金。 7、在共同侵權案件中,無論被告人數的多少,作為多個被告共同所應當承擔的精神損害撫慰金數額均不能超過上述最高限額。 8、侵權行為造成受害人死亡的,或者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譽、榮譽、遺體、遺骨、隱私的,無論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的人數的多少,作為被告所應當承擔的精神損害撫慰金數額均不能超過上述最高限額。 9、對一審法院聲責任劃分正確的情況下,按照本意見確定的精神損害撫慰金數額,二審及再審法院不應加以改變。 四、精神損害賠償權利主體的確定 1、主張精神損害賠償的權利主體原則上應當是侵權行為的直接受害人。 2、自然人因侵權行為致死的,或者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譽、榮譽、遺體、遺骨、 隱私的,由死者的配偶、父母、子女作為權利主體主張精神損害賠償;沒有配偶、父母、子女的:由死者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作為權利主體主張精神損害賠償。 3、侵犯被監護人的人格權利,或者因侵權行為造成受害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由其監護人以被監護人的名義主張精神損害賠償。 五、法律、行政法規對精神損害撫慰金另有明確規定的,適用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六、本意見中的死亡賠償金、殘疾賠償金與精神損害撫慰金屬同一法律概念。
㈡ 歐打他人致精神失常,應如何處罰。
賠償這一塊是少不了的
㈢ 未經他人允許私自傳播不符合事實的事情導致當事人精神失常 算違法么
誹謗罪散布的必須是捏造的虛假的事實。如果散布的是客觀存在的事實,雖然有損於他人版人格、權名譽,但不構成誹謗罪。
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40條規定,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揚他人的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醜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二十二條 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㈣ 因拆遷賠償造成精神失常如何索賠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對精神損害賠償案件的起訴做出了如下具體規定:
1、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受理:(1)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2)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3)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2、自然人死亡後,其近親屬因下列侵權行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受理:(1)以侮辱、誹謗、貶損、醜化或者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譽、榮譽;(2)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隱私,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隱私;(3)非法利用、損害遺體、遺骨,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遺體、遺骨。
3、具有人格象徵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因侵權行為而永久性滅失或者毀損,物品所有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4、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人格權利遭受侵害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5、當事人在侵權訴訟中沒有提出賠償精神損害的訴訟請求,訴訟終結後又基於同一侵權事實另行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一、賠償范圍
根據《精神損害賠償解釋》第1條至第4條,以及《婚姻法》第46條來看,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的有:
1、一般人格權。包括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其他人格利益。
2、具體人格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肖像權;名譽權;姓名權。
3、隱私利益。
4、死者人格利益。
5、特定身份權。包括榮譽權;親權、親屬權;配偶權。
6、具有人格象徵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其適用要件是:對象承載重大感情寄託且具有人格象徵意義;因侵權而致永久性毀損、滅失,具有不可逆轉型;權利人只能以侵權為訴訟時才可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二、不予受理的精神損害賠償請求
1、受害人為法人、其他組織的。
2、在侵權之訴中未提出,侵權訴訟終結後基於同一事實另行請求精神損害賠償的。
3、訴由為違約之訴的。
4、未造成嚴重後果的。
三、起訴主體
1、限於作為受害人的自然人。
2、自然人因侵權致死或自然人死亡後受侵害的,原告為死者配偶、父母、子女。
3、上述第2種情形下,死者無配偶、父母、子女的,原告為其近親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4、精神撫慰金的請求權,不得轉讓或繼承,但賠償義務人已經以書面方式承諾給於金錢賠償,或者賠償權利人已經向人民法院起訴的除外。
㈤ 導致某人精神失常侵犯了某人的什麼權利一
人生傷害!!!!!
㈥ 如何判定侵權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後果
這是一個彈性很大的問題。只有打官司讓法院裁定。希望我的解答能幫到你
㈦ 被人騷擾導致精神失常,精神損害賠償最高金額是多少
精神賠償條件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回第十條精神損害的賠償答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後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死亡賠償金按當地農村人口上年人均收入的20倍計算,
㈧ 民事糾紛導致一方精神失常,挑事人應該承擔什麼樣的
按照法律上是需要的 不過對於情節分析事情的緣由不同對待也不一樣 因為對於內受害人來說已經造成嚴重傷害容 如果是事先有預謀的就是故意 如果是開玩笑就是過失 不過得看當事人年齡是否到了具備刑事責任 成人是要負責的
㈨ 欺騙財產導致精神失常需要賠償嗎
首先認證是個繁瑣的過程,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因為前幾年融資導致對方精版神失常,甚至自殺的。關鍵是權他連本金都沒辦法給你怎麼去賠償。另外,抓住詐騙犯還可以申請賠償。但是現在詐騙犯罪很隱秘,公安機關破案都很困難。如果你有直接證據可以證明精神失常是因為詐騙引起的,那麼可以申請賠償。
㈩ 行政執法違法造成相對人受損害致精神失常16年申訴的賠償
可依照行政訴訟法的程序提起訴訟,主張人身侵權賠償。重點是相關證據要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