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侵權案件的訴訟流程是怎樣的?當我們的版權遭受侵犯時,當務之急就是准備好相關資料去提起訴訟,絕對不可以對侵權事件有絲毫的縱容和偏袒。那麼版權侵權案件的訴訟流程是怎樣的?下面八戒知識產權小編就針對這個問題,整理了版權侵權案件的訴訟流程是怎樣的一些資料,來供你參考,下面就一起看看吧。版權侵權案件的訴訟流程是怎樣的版權侵權案件的訴訟流程是怎樣的?版權侵權案件的訴訟流程(1)搜集和整理相關證據材料包括證明爭議的著作權存在並能受到我國法律保護的證據、原告與爭議著作權相互關系的證據、侵權行為存在和實施侵權行為的具體方式的證據、被告與侵權行為關系的證據、侵權獲利與侵權程度的證據等。版權侵權案件的訴訟流程(2)證明涉嫌被侵犯的著作權本身成立第一,證明原告有訴訟主體資格,著作權歸屬於原告。即原告作為自然人或法人或外國人,都符合我國法律規定的享有著作權的資格。並且原告與著作權直接存在法定的關系,著作權歸於原告和被許可使用。第二,證明爭議作品的存在。即原告應提供具體的作品,如書籍、錄音等。第三,證明作品在我國享有著作權。即證明作品是原告創作的作品,並提交作品底稿,說明創作的完成時間,以排除他人抄襲的可能性。並且原告作品內容合法,屬於著作權的保護對象。且作品仍在著作權法的保護期限內。版權侵權案件的訴訟流程(3)證明侵權行為存在以及具體的侵權方式對被告擅自使用原告作品或鄰接權客體的情況,原告要證明侵權行為是由被告實施並且在被告使用後的相關證據。例如擅自復制和出版發行原告作品的侵權行為,原告需要到市場上購買侵權物品。為了讓證據更加准確並且更具有說服力,原告可以聘請公證處的公正人員一起去購買侵權物品,請公正員對整個購買過程進行公正,製作公證書。一般情況下,只要原告證明了具體侵權行為方式的存在,也就同時證明了侵權行為的存在。版權侵權案件的訴訟流程(4)選擇管轄法院作為原告,選擇法院的基本原則是:方便原告原則、原理被告原則、選擇較大城市的原則。這樣做主要是因為不同的法院對同一案件的審判結果可能會存在差異,甚至是比較大的差異,而侵權訴訟案件一般都有幾個法院可供選擇,因此採用上述三個原則有利於原告。版權侵權案件的訴訟流程(5)起訴前的措施作為原告應考慮申請訴前禁令、證據保全、財產保全等。這樣做主要是為了防止被告繼續實施侵權行為,將一些重要的證據固定下來,為勝訴後能夠獲得實際的經濟賠償做保障等。這些做法都是為了訴訟中對原告主張的支持以及勝訴後對原告財產的保護。版權侵權案件的訴訟流程(6)立案、准備開庭版權侵權案件的訴訟流程(7)要求被告承擔法律責任原告應當提交自己因侵權所受經濟損失的證據;或被告獲得非法利潤的證據;或許可他人使用時獲得許可使用費的證據。以及提交原告維權合理開支和原告聲譽受到損失的證據。以此來請求法院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要求被告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關於版權侵權案件的訴訟流程是怎樣的?這一問題我們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內容,可以聯系我們在線客服,或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全國免費服務熱線。
『貳』 侵權如何起訴
被侵權人可以自己起訴,也可委託他人或律師代為訴訟。訴訟中關鍵是要找到回適格的被告,並要答負舉證責任(損害結果與侵權行為之間有因果關系),且不能超過訴訟時效。
《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 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 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 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 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168.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傷害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後經檢查確診並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
『叄』 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該向哪個法院起訴
現實來問題
朱某和秦自某在酒吧里因為一點瑣事發生肢體沖突,朱某將秦某打傷,對於賠償的數額,雙方沒有達成一致,警方告知秦某可以向朱某提出民事訴訟。經查,朱某不是本地人,在當地的居住時間還不滿一年。秦某准備向法院起訴,但具體該去哪一個法院,是要到朱某老家起訴,還是在本地起訴,秦某沒了方向。那麼,法律對此是怎麼規定的呢?
律師解答
依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在本案中,朱某雖然不是本地人,經常居住地也不在當地,但由於朱某打傷秦某是侵權行為,因此秦某可以直接到酒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訴。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八條 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肆』 對新聞出版侵權指控進行抗辯時,為什麼要把陳述事實和表達意見區分開來
抗辯事由是指在侵權案件中,被告針對原告提出的指控和請求,提出一切回有關免除或者減輕其民答事責任的主張。抗辯權是對抗他人權利的一種法定權利,而抗辯事由則是足以對抗他人權利的事由。構成抗辯事由必須滿足兩個基本條件:第一,客觀性,指已經發生的客觀事實而不是加害人的主觀臆斷或尚未發生的情況。第二,法定性,指必須是法律規定的特定事由。
新聞侵權訴訟中的抗辯事由則是指新聞媒體或新聞記者在新聞侵權訴訟中,針對原告的訴訟請求和主張,提出其訴訟請求不成立或不完全成立的某種相應的事實主張。
由此可知,可以進行抗辯的事由必須是已經發生的,而不是主觀臆斷或者尚未發生的,也就是說陳述的是事實,而不是意見。
『伍』 侵權訴訟可以去什麼法院起訴
《民事訴訟法》第28 條規定,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陸』 如何應對海外知識產權侵權指控
我國企業,當遭遇外國企業在外國提起的知識產權訴訟時,應當注意以下幾個細節方面的問題:
一、判斷能否就案件本身的合法性提出質疑,能否打贏管轄權訴訟。
只要我們自己通過評估確認,自身商業行為的後果並沒有直接影響原告在法院所在地的商業利益(以具體的州為界),即使企業在該地有房產或者其他設施,或者與該地存在其他商務聯系,仍然可以打管轄權訴訟。當然還需要說明的是,打贏國外的管轄權訴訟也並不等於萬事大吉,因為權利人在中國起訴同樣可能勝訴。
二、不論提出何種抗辯,必須做到實話實說,不能說謊,也不能隱瞞事實。
西方文化中有兩句話是必須牢記的:一句是「講實話的成本最低」;另一句是「說出事實的一半無異於撒謊」。而不論是直接撒謊,還是隱瞞部分事實,一旦被認定,都會給自己帶來直接的不利後果。這一點與中國的爭議解決機制完全不同。在中國,即使一方當事人直接撒謊,裁決機構也不能直接據此作出對其不利的裁決結果,而只能是基於現有證據進行裁決。
三、訴訟准備工作一定要做實、做細。
更重要的是,各項證據准備工作一定要在開庭前完成,而不能像擠牙膏一樣根據所謂的需要臨時拼湊或分時提交證據。在美國法院審理的案件中,相當一部分案件的事實部分是需要陪審團作出裁決的。不但撒謊會被裁決敗訴,提供的證據或者闡明的事實不充分、不及時,也可能給陪審團留下不誠實、不負責任的印象,從而在事實裁決部分作出不利的結論。
四、不要盲目進入海外市場,尤其是自己沒有足夠的知識產權儲備。
要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在海外設立辦事機構或開展商業活動。基本上基於模仿甚至抄襲生產產品時,更不要急於走向所謂的國際市場。雖然知識產權保護具有嚴格的地域性,我國企業可以理直氣壯地在國內使用那些不受我國專利法保護的外國專利,但如果相關產品被輸出到專利保護國,生產者的行為同樣會被指控為侵權。而涉及到著作權與商標權時,在自動保護及制止不正當競爭已經成為各國普遍接受的法律制度的情況下,所謂的地域性已經變成只是學理意義上的知識產權保護邊界。加之許多國家的法院都已經開始實施長臂管轄制度,在任何國家完成的侵權行為都有可能成為權利人所在地法院審理的理由。
『柒』 問一下各位大佬,專利侵權訴訟的流程是什麼
泓翎科技回答:
一、專利侵權訴訟的流程
1、原告方代理人的准備工作
(1)審核委託人的資格
根據專利法第57條第1款的規定,對於專利侵權行為,只有專利權人或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專利權人是指依法獲得專利權的個人、法人或者其他民事主體。
利害關系人是指除專利權人外,專利權被侵犯時對其有利害關系的人,即專利實施的被許可人。
獨占實施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可單獨提出專利侵權訴訟;排他實施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在專利權人不起訴的情況下可單獨提出專利侵權訴訟;普通實施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除在許可合同中另有約定外,只能與專利權人一起作為共同原告提出專利侵權訴訟。
(2)判斷專利權的穩定性
原告方在向法院提出專利侵權訴訟之前應判斷所擁有專利的穩定性,看有無被宣告無效的可能。
除相對現有技術分析專利權的穩定性外,還要分析專利文件是否存在其他缺陷,以及這些缺陷是否可在無效程序中克服。
(3)侵權證據的收集
2、被告方代理人的准備工作
(1)分析委託人的實施行為是否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2)判斷專利權的穩定性,看原告的專利有無被宣告無效的可能。
(3)證據的收集
二、專利侵權訴訟取證
權利人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選擇最為有利可行的取證方法,尤為重要。其主要方式如下:
1、自行取證和委託律師調查取證
2、申請公證機關進行證據保全
3、申請法院進行訴前證據保全
4、申請人民法院調取證據
5、申請行政機關調查取證
三、專利侵權應對策略
1、利用和解或調解。如果確屬侵犯了他人的專利權,自己又仍想實施該專利技術,最明智的辦法是主動與對方提出和解。如果專利權人已提出訴訟,也可以在法庭上主動提出調解方案,盡量與對方達成調解協議。如果能通過和解或調解,雙方能簽訂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則更為理想。這樣可以達到雙贏。只在專利權人提出的條件過於苛刻,以至法院也認為無法滿足其要求時,才主張由法院判決解決糾紛。
2、據理反駁。如果確認自己企業根本未侵權,就應據理反駁。在有些情況下,從形式上看似乎侵權,但實際上屬於專利法第六十三條侵權例外的情況,可以依法對侵權指控、反駁。
實踐中,會出現這種情況,一項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的受讓方,被第三方指控為侵犯了專利權。這種情況,受讓方可以提出自己實施的專利技術是從轉讓方受讓來的抗辯。使該實施許可合同的轉讓方作為侵權訴訟的共同被告進入訴訟,便查清事實,減輕侵權責任。
3、用專利權無效程序。專利權是由國家知識產權局依據法定的程序審批產生的。而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審批過程中,不可能做到絕對全面嚴格的審查。同時還有其他一些主、客觀原因,使已批準的專利權中有極少數不符合我國專利法規定的條件,這是在所難免的。專利權是由法律推定而產生的,其穩定性稍差。在這種情況下,為確保社會公眾的利益,各國專利法都規定了補救措施,即專利權無效宣告程序。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