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回遷房買賣合同糾紛怎麼處理
遇到回遷房買賣糾紛當事人各方如果不能協商解決首先了解相關起訴的法律知識,一是通過一定的信息渠道,最好是向專業律師咨詢。
明確所遇到的問題通過訴訟能否解決,如果能通過訴訟解決,需要准備哪些相關的證據材料,自己或委託律師起訴或申請仲裁,在訴訟前應基本收集齊全證據材料,寫好起訴書,准備證據清單及身份證復印件。向法院提起訴訟的,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2、有明確的被告;
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4、屬於人民法院受理訴訟的范圍和法院管轄。
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需事先約定解決爭議的仲裁機構或發生糾紛後雙方同意將爭議提交仲裁機構的協議。
(1)回遷房糾紛律師擴展閱讀:
回遷房產權性質有三種
根據《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試行)》第七條規定,出賣人轉讓已購按經濟適用住房管理的房屋,當事人主張房屋買賣合同無效的,不予支持。
總的來說,回遷房買賣合同的效力應依回遷房最終確認的產權性質確定,具體有以下三種情形:
第一、若回遷房的性質為商品房及按經濟適用住房管理的房屋,且合同並不存在法律規定的無效情形,則合同的效力應為有效;
第二、若回遷房的性質為經濟適用房,合同的效力則按有關經濟適用房的相關法律規定進行處理。具體為
1、相關政策、法規規定的限制上市交易期限內買賣已購經濟適用住房,回遷房買賣合同無效。
2、出賣人轉讓的經濟適用住房的原購房合同系2008年4月11日(含)之前簽訂,當事人又在轉讓該已購房屋的合同中約定在限制上市交易期限屆滿後再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或在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該房屋已具備上市交易條件的,可以認定合同有效;
第三、如果回遷房的房屋性質還未確定,因該房屋性質無法確定,故該類合同的效力尚無法確定,當事人可在房屋產權性質確定後另行向法院提起訴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
為正確、及時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等相關法律,結合民事審判實踐,制定本解釋。
第一條本解釋所稱的商品房買賣合同,是指房地產開發企業(以下統稱為出賣人)將尚未建成或者已竣工的房屋向社會銷售並轉移房屋所有權於買受人,買受人支付價款的合同。
第二條出賣人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與買受人訂立的商品房預售合同,應當認定無效,但是在起訴前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的,可以認定有效。
第三條商品房的銷售廣告和宣傳資料為要約邀請,但是出賣人就商品房開發規劃范圍內的房屋及相關設施所作的說明和允諾具體確定,並對商品房買賣合同的訂立以及房屋價格的確定有重大影響的,應當視為要約。
該說明和允諾即使未載入商品房買賣合同,亦應當視為合同內容,當事人違反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第四條出賣人通過認購、訂購、預訂等方式向買受人收受定金作為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擔保的,如果因當事人一方原因未能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應當按照法律關於定金的規定處理;因不可歸責於當事人雙方的事由,導致商品房買賣合同未能訂立的,出賣人應當將定金返還買受人。
第五條商品房的認購、訂購、預訂等協議具備《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十六條規定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的主要內容,並且出賣人已經按照約定收受購房款的,該協議應當認定為商品房買賣合同。
第六條當事人以商品房預售合同未按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辦理登記備案手續為由,請求確認合同無效的,不予支持。
當事人約定以辦理登記備案手續為商品房預售合同生效條件的,從其約定,但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除外。
第七條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按照所有權調換形式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明確約定拆遷人以位置、用途特定的房屋對被拆遷人予以補償安置,如果拆遷人將該補償安置房屋另行出賣給第三人,被拆遷人請求優先取得補償安置房屋的,應予支持。
被拆遷人請求解除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按照本解釋第八條的規定處理。
2. 我想找北京優秀的拆遷騰退房屋律師最好友案例
房地產律師靳雙權作為從業十餘年的資深房地產律師辦理了大量房地產糾紛案件,積累了大量辦理房地產案件的經驗,現在房地產律師靳雙權將這些案件改編為房地產糾紛案例,如果和你正在經歷的糾紛相似,希望可以幫助到你,本案件是一起騰退房屋的案件,現在我把這個案子改編為案例的形式,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為保護當事人的隱私安全,本文當事人全部使用化名) 一、原被告訴稱 原告劉緣糕訴稱:李小高系李被高、胡麗靜之子,我與李小高於2011年5月23日結婚,婚後與李被高夫婦共同在北京市某區66號居住。66號房屋後來劃入城市規劃,由李被高簽署騰退房屋安置補償合同,原告是被安置人之一。李被高按照被安置人人均四十五平方米作為選房面積,取得一百九十二平方米回遷房。2013年,原告與李小高離婚。我系李被高簽署騰退房屋安置補償合同的被安置人,以及補償款項應有原告分得25%的部分。李被高取得的安置房一百九十二平方米應當有原告25%的共有份額,我應當獲得四十八平方米安置房相應的折價款。為維護個人利益,特訴至法院,請求:1、李被高給付我補償款項三十一萬元;2、李被高給付我四十八萬元回遷房屋折價款。如果法院認定原告不享有安置房的共有權,因原告系被安置人,原告要求由李被高給付相應補償。 原告李被高、胡麗靜、李小高辯稱:66號被拆遷房屋系李被高夫婦的共同財產,所獲補償系基於房屋取得。劉緣糕戶籍並未在66號房屋,不享有房屋份額。劉緣糕作為被安置人口僅系指標,安置房系因房屋置換取得,因選定安置房,李被高喪失了其他補償利益,李被高亦為安置房支付了購房款。所以,拆遷利益與劉緣糕無關,我們不同意其訴訟請求。 二、審理查明 李被高與胡麗靜系夫妻,李小高系二人之子。劉緣糕與李小高於2011年5月23日登記結婚,婚後未生育子女。法院民事判決書判決:准予李小高與劉緣糕離婚。 2011年12月,李被高就66號房屋簽訂北京市住宅房屋騰退房屋安置補償合同,按照回遷房與金錢補償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騰退補償安置,合同記載:66號被認定佔地面積二百六十七平方米,原房屋補償建築面積三百平方米,被安置人為胡麗靜、李被高、李小高、劉緣糕;以被安置人人均四十五平方米作為選房面積,實際選擇回遷房面積一百九十二平方米;補償款項包括:回遷房補償費一百萬元,剩餘面積補償費一百五十九萬元,附屬物補償款二十萬元,空院地補助十萬元,搬家補助費3840元, 2011年12月,李被高簽訂北京市回遷房購買合同,約定:購買定向安置房x地塊一套二居室、一套三居室,回購價每平方米四千五百元,房款共計八十六元,房款從補償款項中扣除。原被告雙方認可:劉緣糕對66號被騰退房屋不享有共有權;回遷房現已交付;騰退後劉緣糕曾與三被告共同生活,由李被高租房並支付租賃費用,雙方同意從李被高應支付給劉緣糕費用在扣除相應費用。騰退時,劉緣糕戶籍未在66號。 依據某區房屋騰退補償安置辦法以及安置辦法實施細則規定:騰退人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對被騰退人房屋給予補償,並且對符合規定的人口加以安置。拆遷補償方式採取金錢和回遷房屋結合的形式,回遷房屋面積的補償由購買回遷房部分補償和剩餘房屋面積補償組成。回遷房屋面積小於購買定向安置房面積的,定向房屋安置方式補償按實際購買定向安置房面積數對原房屋進行補償。剩餘房屋面積為原房屋面積-回遷房面積。原房屋面積大於零時,對剩餘房屋面積採取金錢方式進行補償。定向安置房安置標准,採用按人口安置方式計算,安置房按騰退人被安置人每人四十五平方米安置購買。 在審理中,經釋明,劉緣糕如果法院不認定其為回遷房屋共有人,她接受以金錢方式補償其所在此次拆遷中佔有利益的分配方式。 三、判決如下: 一、李被高給付劉緣糕騰退補助費一萬三千元和經濟補償十七萬元; 二、駁回劉緣糕的其他訴訟請求。 四、資深房產律師靳雙權點評 資深房產律師靳雙權認為:依據查明事實,劉緣糕屬於李被高簽訂的騰退房屋安置補償合同的被安置人,補助費按照被安置人的數量進行發放,故劉緣糕請求法院確認分得該款項25%,於法有據。因騰退房屋後,雙方曾共同生活,而且由李被高租賃房屋,雙方均同意從李被高應支付給劉緣糕的款項中扣除相應份額。依據騰退房屋補償安置辦法,實際購買回遷房面積補償是針對騰退時原房屋面積進行的補償,僅按照扣除購買回遷房的面積來劃分不同補償標准,並且劉緣糕對被騰退房屋沒有共有關系,對分割該部分補償的訴訟請求,於法無據。 依據騰退房屋補償安置辦法,回遷房的取得基礎是建立在被騰退原房屋的權屬之上,且由權利人自行選擇定向安置補償方式,原房屋中相應面積只能取得回遷房屋安置補償,而不能取得按照完全貨幣補償方式進行補償。回遷房按照被安置人每人四十五平方米安置購買,僅系確定被騰退人應回遷面積的計算標准和依據,被安置人在對原房屋不享有所有權或者共有權的情況下,不能因為她是被安置人就認定她對回遷房享有所有權。現證據顯示劉緣糕對原房屋並不享有權屬,所以原告主張回遷房屋的共有權,於法無據
3. 關於房產請專來律師幫忙!!!
想要這方面的專家律師,可追問我,告訴你律師電話
4. 北京回遷房買賣注意糾紛
購房回遷房,相關操作非常復雜,如果有朋友想要購買北京回遷房,要提前搞清楚房屋的性質,通常情況下,如果拆遷的是商品房,回遷房自然是應當商品房。如果拆遷的是集體土地上的私房,或者是經濟適用房,回遷房的性質一般不是商品房。北京回遷房買房常見的糾紛有哪些的? 北京回遷房買賣糾紛問題一,購買回遷方不能過戶的法律風險回遷房買賣無法辦理預告登記,這就為出賣人「一房數賣」留下漏洞可鑽,一旦房價高漲,違約成本過低,出賣人極有可能將房屋出售給他人。在此情形下,先辦理商品房登記手續的買受人取得商品房的所有權;其次是出賣人先行交付,買受人已經合法取得商品房的買受人取得商品房的所有權,但出賣人和買受人之間惡意串通的除外;如果數買受人均未佔有房屋,依法成立在先的買賣合同的買受人請求履行合同的請求應予以支持。 解決辦法在回遷房買賣合同中約定高額的違約金,同時對損失給於明確的約定,建議聘請專業律師擬定合同。北京回遷房買賣糾紛問題二、未取得房產證回遷房能否買賣,買賣雙方簽訂的回遷房買賣協議能否有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三十八條規定:「下列房地產,不得轉讓:……(六)未依法登記領取權屬證書的……」。一般認為是按《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中,房地產未依法登記領取權屬證書的,不得轉讓之規定。但該規定旨在規范房屋交易中的行政管理,而非禁止交易關系。只要是出賣人有《拆遷協議》和《回遷證》,即取得對房屋的准所有權,有權對其所安置的房屋進行處分。因此,只要雙方意思表示真實,不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在取得《房地產證》之前,可以轉讓房屋,買賣雙方簽訂的房地產買賣合同有效。 北京回遷房買賣糾紛問題三,房價升高時回遷房出售方家庭違約的風險防範 實踐中,回遷房一般屬於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根據婚姻法的有關規定,該房產應屬於夫妻共同財產,一方處分應當得到另一方的同意。此外有的回遷房還屬於家庭共有財產,建議所有家庭成員共同簽字。此外因回遷房房產證的取得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在取得房產證之前,若賣方發生不測,該回遷房就可能作為遺產由繼承人分割。因此,回遷房買賣協議中要盡量讓賣方的第一順序繼承人簽字,以表明對賣方出賣行為的認可和對繼承權利的放棄。
5. 如何規避回遷房買賣糾紛
回遷房總體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業主只持有回遷協議另一種是業主已經持有房產證。
作為第一種情況然,即業主手中只有回遷協議的,這就需要購房者多一個心眼才行。因為該回遷協議只是一份私人商業協議,此協議並沒有得到房產管理部門的認可。因此雙方進行交易時,只能在公證處做公證交易,待房產證拿到後才能做真正的過戶交易。
第二種情況即業主已經取得房屋產權證的,可以正常在交易所過戶轉名,這對購買者來說沒什麼可擔心的。
許多出售回遷房的業主要求收取訂金,甚至先收相當部分的樓款,作為購買該套房子的保證,餘款則在真正過戶交易後再付清。由於業主不能保證什麼時候能夠真正過戶,這對購買者來說具有一定的交易風險。
此外,部分回遷房存在沒有房產證問題,或者當取得房產證時,可能在面積上與當初的協議面積有差異而導致要補錢。因此,當你需要購買回遷房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該套房屋的產權問題以及相關細節,並盡量去一些有信譽的大型中介公司咨詢,盡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為防範風險,在回遷房買賣中,可以約定高額的違約金,同時對解除合同的情形予以明確的約定,建議聘請專業律師擬定合同;另外,在簽訂合同時,必須要求被告配偶簽名或出具同意售房聲明書,並輔之以必要的條款;及時辦理產權過戶手續,若遇到被告推託,必要時應訴諸法院,並申請財產保全,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法律風險,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
6. 我想咨詢拆遷騰退房屋糾紛,想請個律師,最好有成功案例
可咨詢冠領的周旭亮跟任戰敏的律師團隊,多年辦理拆遷案件的律師團隊,可以到官網查看成功案例的。
7. 我已經離婚,外地戶口,家裡拆遷了,我是被安置人,回遷房是我原來公公的名字,我該如何主張權益
房地產律師靳雙權作為從業十餘年的資深房地產律師辦理了大量房地產糾紛案件,積累了大量辦理房地產案件的經驗,現在房地產律師靳雙權將這些案件改編為房地產糾紛案例,如果和你正在經歷的糾紛相似,希望可以幫助到你,本案件是一起騰退房屋的案件,現在我把這個案子改編為案例的形式,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為保護當事人的隱私安全,本文當事人全部使用化名)
一、原被告訴稱
原告劉緣糕訴稱:李小高系李被高、胡麗靜之子,我與李小高於2011年5月23日結婚,婚後與李被高夫婦共同在北京市某區66號居住。66號房屋後來劃入城市規劃,由李被高簽署騰退房屋安置補償合同,原告是被安置人之一。李被高按照被安置人人均四十五平方米作為選房面積,取得一百九十二平方米回遷房。2013年,原告與李小高離婚。我系李被高簽署騰退房屋安置補償合同的被安置人,以及補償款項應有原告分得25%的部分。李被高取得的安置房一百九十二平方米應當有原告25%的共有份額,我應當獲得四十八平方米安置房相應的折價款。為維護個人利益,特訴至法院,請求:1、李被高給付我補償款項三十一萬元;2、李被高給付我四十八萬元回遷房屋折價款。如果法院認定原告不享有安置房的共有權,因原告系被安置人,原告要求由李被高給付相應補償。
原告李被高、胡麗靜、李小高辯稱:66號被拆遷房屋系李被高夫婦的共同財產,所獲補償系基於房屋取得。劉緣糕戶籍並未在66號房屋,不享有房屋份額。劉緣糕作為被安置人口僅系指標,安置房系因房屋置換取得,因選定安置房,李被高喪失了其他補償利益,李被高亦為安置房支付了購房款。所以,拆遷利益與劉緣糕無關,我們不同意其訴訟請求。
二、審理查明
李被高與胡麗靜系夫妻,李小高系二人之子。劉緣糕與李小高於2011年5月23日登記結婚,婚後未生育子女。法院民事判決書判決:准予李小高與劉緣糕離婚。
2011年12月,李被高就66號房屋簽訂北京市住宅房屋騰退房屋安置補償合同,按照回遷房與金錢補償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騰退補償安置,合同記載:66號被認定佔地面積二百六十七平方米,原房屋補償建築面積三百平方米,被安置人為胡麗靜、李被高、李小高、劉緣糕;以被安置人人均四十五平方米作為選房面積,實際選擇回遷房面積一百九十二平方米;補償款項包括:回遷房補償費一百萬元,剩餘面積補償費一百五十九萬元,附屬物補償款二十萬元,空院地補助十萬元,搬家補助費3840元,
2011年12月,李被高簽訂北京市回遷房購買合同,約定:購買定向安置房x地塊一套二居室、一套三居室,回購價每平方米四千五百元,房款共計八十六元,房款從補償款項中扣除。原被告雙方認可:劉緣糕對66號被騰退房屋不享有共有權;回遷房現已交付;騰退後劉緣糕曾與三被告共同生活,由李被高租房並支付租賃費用,雙方同意從李被高應支付給劉緣糕費用在扣除相應費用。騰退時,劉緣糕戶籍未在66號。
依據某區房屋騰退補償安置辦法以及安置辦法實施細則規定:騰退人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對被騰退人房屋給予補償,並且對符合規定的人口加以安置。拆遷補償方式採取金錢和回遷房屋結合的形式,回遷房屋面積的補償由購買回遷房部分補償和剩餘房屋面積補償組成。回遷房屋面積小於購買定向安置房面積的,定向房屋安置方式補償按實際購買定向安置房面積數對原房屋進行補償。剩餘房屋面積為原房屋面積-回遷房面積。原房屋面積大於零時,對剩餘房屋面積採取金錢方式進行補償。定向安置房安置標准,採用按人口安置方式計算,安置房按騰退人被安置人每人四十五平方米安置購買。
在審理中,經釋明,劉緣糕如果法院不認定其為回遷房屋共有人,她接受以金錢方式補償其所在此次拆遷中佔有利益的分配方式。
三、判決如下:
一、李被高給付劉緣糕騰退補助費一萬三千元和經濟補償十七萬元;
二、駁回劉緣糕的其他訴訟請求。
四、資深房產律師靳雙權點評
資深房產律師靳雙權認為:依據查明事實,劉緣糕屬於李被高簽訂的騰退房屋安置補償合同的被安置人,補助費按照被安置人的數量進行發放,故劉緣糕請求法院確認分得該款項25%,於法有據。因騰退房屋後,雙方曾共同生活,而且由李被高租賃房屋,雙方均同意從李被高應支付給劉緣糕的款項中扣除相應份額。依據騰退房屋補償安置辦法,實際購買回遷房面積補償是針對騰退時原房屋面積進行的補償,僅按照扣除購買回遷房的面積來劃分不同補償標准,並且劉緣糕對被騰退房屋沒有共有關系,對分割該部分補償的訴訟請求,於法無據。
依據騰退房屋補償安置辦法,回遷房的取得基礎是建立在被騰退原房屋的權屬之上,且由權利人自行選擇定向安置補償方式,原房屋中相應面積只能取得回遷房屋安置補償,而不能取得按照完全貨幣補償方式進行補償。回遷房按照被安置人每人四十五平方米安置購買,僅系確定被騰退人應回遷面積的計算標准和依據,被安置人在對原房屋不享有所有權或者共有權的情況下,不能因為她是被安置人就認定她對回遷房享有所有權。現證據顯示劉緣糕對原房屋並不享有權屬,所以原告主張回遷房屋的共有權,於法無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