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拖欠建築工程款怎麼索賠
首先你要知道你來們接的自工程是否合法。因為我們國家是禁止二度發包的。也就是不允許開發商將工程發包給建設公司。建設公司再將該工程發包給其他的承包人或者將工程分解發包給其他承包人。我們國家禁止這種行為同時不承認這種行為簽訂合同的有效性。如果你們的工程是二度發包。只有在工程經竣工驗收合格的情況下。法院會支持你們請求支付工程價款的請求。對於工程欠款。可以請求支付利息。如果對於利息有約定的。按約定處理。沒有約定的。按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息。同時約定的利息不能超過中國利率。利息從應付工程價款之日計付。你們現在還沒有交付工程。工程價款也沒有結算。利息從當事人起訴之日開始計算
Ⅱ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工程款糾紛怎麼辦
工程結算糾紛的處理,應遵循兩個原則,一是「尊重合意」原則,一是「實事求是」原則。回在工程造答價結算中,應當基於以上兩個原則,解決不同的結算爭議。結合司法解釋和相關審判實踐,一般的處理規則如下:1、雙方已結算認定造價後一方反悔的,不予支持。2、雙方如約定以第三方的審價結果為準的,一方對第三方審定的價格有異議的,不應當支持,除非證明第三方在審價過程中存在違法行為。雙方如委託第三方審價但未就審價結果的效力作出約定的,可由雙方對審價結果進行質證確定。3、雙方約定了結算標准和依據的,法院應當按照該標准和依據組織雙方結算或委託造價鑒定。4、雙方未對結算問題作出約定的,事後又未達成關於結算的補充協議的,可由法院委託進行司法鑒定。5、對於發包方故意拖延,不在約定的期限內結算的,根據《司法解釋》的規定,可以以承包方的送審價為准,並且,欠款自法定的時間開始計算利息。
Ⅲ 拖欠工程款糾紛-經過律師發律師函成功調解案例
律師函
致:濟南xxxx安裝有限責任公司:
河北公澤律師事務所受宋某某的委託,現就貴公司拒不支付工程款事宜,鄭重致函貴公司:
2011年4月30日宋某某與你方濟南xxxx有限責任公司簽訂關於「河北xx清苑xx廠工程」土建施工合同。合同約定:將河北xx清苑xx廠2×300MW機組煙氣xx工程范圍內地坪以上、下包含腳手架搭拆、模板支護、鋼筋製作綁扎(含鋼筋扎絲)、砼澆築等工作,清水混凝土以藍圖及甲方變更為結算依據,部分合同未包含的子項價格,雙方協商辦理工程簽證,簽證所發生的實際工程量時一並進入結算。合同簽訂後宋某某帶領工程隊進場施工,2011年8月13日你方單方要求宋某某停止施工並委託其他建築隊進場施工,宋某某退場後曾多次要求你方在河北xx清苑xx廠的項目經理章某某以及項目副經理牛某某支付剩餘工人工資及材料款,你方一再拖延,由於你方拒付工程款,宋某某已經無法支付工人工資,現導致大批我方民工滯留在保定,農民工情緒非常激烈。
貴公司拒不支付剩餘工人工資及材料款的行為,已經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及雙方合同之約定,嚴重侵犯了宋某某的合法權益,且容易造成群體性事件。
在此,我方請貴公司慎重考慮此事,收到此函後5日內給予明確的書面答復與說明,並盡快履行付款義務。否則,我方將向有關政府部門反映並就貴公司的拖欠工程款行為採取相應的法律手段,追究貴公司的法律責任。
專此函告,望貴公司慎思並妥善對待,以免訴累。
河北公澤律師事務所
律師 王 某、劉某某
聯系地址:河北省保定市高開區天鵝中路一號河北公澤律師事務所
河北公澤律師事務所接受接受宋某委託後經過詳細了解案情,制訂了具體解決途徑,先由我單位指派王某、劉某某律師向拖欠工程款單位發律師函協商解決,無法協商,再通過訴訟途徑解決。通過律師函協商解決,有利於案件更快、更有效的解決糾紛,為當事人節省開支、避免訴累。最終通過發布律師函,拖欠工程款單位積極找我所代理律師溝通處理,最終雙方達成一致協議,握手言和。
Ⅳ 具備什麼條件可以起訴工程款糾紛案件
一、工程款糾紛具備三個條件就可以起訴:
1、工程質量驗收合格。
2:支付工程價款的時間已經屆滿。
3、工程價款是合法的價款。
二、常見工程款糾紛的解決辦法。
1、發包方拖欠工程款違約糾紛
這種違約糾紛的特點是,工程款是可以確定的,故這種糾紛法律比較簡單。這類糾紛形成的主要原因發包方沒有任何正當理由違約拖欠,主要表現為的發包方無力支付工程款;發包方有支付能力無故拖欠工程款。
解決對策:充分利用承包人的優先受償權。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建設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問題的批復》【法釋〔2002〕16號】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理房地產糾紛案件和辦理執行案件中,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條的規定,認定建築工程的承包人的優先受償權優於抵押權和其他債權。
2、關於總包、分包問題引起的工程款糾紛
這種糾紛法律關系較為復雜。這種糾紛主要表現為承包方分包在程序上有瑕疵,發包方事後不予承認分包合同的合法性,從而引起的糾紛。
解決對策,利用實際施工人的訴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糾紛有關問題的司法解釋第26條,發包人應當在欠付范圍內承擔對實際施工人承擔責任。
3、竣工結算報告爭議引發的工程款糾紛
這種糾紛主要表現為:承包方製作結算文件遞交發包方,未取得遞交結算文件的證據,發包方不予答復且事後不承認收到;承包方製作結算文件遞交發包方,發包方不予答復;承包方製作結算文件遞交發包方,發包方不予認可而引發的工程款結算糾紛。
解決對策:將結算文件用特快專遞向發包方項目負責人郵寄並公證該過程。值得注意的是,需要給發包方一個合理的審查時間。
發包人收到竣工結算報告及完整的結算資料後,在《建設工程價款結算暫行辦法》規定或合同約定期限內,對結算報告及資料沒有提出意見,則視同認可。
竣工結算報告如果得到確認,承包人向發包人申請支付工程竣工結算款。發包人應在收到申請後15天內支付結算款,到期沒有支付的應承擔違約責任。承包人可以催告發包人支付結算價款,如達成延期支付協議,承包人應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支付拖欠工程價款的利息。如未達成延期支付協議,承包人可以與發包人協商將該工程折價,或申請人民法院將該工程依法拍賣,承包人就該工程折價或者拍賣的價款優先受償。
4、建築材料品質之爭引起的工程款糾紛
這種表現糾紛主要表現為:建設工程招投標時對工程主要建築材料品質有所要求或承諾,但由於建築材料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有時使得承包方轉而採用合同外的其他建材,引起結算糾紛。
Ⅳ 拖欠工程款民事判決書
上訴人(原審原告):某建築企業(以下簡稱建築企業)
上訴人(原審被告):成都市某建築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築公司)
上訴人建築企業和上訴人建築公司因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均不服成都市成華區人民法院(2006)成華民初字第XX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該案,現已審理終結。
上訴人建築企業不服一審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請求:1、撤銷一審判決第二項中「從2006年10月22日起計至被告應付清款項之日止」的判決;改判被上訴人就814518.08元部分自2002年8月25日起至還清之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流動資金貸款利率標准向上訴人支付延期付款利息,就130345.92元部分自2004年8月15日至還清之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流動資金貸款利率標准向上訴人支付延期付款利息;2、本案上訴費等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承擔。
事實和理由是:上訴人與被上訴人於2002年1月24日簽訂一份《成都市某綜合樓預應力分項工程施工合同》,上訴人於2002年8月14日將工程施工完畢,並按合同要求向被上訴人報送了工程結算資料。按雙方合同第六條第3項之規定,預應力工程竣工驗收後,十天內雙方辦理分項工程結算,並支付至全部預應力工程款的97%。也即被上訴人應在2002年8月24日前支付至工程全部款項(按鑒定結論為4344864元)的97%(即4214518.08元),扣除被上訴人已支付的340萬元,被上訴人應在2002年8月24日前支付上訴人814518.08元。按相關規定,債務人應在應付未付之日起向債權人支付利息。被上訴人欠付上訴人的工程款長達四年之久,給上訴人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支付欠付期間的利息是其必須承擔的最低限度的違約責任。當事人未結算需委託中介機構進行造價鑒定,在中介機構作出造價鑒定報告前,不計算違約金,但可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未付工程款的利息。另外,上訴人與被上訴人曾於2002年6月5日簽訂一份《成都市某綜合樓預應力工程付款補充協議》,在該協議中,被上訴人保證其在2002年9月1日前支付款項至365萬元,被上訴人也未能兌現此保證,其至2002年9月1日僅支付340萬元,就25萬元部分其違約是顯而易見的,一審法院就該25萬元也判決自2006年10月22日起計算利息顯然是錯誤的。保修期已滿兩年的,建設單位應當將保修押金退還施工單位。上訴人施工工程於2002年8月1 4日完工,依法應於保修期滿二年後即2004年8月14日將保修金130345.92元退還,被上訴人未能支付,同樣應承擔上訴人的利息損失。綜上,一審法院將鑒定機構提出最後鑒定意見的時間即2006年10月22日作為利息起算時間,違反了相關規定,請二審法院依法予以糾正。
建築公司針對建築企業的上訴答辯稱,關於利息計算,我方認為付款的條件還沒有成就,不存在支付工程款的問題,所以也不存在支付利息的問題。如果拋開建築公司上訴的問題不談,原審判決並沒有違反法律和不符合事實的地方,在原審起訴時,建築企業沒有對此區別,也沒有講詳細,根據不告不理的原則,我方認為原審判決沒有不當之處。
上訴人建築公司亦向本院提起上訴,請求撤銷成都市成華區人民法院(2006)成華民初字第XX號民事判決書。
事實和理由是:一、原審判決未能正確適用法律。1、原審判決在訴訟中未追加成都市某公司為本案第三人,違反了法律規定。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56條之規定:「…案件處理結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通知他參加訴訟」。本案中,案件判決結果顯然與成都市某公司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所以應當追加其為本案第三人。再者,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26條之規定,也應當追加作為發包方的成都市某公司為本案第三人。2、原審判決在實體上也未能正確適用法律,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73條之規定:「因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的債權,…」。庭審中,上訴人曾提出將上訴人名下之債權轉予被上訴人,但被上訴人置之不理。如此,則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債權債務仍無法清償且會誘發多宗訴案,增加當事人及法院不必要之訟累。原審判決認定:「被告應在合理的期限內與發包方進行結算,該工程已竣工驗收並於2004年底投入使用,」。該認定也正說明本案可以適用代位求償之法律規定。二、原審判決對合同條款的解釋既有違合同本意,也不符合法律規定。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簽定之《成都市某綜合樓預應力分項工程施工合同》第2條第1款第2項之規定,與第6條第3項之規定存在矛盾,或依《合同》第2條第]款第2項之規定對合同進行解釋;或依《合同》第6條第3項之規定對合同進行解釋。兩種解釋都僅顧及一點而不及其他,未能遵循合同解釋之原則保證合同的統一性和完整性。客觀而言,《合同》第6條第3款規定「支付至全部預應力工程款的97%」的含義應為「全部」僅指未涉及修改或增加的部分。如此方能保證合同的完整性和關聯性。原審判決認定:「被告應在合理的期限內與發包方進行結算,該工程已竣工驗收並於2004年底投入使用,…"。何為合理期限?多長時間是在合理期限內?事實上上訴人早就將結算資料報於成都市某公司,但其內部結算程序沒有完成,此與上訴人有何關系?!而責任又怎能由上訴人承擔?2005年 12月1日,成都市成華區人民法院就此前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因本案標的之訴爭下達民事裁定書,該裁定書裁定「對於設計圖紙修改及竣工結算的工程量還要以建築公司和建築企業結算的工程量為准來計算工程總價。以上約定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是當事人意思自治的體現,合同雙方應當遵守。……「同樣案情,同樣證據,卻出現如此不同之結果,法律之尊嚴何在?公眾如何知法守法?綜上所述,原審判決適用法律有誤且對合同條款之解釋有違合同本意及法律規定,故此提出上訴。懇請上級法院作出公正裁決支持上訴人之上訴請求,以維護上訴人之合法權益。
建築企業針對建築公司的上訴答辯稱,一審判決對於應付工程款的事實的認定部分理由是充分的:1、建築公司在上訴狀中提到追加成都市某公司為第三人,我方認為某公司和本案沒有任何直接的關系,建築公司和某公司的債權債務關系和建築企業沒有關系。所以不應追加其為第三人。至於建築公司在上訴狀中提到的最高院的解釋第26條,第26條涉及的是違法分包的問題,本案不涉及違法分包,所以不存在違法分包人的問題。2、建築公司的上訴狀提到了代位求償的問題,我方認為本案不存在這個問題。代位權是否要主張是一個債權糾紛的問題,和本案的案情和適用法律沒有關系。3、雖然在雙方合同第二條第二點對於工程款的支付時間有約定但雙方合同第六條第三點也明確約定了相關內容,雙方對工程款的支付時間的約定是明確的,工程量要以建築公司和某公司的結算為准。但是本案中建築公司遲遲不和某公司結算,按照合同的約定建築公司也要支付欠款,我們認為一審判決對此的判決是正確的。
本院經審理查明,原審查明的事實清楚,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當事人雙方於2002年1月24日簽訂的《成都市某綜合樓預應力分項工程施工合同》及2002年6月5日簽訂的《成都市某綜合樓預應力工程付款補充協議》均是有效合同,受法律保護,雙方當事人依約履行合同義務。
對於建築公司的上訴,(一)對於建築公司應追加成都市某公司為本案第三人的上訴主張,本院認為,某公司與本案沒有利害關系,不應追加。(二)關於代位權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73條規定:「因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帶為行使債務人的債權…"。首先雙方的債權債務並不明確,另外是否行使代位權,是原審原告的權利,是「可以"而非「必須」。所以建築公司的該上訴理由不能成立。(三)施工合同合同第二條是對工程量的增減結算標准作出約定,第六條對工程款的付款時間作出約定,兩者並不沖突。涉案工程於2002年8月完工並於2004年底投入使用至今已有多年,建築公司仍以其與發包方之間尚未結算工程量為由拒付工程款,既不符合合同約定,又有違民事活動的誠實信用原則,原審根據審計結論判決建築公司立即向建築企業支付尚欠工程款是正確的。綜上,建築公司的上訴理由均不成立,本院不予採納。
對於建築企業的上訴,根據建築企業提交的《主體結構分部工程質量核驗單》,可以認定涉案工程於2002年8月14日已經竣工驗收合格。《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八條規定:利息從應付工程價款之日計付。依照雙方《成都市某綜合樓預應力分項工程施工合同》第六條約定,建築公司應於預應力工程竣工驗收後,十天內雙方辦理分項工程結算,並支付至全部預應力工程款的97%。也即建築公司應在2002年8月24日前支付至工程全部款項(按鑒定結論為 4344864元)的97%(即4214518.08元),扣除被上訴人已支付的340萬元,被上訴人應在2002年8月24日前支付上訴人 814518.08元,建築企業要求自2002年8月25日開始計算該款利息的上訴主張成立。因雙方在施工合同中未約定具體的保修期,根據《成都市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的規定,保修期滿兩年的,建設單位應將保修金退還給施工單位;涉案工程已於2002年8月14日竣工驗收,所以,建築企業要求建築公司於 2004年8月14日將尾款保修金130345.92元退還有法律依據,對其要求自2004年8月14日開始計算3%保修金的利息的上訴主張,本院予以支持。原審法院將上述工程款利息的起算日期定為得出最後鑒定意見之日,沒有法律依據,本院予以糾正。
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但對利息部分的處理不當,應予糾正。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二)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原判決第一、三項。
二、變更原判決第二項為:建築公司應向建築企業支付拖欠的工程款944864元,並按中國人民銀行頒布的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支付延期付款利息(其中,814518.08元的利息自2002年8月25日起計至付清之日止;130345.92元的利息自2004年8月15日起計至付清之日止)。上述款項應於本判決生效後10日內給付完畢,逾期則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三、駁回建築公司的其他上訴請求。
一、二審案件受理費合計人民幣34912元,由建築企業負擔人民幣8345元,建築公司負擔人民幣26567元;上訴人多預付的上訴費人民幣17456元由本院退回給建築企業。一審保全費6520元及鑒定費25878.96元,均由建築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Ⅵ 是關於工程款的糾紛
06 . 保修期未滿,提前使用工程,拖欠工程款全部支付
工程未經驗收,發包方提前使用,合同約定工程保修期雖未屆滿,承包人主張支付尚欠全部工程款的,應予支持。
標簽:|工程款|質保金|提前使用|保修期|未經驗收
案情簡介:1995年,建築公司與開發公司簽訂施工合同。1996年,工程基本完工。1997年,在未經驗收情況下,開發公司開始使用上述工程。1998年,建築公司訴請開發公司支付拖欠工程款3800萬余元及利息。開發公司以雙方系閉口價、1年保修期未滿應扣10%工程款為由抗辯。
法院認為:①建築公司與開發公司所簽施工合同有效。對閉口價合同以外的裝修等工程,開發公司與建築公司雖未達成書面協議,但在施工過程中雙方對此項工程進行過協商,開發公司多次出具工程變更單,建築公司已施工完畢,開發公司已實際使用,該部分工程款應據實結算,以委託鑒定機構審計確定的工程款為准,由開發公司支付給建築公司。②根據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規定,工程未經驗收,發包方提前使用的,發生質量或其他問題,由發包方自行承擔。開發公司在本案所涉工程未經驗收情況下使用,由此發生的質量或其他問題,應由其自行承擔,故合同約定的一年工程保修期雖未屆滿,開發公司向建築公司支付尚欠工程款不違反合同約定。判決開發公司支付建築公司工程餘款3800萬余元及利息。
實務要點:工程未經驗收,發包方提前使用,合同約定的工程保修期雖未屆滿,承包人主張支付尚欠全部工程款的,應予支持。
案例索引:最高人民法院(2000)民終字第125號「某開發公司與某建築公司工程款糾紛案」,見《上海福海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與上海市第五建築有限公司工程款糾紛上訴案》(審判長程新文,審判員於曉白,代理審判員張章),載《民事審判指導與參考·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書選登》(200102/6:334)。
Ⅶ 建設工程項目工程款糾紛,施工單位拖欠工程款
06 . 保修期未滿,提前使用工程,拖欠工程款全部支付
工程未經驗收,發包方提前使用,合同約定工程保修期雖未屆滿,承包人主張支付尚欠全部工程款的,應予支持。
標簽:|工程款|質保金|提前使用|保修期|未經驗收
案情簡介:1995年,建築公司與開發公司簽訂施工合同。1996年,工程基本完工。1997年,在未經驗收情況下,開發公司開始使用上述工程。1998年,建築公司訴請開發公司支付拖欠工程款3800萬余元及利息。開發公司以雙方系閉口價、1年保修期未滿應扣10%工程款為由抗辯。
法院認為:①建築公司與開發公司所簽施工合同有效。對閉口價合同以外的裝修等工程,開發公司與建築公司雖未達成書面協議,但在施工過程中雙方對此項工程進行過協商,開發公司多次出具工程變更單,建築公司已施工完畢,開發公司已實際使用,該部分工程款應據實結算,以委託鑒定機構審計確定的工程款為准,由開發公司支付給建築公司。②根據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規定,工程未經驗收,發包方提前使用的,發生質量或其他問題,由發包方自行承擔。開發公司在本案所涉工程未經驗收情況下使用,由此發生的質量或其他問題,應由其自行承擔,故合同約定的一年工程保修期雖未屆滿,開發公司向建築公司支付尚欠工程款不違反合同約定。判決開發公司支付建築公司工程餘款3800萬余元及利息。
實務要點:工程未經驗收,發包方提前使用,合同約定的工程保修期雖未屆滿,承包人主張支付尚欠全部工程款的,應予支持。
案例索引:最高人民法院(2000)民終字第125號「某開發公司與某建築公司工程款糾紛案」,見《上海福海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與上海市第五建築有限公司工程款糾紛上訴案》(審判長程新文,審判員於曉白,代理審判員張章),載《民事審判指導與參考·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書選登》(200102/6:334)。
Ⅷ 建築工程拖欠工程款什麼時候開始計算利息案例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解釋》第18條規回定了利息計付答的時間:「利息從應付工程價款之日計算。當事人對付款時間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下列時間視為付款時間:(一)建築工程已實際交付的,為交付之日;(二)建設工程沒有交付的,為提交竣工結算文件之日;(三)建築工程未交付,工程價款也未結算的,為當事人起訴之日。」
也就是說,利息的起算時間,明確約定了支付時間的,以約定時間起算,沒有約定的按解釋第十八條規定的時間點起算。
Ⅸ 拖欠工程款,怎麼辦
先向監管部門起訴,後行政訴訟:
華律網建議採取法律手段維權,這主要涉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 >>。該法的「采購」是指以合同方式有償取得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
法律規定,供應商認為采購文件、采購過程和中標、成交結果使自己的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在知道或者應知其權益受到損害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以書面形式向采購人提出質疑。
拖欠工程款是指在建設工程中,發包方不按合同或結算報告支付工程款,導致拖欠承包方工程款,而承包方又拖欠分包商等一系列債務。
(9)建設工程拖欠工程款糾紛案例擴展閱讀:
社會危害
第一,影響建築企業的生存與發展;
建築施工企業本來就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微利企業,在沒有改革以前,我國建築企業的法定利潤只有2.5%到3%左右,進入市場後隨著競爭的加劇,企業之間競相壓價,本已是步履為艱,加上拖欠工程款,更是苦不堪言。
第二,影響整個建築市場不能正常運行。
第三,給工程質量和安全留下了隱患。
由於資金上的拮據,一些施工企業不得不在材料、工藝上下功夫,甚至建築工人的一些必備安全措施也得不到保證。
第四,影響社會的穩定。
造成工程款被拖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當其沖的是政府投資的項目。有些地方政府為了搞形象工程,沒有錢硬上馬,叫施工企業帶資、墊資,但卻無力歸還。
據前不久對7個城市和12家大中型建築企業拖欠工程款的情況統計顯示,截至2001年底,7個城市拖欠工程款達471.724億元,其中政府工程拖欠工程款佔13.36%。
12家大中型建築企業被拖欠工程款97.91億元,其中政府工程拖欠工程款佔47.78%。第二種情況是盲目上馬,決策失誤。投資方沒有進行可行性研究,項目決策失誤,資金不能回籠,造成拖欠。
第三種是不按基建程序辦事,搞「三邊」工程,導致拖欠。第四種就是惡意拖欠。此外,也有少數是施工企業因合同不清及質量和工期上有糾紛造成拖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