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環境污染侵權的訴訟時效是三年,會不會太短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版第權八次會議於2014年4月24日修訂通過,現將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公布,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其中:第六十六條 提起環境損害賠償訴訟的時效期間為三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受到損害時起計算。
所以,環境損害賠償訴訟的時效期間為三年,屬於特殊期間,已長於普通的訴訟時效2年,且是從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受到損害時起計算,時間不短了哦。
㈡ 國際快遞手機能寄嗎
「國際快遞」是可以寄手機的。
手機是可以國際快遞到國外的。手機可以寄到國外,不管是美國、澳大利亞、義大利、德國等國家,手機都可以寄到國外,而且手機寄國外沒有品牌限制,目前根據了解和統計,只要是不禁電的國家,都可以快遞手機到目的國。
因為手機帶有內置電池,所以EMS國際快遞一般不接收帶有電池貨物,而且價格昂貴,就算可以走也只能走香港,而且時效較慢。DHL是可以寄手機到國外的,但是國內DHL官方是不接收電池貨物的,國內空運都是禁止電池運輸,包括國內快遞巨頭順豐也不接收電池產品空運快遞,只能通過陸運快遞。DHL可以寄手機到國外,目前是在內地深圳收貨,然後通過貨代公司做好所需資料走香港中轉,安排快件運輸到香港,然後從香港飛出,DHL寄手機到國外3-5個工作日,而且價格不是很貴,安全性又高,DHL是四大快遞具體,安全有保障。
(2)環境侵權的時效期問題擴展閱讀:
一、快遞環境的差異性,不同的法律法規、人文、習俗、語言、科技發展程度和硬體設施。
二、快遞系統范圍的廣泛性,快遞本身的復雜性,加上國際快遞的特殊性,操作難度較大,面臨風險更多。
三、快遞的信息化要求決定其先進性,對信息的提供、收集與管理有更高的要求,要求有國際化信息系統的支持。
總之,國際快遞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是,各國快遞環境的差異,尤其是快遞軟環境的差異。不同國家的不同物流適用法律使國際快遞的復雜性遠高於一國的國內物流,甚至會阻斷國際快遞;不同國家不同經濟和科技發展水平會造成國際快遞處於不同科技條件的支撐下,甚至有些地區根本無法應用某些技術而迫使國際快遞全系統水平的下降;不同國家不同標准,也造成國際間「接軌」的困難,因而使國際快遞系統難以建立;不同國家的風俗人文也使國際快遞受到很大局限。
參考資料:網路.國際快遞
㈢ 購買汽車後,出現質量問題如何進行維權
1、試試申請調解
當消費者與汽車廠家或經銷商發生難以解決的爭議時,可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向各省市縣的消協、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等第三方社會中介機構,請求出面調解。可以撥打當地的消費者投訴電話12315來咨詢具體實施程序。
2、如果調解失敗,就有必要考慮申訴程序。消費者可以向當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質量技術監督局)或工商、交通等行政部門進行申訴。質量技術監督局對於申訴案件將依據相關質量申訴處理有關規定執行。可以撥打當地的12365產品申投訴電話咨詢具體情況。
3、通過仲裁和訴訟解決
當爭議雙方不願通過協商、調解解決,或者協商、調解無法達成一致的,可以根據協議申請仲裁,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相對而言,仲裁和訴訟判決對當事方具有強制約束力,雙方必須遵守,這也是解決雙方爭議的最終手段。不過,仲裁與訴訟程序牽扯到諸多復雜的過程,而且會消耗較多的時間與精力。
4、藉助媒體傳播力量
對於汽車質量問題,還可以向媒體尋求幫助,藉助輿論傳播的力量來達到解決爭議的效果。華律網汽車為出現汽車質量後有爭議和問題的消費者開設了汽車質量投訴平台。在這里,消費者可以向我們說明自己所遇到的問題,同時我們也會對您的情況作出回應。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章 消費者的權利:
第十條 消費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權利。
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
第十一條 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的,享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
(3)環境侵權的時效期問題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投訴要求:
1、在本市行政區域內;
2、有明確的被訴方;
3、有具體的投訴請求,事實和理由;
4、投訴人應當是消費者爭議的利害關系人;
5、未超出投訴期限(消費者知道或者應該知道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在一年內的);
6、屬於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管轄范圍;
7、消費者投訴時應當說出自己的姓名、地址、電話號碼或其他聯系方式和被申訴方的名稱、地址和電話號碼。
8、消費者最重要的是收集好所有有利憑證;
不予受理:
1、經營者之間的購銷方面的糾紛;
2、消費者個人私下交易產生的糾紛;
3、未按商品使用說明安裝、使用、保管、自行拆動,而導致商品損壞或人身危害的;
4、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非用於生活消費的,但農民購買直接用於農業生產的生產資料除外;
5、商品或服務系無償所得或受贈送的,但為促銷所提供的贈品、免費服務除外;
6、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時, 已經知道其存在瑕疵,而又以該瑕疵提出申訴的;
7、商品超過規定保修期或保證期限,被訴方已不再負有違約責任的;
8、消費者購買的商品超過投訴期限的(消費者知道或者應該知道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超過一年的);
9、法院、仲裁機構或其他行政機關已經受理或處理的;
10、不符合法律規定的。
㈣ 請問因環境污染造成的人身傷害的訴訟時效應該是參照民法的1年,還是環境污染引起的侵權訴訟的3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五條 其他法律對侵權責任另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因此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規定:境污染引起的侵權訴訟的3年。
㈤ 合同糾紛與侵權糾紛 可作為普通共同訴訟嗎
你是說想在一個訴訟案里解決合同糾紛和侵權糾紛這兩個時間吧?
你立案時,需要讓律師寫起訴狀,律師會告訴你,「一廳不二審」。就算律師給你寫了同時起訴這兩個案件,立案庭也不會立案。就算立了案,法庭也會駁回。
㈥ 最新民法總則環境污染侵權的訴訟時效為多長時間
我國的環境污染損害賠償訴訟時效適用特殊規定,而不適用《民法通則》二年的普版通訴訟時效規定,《權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規定:因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提起訴訟的時效期間為三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到污染損害時起計算。
㈦ 物權請求權是否適用於訴訟時效
物權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具體闡述如下:
訴訟時效的客體是債權請求權,物權請求權之返還原物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訴訟時效的客體是債權請求權。訴訟時效的適用范圍限於請求權。因為請求權是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但不是所有的請求權都適用的規定,請求權中的債權請求權符合訴訟時效客體權利的特徵,其以財產權利為內容,不具有支配性。
若權利人長期怠於行使權利,會使法律關系處於不確定狀態,不利於維護社會交易秩序的穩定,故債權請求權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7)環境侵權的時效期問題擴展閱讀:
物權請求權與債權請求權的區別:
債權請求權是指在物權受到侵害並發生財產損害時,物權人要求行為人賠償損失的權利,它是一種索求性、進取性的請求權。其典型的民事責任形式即是賠償損失責任。物權請求權與債權請求權是保護物權的兩種不同方法,二者的主要區別表現在:
(1)物權請求權的實現或物權性民事責任的承擔,權利人無需證明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因為,權利人僅僅要求將受到妨害的物權恢復到其完滿狀態。而受害人慾請求行為人損害賠償者,則應證明其實施侵權行為時主觀有過錯。
(2)物權請求權的實現不以行為人的行為造成受害人財產損失或其他損失為前提。而行為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前提是加害人造成了受害人現有財產或非財產性損害。
(3)債權請求權的行使有訴訟時效的限制,而物權請求權很難適用訴訟時效。
(4)物權請求權的行使主體並不局限於物權人本身,因為物權請求權是與物密不可分的,任何對物的佔有構成侵害或妨礙的,物的持有、佔有者即可行使此項請求權。如租賃物的承租人對他人侵害租賃物的行為可以提起訴訟行使上述權利。
因此,這是一種對物訴訟。而債權性請求權的行使是以相對人為對象,且以權利人受到實際損害為前提。因此,只有受到損害者才可以侵害方為被告提起訴訟,故這是一種對人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