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林業承包合同轉讓糾紛

林業承包合同轉讓糾紛

發布時間:2020-12-30 22:40:10

Ⅰ 關於20年前簽署的林業承包合同是否需要到公安機關公正在沒有公證的情況下是否有效

首先,合同是否任然保留,有證可查。其次合同是否合法,也就是說是否具有專法律效力。屬
既然是和村小組簽訂的合同,如果上述條件通過,那與小組組長是否換人沒有關系,應該繼續履行原合同,20年前的樹苗,現在已經是一筆可觀的收入了。建議你多了解一下關於刑法職務侵佔與貪污受賄方面的規定,萬一事情出現變故也可以有些了解。在網路文庫中搜索:刑法法條 刑法法條解釋 等一些相關的資料。具體能幫上你的不多,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是個不錯的選擇,呵呵

Ⅱ 你好,我單位1995年承包林業局土地進行經營種植,當初簽訂承包合同時未簽訂承包期限,現林業局欲收回土地

要看原承包合同的約定。

Ⅲ 我承包了30畝林地被政府征佔了,有承包合同但林權證沒過戶,也能得到有林權證一樣的賠償嗎

一、必須具備條件:使用林地的單位、組織。
二、需提供的材料
(一)申請人需要提交的材料1、佔用徵用林地的建設單位法人證明。2、建設項目批件。3、其他證明材料。4、被征佔用林地權屬證明。5、使用林地補償協議。6、佔用徵用林地申請表。(二) 林業局提供的材料1、《使用林地現場查驗表》(附萬分之一地形圖);2、 項目使用林地可行性報告;3、 確保恢復不少於因征佔用林地而減少的森林植被面積的措施(附萬分之一地形圖)。1、佔用徵用林地的建設單位法人證明。2、建設項目批件。3、其他證明材料。4、被征佔用林地權屬證明。5、使用林地補償協議。6、佔用徵用林地申請表。
三、收費標准和依據
(一) 收費標准:1、用材林林地、經濟林林地、薪炭林林地、苗圃地,每平方米6元;2、未成林造林地,每平方米4元;3、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林地,每平方米8元;4、國家重點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地,每平方米10元;5、疏林地,灌木林地,每平方米3元;6、宜林地、採伐跡地、火燒跡地,每平方米2元。城市及城市規劃區的林地,可按照上述規定標准2倍收取,農民按規定標准建設住宅佔用林地的,「十五」期間暫不收取森林植被恢復費。(二) 收費依據:1、財政部、國家林業局關於印發《森林植被恢復費徵收使用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財綜[2002] 73號);2、江西省財政廳、林業廳關於轉發財政部、國家林業《關於印發<森林植被恢復費徵收使用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的通知(贛財綜[2003]10號)。
四、審核許可權 征佔用防護林林地或者特種用途林林地面積10公頃以上的,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林地及其採伐跡地面積35公頃以上的,其他林地面積70公頃以上的,由國家林業局審核;征佔用林地面積低於上述規定數量的,由省林業廳審核。臨時佔用防護林或者特種用途林林地面積5公頃以上,其他林地面積20公頃以上的,由國家林業局審批;臨時佔用防護林或者特種用途林林地面積5公頃以下,其他林地面積10公頃以上20公頃以下的,由省林業廳審批;臨時佔用除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以外的其他林地面積2公頃以上10公頃以下的,由設區市林業局審批;臨時佔用除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以外的其他林地面積2公頃以下的,由縣(市、區)林業局審批。
辦事流程
1、用地單位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提出用地申請。2、所在地林業主管部門確認申請,材料齊全、合格的,組織力量對申請佔用徵用的林地進行現場查驗,填寫《現場查驗表》。3、所在地林業主管部門制定在當年或次年內恢復不少於被佔用徵用林地面積的森林植被措施。4、經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後,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繳納森林植被恢復費。5、領取使用林地審核同意書。6、用地單位憑使用林地審核同意書依法向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按照《森林法》和《森林法實施條例》規定,佔用或者徵用林地未經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同意的,用地單位不能直接向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也不能受理建設用地申請。7、用地單位需要採伐已經批准佔用或者徵用的林地上的林木時,需要向林地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或者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申請林木採伐許可證。

Ⅳ 林業承包合同因該林地不屬於發包解除後承包方可要求賠償嗎

承包合同是有效的,賠償肯定有但是要協商的,一般都評估得比較低,你應該回不是本村的原始答承包人,你是轉承包村裡其他人的林地(50年),原始承包林沒有確權。所以你也沒法林權證。你的賠償要從原始承包人那裡獲得,這要靠你和原始承包人配合爭取最大的賠償。如果你就是原始承包人,那麼說明這片林地你只是轉租(而不是承包)的集體林,你的賠償也只是根據你繳納林地的承包費和林地的未來可能產生的收益損失來計算!

Ⅳ 村委會單方違約林業承包合同鄉政府林業站實施違約行為,應承擔什麼責任

一、林業承包合同糾紛案件難辦的原因:
(一)林業發包、承包不夠規范。大部分鄉鎮的村組都擁有一定數量的林木、毛竹,有的山場分給村民做自留山,有的歸村民組集體所有,有的歸村委會所有。長期以來部分山場上的林木因管理不力或無人管護,導致部分山場變成荒山。因此,林業主管部門等建議個鄉鎮對不屬於村民自留山的山場可通過發包的形式來加強對山場林、竹的發展和管理。然而,在林業發包承包的過程中,有的沒有召開全體村民大會或未經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草草簽訂承包合同,即發包出去;有的還強行承包,簽定了一些霸王條款,承包人僅交少量的保證金即獲得了大面積的山場林業承包權;還有的雖然召開了村民代表大會,但尚未超過半數,亦無會議記錄,僅憑一紙合同,就決定承包人取得了數十年的林業承包權,並以此抗辯所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上山砍柴等項權利。
(二)承包合同未能反映各方的合同利益。林業承包不象目前土地承包那樣數量相對較少。在林業承包中,其山場畝數之多,面積之廣,承包期限之長。發包方與承包方於簽訂林業承包合同時,幾乎都沒有對發包的數百畝甚至上千畝的山場林木的價值進行評估或測算,就這樣簡單地發包給承包人承包經營。承包期一般規定在30年以上,有的甚至更長。數百畝乃至上千畝的林木、毛竹等,其價值逐年遞增。承包人承包山場後,主要是對現有的山場進行管護,將荒廢的地方進行補植,對部分林竹予以間伐。在絕大部分的林業承包合同中,只是簡單地約定按比例交納承包金,按比例分成等。雖然承包林業山場砍伐林木有嚴格的政策限制,但仍有濫坎亂伐現象以及管理上的漏洞,以致承包各方利益上的失衡和山林竹木的毀壞。
(三)雙方履行承包合同均有過錯。發包方與承包方在林業承包合同的履行過程中,缺乏合同約束力,承包方在沒有報請縣級以上林業主管部門批准並頒發採伐許可證的情況下,擅自上山砍伐、間伐林木出售。有的承包人違反合同的約定,屆期不向發包方上交承包金。發包方發現承包方間伐的不是次品竹木,也不是不能成林的竹木,而是以「疏山」、間伐為名,進行濫伐或盜伐林木。大部山區的村民日常生活缺乏燃料,即上山砍柴燒,卻受到承包方的嚴厲阻止或拒絕,發包方不是採取與承包方進行充分協商的方法予以解決,而是以自己的想當然之觀念去擅自作出處理決定,導致糾紛發生。
(四)承包雙方極易矛盾激化。承包人依據合同承包大面積的山場後,由於嚴格管護,嚴禁村民上山砍柴,並用「武力」阻止偷盜行為。使幼林不繼成長,荒山逐漸變成綠林。承包人在承包數年後,誤認為滿山遍野的林木歸其所有,即擅自任意砍伐出售,導致發包方的村民有意見,他們認為這都是全體村民的集體財產,卻讓少數人長期佔有任意處分,極不合理。
二、關於處理林業承包合同糾紛的對策。
(一)宣傳政策、維護農村的穩定。在黨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廣大山區的村民採取各種經營方式發展經濟。但是隨著農村形勢不斷變化,部分林業承包合同糾紛時有發生。鑒於農村村民的實際情況,通過林業發生經營,有力促進山區林業的改善和發展。增長集體經濟組織和村民的財富。林業承包合同產生糾紛後,我們應大力宣傳黨在農村的優惠政策,調查了解糾紛原因,充分考慮承包雙方的利益,建議合同當事人對有爭議的合同條款進行變更或簽定補充協議,盡最大努力使承包合同有效繼續履行,避免造成經濟損失,維護農村山區發展經濟的大好形勢。
(二)及時調解,把矛盾化解在基層。村民小組或村委會所有的幾百畝甚至千餘畝的山區,在有關領導的參與下進行發包經營,目的是發展農村經濟。承包方系家庭或若干戶合夥承包,他們投資修路、架設電線和建房,在非常困難的情況還拿出一定數額的資金,常年支付雇請人員的工資,幫助購買農葯防止病蟲害,日夜管護所承包的山場,避免山上的林木,毛竹等受到偷盜或破壞。若干年後承包合同發生糾紛,承包方投入的資金、人力、物力很難計算,承包後的增長部分也無法計算,故應先由鄉鎮村及有關組織進行調解,把調解工作做為訴前的一個前提程序。鄉鎮村對農村山區的情況非常熟悉,直接參與發包承包會議及合同的簽訂,對承包雙方履行合同、投入管護、產生糾紛之原因及糾紛雙方的思想動態等情況,知悉並有所了解,有針對性地做工作,耐心地說服教育,竭力消除對抗情緒,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這樣,即避免承包方受損失,又不使發包方即全體村民因承包合同解除而背上賠償損失的沉重經濟袍袱,促進雙方團結協作,共同發展。
(三)慎重引導,讓當事人自己選擇救濟途徑。林業承包合同與其他合同不同,承包期限較長,投入資金較大,承包前後的價值很難界定和分清。解決這類糾紛應慎重思考,當事人絕不能以過激的方法「強迫」對方接受自己的意見,更不能集體越級上訪。綜上,應採取以下方式予以妥善處理:
1、自行和解。發包方與承包方都是本村委會或同一個村民小組的村民,相互之間非常了解,當林業承包合同發生糾紛後,雙方應平等協商,各自都要為對方著想,均應認真檢討自己的過錯或違約行為,如有不符合一方或雙方真實意思表示的合同條款,可以協商變更或達成新的補充約定。雙方在平等協商的過程中自行和解,澄清是非,鈍化矛盾。
2、縮短承包期。從審判實際來看,林業承包合同中約定的承包期一般都在30年以上,有的長達50年到70年。中央關於發展林業方面的政策,是從農村農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家庭承包期可長達50年至70年,但對招標方式承包的期限沒有作出此規定,雙方協商,在合同有效的前提下變更承包期限,將較長的承包期縮短為20年以內,只要收回成本略有獲利即可。集體財產不能數十年為少數村民受益和佔有,否則不利於維護全體農民的合法利益。
(3)依法訴訟。全體村民或承包方如選擇訴訟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應從林業承包合同的實際情況出發。如果承包人實際投入較大,山場林竹長勢又較好,只是承包人不按合同的約定辦事,對發承包方提出的建議或警示不聽不理的,發包方可提起違約損害賠償之訴,這樣即補償了發包方的實際損失,又懲罰了承包人的違約行為。如認為承包人確實不能再繼續承包下去,即根本違約,依法可請求解除承包合同。要求解除合同方應充分考慮相對方(一般為承包人)的直接經濟損失和可得利益。因為承包合同依法被解除後,承包人返還的是一片茂密、生長旺盛的林木、毛竹等,其中增值部分凝聚著承包人的心血和汗水,解決合同方應當賠償承包方的直接經濟損失和可得利益。

Ⅵ 因林權證被注消,林業承包合同解除後承包方可要求賠償嗎

只要抄是合同,就涉及到雙方或多方關系或權利義務。合同成就後應製作若干份交由當事人持有或存檔備案,作為自我約束或維權的依據(證據)。只有一分合同,明顯不當,也違反了合同法的規定和民法通則的公平原則。只要合同成就了就具有法律效力,一份合同在認定上,如果當事人沒有分歧工異議,合同內容完整無瑕庇,且不違反法律與行政法規的規定,應認定為有效合同。只有一張合同的情況一般是由多人共同達成(比如合夥協議)而簽名的正本,這應明確保管人。同時也應製作若干副本交予成就合同的當事人才完整,否則也屬於存在瑕庇。

Ⅶ 多個村民小組委託村委會簽訂林業承包合同,其中一個小組想解除與本小組相關的權利和義務,如何適用法律

  1. 如果只是解除部分村民小組林業承包合同,最好是村委會與公司回協商解決,如果雙方答協商成功可以簽訂一份補充協議,補充協議就部分減少的面積進行明確。

  2. 如果多個村民小組委託村委會與某公司簽訂林業承包合同,雙方履行正常,也不存在違約情況,不能起訴。

Ⅷ 我與海洋林場簽耕地承包合同林業局起訴告我非法佔地判刑一年林業局犯法嗎我想知道

當事人從村集體承包或租賃的農業用地,在沒有改變農業用地用途,沒回有私自在農業用地上進行建答設,不違法。若在該農業用地上進行建設建築物或構築物的,應經國土管理部門批准,否則,屬違法行為。當事人沒有違法改變土地用途,村集體和林業部門對該土地權屬爭議不影響承包合同的效力。若村集體非法發包而造成當事人損失的,當事人可依法要求賠償。

Ⅸ 請問和林場簽訂的林業承包合同和林權證在各個方面都有什麼區別

林業承包合同用以證明承包人和村集體形成承包關系,而林權證是合法使用專林地的有屬效證明,兩者明顯不同。
1、林業承包合同是指發包方就開發、經營和利用本集體經濟 組織所有的林業資源,以及依法取得使用權的國家林業資源, 與承包方所簽訂的承包合同,以及各承包方之間所簽訂的轉 讓、轉包和互換承包經營標的物的合同。
2、林權證是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依據《森林法》或《農村土地承包法》的有 關規定,按照有關程序,對國家所有的或集體所有 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個人所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林地,確認所有權或者使用權,並登記造冊,發放的證書
3、林業承包合同和林權證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Ⅹ 林業局可以把我家合同期內的山林轉承包給別人嗎

,林業局可以把我家合同期內的山林轉承包給別人嗎?這個應該是不可以的,即內便它是林業局的,也應該是不可以容的,合同期內的山林是你家的承包的是合法的?是有法律責任的,即便是林業局,也不可能把你家的合同再轉包給別人

閱讀全文

與林業承包合同轉讓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老倪輔導學校 瀏覽:84
國家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考試 瀏覽:740
wapi證書安裝 瀏覽:921
武漢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商局 瀏覽:397
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表 瀏覽:982
商丘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49
鎮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 瀏覽:33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方案 瀏覽:10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年終總結簡報 瀏覽:297
究極的妄想發明系列第2 瀏覽:204
Sw的證書 瀏覽:693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119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計劃 瀏覽:874
馬鞍山開源駕校招聘 瀏覽:509
馬鞍山手工活 瀏覽:475
矛盾糾紛調解工作總結 瀏覽:326
品管圈成果匯報演講 瀏覽:469
千慧知識產權是什麼 瀏覽:939
馬鞍山美孚 瀏覽:976
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