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權轉讓糾紛是出讓人與受讓人之間因股權轉讓交易發生的糾紛,比如股權交割回、答股權轉讓款支付等等,以股權轉讓合同為最為基本的法律文件。
2、股東資格確認糾紛是可能是股東的人與公司現有股東、公司之間的糾紛,在於確認原告是否為公司股東。在司法實踐中主要看原告有什麼憑據證明其具有股東資格,主要有工商登記資料、股東名冊、出資證明、股權代持協議、分紅的資料、參與股東會、董事會會議的記錄等等。
❷ 股東之間的股權存在糾紛,對上市有什麼影響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第十三條 發行人的股權清晰,控股股東和受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支配的股東持有的發行人股份不存在重大權屬糾紛。
❸ 股權糾紛常見類型/
股權糾紛是指在公司存續過程中,股東通過不斷行使各種權利來推動公司的運作,股東之間內或股東與非股東之間容也時常發生股權轉讓的情況,由此而引發的股權爭議案件。股權糾紛主要分為四類:股東出資糾紛、股權確認糾紛、股權轉讓糾紛、股東權利糾紛。
❹ 股權轉讓糾紛的主要類型有哪些
有關「股權轉讓」的案件可以具體區分為以下幾種不同類型的糾紛:
1、轉讓雙方之間的股權轉讓合同糾紛案件。如請求履行轉讓合同,請求支付股權轉讓款並賠償損失(或支付違約金),或者請求解除轉讓合同,請求認定轉讓合同無效,等等。總之,這類糾紛主要適用《合同法》的相關規定進行審理,同時個案審理也要兼顧新《公司法》中的特別規定及原則。
2、涉及保護公司內部其他股東優先購買權的訴訟糾紛案件。例如,新《公司法》第72條第2款規定,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時,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但關於購買價格如何確定,是以對外轉讓合同的價格,還是以公司凈資產重新進行評估確定價格,實務中爭議較大,有必要盡快統一認識。再如,股權轉讓合同履行完畢,因出讓股東未履行向公司其他股東的告知義務,公司其他股東主張合同無效並請求行使優先購買權糾紛案件,對這類案件,有些法院認為應當首先審查公司章程是否有約定,公司章程有約定的,按約定處理;公司章程沒有約定時,應當考慮合理期限,在股東名冊或者工商登記作出變更超過一定期限時,其他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可以考慮不予支持。
3、因轉讓瑕疵出資股權引起的糾紛案件。受讓方如果明知出讓方出資存在瑕疵仍受讓股權時,對未足額出資部分應承擔連帶補充責任;相反,如果受讓方對此不知情,不應承擔責任,並且也有權以此為由請求撤銷股權轉讓合同。
4、隱名、顯名股東轉讓股權引起的訴訟案件。這類案件情況比較復雜,隱名與顯名股東之間是合同關系,具有相對性。通常情況下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之間的約定,不能對抗公司及公司其他股東,也不能對抗第三人。
5、股權的善意取得糾紛案件。公司股權被無權轉讓後,受讓方主張善意取得公司股權。審理這類案件時,既要考慮公司法律關系具有外觀公示的特點,又要注意善意取得制度的基本原理,依法保護公司股東和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權益。
❺ 股權糾紛有哪些求專業的律師
你好!
比較常見的股權糾紛主要有:
1、股東資格確認糾紛
2、股東出資糾紛
3、股權轉讓版糾紛
根據《民事案件案由權規定》,從242到266個案由都是與公司有關的糾紛,幾乎都和股東權利的行使相關。
從你的問題看,也許是想咨詢相關風險,比如股權轉讓糾紛有哪些,如何規避風險?
因無法確定你想咨詢的具體問題,只能簡單作答。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如有幫助請採納,謝謝!
如有其他具體問題,可私信或追問。
❻ 最高院最新關於股權糾紛指導案例
中國的司法解釋有時特指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根據法律賦予的職權專,對審判和檢察工作屬中具體應用法律所作的具有普遍司法效力的解釋。 《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解釋工作規定》明確檢察院在起訴中可以引用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 第五條 最高人...
❼ 合夥糾紛與股權轉讓糾紛有什麼區別
根據《合夥企業法》《民法通則》《公司法》的規定,這倆者完全不一樣。
具體請詳細咨詢律師
縱橫法律網-山東魯北律師事務所-陸建飛律師
❽ 什麼叫股權轉讓糾紛
股權轉讓糾紛是指股東之間、股東與非股東之間進行股權轉讓而發生的糾紛。
股權轉讓糾紛類型大致包括
1、股權轉讓合同效力的糾紛;
2、股權轉讓合同履行的糾紛;
3、瑕疵出資股東股權轉讓糾紛;
4、股權轉讓中的瑕疵責任。
此外,還有一些特殊類型的股權轉讓糾紛,比如,股權的繼承、股權的分割、股權的遺贈以及夫妻共有股權的法律糾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