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判定平行进口中的商标侵权行为
判定平行进口是否侵犯商标权需要立足于商标法的立法本意,以是否破坏商标的功能为判断标准。在利益平衡的基础上,考量平行进口是否会损害商标的标识来源的功能以及品质保证功能,是否会损害商标所承载的信誉。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齐湘泉指出,商标平行进口又被称为“灰色市场”,是指注册商标持有人在某国(出口国)生产并销售带有注册商标的商品后,第三人(进口商)将该商品进口到另一国(进口国),而该注册商标所有人或其他被许可人也在该进口国取得同一商标专用权。应当注意的是,平行进口有一个前提条件,即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的首次投放市场必须是商标注册人自己或者经其许可的行为,其进口商品的渠道是合法的。
那么,平行进口行为是否必然导致侵权免责呢?齐湘泉表示,我国目前并无法律对此作出明确规定,在国内法层面,即使在商标法第52条和商标法实施条例第50条中也找不到到这样的规定,即进口带有合法商标的外国制造商品是对商标专用权的侵犯。而在我国加入的国际条约中,Trips协议本身回避了平行进口,从这条解释不能推断出商标权人在此问题上的排他性权利。
参考资料:http://www.sipo.gov.cn/albd/2009/200905/t20090506_459195.html
㈡ 我想把国外的一项专利产品进口到国内卖。这样侵权吗
如果是正规渠道,不侵权。
有关专利平行进口的几种理论:
1.“权利国际穷竭”理论。该理论指某专利产品被合法售出之后,专利权人就不再对该产品的使用和销售享有控制权,专利权人对他们的“独占权”已告“穷竭”,他人转售行为不构成专利侵权。由此可得出专利产品的平行进口是合法的,不构成专利侵权。
2.“权利国内穷竭”理论,即“地域性理论”。该理论指按照专利权的属地原则,同一项专利按照各国法律,分别于这些国家取得专利权,且其权利内容和效力仅在该制定国领域内得以承认,按照此理论,上述权利穷竭仅适用于国内,但是对于进口国的专利权仍然构成侵权。
3.“权利限制”理论。该理论是最近有学者提出的一种折衷的观点。该理论指将权利限制原则应用于平行进口问题,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限制权利人依照本国取得的知识产权阻止平行进口,使平行进口问题在一定条件下与权利用尽、合理使用、强制许可等制度一起,成为权利限制原则各自独立、各不相同的表现形式。
两个专利权是相互独立的,且是分别受到两国法律保护的不同客体,所以权利人在一国行使权利后,其权利在该国内已告穷竭,但是如果他国进口商将此专利产品进口到另一国市场上,该行为不构成对出口国专利权的侵犯,但是却构成了对进口国专利权的侵犯。
(2)进口货品牌侵权扩展阅读:
由于被平行进口的专利产品在出口国是专利权人自己或者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产品,根据“权利用尽”原则,购买者有自由处置其购买的产品的权利,专利权人无权再控制该产品的使用和销售,因此该产品向另一个国家的进口无需获得专利权人的许可。
与此类似的观点认为,如果专利权人或者被许可人在出口国出售其专利产品时没有附加明确的限制性条件,则意味着“默示许可”购买者可以自由支配所购买的专利,其中包括出口,因此平行进口行为无需获得专利权人的许可。
反对平行进口的观点认为,专利权具有地域性,出口国和进口国的专利权是两项具有各自效力范围的专利权,在出口国的“权利用尽”或者“默示许可”仅对出口国的专利权产生影响,并不导致进口国专利权的“权利用尽”或者“默示许可”。
我国专利法第十一条中关于专利权人进口权的规定并没有明确禁止平行进口,还有待于根据我国国情和司法实践制定相关的规定。
㈢ 我自己从国外直接进口的商品,可以在国内销售吗和国内的代理商之间涉及到侵权的问题吗
缴纳物品所需的关税后 应该可以 绝对不涉及侵权
㈣ 从国外进口产品回来,再加工成其他品牌产品,怎样才能避免侵权
LOGO不可与已存在商标雷同或一样
商品外包装、外观等不可存在太多雷同等情形
以上两点能区分 开来,基本就不会有问题的。
㈤ 我想进口国外的产品,会不会侵权
存在专利侵权和商标侵权的风险。
㈥ 进口商标侵权,出口商要承担什么责任
可以上社文商标管家网进行咨询;
商标注册,建议做好商标查询工作,申请人版或其代理人权在提出注册申请前,对其申请的商标是否与再先权利商标有无相同或近似的查询。
注册商标可以去国家商标局注册,亦可以委托商标代理商注册。也可以上社文在线申请注册。
㈦ 起诉进口品牌商标侵权
外国公司及其国内代理公司应当停止侵权,并赔偿贵公司的经济损失。
㈧ 海关知识产权没有备案的牌子 但是国内商标网上能查到的 可以进口吗 查验的话会被扣货吗 这样算不算侵权
你说的应该是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海关备案是指要求海关对其知识产权实施回保护的权利人,将其知答识产权的法律状况、有关货物的情况、知识产权合法使用情况和侵权货物进出口情况以书面形式通知海关总署,以便海关在对进出口货物的监管过程中主动对有关知识产权实施保护。根据2003年12月修订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知识产权备案不再是海关对知识产权实施保护的前提,未进行知识产权备案的权利人仍然有权向口岸海关申请扣留进出口的侵权货物。但是,事先是否进行知识产权备案,在实践中有很大的差异。
一般情况下,没有备案,海关有权查封,但是看具体口岸海关的意思,以往经验,如果是驰名商标,海关能一眼看出是仿冒,这样一般会主动查封,但是如果是比较小的牌子,海关有可能会因为不知道这个牌子是否是注册商标而不进行查处,需要说明的是,即使海关不查封,在你销售过程中,商标的持有人也有权利起诉你侵权。
㈨ 淘宝卖的进口品牌的香水被删了,说是涉嫌商标侵权,而且如果再发生这样的事,封店
淘宝现在越来越正规了 ,哎 。不好做啊 。还是找客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