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产品质量损害赔偿 产品责任纠纷怎么诉讼
《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因产品质量发生民事纠纷时,“当事人各方没有达成仲裁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这是法律规定的解决产品质量民事争议的最后途径。向人民法院起诉是整个诉讼活动中的一个阶段,整个诉讼活动由起诉、审判、执行三个基本阶段构成。根据诉讼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不同性质,诉讼可以分为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种类型。因产品质量引起的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因此采用的诉讼类型是民事诉讼。
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策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是在原《民事诉讼法》试行9年的基础上修改,并加以完善的。新的《民事诉讼法》全面规范了人民法院、诉讼参加人、诉讼参与人进行民事诉讼活动的行为,是人民法院审理各种类型的民事案件,解决民事纠纷的法律依据,也是公民进行民事诉讼活动的行为准则。一般来讲,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司法保护必须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起诉和受理。提起诉讼的人称为原告,原告起诉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原告与纠纷有直接利害关系。二是有明确的被告。被告是指原告认为侵犯其权益的人或组织。三是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是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口头起诉。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口头起诉后,依法进行审理,对符合条件的,决定立案受理,对不符合条件的,裁定不予受理。
(2)审判。对决定受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在开庭之前都要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发送起诉书副本和答辩状副本,审阅诉讼材料,调查收集证据,更换或追加当事人等。准备工作做好的,即通知开庭。开庭审理中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一是准备开庭。二是法庭调查。三是法庭辩论。四是法庭调解。五是合议庭评议。六是宣判。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的,还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二审法院所做的判决就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
(3)执行。就某一个具体案件讲,执行不一定是必经程序,如果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自觉履行了判决的内容,就没有必要再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了。如果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无故拒不履行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就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② 在产品质量纠纷案件中,原告方应当如何组织证据呢
这与原告提起的诉讼来是违约之诉或是侵自权之诉直接相关。在起诉产品质量违反合同约定的诉讼中,原告需要证明的事项主要有三项:一是自身与被告存在产品买卖合同关系;二是原告方已经充分履行付款等合同义务;三是产品与合同约定的标准不符,或被告的行为违反了合同约定。比如,甲向乙采购了一批电脑,结果没几天就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主板故障,同时乙拒绝维修及更换。甲要起诉乙违反合同约定,就需要提交采购合同、购货发票、电脑的保修卡、双方对产品维修责任的约定、双方交涉函件等证据。而在起诉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侵犯到原告其他财产或人身权益时,需要证明的事项主要有两项:一是实际发生了财产或人身权益的损失;二是损失与产品缺陷存在因果关系。这时,原告需要提交的证据更多的是人身或财产受到侵害及损害后果的证明,以及产品原物、遗留物或照片、产品质量鉴定结论、事故鉴定结论。
③ 如何通过诉讼解决产品质量纠纷
《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因产品质量发生民事纠纷时,“当事人各方没有达成仲裁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这是法律规定的解决产品质量民事争议的最后途径。向人民法院起诉是整个诉讼活动中的一个阶段,整个诉讼活动由起诉、审判、执行三个基本阶段构成。根据诉讼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不同性质,诉讼可以分为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种类型。因产品质量引起的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因此采用的诉讼类型是民事诉讼。
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策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是在原《民事诉讼法》试行9年的基础上修改,并加以完善的。新的《民事诉讼法》全面规范了人民法院、诉讼参加人、诉讼参与人进行民事诉讼活动的行为,是人民法院审理各种类型的民事案件,解决民事纠纷的法律依据,也是公民进行民事诉讼活动的行为准则。一般来讲,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司法保护必须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起诉和受理。提起诉讼的人称为原告,原告起诉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原告与纠纷有直接利害关系。二是有明确的被告。被告是指原告认为侵犯其权益的人或组织。三是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是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口头起诉。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口头起诉后,依法进行审理,对符合条件的,决定立案受理,对不符合条件的,裁定不予受理。
(2)审判。对决定受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在开庭之前都要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发送起诉书副本和答辩状副本,审阅诉讼材料,调查收集证据,更换或追加当事人等。准备工作做好的,即通知开庭。开庭审理中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一是准备开庭。二是法庭调查。三是法庭辩论。四是法庭调解。五是合议庭评议。六是宣判。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的,还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二审法院所做的判决就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
(3)执行。就某一个具体案件讲,执行不一定是必经程序,如果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自觉履行了判决的内容,就没有必要再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了。如果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无故拒不履行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就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④ 不合格产品的质量纠纷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六条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产品质量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符合该标准。
(二)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但是,对产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说明的除外。
(三)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
第三十二条生产者生产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第四十条售出的产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购买产品的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赔偿损失:
(一)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说明的。
(二)不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的。
(三)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
销售者依照前款规定负责修理、更换、退货、赔偿损失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向销售者提供产品的其他销售者(以下简称供货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供货者追偿。
销售者未按照第一款规定给予修理、更换、退货或者赔偿损失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
生产者之间,销售者之间,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订立的买卖合同、承揽合同有不同约定的,合同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执行。
第四十一条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以下简称他人财产)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生产者能够证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一)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
(二)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
(三)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的。
第四十三条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
属于产品的生产者的责任,产品的销售者赔偿的,产品的销售者有权向产品的生产者追偿。属于产品的销售者的责任,产品的生产者赔偿的,产品的生产者有权向产品的销售者追偿。
(4)产品质量纠纷被告扩展阅读
法官解析产品质量责任纠纷案教你依法维权:
汽车自燃、食物中毒、热水器爆炸……近年来,产品质量问题、食品安全问题、药品合格问题一再引发社会公众的热议与关注。在保障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的过程中,法律保护的及时、充分与到位,是消费者最热切期盼,也是最有力的保护屏障。
近日,北京市一中院针对产品责任纠纷的系列问题召开新闻通报会,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通过对案件特征的总结和诉讼维权重难点问题的梳理,引导和提示消费者如何在遭受产品缺陷侵害后合法理性维权。
北京市一中院二庭庭长高萍认为,基于此类案件以上特征,消费者在借助法律维权时,相应的要注意以下4个方面:
1、注意合理确定诉讼主体。
在原告资格方面,消费者以产品责任纠纷为案由起诉,原告资格不限于商品买卖合同的当事人,产品的实际使用人、实际受害人均可以起诉。另外,对于明知产品存在质量缺陷仍然购买的,即“知假买假”的当事人,法律亦不禁止。
在被告方面,消费者既可以起诉生产者,也可以起诉销售者。如果是通过商场、展销会、交易市场等场所购买的商品,还可以起诉活动开办者、柜台的所有者。新消法颁布后,网络购物中的网络交易平台也可能成为被告,在其不能提供生产者或销售者信息的情况下,需承担先行赔付责任。
2、注意正确选择法律关系和法律依据。
选择不同的法律规范主张权利,会导致不同的法律适用,最终的处理结果也会有所差异。在法律关系方面,如果以合同法律关系主张,则依据双方的买卖合同约定,确定违约责任和实际损失的大小进行赔偿。
若以侵权法律关系主张,则可能获得实际损失之外的惩罚性赔偿与精神损害赔偿。在法律依据方面,消费者以《侵权责任法》起诉,能获得实际损失的赔偿金额。
以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起诉,可能获得除实际损失以外的3倍价款的赔偿。选择不同的法律关系和法律依据主张自身权利,可能导致赔偿数额的巨大差异,消费者需理性慎重选择。
3、注意对核心事实证明的程度与方式。
在产品责任纠纷中,消费者需证明的事项一般包括4个方面:
一是购买物的同一性,即消费者所称的瑕疵产品为生产者、销售者所生产出售的产品。
二是产品存在质量缺陷或不符合安全标准。
三是产品的质量缺陷造成了消费者财产和人身损害。
四是损害和产品质量缺陷存在因果关系。
4、注意正确理解损害赔偿法律规定的条件和涵义。
产品责任纠纷中,被侵害人可获赔的范围包括缺陷产品本身、缺陷产品造成的其他财产损失。造成人身伤害的应赔偿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交通费。残疾生活自助具费、生活补助费、残疾赔偿金、丧葬费、死亡赔偿金。
如果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被侵害人还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在赔偿数额上可请求多倍赔偿,依据侵权责任法,消费者可以获得酌定的惩罚性赔偿。
⑤ 产品质量损害赔偿纠纷案
第一,作为销售方,你应该举证证明在销售过程中,不存在对产品进版行损害的行为。权
《民法通则》第122条规定,“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运输者、仓储者对此负有责任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有权要求赔偿损失。”这里规定的就是产品责任。
第二,如果是产品的设计或者功能存有漏洞,或者在说明书上没有对操作进行详尽的隐患避免解释的,那么这个是生产方的责任,你完全可以举证由生产商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如果是消费者对产品操作过失而致损害结果发生的,那么,消费者要对自身的过错、过失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
⑥ 产品质量受伤应以谁为被告起诉
产品生产者、销售者
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二条及《产品质量版法》第四十三条和《消费权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另外,原告可以只起诉生产者,也可以只起诉销售者,还可以同时将二者起诉。这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因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基于受害人和生产者及销售者都具有某种法律关系,受害者有权选择起诉。被选择的销售者或者生产者一旦被确定,就应独立承担全部损害赔偿责任。
⑦ 产品质量违约纠纷可以把多个销售者列为被告吗
可以的。只有是销售商都可以列为被告,生产厂家也是可以一并作为被告的。
⑧ 产品质量纠纷二审
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2)榕民终字第896号
上诉人(一审被告)某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某某北。
法定代表人徐某某,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傅某某:该公司员工。
被上诉人(一审原告)薛某某,男,1 9 5 7年1月3日出生,汉族,住福建省福清市某某号。
委托代理人叶奶录,福建力格律师事务所律师。
一审被告福州万鑫达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住所地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黄山村盖山投资区内。
法定代表人吕某某,总经理。委托代理人周某,该公司员工。
上诉人某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公司”)因与被上诉人薛某某、一审被告福州万鑫达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鑫达公司’’)产品责任纠纷一案,不服福州市仓山区人民法院(2 011)仓民初字第1 9 52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适用第二审程序对本案进行了审理。在本案的审理中,本院曾依法对双
方当事人的纠纷进行了调解,但调解不成。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一审原告薛某某诉讼请求:1、两被告连带承担因被告北汽公司生产的时代BJ 3 0 32D3PEA自卸货车产品自身缺陷而导 致的交通事故的各项损失共计40561元;2、诉讼费用由两被
告承担。 ‘
一审判决认定-一""09年8月2 7日8时5 5分,薛某驾驶挂靠福州康捷运输有限公司的实际车主为薛某某的闽 AAH88 3号轻型自卸货车,沿闽江大道南往北行驶至福州市中
级人民法院路段时,由于车辆左前轮毂轴断裂自身内部存在 固有的材质缺陷造成车辆在行驶中突发断裂导致车辆失控,车头先撞上道路中心隔离护栏后,又驶入道路西侧路面撞上
北往南行驶的由施光胜驾驶的阈AAK031轻型普通货车和由刘 闽峰驾驶的闽A3A72 1轻型厢式货车,造成刘闽峰及闽A3A721轻型厢式货车车上乘员温某、鄢某、朱某、鄢某某受 伤和三车损坏的交通事故。
薛某某因本起交通事故已赔偿闽AAK031车辆维修费8500元、闽A3A721车辆损失费8727元、刘某某及温某某医药费2500元、各项鉴定费、护栏修理费10841元、快递费40元、诉讼费2 5 3.4 O元[其中(2 01 0)仓民初字第4 38号1 6 0 元、(2 01 0)仓民初字第8 8 5号1 00元、(2 01 0)仓民初字第88 6号1上1v3fiu元】,合计38884.4 o元;另,经闽中司董2 009羔鉴字第C0680号车辆损失鉴定报告书鉴定,闽AAH883车辆因本
次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总价格为8 02 3元,以上费用共计38 8 84.4 O元。
一审法院认为:闽AAH883车辆左前轮毂轴断裂系其自身内部存在固有的材质缺陷造成车辆在行驶中突发断裂导致车辆失控引发事故。万鑫达公司、北汽公司分别是该车辆的销
售者和生产者,应当对产品缺陷造成的损害承担不真正连带责任,且生产者北汽公司应当为终局责任人。薛某某因本起 ,交通事故已赔偿车辆维修费、车辆损失费、医药费、鉴定费、
护栏修理费‘快递费,诉讼费等合计38884.40元,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法院予以认定。薛某某的其他诉讼请求,因其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持。
一审法院判决:一、被告某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原告薛某某车辆维修费、车辆损失费、医药费、鉴定费、护栏修理费、快递费、诉讼费等合
计388 8 4.4 0元;-二-、被告某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上述期限内不能履行或不能全面履行上述赔付债务时,被告福州万鑫达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应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二十日内承担全部或其余未履行债务,且享有向被告某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对其履行的债务进行全额追偿的权利;三、驳回原告薛某某的其他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8 1 4元,由被告北汽福
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负担。 。 ’
上诉人北汽公司上诉称:1、一审法院举证责任分配不正确。被上诉人认为车辆存在产品缺陷并导致其车辆发生事故,同时造成其损失,则应由被上诉人就上诉人提供给被上诉人
的车辆产品存在产品缺陷、事故发生原因与产品缺陷有关等事实,提供真实合法有效的证据加以证明,而不应由上诉人.就车辆产品不存在产品缺陷、事故发生原因与产品缺陷无关
等事实提供证据加以证明。2、一审法院认为被上诉人提供的阈中司【2 009】车鉴字第A0762号《司法鉴定书》及依据该鉴定书鉴定结论所作出的公交字【2 009】第001 65号《交通 事故责任认定书》系交警部门及鉴定机构根据委托依法进行浆定所作小的结论.而I---~人沿看撂彳娃证坦推翻卜抹两哥辗。从而推定被上诉人提供的该两份证据有效,并推定产品存在
缺陷、且与交通事故存在因果关系,值得商榷。3、本案除 明上诉人提供给被上诉人的车辆产品是否存在产品缺陷外,还应查明产品缺陷与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存在直接关系,即
查明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一审法院直接认定交通事故原因是产品存在固有缺陷造成不正确。
上诉人北汽公司请求:1、撤销一审判决;2、一、二审 诉讼费用由被上诉人承担。
被上诉人薛某某答辩称:1、上诉人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来认定一审法院举证 责任分配不正确,显然错误。在本案一审中,答辩人已经完
成了举证责任,答辩人提交了《公交认字[2 009】第001 65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中科【2 009】车鉴字第A0762号司法鉴定报告书》来证明由于上诉人产品质量缺陷即该车轮毂轴断裂系其自身内部存在固有的材盾缺陷而在车鲡行瓣中窭孥断裂导致车辆失控引发交通事故,上诉人应该针对答辩人提供反驳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
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相关规定,对于上诉人的产品缺陷造成损害的,其免责事由的举证责任应由上诉人来承担。2、答辩人认为答辩人已完成了举证责任,如上诉人要以自己的
主张来否定被上诉人的证据,应该提供证据证明。在一审后,答辩人至中科司法鉴定中心复印了其司法鉴定许可证,且该鉴定中心也回复,鉴定范围包括对该项的鉴定,没有超出其
许可。3、一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上诉入一再在起诉状中提到法院认定的证据有误,却不能提供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而答辩人在一审中提供了足够的证据来证
明上诉人的产品存在严重的缺陷,已经完成了举证责任。上诉人上诉的理由多数都是基于其主观臆断来推测,对于其要看到有产品缺陷的左前轮轮毂轴,才能确定是否为上诉人产
品的观点。从紫理来说答辩人作为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村农民,且事故发生于2 009年8月份,已经过了二年多,再保留缺陷的左前轮轮毂轴也不符合常理。《中科【2009】车鉴字第A0762号司法鉴定报告书》系仓山交巡警大队委托中科司法鉴定中心进行鉴定,仓山交巡警大队作为第三方且是行政主管部门,其委托中科司法鉴定中心和鉴定是公正的。综上所述,上诉人的上诉请求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且上诉人没有提供相应证据来支持其主张,一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请求二审法院维持原判,驳回上诉。 ’
一审被告万鑫达公司放弃答辩权利。
当事人在本案第一审程序中向法院提交的证据均已随一审案卷移送至本院。二审中,双方当事人均未向本院提交证据。
根据本案现有证据,本院对一审判决认定的上述事实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福州市公安局仓山分局交通巡逻警察大队委托福建中科司法鉴定中心对讼争车辆左前轮毂轴断裂原因等进行鉴定,根据福建中科司法鉴定中心的《司法鉴定许可证》该中心具备公安机关委托鉴定事项的鉴定资质,北汽公司对福建中科司法鉴定中心的鉴定结论亦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七条的规定提出重新鉴定申请,其对鉴定结论提出的异议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纳。
福建中科司法鉴定中心的闽中司C 2 009~I车鉴字第A0762号《司法鉴定报告书》认定讼争车辆左前轮毂轴断裂系其自身内部存在固有的材质缺陷造成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突发断裂导致车辆失控引发事故,福州市公安局仓山分局交通巡逻警察大队的公交认字C 2009 J第00165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本案交通事故系交通意外事故,因此,一审法院对北汽公司、万鑫达公司的责任认定正确。
本案的鉴定系由公安机关委托下进行,北汽公司认为左前轮毂轴可能被薛某某先行更换,证据不足,本院不予采纳。
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本案一审案件受理费按一审判决执行。二审案件受理费81 4元,由上诉人北汽公司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
审 判长 黄某某
代理审判员 汪 某
代理审判员 魏某
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印
书 记 员 刘馨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