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股东认缴出资期限的规定有什么
法律分析:公司注册资本从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后,新公司法认缴出资时间是这样的,股东的出资期限由公司章程自行约定,原则上不作限制。公司登记机关可以进行合理性审查,如对超出公司经营期限的出资期限,可要求企业予以纠正或者相应延长公司经营期限。对超出自然人合理生命预期的出资期限,应对申请人做好认缴制的解释说明工作,进行必要的指导。考虑到自然人股东的股权可能发生转让、被继承等情况,经指导申请人仍坚持的,登记机关应予办理。除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另有规定外。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二十八条 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第三十条 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设立公司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足其差额;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贰』 公司注册资金5年内要实缴
公司注册资金5年内实缴政策针对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不同成立时间的公司实缴要求不同。
新《公司法》于2024年7月1日实施,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需在公司成立之日起5年内缴足认缴出资额;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需在公司成立前全额实缴股款。具体适用对象与时间要求如下:
未实缴有相应法律后果,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可处5万 - 20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按未出资金额5% - 15%罚款,责任人处1万 - 10万元罚款;未按期调整出资期限的,将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特别标注并公示;公司不能清偿债务时,债权人可要求股东提前缴足出资。
特殊情形方面,个体工商户、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不适用该规定;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对实缴期限另有规定的特殊行业(如金融、保险等需前置审批的行业),从其规定。应对方案有分期实缴、减资操作、非货币出资、合法注销等。 具体操作需结合公司章程及法律规定,建议咨询专业机构确保合规。
『叁』 认缴出资日期一般填多久
现行公司法没有特别规定认缴出资日期,目前公司的注册资金以及认缴时间均由公司股东自行约定。新公司法下认缴出资时间一般为30年,到期后可以延期。
股东在约定认缴出资日期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以免影响公司业务开展。例如,公司经营项目有明确的资金使用计划和盈利预期,就可以结合这些因素来确定合理的认缴期限。
公司登记机关会进行合理性审查。若出资期限超出公司经营期限,登记机关可要求企业纠正或延长公司经营期限;若超出自然人合理生命预期,登记机关会对申请人做好认缴制的解释说明和必要指导,若申请人仍坚持,登记机关应予办理。
此外,若有股东未能在约定期限足额出资,除了应向公司足额缴纳,还应向其他履行义务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肆』 股东认缴出资期限
法律分析:股东认缴出资的期限是按照公司章程中规定的日期来缴纳。股东可以用货币缴纳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非货币财产来缴纳出资额。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二十七条 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
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八条 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